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

這時,已經得到消息的戲志才和沮授二人也從自己的住處分別趕了過來。

屍橫滿院,血流成河!僅僅從大門走到了後院景牆,布制的鞋底都已吸滿了血液,走起路來“咯吱咯吱”地響着,十分瘮人。

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縱使城府最深的戲志才,也是按奈不住心中的怒火,目光復雜的看向了慘死的周倉,又看了看王允的屍首,咬牙切齒道:“此賊子萬死不足以解吾心頭之恨!”

本是暴脾氣的沮授也是拔出了佩劍,憤慨地看向紀靈:“紀將軍,既然黑衣賊人從袁隗府中出發,老賊難辭其咎,速點百人,與我捉拿老賊,定要在此梟首以告慰周將軍在天之靈!”

“喏!”紀靈殺了王允後,再面對周倉的屍首時,心中唯有痛苦,獨自嚎啕大哭,竟然忘了捉拿幕後主使這件大事!一聽沮授的提醒,紀靈心中立刻打了一個激靈,大聲喊道:“一屯隨我捉拿賊酋,二屯三屯立刻佈防與府中各處,緊密防範,若有宵小相犯,格殺勿論!”

漢代五人爲一伍,兩伍爲一什,五什爲一隊,兩隊爲一屯,一屯正好是一百人。這些人馬都是當初管彥征戰黃巾軍所帶出來的,因爲後來管彥安排,跟着紀靈加入了皇宮金吾衛,負責皇宮的安全,如今管彥府中遭此大難,莫說是紀靈開口安排了,就算紀靈沒有安排,這些人也是定要守在這裡的。

紀靈安排妥當,沮授便提劍向大門走去,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慢!”

衆人循聲看去,正是老將軍皇甫嵩。

皇甫嵩緩步走到沮授和紀靈面前,微微拱手:“王允雖犯死罪,然理應由國法相處,方纔紀將軍暴起而殺之,已實屬不該。如今並無實據以證此事乃袁隗所爲,萬望二位莫要衝動,誤傷其性命,只需派人將其幽禁家中,待查明後再稟明聖上,依漢律而行!”

皇甫嵩,是個忠義正直,甚至還有點迂腐的老頭兒,他也能猜到這個是跟袁隗脫不了干係,但是他還是希望所有人按照規矩來做事,哪怕是殺人,也要按照規矩來殺人。皇甫嵩沒有惡意,而且他希望自己的徒弟包括徒弟的部下都是大漢的忠心臣子,但是這句話在沮授、戲志才、紀靈已經管彥的家將耳朵裡就非常不中聽了,沮授本來就沒打算直接殺了袁隗,就算皇甫嵩不說,沮授也只是準備把袁隗抓起來,等管彥回來再做定奪,但是你皇甫嵩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皇甫將軍!”戲志才率先開口,他緩緩地轉着圈,右手顫抖地一一指向各處死屍,最後指向了周倉的屍體,略有哽咽地說道:“您看吾主府中今日之慘象,若非周將軍以命相搏,恐怕兩位夫人和腹中的兩位少主也已難保!紀將軍既已探明反賊來處,袁隗之罪行昭然若揭!若因一時之理法,爲袁隗同黨有機可乘,將軍樂見今夜慘事以復乎?”

戲志才說的句句在理,皇甫嵩此時也舉得把袁隗先關起來較好,但是他還是擔心這些管彥的下屬會因爲激動,做出些出格的事,想了想,皇甫嵩只得說道:“好,先行監禁便是,老夫與爾等同去!”

說罷,皇甫嵩率先帶着自己的幾十個家將向門外走去,紀靈和沮授對視一眼,也帶着一百金吾衛跟上了皇甫嵩。

看了皇甫嵩離去的身影,戲志才心中忽然迸發了一個自己都覺得可怕的想法:皇甫嵩雖爲管彥之師,然先漢而後親,此人不可長留!

這可怕的想法一出現,戲志才心中不禁緊張了下,旋即搖搖頭,讓自己腦子清醒一下。

戲志才長嘆口氣,一轉身徑直走到了蔡琰和貂蟬所在的房間外,拱手對着房門行禮說道:“賊軍已滅,二位主母可安好?”

蔡琰和貂蟬早已聽到打鬥平息,必然是援軍前來營救,二人這才放下心來。二人雖然只在這房中,未曾直接見到拼殺現場,但是她們自己也明白,自己纔是此次風暴的中心,如今賊亂雖已平息,但是二人也不知道外面現在究竟是什麼狀況,又礙於身份和時辰,也不便出門詢問,這會戲志纔開口相問,蔡琰便開口回道:“先生放心,妾身與貂蟬妹妹一切無恙,多謝府中將士拼死相護,將軍既然不在府中,府中一切請先生妥善安排!”

“請主母放心!”聽到蔡琰十分信任的囑咐,戲志才又想起了管彥臨走時的託付,戲志才真是又悔又恨啊,管彥前腳剛走沒多久,這府中便出了這麼大的事,等管彥回來後,自己還有何顏面去見管彥?

又是長嘆一口氣,一名管彥府中的老護衛上前提醒戲志才道:“先生,是否立刻派人尋找主公回來?”

戲志纔想了想,搖搖頭:“主公隨行皆是大宛良駒,追是追不上的,而且主公此行乃是有要是相辦,莫要亂了主公所圖,而且此事不宜張揚,汝立刻多派幾路人前往洛陽與長沙間的必經之地,待主公回時,告知此事便可!”

說着,戲志才,雙手附於身後,看向漆黑的夜空自顧自地說道:“雲霧蔽天,當以雷霆滌淨之!”

再看皇甫嵩、沮授和紀靈一行前往捉拿袁隗,沒想到推開袁隗的大門時,那袁隗正背朝大門端坐於庭院正中,待衆人前去查看時,只見袁隗七竅流血,明顯是已知大事以敗,服劇毒自盡了。

紀靈忍不住啐了一口,罵道:“便宜了這個老賊!”

叱吒大漢朝堂四十年的一代老臣,便如此黯然的消失在了繁華的洛陽城中。

就在衆人正因袁隗之死而各自感慨時,袁府的狗洞中踉蹌地爬出一人,他神色緊張地左右打探下,發現沒有人後,便緊了緊背上的包袱,直向城西跑去。

------------時隔六年繼續寫,有沒有人看,我也會寫完,請僅有的幾個鐵讀者放心!----------

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
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