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忙中忙箬湖定親

“把信拿進來。”

榮蕎推開虛掩的門,把信送了進來。

紀芸接過一看,信是她的長兄紀蓁寫來的,微蹙了下眉尖,拆開信,看罷,皺了皺眉,把信遞給宋箬溪,道:“溪兒,我們要回京了!”

宋箬溪拿過信,一目十行地看完。

信上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關係到宋綏前途。

五年前,因廣陵府知府丁憂,宋綏在紀蓁兄弟幫助下補了他的缺,那人丁憂前已任職了一年,兩年前宋綏才謀了連任,卻不想,這次吏部大換血,把那人丁憂前任職的那一年,併入了宋綏任職期內,是以,宋綏今年要回京述職,照信上所寫,極有可能升遷,也就是說以後除非宋綏被貶職,否則是不會再回廣陵府任職了。

第二件事,解釋了李曉棠當日爲何要爲難宋箬溪。

禍是大房的宋箬瀅和隔房的宋玟嵐闖下的,兩人在一次閨秀聚會上得罪了李曉棠,她在京城不敢拿這兩人出氣,到廣陵府找宋箬溪泄憤。

“還以爲要等到明年纔回京,想不到這麼快。”紀芸的語氣裡帶惆悵。

“娘,你不想回京嗎?”宋箬溪蹙眉問道。

紀芸深吸了口氣,緩緩吐出,“想回,也不想回。”

宋箬溪目帶疑問地看着她。

“你大病一場,把你嫡祖母的惡行惡狀都給忘記了。”紀芸淺淺地笑道。

“我覺得這場病生得好,那些讓人心情不愉快的事記着做什麼。”宋箬溪這話說的心虛。

“到底是神尼有法子,你這性子改了不少,日後回到京裡,在那府裡就不會吃虧了。”

宋箬溪臉色微微發白,聽這話,京裡宋家會是個龍潭虎穴,而且紀芸還護不了她,嗚嗚嗚,她會被那些人生吞活剝的,阿彌陀佛,菩薩保佑,讓老爹再外放爲官吧!千萬別留京。

“這性子到是改了些,可這膽子還是針眼大。”紀芸促狹地笑道。

“娘!”宋箬溪嘟嘴。

“你嫡祖母性格跋扈潑辣,我是她庶子的兒媳,她雖不敢太過苛責,不過小小的委屈就難免了。”紀芸秀麗的臉上透着一絲戾氣,“溪兒,女人不管嫁到哪兒,不管嫁給誰,孃家都是女人一輩子的靠山,沒有孃家在後頭撐着,在婆家只能忍氣吞聲,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沒人爲你抱不平。因爲我的孃家強勢,所以縱然我嫁給的是庶子,她也不敢太過苛責我。”

“娘,你是嫡出,爲什麼要嫁給一個庶子?”宋箬溪一直很納悶,紀家家世好,紀芸又是嫡出,要容貌有容貌,要纔能有才能,配什麼好人家不行?配給宋綏實在是太委屈了。

“這事啊。”紀芸目光沉了幾分,眸底似有唏噓,良久,幽幽地嘆了口聲,“不說也罷。”

宋箬溪好奇心沒得到滿足,卻也不好再問,想來這事必牽涉到兩家的長輩,紀芸縱有對場婚姻有再多的不滿也不能宣之於口,換了個話題,“娘,我們大約什麼時候會啓程?我是不是該收拾東西了?”

“這事你先別露出風聲,等朝廷的廷報來了,我們再收拾東西也不遲。”

宋箬溪瞭然地點了點頭,私信往來,不好擺到明面上來,要假裝不知此事。

宋綏回京述職一事來得突然,雖然讓紀芸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她很快調整過來,有條不紊的暗中處理緊要的事,讓心腹之人去陸家莊,讓宋淮找好打理城中幾家店鋪的管事,賣掉城中幾個收租的院子,賣掉城外的兩處偏遠的田莊。

時間到底還是短了些,把宋箬湖嫁出去是來不及了,不過議親還是可以的,趁着廷報還沒到,紀芸次日就把兩個官媒找來了,“你們可找到合適的人選了?”

兩個官媒辦事效率不錯,短短數日,各找到三個合適的人選。

“有勞兩位了。”紀芸拿着那六人的資料,淡淡地笑,“過幾日,還要勞煩兩位。”

“夫人客氣,爲府上辦事,是小婦人的榮幸。”兩人欠身道。

榮蕎把裝着二十兩銀子的荷包送給兩人,兩人一掂量,臉上的笑容更濃了,連聲道謝,退了出去。

紀芸細看了一下六人的情況,都不錯,基本上都很符合宋綏提出來的家底殷實,品行端正這兩個要求,只是喲,眸底閃過一抹狡詐的精光,她會說服宋綏,讓他把宋箬湖許給這六個人中的一個。

冬季天黑得早,酉時的梆子剛敲過,府內就陸陸續續點上燈火。天寒地凍的,紀芸有事要辦,就打發人通知三個姨娘不必過來請安,三位姑娘都在房裡用飯。

紀芸坐在屋裡等啊等,等得天色黑透,北風呼嘯,飄起了零星的雪花,都快給等成望夫石了,戌時初那位大老爺進門了,進門就道:“擺飯!”

時辰不早,先吃飯。

“老爺,妾身讓官媒幫着大姑娘選了六戶人家,家世人品皆不錯,妾身拿不了主意,你看看哪家比較合適?”紀芸把冊子遞給他。

宋綏看了看那冊子,猶豫片刻,端杯喝茶,道:“湖兒的親事,爲夫說過全交給夫人處置,就全交給夫人,夫人覺得誰家好,就挑那家,爲夫沒有意見。”

做了十幾年夫妻,紀芸又怎麼會不知道他口似心非,眸光微轉,翻開冊子,道:“這位方家公子,家世人品都不錯,就是年紀稍大了些,今年二十五歲了。”

宋箬湖明年才滿十七,兩人相差八歲,不妥。宋綏皺了一下眉頭,強忍着不出聲。

紀芸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接着道:“我擔心他是不是身有暗疾,纔會拖到這麼晚不成親的,又或者曾經定過親,就特意讓人去打聽了,原來幾年前,他的母親病重,他爲照顧母親,才拖到這麼晚的。他是個孝子,重情重意,成親後,夫妻會能和睦相處,只是當媳婦的總是要伺候婆母,有些勞累。”

宋綏喝了口茶,微微頷首。

“這位蔡公子,相貌堂堂,頗有才學,年齡與大姑娘也相當,今年二十歲,只是他生母已逝,如今是繼母當家。若是嫁進去就是長子長媳,就要當家理事,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錢財方面就可以隨意些。”

宋綏放下茶杯,捋着鬍子。

“這位伍家三少爺,年十九,家中兩兄兩姐,是一母同胞,父母健在,兄姐對他也十分的愛護,只是他是幼子,父母難免會嬌慣些,因嬌慣,這錢財自就會多分點給他,這日子必然好過。”

“這位許公子,年十七,與大姑娘同年……”

紀芸優點缺點都說了些,也保留了些沒有說,這方母是寡婦帶大兒子,性情乖張,方公子這麼大了,還在跟母親同睡,若是宋箬湖嫁過去,日後跟她爭男人的不是妾室,而是方母,宋箬湖勝算不大,或許熬到方母死了,她纔會有出頭之日,但願那時候方公子不會納妾。

蔡公子的繼母爲人刻薄,視財如命,生父被繼母哄得團團轉,偏寵次子不說,還打死都不肯分家,宋箬湖要想從她手裡奪權,比較困難,不被這位繼婆婆管束死,就算她運氣好。

伍少爺不說兄嫂強悍,光他的個性就夠宋箬湖吃一壺,他是個風流種,正妻未娶,妾室通房一堆,而且已經有庶子兩個。

六人各有優缺點,宋綏捋着鬍子,久久不語,難以做出決定。

“老爺,這畢竟是大姑娘的親事,該問問她和她生母的意見纔是。”紀芸嘆了口氣,“可是我又怕大姑娘讓人攛掇誤了姻緣,再耽擱下去,她年歲越大,到時候就只能去當填房了。”

宋綏心念急轉,一吹鬍子道:“婚姻大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時輪到她來置疑?爲夫看那姓蔡的就不錯,夫人辛苦點,把這事儘快辦妥。”

“就聽老爺的,選這位蔡高公子。”紀芸舒心地笑了。

紀芸的動作極快,幾天之內搞定了議婚和相親,在廷報送來的那天上午合帖也完畢了,這親事已定,只等請期和迎娶。事情辦得差不多,也該通知當事,命人把宋箬湖叫了來,向她通報這個難得的好消息。

“這姓蔡的無有功名,只是個鄉下的農夫之子,我不嫁。”宋箬湖挑剔地道。

紀芸笑得如沐春風,“這門親事是你父親定下的。”

“不可能。”宋箬湖脖子一仰,“父親是一府之長,我是父親的長女,必然是要高嫁的。父親說過,定會讓我嫁入官宦之家,去當官太太,這姓蔡的是個什麼東西,他有什麼資格娶我?”

紀芸臉上的笑僵住了,咬牙切齒,這個該死的宋綏,他好大的口氣,他以爲他當的是幾品官,不過是比芝麻大點的五品官,居然敢跟宋箬湖許這樣的諾,難怪這丫頭自以爲是,這兩年愈加的囂張跋扈起來。

“我知道,我不是太太生的,我也沒指望太太爲我着想,太太也別想拿捏我的親事,我的親事自有父親作主。”宋箬湖袖子一甩,轉身就走。

“站住,你以爲你是什麼東西?你不過是個婢生女,就憑你也想攀高門?”紀芸厲聲喝問道。

“父親是知府,我是知府家的大姑娘,我憑什麼不能嫁高門?”宋箬湖傲氣地道。

紀芸眸底露出一絲厭倦,皺了皺眉,不想與她過多糾纏,道:“這門親事是你父親親口定下來的,你是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已板上釘釘,絕無更改。”

宋箬湖臉色一變,死死地瞪着紀芸,“這不是父親的主意,是你攛掇父親給我定下這門親事的,對不對?”

“是又如何?”紀芸冷笑,今天就是她跟宋箬湖算總賬的時候,一次算清。

“我不嫁,我死都不嫁。”宋箬湖嚷道。

“這可由不得你,你就是死,也是蔡家婦。”紀芸站起身來,居高臨下地看着她,“你可千萬別在心裡詛咒他快點死掉,好重新結親,我可以告訴你,就算姓蔡的不幸死了,你也別想再找人家,你就安分做個望門寡,老死在府中最偏小的院子裡。”

“你……”這十幾年來,紀芸礙於宋綏,對妾室和庶女都是小懲大戒,令宋箬湖產生了一個錯覺,紀芸只是個紙老虎,不會、也不敢使太毒辣的手段,就算上次打她的戒尺,她也沒當一回事,只當是惹惱了宋綏,只要哄回宋綏,她就又可以爲所欲爲。可是現在紀芸渾身散發出來的陰冷戾氣,比宋淮在她們面前流露出來的更嚇人,一股寒意從心底漫出,雙腿發軟,癱坐在地,驚恐萬狀地看着紀芸,她或許真得做錯了,不該與嫡母較勁的。

紀芸走了過去,伸手擡起宋箬湖的下巴,看着她那張與宋綏有七分相似的臉,脣邊露殘酷的冷笑,“宋箬湖,我可以容忍你不敬我這嫡母,我可以容忍你飛揚跋扈,我可以容忍你嬌縱蠻橫,我甚至可以容忍你奢華無度,花錢如流水,但是你不該在溪兒回來時,裝病落她面子。你不該跟她爭搶東西,你更不該在老爺面前誣陷溪兒。我是絕不容許你有凌駕於溪兒之上的想法的,我的溪兒纔是這府上最尊貴的姑娘,沒有任何人可以越過她去,你連幫她提鞋都沒有資格。”

“母親,女兒知道錯了,女兒以後一定讓着二妹妹,您饒了我吧!我……”

“你現在知錯已經晚了,已經太晚了。”紀芸鬆開手,走回榻上坐下,“你若肯乖乖地聽話,不吵不鬧嫁去蔡家,日後宋家還可以幫你撐腰,否則,你就慢慢熬日子,或許運氣好能熬到壽終正寢的那天!”

“你休想!”弱求不行,宋箬湖從地上爬起來,繼續強硬,“我是不會任你擺佈的。”

“既然大姑娘不認命,那就鬧吧!鬧到你父親再不管你死活,我就簡簡單單打發你出門,還可以省一份妝奩。”紀芸毫不在意地笑,“姑娘做了媳婦,本就已矮了三寸,要是嫁妝豐厚,還可挺直了腰桿,若不然,就等着仰人鼻息,受人氣。”

宋箬湖是嬌養出來的姑娘,又是姨娘養大的,除了會撒撒嬌,鬧鬧小脾氣,就只知爭寵、挑撥和諂媚,那裡懂得拿捏人,聽了這番話,只覺得前無去路,後無退路,一生的幸福就要被紀芸給毀掉了,父親見不着,生母被禁足,無人幫無人靠,氣得兩眼發黑,頭髮暈,人就直直地倒了下去。

紀芸眸光微閃,道:“來人,扶大姑娘房裡歇着去。”

榮蕎帶着兩人進來,把宋箬湖攙扶着回了院子,讓春燕等人盯緊些,絕不能讓宋箬湖去尋死。

跟宋箬湖說了這麼久的話,紀芸只覺得全身乏力,累得慌,靠在引枕上,看着香爐裡嫋嫋升起的輕煙,怔怔地發呆,她不是那種心狠手辣的人,雖是出手做了這件事,心中到底還是有些鬱悶,這時屋外忽傳來一縷悠揚的笛音。

青山隱隱水迢迢,閒雲潭影日幽幽;花自逍遙鳥自鳴,笛韻飄渺自悠然。清幽樂聲撫平了紀芸煩悶的心情,臉上陰霾的表情蕩然無存,露出欣慰的笑,起身走了出去,就見宋箬溪穿着大紅緞面繡花卉出風毛紫羔站在院子,脣邊橫臥一管白玉笛。站在她身邊的香繡手裡抱着個花瓶,瓶中插着一枝盛開的茶梅,那景緻就宛如一幅畫,令人欣心悅目。

一曲吹罷,宋箬溪笑問道:“娘,溪兒吹得可好?”

“吹得好,吹得好極了。”紀芸笑讚道。

“大姐姐是不是又惹娘生氣了?”宋箬溪先前已進過房,看紀芸在發呆,想到進門時遠遠看到婆子架着宋箬湖,猜到是宋箬湖又做了什麼糟心的事,令紀芸心煩。

“沒有。”紀芸牽起她的手,帶她進屋,“這大冷的天,你怎麼過來了?”

“我聽婢女說西角那裡的茶梅開了,就去摘了兩枝供在瓶裡,送來給娘賞。”

“還是我的寶貝女兒最貼心,連摘枝梅花都想着娘。”紀芸高興地摟着她,笑得合不攏嘴。

那瓶茶梅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紀芸越看越喜歡,和宋箬溪一起用過午飯,打發她回去睡午覺,把柳姨娘給叫來了,“大姑娘的親事定了,許得是蔡家,這門親事是老爺作的主。”

“太太,這蔡家公子的家世如何?人品怎麼樣?相貌可好?”柳姨娘關心地問道。

紀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問這麼多做什麼?難道老爺的眼光會差嗎?難道老爺會害自己嬌寵出來的寶貝女兒?”

“請太太不要誤會賤妾的意思,賤妾是大姑娘的生母,賤妾只是關心大姑娘,不是懷疑老爺的眼光,老爺是大姑娘的父親,肯定不會害大姑娘的。”柳姨娘辯解道。

“柳姨娘,我問你,大姑娘叫我什麼?叫你什麼?”

柳姨娘臉上閃過一絲掙扎的表情,道:“大姑娘叫太太母親,叫賤妾姨娘。”

“虧你還知道這事,那就你記着自己的身份,不該你問的,就不要問。”紀芸端起杯子,淺啜一口,“大姑娘在家的日子也不多了,等請了期也就要出嫁了,你抄完每日十遍的《女誡》《女則》,就過去多陪大姑娘說說話吧,以後母女就難得相見了。”

“是。”柳姨娘答應着退了出去,到宋箬湖住的院子看望女兒。

宋箬湖一見生母哭得泣不成聲,“姨娘,我不嫁,我不嫁,那姓蔡的是個白丁,是個土財主的兒子,我不嫁。”

“這怎麼可能?”柳姨娘驚愕,“這門親事是你父親幫你定的,應是極好的。”

“姨娘這事是真的,我不嫁,這門親事不是父親幫我定的,是太太攛掇着父親,哄着父親,定下來的。”宋箬湖氣急敗壞地吼道。

“姑娘莫急,這事只要一天沒定下來,就還有更改的可能,等老爺從衙門回來了,我請老爺過來見姑娘,姑娘好好向老爺撒撒嬌,哄得老爺心軟,只要老爺開口,這門親事就黃了。”柳姨娘安撫她道。

宋箬湖紅腫的眼睛亮光一閃,急聲道:“姨娘你快去門口等父親,父親一回來,你就把他帶過來。不能讓他去見太太,免得太太哄得父親答應,我就再也哄不轉父親了。”

“姑娘莫急,姨娘這就去。”柳姨娘點頭如搗蒜,急急忙忙出了院子,就往二門去,可惜她去晚了一步。

宋綏接到廷報,要他回京述職,愣了半天,喜憂參半。喜得是,他會升官,憂得是,他又要在生父嫡母的眼皮底下過日子。

不管宋綏是喜,還是憂,這京城是一定要回的,他提早出了衙門,回家與紀芸商量事,在柳姨娘進宋箬湖院子時,他進了二門,等柳姨娘安撫好女兒往二門趕時,他已進了紀芸的院子。

“夫人,我們要回京了!”

紀芸佯裝驚愕,“爲什麼要回京?家裡出什麼大事了?”

“夫人莫怕,是爲夫要回京述職。”

“回京述職?”紀芸失笑,“老爺,你在說什麼胡話,你的任期還有一年,回京述什麼職,你就別哄着妾身玩鬧了。”

“不哄你,廷報都到了,你看看。”宋綏笑道。

紀芸看罷,笑盈盈行禮道:“妾身恭喜老爺步步高昇。”

“只是入京後,我們又要在府中居住,夫人只怕又要受委屈。”宋綏嘆道。

“她是長輩,妾身做小輩的就該敬着讓着,不覺得受了委屈,老爺不必擔心妾身。到是我們回到京城,就要上下打點,給老爺謀個好職才行。”

宋綏愁眉苦臉地道:“如今手頭上緊,那有銀兩上下打點。”

紀芸笑道:“老爺,不必擔心,妾身在準備年禮時,就已經跟三弟借一萬兩銀子備着,打算給幾位姑娘準備妝奩的,如今自是先緊着老爺用,等老爺的官位升上去,家裡就萬事不愁。”

宋綏聽到銀兩不愁,剛要露出喜色,紀芸皺眉喊道:“哎呀!”

“夫人,怎麼了?”宋綏一驚。

“早知道老爺回京述職,妾身就不該聽老爺的話,這麼快就給大姑娘議親定親,回到京中說不定有更好的人選,現如今庚帖都合,想改都改不。”紀芸一臉懊惱地道。

宋綏捋着鬍子道:“湖兒的親事定下來最好,回到京中,省得麻煩。”

“萬一老太太誤會我們不想讓她管這事,纔在臨進京前給大姑娘定親怎麼辦?”紀芸聽出了宋綏的話中之意,有意挑明。

“湖兒是我的女兒,她的親事,由我這個父親作主有什麼問題?”宋綏板着臉,若是可以,他還想把其他三女的親事一併定好,免得嫡母在一旁指手畫腳。

“老爺說的是。”紀芸陪笑道。

“你已經告訴湖兒她定親的事了?”

“已經答應她了,她不太滿意,說是白丁,農夫的兒子,在妾身這裡吵鬧一番。”紀芸嘆了口氣,“妾身已經讓柳姨娘去勸她。老爺不必擔心,她是個懂事的孩子,會體會到老爺你的苦心的。”

宋綏皺了皺眉,道:“這事已定,不管她怎麼吵鬧,請好期就將她嫁出去。”

“老爺如果留京爲官,蔡家人就要去京城迎娶了,這路程可就遠了點。”

“時間太緊,要不然……”宋綏一擺手,“算了,這事別說了,夫人,你趕緊收拾打點好,叫孩子們也抓緊時間收拾。七天後,我們啓程回京,別誤了日期。”

“妾身知道。”

“爲夫去書房把書裝箱。”宋綏連官服都沒換,興沖沖地出門往書房去,這次至少能升到從四品,比大哥二哥的官職都高。

柳姨娘到二門才知道宋綏已回來了,就急忙往回走,隔得老遠就看到了宋綏,喊道:“老爺老爺。”

男人是感觀動物,柳姨娘被禁足多日,今天下午紀芸叫得急,她沒來得及梳妝打扮。她本就比宋綏大兩歲,已年過四旬,臉上少了胭脂香粉的遮掩,眼皮浮腫,皺紋明顯。

宋綏看到這樣的柳姨娘,眼中閃過一絲嫌惡,“有什麼事大呼小叫的?”

“老爺,您去見見大姑娘吧,大姑娘有話要跟您說。”柳姨娘喘着氣道。

“她要說什麼我都知道,不用見了。你去告訴她,這樁親事,是我親定,絕無更改,若是她再吵鬧,就休怪我請家法教訓她。”宋綏疾步離去。

“老爺,老爺,您不能這樣呀!老爺……老……”柳姨娘跟在後面追,腳下一滑,叭唧摔倒地上,等她爬起,前面的人早就走得沒有蹤影,宋綏的書房她是不敢去的,呆站在路上,不知何去何從。

這時一個小婢女提着掃帚走了過來,好奇地問道:“姨娘,你站在這裡做什麼?”

柳姨娘目光發直,怔怔地看着她。

“姨娘,你還是趕緊回去收拾東西,老爺要回京述職了。”那婆子笑道。

回京!柳姨娘黯淡的眼睛一亮,回京可以請老太太作主,解除這門親事,老太太是老爺的嫡母,老爺不敢不聽老太太的話,欣喜若狂地往宋箬湖的院子跑去,“姑娘,姑娘。”

“父親來了!”宋箬湖以爲宋綏來了,面帶喜色的迎了出去,卻只看到柳姨娘,臉色一沉,“父親呢?”

“姑娘,老爺不肯解除這門親事。”宋箬湖身子晃了晃,柳姨娘扶住她,“姑娘,老爺要回京述職,我們可以請老太太作主解除這門親事,再結一門好親。”

“老太太會這麼做嗎?”宋箬湖離京時已有十一歲,她和宋老太太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

“老太太一向不喜歡太太,只要你說這門親事是太太定的,老太太一定會攪黃。”柳姨娘原是宋老太太身邊的婢女,在紀芸懷孕時,老太太逼着宋綏的生母黃太姨娘,把她送給宋綏。

“真的嗎?”宋箬湖不敢相信。

“姨娘幾時騙過你?”柳姨娘陰陰的冷笑,“到時候,老太太一定會給姑娘尋一門好親事,讓姑娘風風光光的出嫁,氣死那個女人。”

宋箬湖對生母的話還是信服的,鬆了口氣,道:“姨娘,我們收拾東西回京。”

宋綏要回京述職,他在衙門忙着交接。

紀芸忙着清理人,來廣陵帶了十八戶世僕,以及十六個婢女,其他的下人都是在廣陵府買的。五年內,十八戶世僕裡,已經有七戶壞了事,都賣了出去,那十六婢女也只有剩下十個了,大都配了人。

這十一戶世僕和十個婢女是要隨宋家人回京的,其餘的紀芸打算挑些忠厚老實的帶回去,剩下送去城外的莊子裡。快過年了,她不忍心讓這些伺候了她幾年的人無着無落。

離任官員把下人賣給人牙子,就一走了之,生死不管,紀芸這樣的安排,令那些沒能跟着回京的人非常的感激,再加上紀芸還把過年的紅包提前發給了他們。傳揚開來,人人皆贊宋夫人是活菩薩。

在父母各忙各的事時,宋箬溪也沒清閒,抱着暖手爐站在房子裡指揮婢女們裝箱,“早知道在這裡就住兩三個月,我就不把東西拿出來了,現在到方便了。”

“世間要有早知道就好了!”蠶娘笑,從雜物房把那個巨大的木箱搬了來,“姑娘,這箱子這回派上用場,可裝好多東西。”

宋箬溪輕嗤一聲,“是啊是啊,他好有先見之明。”

香繡把一些雜物往箱子裡裝。

宋箬溪嘆道:“全是些不怎麼值錢的東西,要是裝一箱子金子那該有多好啊!”

“沒想到清雅脫俗的溪兒姐姐原來是個財迷!”易友德的戲謔的聲音在屋外響起。

宋箬溪一愣,笑着迎了出去,“德兒妹妹,你怎麼來了?”

“不止她來了,我們也來了。”張宛眉的身後還跟着好幾位姑娘,都是這兩三個月與宋箬溪交好的,她們來給宋箬溪送行。

“哎,屋子裡亂糟糟的,連請你們坐下奉茶的地方都沒有,真是太失禮。”宋箬溪不好意思地道。

“溪兒妹妹,快別講這客氣了,改明兒,我們去京城,你再招呼我們吧!”易友貞笑道。

幾個姑娘都知道宋箬溪忙,也不耽誤她的時間,站在房裡閒聊了幾句,就放下東西告辭離去。

另一邊,紀芸與易大夫人說好,易家兩兄弟進京參加秋試時,可到宋家或者紀家住,兩家一定幫着打點。

易大夫人再三言謝,送上了一份厚禮。

臘月初九,大吉,宜出行,宋家人啓程回京。

------題外話------

注:在公衆文裡會發一份宋家各人的名字,回到京中小溪就不是二姑娘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心福地自心知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取其咎入離巷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粉暗隨流水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及笄禮取字瓔瓔第十一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八十九章 兵行險着險脫困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九章 放手第七十二章 貪美色居心叵測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劃一場終成空第一百七十章 約來生忘記彼此第七章 偷吃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蓮雖苦意味長第一百七十章 約來生忘記彼此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劃一場終成空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取其咎入離巷第二十九章 丫鬟第一百一十九章 月夜聽魃一席話第九十四章 辣手懲處兩惡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涯明月共此時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二百一十章第五十八章 合奏第一百八十八章 可憐人有可恨處第十章 法會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宛轉無奈成情意(小修))第一百零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表明心跡願做妾第二百四十章 因何故一再挑釁第二百一十九章 略施小計送瓶兒第四十六章 偶遇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嫁前唱哭嫁歌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雨即將到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嬌妻佯裝生氣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着廢棋露馬腳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薦枕蓆遭拒絕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洞悉暗中計第四十五章 遊園第二百一十九章 略施小計送瓶兒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章 疏華離城去賑災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知蠢婦被怒訓第一百七十一章 箬溪初入登瀛城佛說緣分第一百零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零四章 師兄英勇護佳人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四十章 表演 (上)第九章 謊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見故人庶母酸第一百八十一章 回城途中遇刺殺第三十四章 桃園第二百一十四章 君爲愛妻簪薺花第五章 救美第八十四章 初春時節又逢君第七十四章 爲面子節儉渡日第一百八十八章 可憐人有可恨處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被劫走的路上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七十四章 爲面子節儉渡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涯明月共此時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途中有驚無險第四十章 表演 (上)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四十七章 朋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婚後嬌妻忙教夫第一百一十六章 狠毒母子窮算計第八十九章 兵行險着險脫困第二十二章 被擄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被劫走的路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謊言傷了誰的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還沒修改,暫發第三十一章 勸解第八十二章 妯娌聯手氣宋母第一百四十四章 壽宴日齊聚一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回城途中遇刺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口諭入宮賞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相見皆大歡喜第二百一十八章 文瀾閣脣槍舌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做賊心虛送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二十四章 天下第四十三章 善緣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嫂聯手勸念錦(小修)第三十七章 看戲(上)第三十章 賞梅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心福地自心知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取其咎入離巷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粉暗隨流水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及笄禮取字瓔瓔第十一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八十九章 兵行險着險脫困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九章 放手第七十二章 貪美色居心叵測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劃一場終成空第一百七十章 約來生忘記彼此第七章 偷吃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蓮雖苦意味長第一百七十章 約來生忘記彼此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劃一場終成空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取其咎入離巷第二十九章 丫鬟第一百一十九章 月夜聽魃一席話第九十四章 辣手懲處兩惡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涯明月共此時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二百一十章第五十八章 合奏第一百八十八章 可憐人有可恨處第十章 法會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宛轉無奈成情意(小修))第一百零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表明心跡願做妾第二百四十章 因何故一再挑釁第二百一十九章 略施小計送瓶兒第四十六章 偶遇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嫁前唱哭嫁歌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雨即將到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嬌妻佯裝生氣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着廢棋露馬腳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薦枕蓆遭拒絕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洞悉暗中計第四十五章 遊園第二百一十九章 略施小計送瓶兒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章 疏華離城去賑災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知蠢婦被怒訓第一百七十一章 箬溪初入登瀛城佛說緣分第一百零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零四章 師兄英勇護佳人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四十章 表演 (上)第九章 謊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見故人庶母酸第一百八十一章 回城途中遇刺殺第三十四章 桃園第二百一十四章 君爲愛妻簪薺花第五章 救美第八十四章 初春時節又逢君第七十四章 爲面子節儉渡日第一百八十八章 可憐人有可恨處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被劫走的路上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七十四章 爲面子節儉渡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涯明月共此時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途中有驚無險第四十章 表演 (上)第二十八章 緣分第四十七章 朋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婚後嬌妻忙教夫第一百一十六章 狠毒母子窮算計第八十九章 兵行險着險脫困第二十二章 被擄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被劫走的路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謊言傷了誰的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還沒修改,暫發第三十一章 勸解第八十二章 妯娌聯手氣宋母第一百四十四章 壽宴日齊聚一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回城途中遇刺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口諭入宮賞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相見皆大歡喜第二百一十八章 文瀾閣脣槍舌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做賊心虛送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 上巳節春光明媚第二十四章 天下第四十三章 善緣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嫂聯手勸念錦(小修)第三十七章 看戲(上)第三十章 賞梅第一百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