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制衡之術

大清國的統治,就是建立在相互制衡的機制上。八旗與綠營、湘軍與淮軍,相生相剋。

如今,八旗和綠營早已名存實亡,湘軍與淮軍也是暮氣沉沉。甲午戰爭結束後,大清國開辦新軍,把強國之夢寄託在新軍身上,但是,朝廷又不放心缺乏制衡的新軍。所以,把編練新軍的事分別交給了袁世凱和葉志超,其實,就是讓袁世凱和葉志超相互制衡。每年的軍費爲五百萬兩白銀,由兩支新軍平分。

袁世凱是榮祿的人,他的小站新軍,就是榮祿的私家軍隊。而葉志超是載漪的人,定武軍也自然就是載漪的。

而現在,榮祿突然提出,擴編小站新軍,而且,把一千萬兩白銀全部給了袁世凱,那就是說,要把定武軍晾在一邊曬太陽!那等於是讓載漪打醬油!

載漪之所以能夠在太后面前說得上話,最爲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通過葉志超掌握了一支定武軍。如果按照榮祿計劃,把定武軍變成了打醬油的,載漪如何肯答應!

所以,載漪勃然大怒,立馬跳了出來,載漪的話毫無遮掩,他這是告訴慈禧太后,如果袁世凱掌握了十個鎮的裝備精良的新軍,他會成爲第二個周憲章!

袁世凱慌忙跪倒在地:“太后,奴才世受皇恩,對朝廷忠心不二,若有不臣之心,願遭天譴!既然端郡王不放心奴才,奴才願意交出兵權,退居泉林,絕無怨言!”

榮祿一向瞧不起載漪,載漪指責袁世凱,就是在指責榮祿,榮祿忍無可忍,厲聲喝道:“端郡王,袁世凱小站練兵,練的是大清國的新軍,而葉志超在山東練兵,練出來的卻是章軍!”

定武軍兩千人,在澱山湖被周憲章收編,去了臺灣,等於是送了周憲章一件大禮。這件事,慈禧太后賠了夫人又折兵,讓慈禧太后大爲震怒,載漪也是灰頭土臉。榮祿提起這件事來,載漪氣的臉青面黑,卻再也不敢言語。

慈禧太后對袁世凱並不放心,可是,事到如今,整個大清國,就只剩下小站新軍能頂事。慈禧太后原本指望日本人幫她滅了周憲章,可現在看來,日本怕是成不了事,周憲章在臺灣漸漸成了氣候,慈禧太后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只得對袁世凱和顏悅色:“袁世凱,你對朝廷的忠心,哀家心中有數。你還是把編練新軍的事辦好了。榮祿的建議,哀家覺得有道理,就着榮祿前去辦理。袁世凱,等過了年,敏繡也該出嫁了,到時候,哀家還要喝喜酒呢!”

慈禧太后提起敏繡這門親事,袁世凱頓時感動得痛哭流涕:“奴才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太后支萬一!奴才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慈禧太后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了袁世凱身上,不僅把大清國最強大的新軍給了他,還把一位護國和碩格格,也給了他的袁家!

慈禧太后是在賭博!用一個和碩格格和一支軍隊,賭博大清國的未來。如果她的寶押對了,她和她的朝廷,就能夠渡過眼前的危機,而如果押錯了,她會輸的一無所有!

所有的賭注,只有一個前提——袁世凱對大清國絕對忠誠!就像當年的曾國藩,手裡握着無人能夠匹敵的湘軍,卻甘願做大清國的奴才!

袁世凱臉上誠惶誠恐,心裡卻是長長出了一口氣,甚至是滿心的得意!

正如他所言,這些日子,袁世凱無時不在關注臺灣戰事,只是,他的動機與慈禧、載漪那些滿清王公們截然不同。

慈禧和載漪是熱切盼望日本軍隊消滅章軍,除掉一個心腹大患。而袁世凱正相反,他希望看到,周憲章擊敗日軍,在臺灣站穩腳跟!

袁世凱的這種心態,固然是出於一箇中國人的領土觀念,但更爲深層的原因是,他心頭明白,只有周憲章活着,他在慈禧太后的眼中才有價值。

這是滿清朝廷以漢制漢的傳統策略所決定了的!當初,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一軍獨大,朝廷就對北洋水師處處掣肘,直到北洋水師在黃海打敗,朝廷表面上震怒,心底裡,卻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甲午戰爭後,慈禧太后決心編練新軍,並不是因爲清軍在戰爭中一敗塗地。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章軍太強大!朝廷必須要有制衡章軍的力量。

朝廷的兩支新軍,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和葉志超的定武軍,都是用來制衡周憲章的,同時,也是相互制衡。

只是,葉志超實在是不爭氣,朝廷化了大把銀子,給定武軍購置了最先進的武器,結果,卻被周憲章順手牽羊,帶走了兩千多人槍。通過這件事,慈禧太后已經對載漪和葉志超失去了信心。葉志超的定武軍雖然還有五六千人,但軍費供應上,已經大打折扣,葉志超自知理虧,也不敢向朝廷申辯。

現在,朝廷能夠倚重的,就只有袁世凱了。

但是,朝廷倚重袁世凱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章軍的存在!章軍越是強大,朝廷就越要倚重小站新軍。

所以,袁世凱絕不希望周憲章在臺灣戰敗!

而周憲章在臺灣的作爲,的確也沒讓袁世凱失望。章軍在彰化、安平接連挫敗日軍,這讓袁世凱心頭狂喜。然而,章軍隨後的表現,卻讓袁世凱如墜冰窟。

嘉義、太保、義竹相繼失守,日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兵臨臺南城下。而且,袁世凱知道,章軍的後勤補給線被日本人和太后老佛爺聯手切斷了,被圍在臺南的章軍,陷入了絕境。

袁世凱知道,臺南陷落、章軍覆沒的日子,就是小站新軍的末日!

失去了小站新軍,袁世凱就什麼都不是了!他的政治和軍事生涯,會就此終結,而且,他在甲午戰爭後期,指揮山東戰場清軍違抗朝命,攻擊日軍,慈禧太后很可能會對他秋後算賬!丁汝昌就是前車之鑑,這位北洋水師提督,如今已經深陷囹圄!

所以,袁世凱決定破釜沉舟,在章軍潰敗之前,把小站新軍做大做強!

第191章 義勇隊第204章 愚蠢的代價第76章 奸細第247章 膠州灣第108章 祠堂裡的總督衙門第8章 閃擊第245章 全民教育第197章 戰爭紅利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262章 歷盡劫波第142章 內線?第23章 平壤光復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28章 奪權(二)第24章 大義滅親第71章 火中的金達萊第94章 戰場照片第107章 囚徒第247章 遷都第199章 刺客第165章 歸服第257章 後路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66章 懷抱小美女第164章 人頭第106章 先發制人第127章 奪權(一)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52章 金弘集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47章 悶戰第136章 聖人云第100章 改編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2章 漢陽造第215章 佔便宜第89章 炸炮第94章 戰場照片第62章 日本人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112章 血書第135章 奇怪的欽差第51章 內外交困第142章 內線?第52章 頂缸第219章 革命聖地第151章 設伏第160章 賭博第140章 親王公子第247章 膠州灣第133章 玉質刀柄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238章 東方公主第191章 義勇隊第44章 苦肉計穿幫第228章 又見哭泣的新娘第215章 佔便宜第194章 炫富第105章 死無對證第260章 留美者第233章 軍事存在第184章 南北夾擊第79章 孫文來了第191章 義勇隊第61章 出殯第220章 官軍來了第121章 出征第185章 實力說話第73章 元津山第129章 天音第55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小日本第260章 留美者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148章 達邦酋長第167章 妒火中燒第3章 生不逢時第146章 陣眼第47章 高麗女人第102章 進園子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213章 革命還是維新?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222章 儒家的巔峰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131章 大戰欽差第28章 和碩格格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146章 偷吃馬料的哨長第182章 屠城第128章 奪權(二)第48章 空城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41章 最美丫鬟第167章 軍界元老
第191章 義勇隊第204章 愚蠢的代價第76章 奸細第247章 膠州灣第108章 祠堂裡的總督衙門第8章 閃擊第245章 全民教育第197章 戰爭紅利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262章 歷盡劫波第142章 內線?第23章 平壤光復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28章 奪權(二)第24章 大義滅親第71章 火中的金達萊第94章 戰場照片第107章 囚徒第247章 遷都第199章 刺客第165章 歸服第257章 後路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66章 懷抱小美女第164章 人頭第106章 先發制人第127章 奪權(一)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52章 金弘集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47章 悶戰第136章 聖人云第100章 改編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2章 漢陽造第215章 佔便宜第89章 炸炮第94章 戰場照片第62章 日本人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112章 血書第135章 奇怪的欽差第51章 內外交困第142章 內線?第52章 頂缸第219章 革命聖地第151章 設伏第160章 賭博第140章 親王公子第247章 膠州灣第133章 玉質刀柄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238章 東方公主第191章 義勇隊第44章 苦肉計穿幫第228章 又見哭泣的新娘第215章 佔便宜第194章 炫富第105章 死無對證第260章 留美者第233章 軍事存在第184章 南北夾擊第79章 孫文來了第191章 義勇隊第61章 出殯第220章 官軍來了第121章 出征第185章 實力說話第73章 元津山第129章 天音第55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小日本第260章 留美者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148章 達邦酋長第167章 妒火中燒第3章 生不逢時第146章 陣眼第47章 高麗女人第102章 進園子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213章 革命還是維新?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222章 儒家的巔峰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131章 大戰欽差第28章 和碩格格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146章 偷吃馬料的哨長第182章 屠城第128章 奪權(二)第48章 空城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41章 最美丫鬟第167章 軍界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