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

bookmark

次日一早,劉璀的軍隊接手了縣城防禦,經過一夜的清理,西夏人在狄道縣內的軍隊和官府勢力基本上被清除乾淨,沒有了裡應外合的可能性。

但狄道縣畢竟被西夏人佔據了兩年,即使官方勢力被清除,還有大量民間勢力。

陳慶帶領士兵在大街上巡視,街頭依舊實施戒嚴,不準百姓出門,到處是巡邏的士兵,城內瀰漫着一種緊張的氣氛。

一隊隊士兵在挨家挨戶搜查,主要是針對西夏人的大戶人家和大商鋪,要求他們交出兵器,否則將嚴加懲處。

陳慶先來到了東南角的城牆空洞處,經過一夜的忙碌,空洞已全部填滿泥土,外牆也被重新砌好,數十名士兵正在另一處砌牆。

陳慶意外看到了縣尉黃耀宗也在,他正在和劉璀說着什麼?

“都統來了!”

有士兵小聲提醒一聲,劉璀連忙迎上前,“參見都統!”

“昨晚還沒有補好嗎?”陳慶笑問答。

劉璀連忙道:“昨晚的已經補好了,剛纔黃縣丞告訴我,還有一處也有兩丈寬的空洞,卑職剛讓士兵修補好。”

陳慶看了一眼黃耀宗笑道:“縣尉也知道這裡有空洞?”

“這裡的城牆空洞最早就是卑職發現的,卑職告訴了武知縣,其實我們縣衙很多漢官都知道,只是大家都不吭聲罷了。”

陳慶讚許地點點頭,“我想了解一下城內的情況,我們上城頭說!”

陳慶又對劉璀笑道:“你也一起來。”

衆人上了城頭,陳慶緩緩問道:“城內百姓中党項人有多少,難治嗎?”

“回稟節度使,城內党項居民大概有三成左右。”

“有這麼多?”

“党項人也分兩種,一種是老居民,住了十幾二十年了,這種党項百姓沒有危險,還有一種是新移民,就是這兩年遷徙過來的,他們強佔了最好的產業,最好的房子,還組建了党項復興社,相當於宋朝弓箭社之類的民團,有兵器盔甲,非常危險。”

“這些新移民有名單嗎?”陳慶追問道。

旁邊劉璀接口道:“縣衙有名冊,黃縣丞已經給了卑職,卑職安排士兵挨家挨戶搜查兵器。”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關於歸川縣的銀礦,你瞭解多少?”

黃耀宗苦笑着搖搖頭,“卑職知道那邊有座銀礦,但官府中沒有任何記錄,卑職確實瞭解不多,只知道那座銀礦比較隱秘,一直是官場禁忌,不準提,不准問。”

“那誰瞭解比較多?”

黃耀宗想了想道:“以前的武知縣應該知道,他就是從歸川縣調過來的。”

“武宏偉?”

“對!就是他,他應該很清楚。”

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時,一名士兵上前稟報道:“啓稟都統,前任武知縣說奉都統之令,前來報到。”

來得正好呢,陳慶笑問道:“他現在人在哪裡?”

“在府衙等候。”

陳慶回頭對劉璀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党項新移民清理出來,搜他們兵器不一定搜得到,關鍵還是人,要果斷一點,先把所有十四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拘禁,等西夏軍隊撤走以後,再慢慢處置他們。”

“卑職明白了!”

陳慶又對黃耀宗道:“你全力協助劉將軍,把這件事處理好,我任命你爲縣丞!”

“卑職一定竭盡全力!”

.........

陳慶匆匆趕到了經略使府衙,武宏偉正坐在大堂上等候,顯得略有些緊張,這時,陳慶走上大堂,武宏偉連忙起身上前行禮,“參見都統!”

“坐下說話!”

陳慶笑眯眯請他坐下,又讓親兵上茶。

“沒想到都統這麼快就拿下狄道縣了。”

“這也多虧你的提供的情報啊!否則在城內的巷戰不知會死多少人。”

“卑職也希望不要傷及無辜百姓。”

兩人稍稍寒暄幾句,陳慶話題一轉,問道:“我很想了解歸川縣銀礦之事,希望武知縣知無不言!”

武宏偉沉默片刻問道:“這座銀礦對都統很重要嗎?”

“對!非常重要,它關係我以後的軍費來源。”

武宏偉點了點頭,“這座銀礦其實已經存在十幾年了,它是熙河經略使劉法發現的,當時西軍也面臨待遇差、軍俸低的困境,爲了籌集錢糧,劉經略也絞盡了腦汁,發現這座銀礦後,西軍高層將領一致同意私下開採白銀來補充軍費,但他們也知道這是大忌,在軍方的紀錄中,它只是一座鉛礦,便把這座銀礦之事隱瞞下來了。

宣和三年,三使司礦曹官員特地來查看,也被將領們用事先準備好的鉛礦石糊弄過去了,但還是不敢大規模開採,每年開採的白銀在二十萬兩左右,當時白銀不值錢,也就二十萬貫錢,全部用來補充軍費不足,購買羊肉,給士兵改善伙食等等。

後來劉子羽接任熙河路經略使,他非常謹慎,主張礦山只開採不冶煉,等到時機成熟再冶煉,結果我們囤積了大量的礦石,一直沒有機會冶煉出來。”

陳慶心中已明悟,和他的猜測完全一樣,銀礦應該是西軍秘密開採,所以官府都不知道銀礦存在,西夏人拿到的十萬斤粗銀,也是用多年囤積的礦石冶煉出來。

“你也是參與者之一吧!”

武宏偉默默點點頭,“卑職其實是第二任礦山管事,同時出任歸川知縣。”

“西夏人現在在開採銀礦,你也知道吧!”

武宏偉嘆口氣,“卑職知道也沒有辦法,西夏軍擅長收集情報,他們應該很早就知道銀礦存在了,西夏窺視臨洮府,恐怕也和銀礦有關!”

陳慶負手走了幾步道:“情況我大概瞭解了,你先接手縣衙,和黃耀宗一起把狄道縣民心穩定下來。”

下午時分,宋軍斥候傳來了最新消息,西夏軍隊七千餘士兵在抵達狄道縣以北四十里時,折道向西而去,去向不明。

這個消息讓陳慶警惕起來,他立刻打開地圖,並派人把武宏偉找來。

不多時,已經換了一身知縣官服的武宏偉匆匆趕來,躬身道:“節度使找卑職有事嗎?”

“我想向你瞭解一下路況!”

陳慶指着地圖道:“斥候剛纔送來最新消息,西夏七千軍隊從狄道縣以北四十里處折道向西而去,但我在地圖上並沒有找到任何道路,是怎麼回事?”

武宏偉遲疑一下道:“節度使所說的道路,卑職估計就是以前的舊官道,新官道修通後,舊官道就慢慢沒有人走了,已經廢棄了至少二十年,這份地圖是後來繪製的,所以就沒有標註舊官道了。”

“廢棄二十年還能走?”

“走肯定能走,當年修建的是騎兵道,夯土非常結實,就是比新官道向北繞遠了至少一百里,很不方便,它主要是爲了和北面的官道交匯。”

“是指通往哪裡繞遠了百里?”

武宏偉愕然,“卑職當然是說當川縣,難道節度使不知道?”

陳慶搖搖頭,這時他已經明白了,西夏援軍在支援狄道失敗後,改變了策略,他們一定是去接應當川縣銀礦,楊再興的軍隊恐怕會有危險了。

陳慶沉思片刻,果然對親兵道:“速去傳我的命令,立刻集結三千騎兵!”

一刻鐘後,陳慶親自率領三千騎兵離開了狄道縣,沿着新官道向當川縣方向疾奔而去。

第824章 激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陽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453章 包圍第1060章 秋遊第1104章 授官第四百章 夜襲第1175章 線索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1488章 陷阱第1083章 出擊第861章 行刺第1017章 收編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036章 官窯第1214章 泄密第879章 梳理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1293章 識破第十五章 決戰第982章 襄陽(上)第872章 波瀾第1017章 收編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1086章 削藩第1492章 變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1021章 救嶽(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1439章 任務(上)第1084章 對抗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509章 安置第909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1492章 變故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1125章 再談第1413章 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112章 請教第1350章 兵變第1327章 掠商第1141章 誠意第1146章 勸諫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1392章 團滅第806章 夜爆第1478章 教誨第1410章 廷議第1374章 燕山(下)第1319章 喜憂第1117章 漢陽第1321章 分財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813章 線索第1521章 報泄第四十八章 蔣幹第1240章 目標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499章 瑞兆第817章 初見第1261章 宣戰第872章 波瀾第1186章 交代第七百二十五章 楊家第1358章 新村第1416章 誠意第821章 趙鼎第1510章 西訊第1356章 出兵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319章 喜憂第769章 求援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1215章 暴露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1189章 奪島(上)第1168章 嚮導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
第824章 激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陽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453章 包圍第1060章 秋遊第1104章 授官第四百章 夜襲第1175章 線索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1488章 陷阱第1083章 出擊第861章 行刺第1017章 收編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036章 官窯第1214章 泄密第879章 梳理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1293章 識破第十五章 決戰第982章 襄陽(上)第872章 波瀾第1017章 收編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1086章 削藩第1492章 變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1021章 救嶽(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1439章 任務(上)第1084章 對抗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509章 安置第909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1492章 變故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1125章 再談第1413章 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112章 請教第1350章 兵變第1327章 掠商第1141章 誠意第1146章 勸諫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1392章 團滅第806章 夜爆第1478章 教誨第1410章 廷議第1374章 燕山(下)第1319章 喜憂第1117章 漢陽第1321章 分財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813章 線索第1521章 報泄第四十八章 蔣幹第1240章 目標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499章 瑞兆第817章 初見第1261章 宣戰第872章 波瀾第1186章 交代第七百二十五章 楊家第1358章 新村第1416章 誠意第821章 趙鼎第1510章 西訊第1356章 出兵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319章 喜憂第769章 求援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1215章 暴露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1189章 奪島(上)第1168章 嚮導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