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

隨着一陣號角聲,清軍的火炮大多都用三輪車拉到了陣前,十二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被依次擺在陣前,看上去倒顯得十分威風凜凜。

這種火炮的口徑三寸七分,長七尺七寸,重二千二百七十四斤,炮身上還箍着五道鐵環,以此加固炮身,炮口與底部正上方有“星”“鬥”供瞄準用,裝藥四斤,鐵彈重八斤,堪稱目前清軍內最先進的火炮。

陣前還有十二門鐵築的神威炮也被擺在陣前,這種炮的口徑比神威無敵大將軍炮要小一些,鐵彈重達八斤。這些炮都是八旗內纔會允許配備的,因此尋常的綠營根本不可能接觸這樣的火炮。

除了這兩種威力較大的火炮,清軍陣地前還擺放了一百多門的威遠炮、子母炮和臼炮,這些中小口徑的火炮在數量上要多一些,只是威力和射程則相對十分落後。炮手們聽着命令開始開炮,上百顆彈子被打了出去,轟向了呂亭驛。

在炮聲隆隆當中,數千名漢軍火器營的士兵排着長長的隊伍,朝着呂亭驛攻來,他們身上穿着厚厚的棉甲,肩上扛着長長的鳥槍,腰間還挎着一把橫刀。這些人可不能等同於尋常綠營,而是大清朝數得着的精銳,尋常時候根本就不會出動。

康熙舉着千里鏡望着遠方小小的呂亭驛,那也就是一座小小的村鎮,在剛剛一輪火炮的洗禮下,已經有多處被擊中,只是清軍的彈子精準度不高,因此這一百多顆彈子並沒有造成十分慘重的傷亡。

復漢軍士兵們自顧自排好了陣型,嘴裡呼喊着口號,向着清軍的方向邁開了步子,等待着康熙大軍的到來,他們似乎一個個都不怎麼害怕,反而透着一些迫不及待的的感覺。反觀清軍雖然已經佔據了諸多優勢,可是士氣依然顯得有些低落。

看到這一幕,康熙不由得輕輕嘆口氣,道:“楚逆士氣之強盛,實屬罕見。”

“啓稟皇上,對面的楚逆乃其最精銳一部,儘管戰力強盛,可畢竟在前日經歷了一場大戰,如今士氣雖強,卻並不持久。”

佟法海低聲道:“如今這一戰勢必將其徹底絞殺殆盡,以振我軍軍心。待楚逆從桐城而出,我軍正好可以乘勝而戰。”

康熙只是輕輕唔了一聲,並未再言,而是繼續通過千里鏡看着戰場上發生的一幕幕。

清軍士兵在敵我雙方炮火聲中,一點點拉近了與復漢軍的距離,不時有彈子落在了清軍人羣中,碾出一道道的血霧,特別是隨着清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因此而死傷的清軍士兵也越來越多。

當然清軍在承受着火炮的殺傷時,復漢軍也算不上好過,許多士卒在清軍的火炮裡喪生,只是他們並沒有爲之而動搖,繼續邁着步子,一步步走着。

這個年代的戰爭極爲殘酷,雙方在血戰之前,都需要承受大量的火炮打擊,儘管火炮的精準性極差,可是在這麼近的距離裡,也使得火炮的殺傷力變得更大了許多。

“砰!”

清軍鳥槍手們已經走到了距離復漢軍七十步的距離,他們端平手中的鳥槍,一陣狂風暴雨一般的彈丸向着復漢軍撲去,只是由於精準性較差的緣故,僅僅只有六十多名復漢軍士兵倒在了地上。

身穿大紅軍衣的復漢軍士兵們不爲所動,在濃白的硝煙當中走了出來,他們踏着整齊的步伐,在哨聲當中走得十分整齊,沉默而死寂,彷彿剛剛的那一輪槍彈,並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傷亡,也沒有讓他們變得憤怒和狂躁,儘管那六十多名復漢軍已經倒在了身後,鮮血流淌在地面上....

他們保持着這個步伐的節奏,將手中的燧發槍端得筆直,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驕傲,主力第一師在復漢軍中數第一,他們第一團在第一師當中數第一,死亡在他們面前也只是等閒罷了。

六十步.....

五十步.....

四十步......

清軍的臉上已經變得一片茫然和驚慌失措,他們不清楚對面這支叛軍到底在做什麼,可是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對面瘋了!居然都到了面對面的地步還不開槍!

如今的一團,上上下下已經嚐到了近距離貼臉開槍的甜頭,一直到了四十步的時候,復漢軍士兵們纔將槍口端平,然後扣動了扳機。

“砰——”

一陣清脆有力的槍聲,如同一道炸雷一般在清軍耳邊響起,近千顆彈丸在這麼近的距離裡,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威力,在面前的清軍人羣裡製造出一條密集的血線,正前方的清軍士兵幾乎直接倒下去了一排。

這一輪槍響過後,清軍的陣型上幾乎倒下去了三百多人,大量的鮮血流淌了出來,讓整個戰場上都瀰漫着一股血腥氣。

許多清軍士兵眼看到這一幕,心神幾乎爲之崩潰,再加上許多中槍倒地的清軍,不時發出悽慘的叫喊聲,簡直讓此地變成了人間煉獄。

“進攻!”

漢軍火器營畢竟不比其他,這鐵桿莊稼好歹吃了這麼多年,對大清的忠心甚至比純粹的滿人還高,儘管蒙受瞭如此慘重的傷亡,可是依然堅持着與復漢軍進行排隊槍斃,所有人都明白,這個時候如果後退,將必死無疑。

是的,四十步的距離,幾乎可以說是在排隊槍斃,無論是燧發槍還是鳥槍,精度都比以往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雙方的傷亡也在這一輪輪的射擊中直線上升。

只是鳥槍再怎麼精良,也只是火繩槍。而復漢軍的燧發槍在擺脫了火繩的限制後,射擊速度幾乎是鳥槍的數倍有餘,往往清軍打上一輪後,復漢軍的火槍能打上三四輪,在這種火力的壓制下,高達五千人的漢軍火器營,在兩千人的復漢軍面前幾乎要潰散。

“楚逆火器竟然如此犀利.....”

康熙咬着牙齒恨恨道,這一仗與之前都不太一樣,是堂堂正正的陣戰,可是打得還不如前些日子的攻城之戰,就這麼短短的半個時辰,清軍已經倒下了一千多人,到如今還沒有潰散,完全就是靠着血性在拼。

佟法海正欲說些什麼,卻看到一名清軍哨探從遠方飛奔而來,而那個方向正是桐城。

“啓稟皇上,桐城楚逆已然大舉出動,最多三個時辰,便能抵達呂亭驛!”

“好!終於來了!傳令訥爾蘇,率領驍騎營緊綴其後,待我大軍相持之際,便可一鼓作氣衝其腹心!”

康熙的眼神有些興奮,彷彿是宿命一般,他甚至有些微微期盼這一刻的到來。

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
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