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零三章 僵局

無論是支持緬王還是支持喬孤乃,這些楊猛都是樂意做的,唯有支持安南人,是楊猛極爲不樂意做的,薄情寡義、忘恩負義,這就是安南的一貫表現。

扶持西山叛逆,其實兩三萬人的軍械也就夠了,楊猛張口就是十萬,除了要拖住法蘭西的腳步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增加西山餘孽的野心。

這幾百年間,無論明清還是後世,都沒少扶助安南,可安南人得了好處就翻臉,次次都是如此,這樣的傳統,楊猛可不想讓他在安南發揚光大,十萬支褐貝絲,足夠支撐起西山朝的野心了,野心大了動作自然而然的會更大。

安南是法蘭西志在必得的亞洲殖民地,法軍是幹不過十萬西山叛軍的,楊猛留給法蘭西的選擇也就剩了一個,往死裡扶持阮朝,讓阮朝與西山叛軍死磕。

這樣一來,雖說滇越鐵路的事情,至少會拖延一年以上,但這段時間安南死的人,就會不可計數,雖說支持西山叛軍是臨時定下來的,但楊猛心裡也有標準,安南的男丁最少要死八成以上,即使沒有法蘭西的野心。

楊猛也會在滇越鐵路之中,讓安南的適齡男子,大批量的死去,只剩老弱和女人的安南,更好控制一些。

安南的僵局已經不可避免了,雖說與楊猛之前的謀劃不符,但局面已經亂了,想要一眼看到東南半島的未來,不是很容易了。

英吉利的退卻,是楊猛不曾想到的,本以爲英吉利會趁機和暹羅聯手滅掉緬甸,沒想到幾千浮屍就嚇跑了英軍。

英法英法,處理這兩國的次序不能變,英吉利只能打服,而云南需要與法蘭西的合作,這就是楊猛設計東南半島局勢的標準。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爲了這個目的,爲了那條連通雲南第二齣海口的滇越鐵路。

“三爺,緬軍在薩爾溫江西岸堵住了潰退的暹羅軍,暹羅軍只跑掉了幾千人,萬餘人成了薩爾溫江上的浮屍。

喬孤乃受封輔國將軍,瞧緬王的架勢,是要深入暹羅境內啊!”

緬泰戰爭纔是東南半島的主流,安南不過是個小局而已,在主局之中打趴下英吉利就是楊猛的目標,擴大的緬泰戰爭,對楊猛來說也是件好事兒,英吉利是不會看着緬甸佔據暹羅的。

“嗯!讓人鼓動緬王以更殘忍的手段對付暹羅,至於喬孤乃,他手下那幾千人,進了暹羅也是炮灰,讓他主動請纓,橫掃下緬甸吧!

無非緬甸王城已毀,緬王短期之內是不會重返仰光的,讓喬孤乃出手將下緬甸的人口,全部遷到上緬甸,沿途搜殺緬甸叛逆繼續污染水源,阻斷英吉利從下緬甸出兵的道路。

讓緬王注意一下印緬邊境,別被英軍襲了老巢,如今的暹羅已經沒了精銳,三五萬普通士兵,就能縱橫暹羅了,沒必要全軍出動,緬軍的精銳力量,還是要留在本土防備英軍的。”

緬泰大戰,楊猛是樂得觀賞的,緬王現在已經屬於窮的當褲子的那一羣人了,戰爭打的是財富,自己要支援緬王,也要看到現金現銀,現在緬甸別說是褲子了,皮都暹羅扒掉了一層,想要繼續血鬥,緬王最缺的就是財富了。

緬軍反攻暹羅,正是搶錢的好機會,緬軍搶的越多,楊猛賺的也就越多,楊家的倉房裡,還有無數的槍械等着賣呢!

暹羅滅亡,這顯然是英吉利不想看到的結局,暹羅可以說是東南半島上,唯一可以和英吉利聯手的土著盟友,無論是英吉利本土軍團,還是印度軍團,都沒有什麼叢林作戰的經驗。

在東南半島開戰,疫病對英吉利軍團來說,比打到面前的子彈更可怕,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攻取緬甸,指望着英吉利的軍隊是沒什麼希望的,武裝暹羅人,兩路並舉,攻取緬甸,纔是英吉利最好的選擇。

暹羅不能放棄,緬甸必須遏制,英吉利想要置身事外,顯然有些不可能了,暹羅軍隊職能牽制緬軍,而真正的進攻主力,還是印緬邊境的英軍,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他楊猛動手的時候了。

“三爺,下緬甸還有不少的財貨,喬孤乃得了是給咱們呢?還是他自己留着?”

“哼……這不是你發財的好機會嗎?那些東西許給喬孤乃了,畢竟傈僳族的發展壯大,也需要財富的,至於許多少,就看喬孤乃的誠意了,下緬甸的東西不多了,三爺看不上。

至於喬孤乃的誠心,就看他給你的孝敬了,不可涸澤而漁,畢竟喬孤乃還算是自己人的,你得的孝敬,咱倆四六分成,你四我六,這樣一來就合情合法了。”

“聖明不過三爺!”

“嗯!把利益許給喬孤乃也不是沒條件的,讓他趁機佔了伊洛瓦底江上游的翡翠礦坑,老爺子喜歡這個,下面該怎麼做,你清楚了?”

“清楚!明白!”

遷移下緬甸的人口,絕對是個發財的營生,許給喬孤乃,一是要發展傈僳族的實力,二是楊猛自己的私心,財富這東西,再多也不嫌多,緬甸的翡翠雖說現在不怎麼值錢,但後世還是很值錢,存下一批巨量的原石,對楊猛來說,這就是家族的底蘊。

而徐子渭無疑是做這個的最佳人選,掠奪的營生,還是讓小人來做,效果更好。

“山猴子,差不多也該轉場了,印緬邊境那邊一定不要放鬆警惕,知會騰越的杜降虎,他也該時刻戒備了。”

杜氏三虎,也算是經受住了考驗,但是這第三虎有前科,賺名聲的買賣現在還沒他們的機會。

“三爺,英吉利如果真從印緬邊境進軍,咱們要第一時間參戰嗎?”

東南半島的局勢,已經是個僵局了,想要打破這個僵局,無論是緬越泰還是法蘭西,都沒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的,一個是坐在自己面前的三爺,另一個就是英吉利了。

“急什麼?緬甸又不是咱們的地盤,沒咱們多大的事兒,東南半島的戰爭,主要就是當地局面反抗侵略的戰爭,這事兒以後只能用可歌可泣四個字來形容,現在還不到哭的時候,咱們急什麼?

印緬邊境的戰事,是緬甸的內政,咱們雖說是宗主國的人,但人家緬王都沒求救,你急的什麼勁?現在插手難免落個某後黑手的罪名,等着緬王哭求,咱們推三阻四,才能展現出咱們身上,天朝人的架勢。

英軍,只要沒走進咱們的地盤,咱們就不能對人家大打出手,至於小規模的練兵,也無不可嘛!”

東南半島的僵局,雖說是楊猛一手打造出來的,但破局的只能是英吉利,而不是楊猛,放倒英吉利的重心也不在東南半島上。

“知道了!”

徐子渭可以算是勐臘的副帥,許多東西,他心裡也有謀劃,但這些謀劃,只能在三爺的棋局之中,超脫了三爺的棋局,那就是要命的謀劃,要的是自己的命。

“這兩天,我要離開勐臘一兩個月的時間,大局就交予你掌控了,維持好東南半島的亂局,就是大政方針。”

算算時間,楊猛也差不多該回廣州了,東南半島的大勢就是僵局,沒有幾個月的時間的,英吉利那邊也不可能準備妥當。

如今的下緬甸,不是用兵的所在,一旦軍隊爆發大疫,那可就哭都找不着墳了。

說走就走,在緬軍攻入暹羅境內的第一天,楊猛帶着魏芷晴、索朗白瑪,也踏上了停在紅河岸邊的駁船船隊,經安南走海路,就是楊猛這次廣州之行的路徑。

已經成軍的睚眥,在於彪的帶領下,成了楊猛的護衛,一千裝備德萊賽的睚眥和駁船炮隊,絕對可以保證楊猛的安全。

順流而下花了三天的時間,到了安南的海防,坐上了帕特里克率領的戰艦,五艘戰艦揚帆起航,開始了楊猛第二次的海上之旅。

楊猛之所以敢坐帕特里克這五艘戰艦,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五艘戰艦,都是加裝了蒸汽動力的。

這也算是個秘密武器,自從鐵殼動力船建成之後,帕特里克麾下的五艘海船,也加入了改裝的行列。

風帆戰艦加裝蒸汽動力,絕對是個危險的嘗試,一旦蒸汽機裡的煤炭引燃了戰艦,那結局只能是以悲劇收場。

風帆決定了海戰的方式,而蒸汽動力,改變了這種作戰方式,一旦對上英法的戰艦,這五艘戰艦上的蒸汽機,就是秘密武器。

從海防出發,一路經過瓊州海峽,望着巨大的海南島楊猛心裡也升起了野望,只是這時間不怎麼合適。

海南、臺灣這兩大海島,在楊猛看來也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不過這時間卻要推後一些。

現在不僅東南半島是個僵局,大清又何嘗不是呢?

連年的災荒,大清已然是餓殍遍野,雖說各地的小型民亂層出不窮,但大清的統治基礎依舊完好,雖然這基礎有些破舊了,但還不到垮塌的時候。

現在的大清,跟安南差不了多少,一旦有外力介入,任誰也能在大清的遼闊疆土上縱橫,楊猛現在要做的就是一個個的打掉這些外力,讓大清從內部垮掉,而不是在外力的擠壓之下,垮掉!

將這些手段用在安南身上,楊猛也是在尋找自己的漏洞,大清太大,掃了大清很容易,楊家現在就有這個實力,關鍵的問題是如何重建垮塌的帝國。

楊家的利益與有些人的利益,是針鋒相對的,楊家要走自己的路子,就要掃除這些障礙,這是不能妥協的,這兩路背道而馳,是沒有任何利益交接點的。

所謂的有些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清的大地主們,楊家雖說是大清最大的地主,但楊家與地主們的利益不同,楊家的土地只是養人的,而地主們的土地,卻是掙錢的。

地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地主們支撐起來的階級,以讀書人爲主力的一個階級,生死存亡的時候,從來不缺少曇花一現的智慧。

要不消滅這個階級,要不就在以後與這個階級進行無休止的內戰,楊猛選擇了隱忍,也就是選擇了前者。

現在楊猛也有了一個破局的棋子,那就是三點教,只要大清的僵局被打破,那就到了楊家叱吒風雲的時候了。

從海防到廣州,現在正是順風順水的時候,除了前兩天在船上走了幾趟,其餘的時間,楊猛都呆在船艙裡,謀劃着自己將來的大局。

從海防出發到廣州,僅用了七天的時間,十天時間從雲南到廣州,這是不可想象的,踏上廣州的那一刻,楊猛的雙眼一直都放在荔香園的位置上,那邊有自己的希望。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厚與黑(十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真正的牛鬼蛇神第三百七十三章 特使第一百七十章 白衣書童第五百七十四章 厚與黑(十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郊戰火(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爺對四爺(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組督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學社(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營練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雨中悲歌第六百零六章 蓋世軍功第一人(下)第三十三章 官商兵匪本一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六百五十八章 巡營(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騎兵大戰(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地勘界第五百五十三章 僵局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泥濘大追殺第四十章 你升官我發財第一百七十七章 弱肉強食就是江湖第六十一章 弄了個通判第七百六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三章 楊家綠營(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蜀道難(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船政學堂第八百四十章 玩砸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我無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艱難第五百八十九章 總有不信邪的第五百四十章 協餉風波(上)第四百三十章 伸手就殺第八十二章 楊潘之好(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蜀道難(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鐵打長沙城(四)第二百三十章 疆臣暗戰(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當朝一品挎大刀(上)第四百六十章 討公道(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沒在海上的輪船第二百二十章 楊家綠營(二)第十章 西南豪商第五百六十六章 厚與黑(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邸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縱兵爲禍第二十四章 護甲第七章 各行其是第七百二十三章 價值第五百七十三章 厚與黑(十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厚與黑(十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強弱(上)第八百零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夫人團(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漏洞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山鐵廠第七百八十六章 軍情網(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穫不小 進展不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屈服折服(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我想第一百八十八章 畏首畏尾第十四章 一雙靴子引發的商業幻想第七百四十四章 京師拉鋸戰(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血淋淋的笑話第六百六十九章 各打五十第一百八十章 不老猛虎悄悄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仇怨難消亦難解第五百四十二章 協餉風波(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攔江劫財(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賣藩邦第三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屢敗屢戰(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山礦冶書院第七百零三章 被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隊的需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巡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五百五十章 夫人團(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先祖榮光(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上)第七百九十章 操演(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太平天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零七章 隱憂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打的心防用兵勸(上)第二百五十章 面聖第二百二十章 楊家綠營(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鐵道兵第二百零二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百七十七章 多國調停(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鐵桶合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林教案第五章 哪個讓爺捱得悶棍第二百一十九章 楊家綠營(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長江銅船洋務之先第七百五十九章 國家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 百艦出萬炮鳴(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厚與黑(十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真正的牛鬼蛇神第三百七十三章 特使第一百七十章 白衣書童第五百七十四章 厚與黑(十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郊戰火(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爺對四爺(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組督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學社(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營練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雨中悲歌第六百零六章 蓋世軍功第一人(下)第三十三章 官商兵匪本一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六百五十八章 巡營(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騎兵大戰(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地勘界第五百五十三章 僵局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泥濘大追殺第四十章 你升官我發財第一百七十七章 弱肉強食就是江湖第六十一章 弄了個通判第七百六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三章 楊家綠營(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蜀道難(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船政學堂第八百四十章 玩砸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我無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艱難第五百八十九章 總有不信邪的第五百四十章 協餉風波(上)第四百三十章 伸手就殺第八十二章 楊潘之好(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蜀道難(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鐵打長沙城(四)第二百三十章 疆臣暗戰(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當朝一品挎大刀(上)第四百六十章 討公道(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沒在海上的輪船第二百二十章 楊家綠營(二)第十章 西南豪商第五百六十六章 厚與黑(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邸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縱兵爲禍第二十四章 護甲第七章 各行其是第七百二十三章 價值第五百七十三章 厚與黑(十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厚與黑(十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強弱(上)第八百零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夫人團(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漏洞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山鐵廠第七百八十六章 軍情網(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穫不小 進展不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屈服折服(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我想第一百八十八章 畏首畏尾第十四章 一雙靴子引發的商業幻想第七百四十四章 京師拉鋸戰(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血淋淋的笑話第六百六十九章 各打五十第一百八十章 不老猛虎悄悄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仇怨難消亦難解第五百四十二章 協餉風波(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攔江劫財(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賣藩邦第三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屢敗屢戰(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山礦冶書院第七百零三章 被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隊的需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巡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五百五十章 夫人團(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先祖榮光(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上)第七百九十章 操演(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太平天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零七章 隱憂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打的心防用兵勸(上)第二百五十章 面聖第二百二十章 楊家綠營(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鐵道兵第二百零二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百七十七章 多國調停(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鐵桶合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林教案第五章 哪個讓爺捱得悶棍第二百一十九章 楊家綠營(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長江銅船洋務之先第七百五十九章 國家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 百艦出萬炮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