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

bookmark

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

因爲徐濱的建議,朱瞻埈忽然領悟過來,在倭國統治地方,和在大明那是完全兩個概念。

在大明,因爲有着自洪武朝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完善的基層官員制度,他作爲藩王其實並不需要太過花費多少精力就能夠很好的治理地方。

有什麼政令,只需要傳達給王府的屬官,他們自然會和封地的地方官員交割,從而實現他作爲藩王下達的政令。

而這還只是在洪武朝和如今朱棣實行藩王新政之後藩王纔有這樣的權利,在藩王新政之前,朱棣爲了防止自己的兄弟們模仿自己再來一次靖難,可是把藩王干涉地方的所有權利都禁止了的。

所以對於朱瞻埈這樣的新晉藩王來說,治理地方算是一個他以前從未接觸過,也沒有什麼經驗的可言的全新事物。

畢竟,你不能指望他在修仙界的時候學習怎麼當一個藩王去治理地方。

在大明境內的時候,他倒是從自家太子老爹那裡多少學來了一點東西,但那是建立在大明擁有完善的基層官員制度的前提下的。

一個運轉正常的政治系統,能夠做到有效的傳達政令、治理地方,那麼上層的領導就不需要過多的花費精力在這上面,只需要考慮如何做出高層決策就好,剩下的自然有那些做事的基層官員來負責。

而這纔是一個完善的政體所應該具備的,高層負責做決策,而基層負責執行。

但現在倭國的基層在之前的清繳當中被明軍清掃一空,朱瞻埈想要重新掌控這片土地,那麼重建一個基層管理架構就是他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

和這件事相比,頒佈什麼政令,收買地方人心,思考該如何經營管理這片領地,都是可以往後稍稍的事情。

如果是在大明這很簡單,畢竟大明有着自洪武年開始培養的大量讀書人。

雖說當年江浙的文人因爲被屠過幾遍看不起大明和老朱家,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明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

或許還有老一輩的老頑固不想出仕大明,比如寫《三國》和《水滸》的那兩位,但大部分的普通文人還是希望能夠通過科舉成爲大明官員的。

畢竟永樂朝不是洪武朝了,不至於老朱家的官狗都不做。

但在倭國就不行了,就算朱瞻埈想要冒着僭越的風險開科舉選材,倭國也沒有那麼多讀書人給他用。

不過雖然沒有讀書人,倭國卻有着另一種羣體,可以用來作爲基層管理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那就是倭國的武士階層。

在後世人們對於倭國武士的主要印象就是腰裡插着兩把刀,一把捅人,一把捅自己,野蠻而兇殘。

但事實上,倭國的武士雖然確實喜歡劃拉肚皮看下水,從剖開的肚皮裡掏腸子扔別人臉上,可武士這個羣體依舊有着相當不錯的教育水平,甚至於可以被人吹噓倭國的識字率高。

這其實很好理解,武士階層並不僅僅只是職業士兵。 儘管在戰爭時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砍人,但同時他們也需要治理封地,管理地方和領民,按時徵收和繳納稅款。

可以說倭國的基層管理架構,就是由武士們組成的。

作爲分封制的最基礎組成單位,武士們可不只是職業軍人,他們更多的是要肩負起村長和地方行政長官的職能。

如今的倭國剛剛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戰爭,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平穩時期。

在這一時期武士的主要工作也從打仗變成了治理地方,所以他們需要懂得按照農時讓自己的領民耕種土地收穫糧食,需要懂得算術從這些領民身上徵收稅賦,還要懂得作爲武士最基本的軍事知識能夠組織訓練軍隊去和其他領主幹架……

總而言之,一個合格的武士要懂的東西其實非常多,儘管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武士並不能擅長這麼多東西,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當中有足夠的人才。

而且事實也證明了,在武士階層當中確實有着足夠多的人才,或者說能夠滿足朱瞻埈建立起一套基層管理架構的人才。

自從他宣佈在已經改名福港的福岡城中招募人手開始,不少基層武士紛紛前來投靠,其中不乏有曾經大內家的各種譜代家臣,以及原本九州島上其他大名家裡的中下層武士。

這當中精通漢學的人不在少數,懂得明國話的也很有一些,會最基本的讀寫漢字的更是佔了絕大多數。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此時倭國雖然已經搞出了他們自己的假名文字,但主流的書面用字還是漢字,不懂讀寫漢字那在這個時代可是和文盲能畫上等號的。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原本福岡城周圍的武鬥派全都在朱瞻埈召喚來的天雷當中灰飛煙滅了,剩下的這些武士大多都是不擅長砍人的文治派,相對來說對內政的擅長程度要高不少。

而有了這批人的投靠,搭配上鄭王府的屬官,倒是很快就在九州島上搭建起來了一套眼下來說確實還算高效的行政體系。

這些投靠過來的武士成爲了最基層的代官,懂明國話的武士相對佔據了高位,畢竟能夠進行語言上的通達,他們相對來說就屬於中層管理人員了,可以起到一個上下傳達的作用。

鄭王府的屬官則是高層管理層,畢竟這些人都是朱瞻埈的親信,更值得信任。

不過這些投靠過來的武士在忠誠上也還算有基本的保障,在朱瞻埈同意他們保留各自家族基本的封地範圍的情況下,這些武士便已經算是他的封臣了。

當然,這種臨時構建起來的封臣與領主的關係並不牢靠,以及朱瞻埈自己也不會這樣把土地分封出去。

眼下的這一切都只能算是一個臨時過度的政策,在一切穩定下來之後,朱瞻埈將會重新梳理這一切,不過眼下嘛……一切就先湊合着吧。

至少這個搭建起來的臨時架構,已經夠讓他把命令傳達到鄉野,讓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知道整個九州島都換了領主,以及他們現在和他們的領主一起……算是大明的狗了。

(本章完)

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40章 兩京制第272章第145章 出征第188章 張氏教子383.第380章325.第322章 王命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375.第372章第109章 大宴儀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30章 比試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2章 皇帝召見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201章 新軍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82章 地脈佈陣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7章 說服太子妃363.第360章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93章 上架感言第152章 “世宗大王”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62章363.第360章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241章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77章 漢王和趙王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211章 封狼居胥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53章 義烏兵第59章 父子不着家352.第349章第238章 順天府第20章 亡國之禍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0章 亡國之禍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3章 不爭爲爭第102章 賣了封地354.第351章第199章 掏袖子366.第363章 成仙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49章 奉旨練兵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69章 檢地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95章 當他放屁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61章 徐妙雲第72章 羅盤造價第235章 邊疆治理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41章第173章 菱刈金礦
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40章 兩京制第272章第145章 出征第188章 張氏教子383.第380章325.第322章 王命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375.第372章第109章 大宴儀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30章 比試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2章 皇帝召見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201章 新軍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82章 地脈佈陣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7章 說服太子妃363.第360章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93章 上架感言第152章 “世宗大王”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62章363.第360章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241章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77章 漢王和趙王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211章 封狼居胥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53章 義烏兵第59章 父子不着家352.第349章第238章 順天府第20章 亡國之禍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0章 亡國之禍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3章 不爭爲爭第102章 賣了封地354.第351章第199章 掏袖子366.第363章 成仙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49章 奉旨練兵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69章 檢地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95章 當他放屁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61章 徐妙雲第72章 羅盤造價第235章 邊疆治理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41章第173章 菱刈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