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龍江級驅逐艦

bookmark

“卑,卑職見過興帥”徐黑鴉做夢都想不到葉重會在葫蘆島迎接他。一時間激動得說話有點不利索。

“黑鴉,這幾年辛苦了。”葫蘆島,海風拂面,葉重拍了拍徐黑鴉的肩膀。

“爲興帥效力,不敢言苦。”徐黑鴉道。

“虛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和雨昆的功勞足以載入史冊。”葉重道,“走,跟我一起去看看,咱們東北的新銳武器。”

光憑徐黑鴉,當然不足以讓葉重從奉天城跑到葫蘆島來迎接,關鍵是由於這裡的石油化工基礎已經初步建設完成,還有造船廠自造的驅逐艦下水,纔是葉重出現在這裡的原因,至於迎接徐黑鴉,是湊巧趕上。

警衛護衛着葉重徐黑鴉來到驅逐艦停泊的臨時軍用碼頭。

一艘長達將近百米的鐵甲驅逐艦雖然體形上沒有上萬噸的貨輪那樣魁梧,不過泊在那裡卻有着一股莫大的震撼力。船上的士兵們,身着東北爲水軍特製的淺藍色軍裝,整齊地站在碼頭,一直向甲板處延伸。在等候着葉重的檢閱。

驅逐艦的四個煙滷顯得格外的惹眼。

“卑職見過興帥,請興帥檢閱”爲首的上校艦長率領所有士兵向葉重齊齊行禮。

沈鴻烈,字成章,和凌宵一樣,原來在參謀本部海軍局任職,是派往歐洲海軍觀戰團中的一員,沈鴻烈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角色,直到確認東北自造的一艘驅逐艦快下水後,才被拉攏過來。

不過沈鴻烈也是有真本事的,有參加過歐洲海戰的經歷,並且在葫蘆島造船廠造艦的過程中,也作過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議。在和凌宵以及另外幾名海軍軍官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爲東北海軍黑龍江艦隊司令官。

“精氣神還算可以。”葉重回過軍禮後看着昂首挺胸的士兵們,點了點頭。“怎麼樣,這些天在東北呆得還算不錯吧。”

“東北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卑職有信心在東北打造一支民國最強的海軍出來。”沈鴻烈一板一眼地道。說話有些剛硬,很直接,也很有信心。

“聽說你在歐洲海戰中親自上過陣?”葉重問道。

沈鴻烈臉上絲毫沒有自得之色,“其實日德蘭海戰一過,歐洲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戰可言了,除了偶爾遇到德國的潛艇外,真正與同盟國軍艦交手的交數屈指可數。而且由於國力貧弱,參戰的海軍軍官也被協約國安排在小噸位的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之上。直到歸國時爲止,卑職也沒有登上過協約國的重型巡洋艦過大型戰列艦。”

這個沈鴻烈倒是個務實的人,一番交談下來,葉重對沈鴻烈又高看了幾分。

“既然成章在協約國的驅逐艦上呆過,依成章的目光來看,葫蘆島自造的這艘驅逐艦跟協約國的比起來,有何優劣之處。”葉重問道。

“總體上講,這艘東北自造的驅逐艦和各列強現役的新型驅逐性在性能上已經相當接近了。英美日德等國驅逐艦,在速度,防禦,攻擊力待方面各有優劣,很難說哪一國的一定更強,只要戰術發揮得好,都有取勝的可能。”沈鴻烈看着碼頭上的這艘嶄新的軍艦,眼光如同看一件奇珍一般。

“興帥不妨先給這艘驅逐艦起個名吧。”

“本來是想建黑龍江江防艦隊,這艘艦隻就叫龍江號吧。”葉重略一沉吟便道。“日本人有峰風級,美國人有平甲板級,咱們的驅逐艦就從龍江級開始。”

“龍江號,龍江級。”沈鴻烈咀嚼着這個大氣的名字,不由暗贊,外界都說葉重大字不識幾個,不過能取出這名字卻不像沒讀過書的人。“興帥好立意。”

“龍江號動力鍋爐用的是4座重油專燒鍋爐,都是向美國進口的,其中兩座主機馬力達更是達到了36800馬力,比現在各國列強的稍微遜色一點,不過也使驅逐艦的速度達到了滿載時排水量1230噸,標準1120噸,續航力14節/3500海里。搭載燃料重油390噸,龍江號全長寬8.89米,吃水2.63米。”

“主炮爲4座42倍徑105MM艦炮,533MM三聯裝魚雷發射管機關槍4具。戰時可以搭載2到4具25MM機關炮,另外由於飛行器的興起,驅逐艦上添加了單管75MM防空炮2座。還有反潛的深水炸彈投擲槽2座。”

“速度跟列強現役的驅逐艦差不多,4門主炮跟英美的口徑不相上下,不過魚雷的威力不如英美最新裝備的600MM魚雷發射器。跟日本人的峰風級比起來,航速稍高一點,魚雷發射器多了2具,也比日艦多了防空火力,不過艦炮上,比起日軍的127MM艦炮,威力要遜色了一些。”沈鴻烈如是評價道。“在艦隻性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真要交戰起來,主要還是看軍艦指揮官和士兵的素質。”其實沈鴻烈不知道,日本人峰風級驅逐艦的實際速度遠比外界公佈的要高。

“只要沒有落後現在列強太多就好。先在小艦隻上與列強平齊,爭取超越,大型艦隻上以後再拉近距離。”葉重點頭,這個沈鴻烈還真是專業,對於龍江號的優劣之處都爛熟於心。

雖然驅逐艦的建造主要是靠的俄國技師,但也是從東北的船廠出來的,這艘驅逐艦對於東北來說,是一個分水嶺。而且驅逐艦的動力鍋爐全都是燒重油的,而不像民國其它軍艦都是清一色燒煤的。

“龍江號動力鍋爐的技術掌握沒有?”葉重問道。

一直站在旁邊沒說話的船廠總辦邵見宇道,“興帥,由於以前都是用的燒煤的鍋爐,由於起步比較晚,俄國技師在動力方面比起英美幾國也要弱一些。現在對燒重油的鍋爐還處在仿製階段,要仿製出同樣燒製重油的鍋爐,估計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將石油提煉出的油料運用到戰艦上,也是這幾年才新興的技術,技術上的進步都要積累起來的,葉重這個外行也急不來,能將重油鍋爐成功的在龍江號運用上,對造船廠來說,已經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了。

葉重道,“造船廠的難處可以理解,不過戰艦的動力技術至關重要,要多想點辦法,對國外的先進技術,也要多注意,我看以後能不能想辦法引進。後面三艘驅逐艦什麼時候能下水?”

“造這種排水量一千多噸的龍江號,前段時間設計了很多次,又推倒重來,直到這艘定型,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之後,就可以三艘同時動工了,明年初就可以造好。”邵見宇笑道,“說起來,造龍江號,俄國技師確實出了大力的。還是興帥有先進之明,對這些俄國技師妥善安質,並且連同他們大部分的家人都接到了這邊。俄國技師幹起活來,積極性也相當高。”

葉重微微一笑,尼古拉最艱苦的時期,甚至出現了一座城市連個麪包都買不到的情況,白俄技師們以前在沙俄,連最基本的生活物質供應也沒辦法完全保證,哪裡能跟眼下在東北拿着高薪衣食無憂相比。而且沙俄改朝換代,白俄在俄國的統治已經成爲過去式,對於現在俄國的歸屬感也沒以前那麼強烈,他們也怕因爲幹活不積極而被辭退,再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

“這樣一艘艦有多少人的編制?”葉重又向沈鴻烈問道。

沈鴻烈道,“龍江號設艦長中(少)校一人,航海長兼分隊長大尉一人,槍炮官兼分隊長大尉一人,水雷長兼分隊長大尉一人,輪機長兼分隊長大尉一人,其他中少尉軍官5人,連同士官士兵共計152人。”

葉重對沈鴻烈的對答如流很是滿意,暗中點了好幾次頭。登上龍江號,前前後後看了一圈,摸了摸艦上的主炮,看着浩翰的藍色海洋,不由有點感慨,花費了53萬6千多元打造出來的龍江號,全艦滿編也只有152人,日常燒油的費用,還有艦隻的護養,加起來還真是花銷不匪。要知道通遼兵工廠造槍成本並不高,有這53萬的成本,造出來的步槍,都可以裝備一個師了。怪不得後世二戰中的日本在養了聯合艦隊之後,整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海軍實在是太燒錢了。

不過發展海軍是必然,三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日子都是苦出來的,真等以後有錢了再發展海軍,和列強之間的差距也就拉大了。有錢也買不回時間,以後的民國不應該是一個大陸型國家,應該有自己的海權。

“聽凌宵說,成章交友比較廣泛,是否認識精通潛艇的人?”葉重當然不會忘記這樁事。潛艇纔是將來幾十年內發展海軍的主線。水面艦只是培養一些種子。

“潛艇?卑職的確認識一個叫李世甲的,以前就在倫敦電船製造廠研習駕駛潛艇。另外還在德國深造過。”沈鴻烈點頭道。“他和卑職的關係倒是不錯,現在李世甲很快要隨林少將一起調到海參威的海軍辦事處,同列強幹涉軍一起行動。興帥若真是想建潛艇部隊,卑職有把握把他拉過來。”

“哈哈,好,只要他肯過來,我保證到時候會有潛艇給他開。”葉重放聲一笑,然後壓低了聲音道,“而且說不準到時候還是德國貨。”

不理沈鴻烈地一臉驚詫,葉重轉身離去。

第185章 賠償第27章 好消息 壞消息第9章 東三省總督 徐世昌第387章 收入與支出第111章 再進京師第57章 鞍山鐵礦第450章 封鎖第89章 葉雲, 高式教練機第269章 脫身(二)第174章 見報第416章 國債第118章 火炮和計策第372章 似乎跑題了第341章 送行第432章 山本五十六的憂慮第436章 東線第397章 北巡第183章 截斷後路第425章 二戰第87章 報社第204章 汽車團VS 11師第60章 舞會上的生意第1章 遼中縣城第325章 利益分配1第262章 再見彌道勒第361章 新疆2第175章 再見沙皇第365章 教導師第63章 緩和第382章 山東2第357章 山東問題第20章 曙光洋灰廠第197章 把事情搞大第85章 從戰場到談判桌第58章 王永江第148章 歸綏城第21章 出征在即第261章 菊池慎之助第434章 臼炮第261章 菊池慎之助第279章 奉日戰爭(2)第418章 諾貝爾獎第449章 俯首第63章 緩和第166章 薄守德和吳大洲第440章 調停第237章 勸降第421章 預備擴軍第219章 鋼鐵降價了第407章 西北大旱第19章 刺客第238章 郭希仁第205章 勝負手第258章 調動第221章 一打二第407章 西北大旱第453章 結局第256章 環保機構第392章 直奉戰爭完第20章 曙光洋灰廠第103章 調馮德麟入關第290章 迂迴二 和重型榴彈炮第297章 迫降第41章 兵進奉天第101章 留學生第157章 招納藍天蔚第204章 汽車團VS 11師第301章 東北武器第213章 伯力第150章 張勳的簡歷第46章 總兵兼統制兼總辦第133章 督軍團第134章 飛虎1式第421章 預備擴軍第251章 吳佩孚撤軍了第389章 直奉戰爭1第319章 外蒙劇變第198章 平江城第356章 中央的困擾132章 軍火產量第24章 白音大賚第253章 廟街(二)第37章 上門提親第161章 假設第267章 黃金歸屬二第159章 汽車團和後備役第376章 湦盤號和臨城截車案第120章 馮德麟的難題第207章 伯力內訌第346章 奉蘇戰爭完第346章 奉蘇戰爭完第117章 美國留學生第357章 山東問題第313章 移民實邊計劃第354章 邊境第173章 說服第405章 邊境2第296章 閱兵二第290章 迂迴二 和重型榴彈炮
第185章 賠償第27章 好消息 壞消息第9章 東三省總督 徐世昌第387章 收入與支出第111章 再進京師第57章 鞍山鐵礦第450章 封鎖第89章 葉雲, 高式教練機第269章 脫身(二)第174章 見報第416章 國債第118章 火炮和計策第372章 似乎跑題了第341章 送行第432章 山本五十六的憂慮第436章 東線第397章 北巡第183章 截斷後路第425章 二戰第87章 報社第204章 汽車團VS 11師第60章 舞會上的生意第1章 遼中縣城第325章 利益分配1第262章 再見彌道勒第361章 新疆2第175章 再見沙皇第365章 教導師第63章 緩和第382章 山東2第357章 山東問題第20章 曙光洋灰廠第197章 把事情搞大第85章 從戰場到談判桌第58章 王永江第148章 歸綏城第21章 出征在即第261章 菊池慎之助第434章 臼炮第261章 菊池慎之助第279章 奉日戰爭(2)第418章 諾貝爾獎第449章 俯首第63章 緩和第166章 薄守德和吳大洲第440章 調停第237章 勸降第421章 預備擴軍第219章 鋼鐵降價了第407章 西北大旱第19章 刺客第238章 郭希仁第205章 勝負手第258章 調動第221章 一打二第407章 西北大旱第453章 結局第256章 環保機構第392章 直奉戰爭完第20章 曙光洋灰廠第103章 調馮德麟入關第290章 迂迴二 和重型榴彈炮第297章 迫降第41章 兵進奉天第101章 留學生第157章 招納藍天蔚第204章 汽車團VS 11師第301章 東北武器第213章 伯力第150章 張勳的簡歷第46章 總兵兼統制兼總辦第133章 督軍團第134章 飛虎1式第421章 預備擴軍第251章 吳佩孚撤軍了第389章 直奉戰爭1第319章 外蒙劇變第198章 平江城第356章 中央的困擾132章 軍火產量第24章 白音大賚第253章 廟街(二)第37章 上門提親第161章 假設第267章 黃金歸屬二第159章 汽車團和後備役第376章 湦盤號和臨城截車案第120章 馮德麟的難題第207章 伯力內訌第346章 奉蘇戰爭完第346章 奉蘇戰爭完第117章 美國留學生第357章 山東問題第313章 移民實邊計劃第354章 邊境第173章 說服第405章 邊境2第296章 閱兵二第290章 迂迴二 和重型榴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