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初露鋒芒(二)

明塵遠聞言大爲遺憾,更兼心急:“據王拓所言,那些藏書已被原澈帶回寧國了。 我原本還以爲是雲辰故意誇大其實,好讓寧王去給姜王后解圍。如今聽您這麼一說,難道那藏書真得無比珍貴?”

微濃點頭:“的確能讓人大受裨益。”

明塵遠一聽這話,當即便道:“不行,我得讓王拓想法子,把那些書‘弄’回來!”

“別!這太危險!”想起明塵遠對聶星痕的忠心,又想起他“腦後有反骨”的傳言,微濃到底還是有所保留,只道:“那些書不着急,我有法子。當務之急,是趕緊商討一下‘抗寧援姜’的法子管不管用。”

明塵遠一拍腦袋:“您說得對!我這就去找副將們商議,若是這法子管用,您可是頭一號大功臣了!”

他說完就朝微濃拱手,轉身走出營帳之外。那之後,他與幾位副將、幕僚徹夜商談,主帳內三天三夜燈火未熄。直至第四日清晨,幾個人才滿臉鬍渣地從主帳內走出,但他們臉上都是神采奕奕,似乎想到了什麼極爲妥當的法子。

彼時微濃正想去主帳打探消息,雙方恰好撞在一起。幾位副將、幕僚都曉得微濃是“廢后暮氏”,畢竟此次進姜,就是打着“迎接暮氏歸國”的旗號。從前,這些人對她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一個模糊的影子,還有幾則不知真假的傳言。諸如暮氏並非長公主親生‘女’兒、暮氏夥同江湖殺手刺殺新君、暮氏與攝政王關係匪淺、暮氏在外遊歷多年……

武將們大多是因軍功擢升,只佩服有勇有謀之人,對宗親、外親們向來沒什麼好臉‘色’,何況還是一個‘女’人。故而這些日子以來,雙方都儘量避而不見,只在聽說微濃改善了外傷用‘藥’時對她誇讚了幾分。

但此刻,他們見了微濃,都是畢恭畢敬地行禮:“娘娘妙手改善‘藥’方,又能想出這般‘精’妙的計策,我等實在佩服不已。請受我等一拜。”

微濃嚇了一大跳,不知明塵遠到底對他們說了什麼,竟讓他們在數日之內對自己改變態度。她連忙相扶幾人,慚愧地道:“幾位將軍真是折煞我了,我可什麼都沒做啊。”

爲首的副將哈哈大笑:“娘娘說笑了,前幾日大家都在說,您慈悲爲懷、溫柔和善,親自去軍營替傷員換‘藥’。還說您研製的傷‘藥’效果極佳,令他們少受了很多苦。”

微濃聞言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根本不懂醫。那個‘藥’方……也是無意中聽一位高人提起。諸位將軍的誇讚,我實在愧不敢當。”

“娘娘太謙虛了。”

“娘娘智謀高超、妙手回‘春’,真是令人佩服。”

……

幾個人來回誇讚微濃,直教她慚愧不已,正想着再解釋幾句,便見主帳的簾子被人掀開,明塵遠從中走出來,笑道:“我給殿下寫封奏報的工夫,就聽見你們在外嘰嘰喳喳。一羣莽夫,可別嚇着娘娘了。”

人前明塵遠喊微濃“娘娘”,人後他向來稱呼她“公主”。

幾人也曉得,微濃必定是來主帳找明塵遠的,便又客套了幾句,匆匆告退了。

明塵遠難掩疲倦之‘色’,雙目充紅滿是血絲,微濃跟着他走入賬內,忙問:“將軍跟他們說了什麼,倒是讓我惶恐了。”

明塵遠如實笑回:“也沒什麼,只說‘抗寧援姜’的法子是你想出來的,他們都覺得這法子可行。”

微濃大感無奈:“我這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兵法計策,不都是從書上看來的,再去戰場上試煉。大家都一樣。”明塵遠請微濃坐下,又道:“我已修書呈給殿下,請他決斷這計策是否可行。”

這纔是正事!微濃忙問:“你們怎麼商量的?”

按道理而言,軍機大事是不能說與外人聽的,尤其微濃與寧國、姜國還有些瓜葛。明塵遠不想全盤告訴她,唯恐她一個心軟,會向寧、姜透‘露’消息,於是便含含糊糊地道:“按照您說的抗寧援姜,又將這計策完善一些,定了行軍方向。”

“您打算怎麼做?以後是真要還政於姜人?還是……”

“這還須殿下決斷。”

微濃一聽這話,終於聽明白了,她也沒生氣,笑回:“既然如此,我就不多問了。祝願您能旗開得勝。”

明塵遠微笑點頭:“我未經您的同意,便將您推了出去,還望您不要怪罪。”

微濃沉默片刻,終究只是一笑:“誰會嫌自己的名聲好呢?多謝將軍看得起我。”言罷她不再多說,起身告辭而去。

明塵遠不否認,自己是有意爲之。如今微濃擔着廢后的身份,又被聶星逸下旨貶爲庶人,他總得做點什麼,爲她與聶星痕的將來鋪鋪路。幸好微濃自己也爭氣,一下子在軍中有了口碑,只要他善加利用此事,微濃的名聲地位便會越來越好,往後聶星痕的顧慮也會越來越少。

明塵遠把這封奏報呈給聶星痕時,後者已經在來的路上了,看了這計策也是大爲驚喜,當即回信允准,並大讚明塵遠“仲澤知我甚深”。

一些消息便在明塵遠的安排下悄然傳播。先是燕軍號稱“抗寧援姜,還政姜人”,明塵遠親自出馬與姜人談判,誓要與姜國共同抗寧,驅逐寧軍出境。此聲一出,姜國上下大爲震驚,朝野議論一片。而姜王后竟破天荒地沒有發聲,不予認可也不予否認,似乎打定主意要坐山觀虎鬥。

大多數姜人對此抱持懷疑態度,唯恐燕軍日後會出爾反爾,成爲第二個寧國。但也有部分姜人認爲,寧國把當年的結盟視於無物,干涉姜國內政,公然派兵駐紮姜國境內……種種罪狀實難原諒,姜國應當趁機與寧國斷絕關係,改與燕軍結盟。

姜人對此沒議論出什麼結果,不過自發組織的抗燕行爲卻明顯少了,最開始還有小‘波’偷襲,後來見燕軍一再退讓,的確沒有爲難平民百姓,便也漸漸不再來襲。

而就在此時,一個更加震撼人心的消息傳到了姜人耳朵裡——燕國攝政王聶星痕已親臨姜國,帶兩萬兵馬增援,並公然表示:燕軍所到之處,不傷一個百姓,不毀一座城池,願與姜國百世修好,扶持農耕水利。

姜人們沸騰了!燕國執掌大權的攝政王親自來姜,又開了金口,誠意十足!而且世代以來,農耕一直是姜國的心病,他們有好的草場,有好的馬匹牛羊,有好山好水,但就是種不活糧食!若是燕國能將農耕水利的技術帶過來,這是實打實的惠及民生,要比寧國曾經的“寧姜平等”更要打動人心!

畢竟寧姜聯盟以來,姜人雖有在寧國出仕者,但一直遭到寧國官員的鄙夷與抵制,唯有云辰一個人平步青雲,也是有起有落。“姜人平等”成了一句空話,早就讓姜人有所不滿。

不過,也有十分冷靜的姜人,搬出了當年聶星痕血洗楚國的舊事,說起他當年如何如何屠城,如何如何侮辱楚王室,奉勸大家不要輕信聶星痕的謊言。尤其,姜王后還是楚國公主!

這種反對之聲,早就在聶星痕與明塵遠的意料之中,故也早有準備。聶星痕順勢發出聲明,願助姜國脫離險境,但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接替姜王之位,與他當面會談,共商大計。

言下之意,是不認可姜王后的身份地位了。姜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聶星痕幫助姜國是有條件的——姜王后必須下臺。這也難怪,此次危機的起源,便是寧國派兵幫助姜王后平定內‘亂’,然後駐紮姜國境內不走了。燕軍既要與寧國抗衡,自然不會認可寧國所扶持的人選。

而且,燕楚有滅國之仇,姜王后身爲楚國人,若是肯接受燕軍援救,便是與亡國滅族的劊子手合作;可她若是不肯接受,就是置數十萬姜人的‘性’命於不顧!

無論姜王后怎麼選,她的名聲都是臭了。而無論聶星痕怎麼做,他都是公‘私’分明、不計舊怨、以大局爲重的王者風範!

一時之間,姜人的注意力從“該不該與燕軍聯手”,轉移到了“姜王后該不該還政”。或許是姜國人太排斥異族,或許是他們太想擺脫眼下的困境,又或許是燕軍在‘私’下煽動所致,不少朝臣開始例數姜王后楚瑤的罪狀:牝‘雞’司晨、異族掌權、發動宮變、引狼入室……就連雲辰是“男寵”的事情都被重新翻了出來,成爲姜王后的一大罪狀。

原本已經被寧軍監斬的姜王二弟姜鶴,也成爲了千古第一冤魂,似乎他纔是姜國正統的繼承人,卻被姜王后夥同寧軍趕下了臺,成了內‘亂’政變中的冤死鬼。

姜國國內,人心之慌‘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傳言之紛擾更是荒誕無稽,真真假假令人分不清楚。彷彿也就是一個月的工夫,寧王和姜王后好不容易聯手平定下來的局勢,又被攪‘亂’了!

而聶星痕,就在燕軍大帳裡氣定神閒地喝着茶,任由姜國局勢朝着越來越‘亂’的方向發展。他覺得自己這一趟來得真是值得,原本只是來接微濃,卻順便做了這麼一樁大事。

第307章 爲情所苦(二)第173章 處心積慮(四)第185章 命由天定(一)第350章 逝者已矣(五)第354章 生者不息(三)第83章 節外生枝(一)第394章 蓬萊攬月(二)第172章 處心積慮(三)第303章 暗藏殺機(一)第170章 處心積慮(一)第189章 陳年往事(一)第220章 力挽狂瀾(三)第134章 親自教導(四)第235章 霧滿深山(四)第352章 生者不息(一)第58章 棋盤博弈(二)第193章 飛蛾撲火(三)第271章 國策風雲(四)第64章 生死迷霧(一)第395章 蓬萊攬月(三)第197章 誤打誤撞(三)第307章 爲情所苦(二)第317章 以戰止戰(五)第289章 人心詭譎(五)第233章 霧滿深山(二)第130章 風波消弭第96章 珠胎暗結(二)第83章 節外生枝(一)第301章 各憑本事(五)第54章 女人心計(三)第211章 各存心思(三)第100章 往事揭秘(一)第149章 難以回頭(二)第197章 誤打誤撞(三)第1章 和親公主第391章 生來驕傲(九)第393章 蓬萊攬月(一)第317章 以戰止戰(五)第10章 改嫁風波(三)第45章 太子大婚(二)第182章 生死劫難第232章 霧滿深山(一)第107章 宮闈秘辛(二)第253章 坐山觀虎第353章 生者不息(二)第5章 故人相見(二)第251章 山外來客(二)第146章 難捨難分(二)第282章 恩威並施(二)第19章 狹路相逢(二)第184章 重返燕國(二)第72章 生死迷霧(九)第82章 夫妻同心第99章 峨眉重現(二)第74章 黃雀在後(二)第24章 失而復得(一)第2章 蟄伏暗處(一)第170章 處心積慮(一)第66章 生死迷霧(三)第103章 庶子謀權(一)第224章 開誠佈公(一)第360章 機關算盡(二)第326章 一觸即發(一)第90章 禁足東宮第100章 往事揭秘(一)第103章 庶子謀權(一)第254章 人非草木(一)第295章 扭轉乾坤(二)第394章 蓬萊攬月(二)第184章 重返燕國(二)第92章 暗度陳倉(二)第226章 開誠佈公(三)第338章 造化弄人(三)第217章 鬥智鬥勇(三)第5章 故人相見(二)第315章 以戰止戰(三)第92章 暗度陳倉(二)第352章 生者不息(一)第129章 無聲較量(三)第150章 難以回頭(三)第177章 情非得已(二)第135章 親自教導(五)第262章 時光之力第212章 各存心思(四)第392章 生來驕傲(十)第39章 夜色微濃(一)第75章 黃雀在後(三)第397章 蓬萊攬月(五)第255章 人非草木(二)第130章 風波消弭第143章 忽遠忽近(二)第350章 逝者已矣(五)第389章 生來驕傲(七)第227章 人心難測 轉折劇情第245章 洞中奇遇(一)第305章 暗藏殺機(三)第380章 燕寧和談(二)第222章 力挽狂瀾(五)第208章 酒醒斷腸(二)第388章 生來驕傲(六)
第307章 爲情所苦(二)第173章 處心積慮(四)第185章 命由天定(一)第350章 逝者已矣(五)第354章 生者不息(三)第83章 節外生枝(一)第394章 蓬萊攬月(二)第172章 處心積慮(三)第303章 暗藏殺機(一)第170章 處心積慮(一)第189章 陳年往事(一)第220章 力挽狂瀾(三)第134章 親自教導(四)第235章 霧滿深山(四)第352章 生者不息(一)第58章 棋盤博弈(二)第193章 飛蛾撲火(三)第271章 國策風雲(四)第64章 生死迷霧(一)第395章 蓬萊攬月(三)第197章 誤打誤撞(三)第307章 爲情所苦(二)第317章 以戰止戰(五)第289章 人心詭譎(五)第233章 霧滿深山(二)第130章 風波消弭第96章 珠胎暗結(二)第83章 節外生枝(一)第301章 各憑本事(五)第54章 女人心計(三)第211章 各存心思(三)第100章 往事揭秘(一)第149章 難以回頭(二)第197章 誤打誤撞(三)第1章 和親公主第391章 生來驕傲(九)第393章 蓬萊攬月(一)第317章 以戰止戰(五)第10章 改嫁風波(三)第45章 太子大婚(二)第182章 生死劫難第232章 霧滿深山(一)第107章 宮闈秘辛(二)第253章 坐山觀虎第353章 生者不息(二)第5章 故人相見(二)第251章 山外來客(二)第146章 難捨難分(二)第282章 恩威並施(二)第19章 狹路相逢(二)第184章 重返燕國(二)第72章 生死迷霧(九)第82章 夫妻同心第99章 峨眉重現(二)第74章 黃雀在後(二)第24章 失而復得(一)第2章 蟄伏暗處(一)第170章 處心積慮(一)第66章 生死迷霧(三)第103章 庶子謀權(一)第224章 開誠佈公(一)第360章 機關算盡(二)第326章 一觸即發(一)第90章 禁足東宮第100章 往事揭秘(一)第103章 庶子謀權(一)第254章 人非草木(一)第295章 扭轉乾坤(二)第394章 蓬萊攬月(二)第184章 重返燕國(二)第92章 暗度陳倉(二)第226章 開誠佈公(三)第338章 造化弄人(三)第217章 鬥智鬥勇(三)第5章 故人相見(二)第315章 以戰止戰(三)第92章 暗度陳倉(二)第352章 生者不息(一)第129章 無聲較量(三)第150章 難以回頭(三)第177章 情非得已(二)第135章 親自教導(五)第262章 時光之力第212章 各存心思(四)第392章 生來驕傲(十)第39章 夜色微濃(一)第75章 黃雀在後(三)第397章 蓬萊攬月(五)第255章 人非草木(二)第130章 風波消弭第143章 忽遠忽近(二)第350章 逝者已矣(五)第389章 生來驕傲(七)第227章 人心難測 轉折劇情第245章 洞中奇遇(一)第305章 暗藏殺機(三)第380章 燕寧和談(二)第222章 力挽狂瀾(五)第208章 酒醒斷腸(二)第388章 生來驕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