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大朝會上,還帶有墨香的書籍的確是給了朝堂衆人一種強大的震撼感覺。
而後,舉行科舉一事,便在朝堂絕大部分官員同意,劉德首肯之下,以國子監祭酒百里奚爲首,翰林院祭酒戲志才爲輔,共同操辦科舉一事。
既然舉辦科舉,武舉也是必然要舉行的,所以劉德在任命五軍都督府僉事章天朗爲主,兵部尚書高熲爲輔,籌辦武舉。
文武舉力求做到天下人皆知。
最後劉德還規定了文武舉舉行的時間,便是定在每年的秋八月,一年舉辦一次。
而劉德坐擁四州之地,如果都趕到北平參加科舉肯定不太現實,所以劉德便命百里奚在其他各州首府建立考點,劉德將其命名爲州試,州試定在二月舉行。
州試舉行完畢後,八月初在漢國首府北平舉行國試,五個多月的時間足夠其他各州考生前來應考。
而北平的考生唯一的優勢便是不需要長途跋涉了,可以安心在家中備考。
其實已經有聰明的士子已經猜到漢國初立,在加上之前劉德進行過兩次科考,所以早有準備,就等着此次科考的到來。
通過國考的士子便可以進入翰林院,翰林院作爲漢國最高的學府,有指導士子之責,畢竟天才還是少數,一個人不可能剛一上任就如魚得水,很快就能將政務打理的井井有條的,所以翰林院就起到教導的作用。
作爲翰林院祭酒的戲志才,作爲翰林院之長,將會擁有非常大的聲望與地位,所以劉德不會讓人在這職務上待太久的。三五年的任期足矣。
甚至劉德準備自己來擔任一下名義上的翰林院祭酒,有“天子”門生的頭銜,想必這些士子們更加忠誠。
在翰林院學習一至三年,通過翰林院的考覈後,便將檔案轉至吏部,由吏部分配官職。
所謂的檔案就是士子在翰林院學習情況還有考覈成績,甚至包括一些道德方面的內容。
而這些內容將作爲吏部分配士子官職重要的依據之一。
這些士子所擔任的官職有高有低,但最高也就是從七品縣丞之職,最低有可能是從九品典史一職,根據表現來定。
但沒有人可以直接擔任縣令之職,在劉德看來,這些通過科舉考上的士子,也許文采出衆,但畢竟沒有任何從政經驗,所以劉德不可能將一縣的大權交由這些年輕的士子手中,他們雖有激情,但需要磨練。
這些士子在職期間的功績都會記錄在冊,只要是政績突出,提拔的將非常快。
劉德就是要這些士子形成一個新的團體,來對抗那些腐爛的世家貴族。
只希望這些士子不要辜負劉德對他們的期望。
能夠入選國試的皆是百裡挑一的俊才,而在國試之後在漢公府衙劉德親自舉行殿試,殿試考覈完成後,將會產生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甲,這三人同樣要進翰林院,但地位定然是要區別於其他人。
如若下放,必然是擔任縣令一職,如果留在中樞,也是擔任各個部門的要職,可謂是前途似錦啊!
漢國現在是百廢待興,急需人才,不管是世家子弟還是寒門中人,皆是來者不拒。
而今天距離明年八月還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足夠這幾個部門將科舉的細節完善好,當然其實更多的時間是被考生浪費在路上了,不過這也算是一種磨礪吧!
......
“主公,魏國的使者已經進入北平了!”
禮部尚書田明正向劉德彙報道。
“李雷終於來了,這一回想,真是多年未見啊!”劉德倒是有些感嘆。
李雷作爲魏國使者是通過正當途徑進入到薊州的,關羽派遣快馬向劉德彙報,劉德應準之後,李雷才能前來北平。
如果劉德回絕,那麼魏國使者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
而魏國派遣使者的意圖,劉德與麾下諸臣當然是一清二楚,劉德準備晾一晾他們。
劉德對田明正道:“將魏國使者好生安置在驛館裡,其他不必多管!”
“那如若他們想要求見殿下呢?”
田明正詢問道。
“就說孤政務繁忙,無暇分身!”劉德說道。
“老臣明白了!”
田明正聽到劉德所言,便立刻知道了劉德的想法,說罷,便要退出大殿。
“等下!”
劉德將田明正呼喚住,“如果那李雷想要去看望蘭兒,就讓他去,就說孤准許了!”
“老臣明白!”
而在驛館當中,李雷果然得到劉德事務繁忙的消息。
小吏說的很委婉,等漢公殿下處理完政務之後,必定會接見將軍的!
鐘聲倒是不急,他是抱有其他的目的纔來的,甚至鐘聲希望劉德處死李風等人,讓李雲痛失大將,實力大損。
不過鐘聲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了不讓李雷起疑,鐘聲對李雷道:“這是漢公殿下故意晾着咱們,時間長了,必然會使咱們方寸大亂,還請將軍前往不要心急,耐心等待!”
“我也知道劉德的意思,但如今咱們已到北平,一直在驛館當中也不是個事情,還是應該想想辦法,讓劉德立刻接見咱們,弄清楚他到底想要什麼!二哥他們在劉德手上,越晚對咱們越不利啊!”李雷踱了幾步說道,有些焦急。
“將軍,在下有兩計,也許可以讓漢公儘快召見咱們!”
鐘聲這時道。
“快說!”
李雷催促道。
“這第一計便是請將軍去見李夫人,畢竟血脈相連,李夫人必定不想看到李風將軍囚於獄中,而李夫人如今懷有身孕,又頗受漢公殿下寵愛,何不讓李夫人勸說漢公?”
“沒錯,看來我必須去找蘭妹一趟了!”
李雷撫着短鬚說道:“那第二計是什麼?”
鐘聲苦笑一下,對李雷一拱手:“這第二計去世也不算計謀,蘇軍師謀略出衆,吾等應該想辦法見蘇軍師一面,也許蘇軍師有破局之策!”
隨後鐘聲請命道:“在下不才,願意想辦法探望蘇軍師,而李夫人那裡只能靠將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