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預備隊

bookmark

五點五十分左右,“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就沒再炮擊“直隸”號。

不是說,“直隸”號註定要沉沒,這兩艘美艦不想浪費炮彈。要知道,“直隸”號的最後一門主炮在五點五十二分打出了最後一枚炮彈。讓兩艘美艦不再炮擊“直隸”號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戰列已經趕到。

準確的說,是第二戰列開始炮擊美艦。

當時,第二戰列裡,跑在最前面的“北京”號離“華盛頓”號還有大約二十四公里,離“北卡羅來納”號還有二十五公里,其他六艘巡洋艦與美艦的距離更遠。事實上,即便把距離縮短到二十二公里,三艘大型巡洋艦打出的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彈都無法對兩艘美艦構成嚴重威脅。如果考慮到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都增強了水平防護,那麼即便把交戰距離縮短到十六公里,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彈也未必能夠對其構成威脅。也就是說,二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貫穿兩艘美艦的水平裝甲。如果交戰距離縮短到十六公里以內,那麼穿甲彈主要打擊的是美艦的側舷主裝甲帶,而戰艦的側舷主裝甲帶要比水平裝甲厚得多。

顯然,美艦當時受到的威脅並不大。

根據中國海軍在戰後做的測試,要把交戰距離縮短到十二公里左右,二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纔有可能貫穿“北卡羅來納”級的側舷主裝甲帶,而要讓擊穿概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則要把交戰距離縮短到十公里以內。要等到二百八十毫米鎢合金次口徑穿甲彈正式裝備部隊,大型巡洋艦纔有能力在十五公里的交戰距離上,打穿“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

只是,在第二次新喬治亞海峽海戰之後,美軍似乎十分忌憚中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

在遭到炮擊之後,兩艘美艦立即轉移了火力。

這個時候,“北卡羅來納”號的通信問題開始發揮作用了。

以當時的情況,“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應該避開第二戰列,加速追上前方的四艘戰列艦。

原因很簡單,這兩艘美艦沒有受到重創,航速都能超過二十七節。

如果全速追趕的話,天亮之前,美軍的六艘主力艦就能聚攏。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的第二戰列離主力戰列依然有三十多公里,即便以三十節的速度追趕,也要花好好幾個小時才能追上。

也就是說,在天亮前後,美軍將獲得一次極爲寶貴的機會。

這就是,能在將近兩個小時內,對中國艦隊形成六比四的兵力優勢,而且兩艘保全了戰鬥力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將成爲美軍艦隊中最強大的戰鬥力,必然會對戰鬥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當時,萊特也有這樣的想法。

雖然沒有收到“北卡羅來納”號的戰鬥報告,但是通過雷達,萊特已經發現“直隸”號即將沉沒。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當時萊特試圖聯繫上“北卡羅來納”號。

問題是,“北卡羅來納”號根本沒有迴應。

有趣的是,當時萊特沒有想過聯繫“華盛頓”號。雖然在兩艦中,“北卡羅來納”號是領艦,也是戰列艦分隊的旗艦,但是“華盛頓”號的建造標準與之一樣,也配備了全套的通信設備。

六點過,萊特纔想起聯繫“華盛頓”號,隨後得知“北卡羅來納”號的艦橋被擊毀,通信中心被炸掉了。

問題是,“華盛頓”號也只能用燈光信號與“北卡羅來納”號聯繫。

要知道,燈光信號傳遞的信息非常有限。

到六點十五分左右,這兩艘戰艦的關係纔算理順,即“華盛頓”號充當領艦,“北卡羅來納”號尾隨其後。

顯然,接下來的操作就非常複雜了。

只是,兩艦也沒有機會實現這複雜的操作。

六點十分左右,第二戰列就把與兩艘美艦的距離縮短到了十八公里,即便是編隊最後面的防空巡洋艦與美艦的距離也不超過二十公里。雖然在這個距離上,兩種巡洋艦的主炮依然無法對兩艘美艦構成致命威脅,但是卻有嚴重威脅。別忘了,在第二次新喬治亞海峽海戰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正是防空巡洋艦,其二百四十毫米艦炮打出的高爆彈與半穿甲彈,幾乎能夠摧毀美艦上所有的暴露設施。

七打二,美艦顯然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更重要的是,在這七艘巡洋艦中,三艘大型巡洋艦中的兩艘參加過第二次新喬治亞海峽海戰。

顯然,中國艦隊官兵沒有忘記已經獲得的經驗。

在確認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彈無法洞察美艦的裝甲後,三艘大型巡洋艦全部換上了高爆彈與半穿甲彈。當然,四艘防空巡洋艦從一開始,就沒有指望用穿甲彈對付美艦,一上來就使用的是高爆彈。

此時,兩種艦炮的射速成爲了關鍵因素。

當然,戰艦的數量優勢也很明顯。

僅僅只用了十分鐘,七艘巡洋艦就用兇猛的炮火讓兩艘美艦嚐到了苦頭,將其上層建築打成了馬蜂窩。

這下,“華盛頓”號也無法與旗艦通信了。

雖然“華盛頓”號的通信中心沒有被摧毀,但是暴露在外的通信天線等設備全部被高爆彈炸燬。

只是,在最後關頭,“華盛頓”號向旗艦彙報了情況。

得知已經與中國艦隊第二戰列交戰,萊特猶豫了。顯然,這個時候,讓兩艘戰列艦加速追趕主力戰列,已經來不及了。要知道,“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設計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八節,而中國海軍兩種巡洋艦的最高航速都在三十節以上,因此可以輕而易舉的追上兩艘美艦。

更重要的是,如果兩艘美艦追趕主力戰列,就等於把第二戰列引誘過來。

問題是,這個時候,萊特已經無法向兩艘戰艦下達命令了。要命的是,在此之前他已經命令兩艘戰艦追上主力戰列。

顯然,萊特根本不知道,這兩艘戰艦會不會執行這道命令。

情急之下,萊特犯了這場海戰中的第八個錯誤,即命令巡洋艦編隊投入戰鬥,去掩護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或者說是協助其擊敗中國艦隊的第二戰列,避免主力決戰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萊特在這個時候用掉了最爲重要的“預備隊”。

要知道,在艦隊決戰中,巡洋艦編隊往往充當預備隊,主要價值是協助主力戰艦,而且得用在最恰當的時候。只要主力還能作戰,或者說還有取勝的機會,艦隊指揮官就不見得會動用巡洋艦。

萊特在這個時候動用巡洋艦編隊,產生了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如果當他需要讓驅逐艦發起魚雷攻擊,不管目的是什麼,驅逐艦都只能單獨投入戰鬥,得不到巡洋艦的掩護與支援。

顯然,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要知道,就算是美軍的那些噸位巨大的驅逐艦,在中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面前都算不上強大,也根本不是輕巡洋艦的對手。如此一來,驅逐艦單獨發起衝擊的話,突破輕巡洋艦攔截的概率非常渺茫,也就不可能對受到輕巡洋艦保護的主力艦構成嚴重威脅,反而會遭受巨大損失。

更重要的是,在需要動用驅逐艦的時候,往往是戰鬥最爲關鍵的時候。

當然,萊特還忽視了一點,即巡洋艦編隊裡的四艘重巡洋艦與四艘輕巡洋艦,絕對不是中國艦隊第二戰列裡七艘巡洋艦的對手。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萊特對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放任不管,也要比派出巡洋艦編隊好得多。

當然,美軍巡洋艦編隊並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

與中國艦隊的情況一樣,在主力決戰的時候,美軍的巡洋艦編隊也呆在戰場之外,與主力編隊等距離保持在十公里以上。更重要的是,美軍巡洋艦編隊跟隨主力戰列活動,因此距離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距離超過了十公里,大概在十八公里左右,因此需要等到大概二十分鐘之後才能投入戰鬥。

在這二十分鐘裡,中國艦隊的第二戰列將繼續打擊兩艘美軍戰列艦。

與萊特不同,羅成剛非常清楚戰場上的情況,因爲第二戰列每過五分鐘,就會彙報一次交戰情況。

就在萊特下令讓巡洋艦編隊投入戰鬥的時候,羅成剛也看到了機會。

這就是,在第二戰列的掩護下,可以讓驅逐艦用魚雷幹掉那兩艘美軍戰列艦,從而鎖定基本戰果。

顯然,羅成剛沒有猶豫不決。

與他的老上司方誌盛不同,羅成剛受航空派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指揮戰鬥的時候表現得較爲果決。

可以說,這也正是顧祝同看中他的主要原因。

六點十五分,羅成剛下達了魚雷攻擊命令。只不過,他只動用了半數可以發起魚雷攻擊的戰艦,即四艘輕巡洋艦與四艘驅逐艦。

在中國海軍中,擔任魚雷攻擊任務的主要是輕巡洋艦,而不是驅逐艦。

顯然,這也是中國海軍的一大特色。

如果說,萊特動用預備隊是犯了嚴重錯誤,那麼羅成剛在這個時候動用預備隊,就是把握住了機會。

第521章 難題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70章 戰火第43章 大型化第122章 投降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46章 臨危不亂第161章 勝利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13章 戰端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35章 出路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章 當務之急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87章 優勢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1章 中立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7章 矛盾根源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413章 出征第144章 大老闆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38章 讓步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97章 苦戰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84章 圈套第175章 夜戰第89章 聯合進攻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04章 撤退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86章 圍攻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47章 不怕死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2章 同盟軸心第268章 臆測第51章 正面交戰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562章 頑抗第161章 勝利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50章 拷問第159章 反擊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509章 守將第139章 轉折點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79章 突擊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228章 新戰場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76章 重頭戲第101章 遠戰第141章 斷裂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7章 受夠了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95章 情報天才第323章 海峽之戰
第521章 難題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70章 戰火第43章 大型化第122章 投降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46章 臨危不亂第161章 勝利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13章 戰端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35章 出路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章 當務之急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87章 優勢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1章 中立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7章 矛盾根源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413章 出征第144章 大老闆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38章 讓步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97章 苦戰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84章 圈套第175章 夜戰第89章 聯合進攻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04章 撤退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86章 圍攻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47章 不怕死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2章 同盟軸心第268章 臆測第51章 正面交戰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562章 頑抗第161章 勝利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50章 拷問第159章 反擊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509章 守將第139章 轉折點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79章 突擊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228章 新戰場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76章 重頭戲第101章 遠戰第141章 斷裂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7章 受夠了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95章 情報天才第323章 海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