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永遠銘記

馮承乾登上海軍的艦載飛機時,劉伯恩在總統府,通過廣播電臺發佈了對日宣戰書。?

幾乎同時,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越過比法邊境線,發動了代號“腓特烈大帝”的對法進攻行動。?

要到幾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上午八點半,德皇纔會對法國宣戰。?

當然,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在凌晨發起進攻,算不上不宣而戰,因爲德皇早在一個月前就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法國在六月一日凌晨零點之前做出迴應,不然將意味着德法進入戰爭狀態。?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並不是打第一槍的國家。?

六月六日上午,東京時間八點,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就發佈了對華宣戰書,而且理由是與中國同盟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悍然入侵與日本同盟的法國,因此日本有義務,幫助法國向中國開戰。?

這算什麼理由??

要知道,法日秘密軍事同盟條約僅針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並沒針對中國,而且中國沒有向法國宣戰。?

更重要的是,日本在以這個理由向中國宣戰的時候,法國都沒有向中國宣戰。?

這下,問題來了。?

打第一槍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是法國、更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美國東部時間六月五日夜間,羅斯福就在白宮發表講話,宣稱美國保持中立,不會介入這場戰爭。?

顯然,羅斯福非常無奈。?

如果打第一槍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哪怕是中國,羅斯福都有理由向國會提出,美國只應有條件的保持中立。如此一來,美國就能利用起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爲法日等友好國家提供援助。?

處境尷尬的,還有靠向法日俄軸心的英國。?

要知道,英國對日本的印象非常不好,而現在日本打了第一槍,英國國內上下反戰情緒高漲,連很多之前主戰的國會議員都認爲,英國沒有理由加入由日本挑起的戰爭,也就應該保持中立。?

問題是,英國能保持中立嗎??

德軍首先發動進攻,而且準備充足,法軍卻連動員工作都沒完成,顯然法國不可能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對手。甚至可以說,就算紅俄在第一時間參戰,也不見得能夠使法國免於戰敗。?

更要命的是,紅俄沒有在第一時間參戰,而是保持了沉默。?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紅俄對戰略局勢做了錯誤判斷,認爲德軍在東線保留了至少兩百個師的兵力,因此俄軍即便在六月六日發動進攻,也不見得能夠迅速突破邊境防線,迫使德軍向東線增兵。更重要的是,紅俄對戰爭爆發的時間也判斷錯誤,認爲大戰最快要到九月份纔會爆發。有趣的是,紅俄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關,即當時爲紅俄服務的一名雙面間諜提供了一份極爲重要的資料,即德軍的作戰計劃,其中明確提到德軍要到九月份才能做好兩線作戰的準備工作,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高層擔心兩線作戰,因此不會在九月之前發動戰爭。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紅俄根本就沒有做好參戰準備。?

當時,紅俄部署在西部地區的軍隊高達三百五十萬,其中一百二十萬是正規軍,此外還有大批兵員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按照紅俄總參謀部制訂的戰爭計劃,俄軍最遲將在八月底發動進攻。?

顯然,俄軍的總兵力明顯超過了德軍。?

戰爭爆發的時候,德軍總兵力只有四百五十萬,其中一百五十萬是正規軍,三百萬是預備役部隊。正規軍中的一百二十萬,已經投入對法戰爭,因此德軍在東線的正規軍數量不到三十萬。更重要的是,德軍的預備役部隊在五月下旬纔開始動員,還得首先應用到西線戰場上,因此德軍在東線的總兵力,連一百萬都不到,且大部分是正在集結的預備役部隊,不但兵力比俄軍少,備戰工作也比俄軍差。?

正是如此,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如果紅俄及時參戰,歐戰將在半年內結束。?

問題是,紅俄能夠及時參戰嗎??

前面已經提到,俄軍是以八月底發動進攻進行戰爭準備的,因此在六月初,俄軍根本沒有辦法發動進攻。別的不說,當時俄軍沒有一支部隊做好了進攻準備,幾乎所有前沿部署的作戰部隊都沒有足夠的作戰物資。更重要的是,俄軍連計劃都沒制訂好,也就不可能讓部隊發動進攻。?

事實上,也正是戰爭爆發得太突然了,讓紅俄保持沉默。?

一九四零年六月五日,絕對是一個值得被永久銘記的日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二十三年之後,波及到全世界、影響了近二十億人、並且奪走了近三億人性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六月六日,中、德、法、日首先參戰。?

該政府做的事情,馮承乾一點都不操心。早在半年前,也就是德皇訪華之後,中國高層已經對戰爭問題達成一致,並且制訂了各種應急措施,甚至擬定了好幾份宣戰書,只需要拿出來宣讀。?

飛往特混艦隊途中,馮承乾一直憂心忡忡。?

對他來說,這場戰爭也來得太突然了。雖然馮承乾早就想好,在德法開戰後,就算日本不找上門來,中國也會向日本宣戰,但是戰爭爆發的形式,完全在馮承乾的預料之外,更讓他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日本就是以這種方式把美國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問題是,這並不是馮承乾熟知的歷史。別忘了,美國不再是日本的敵對國,而是日本的友好國家,中國纔是日本的敵對國。更重要的是,中日近在咫尺,日本海軍的偷襲行動不可能徹底打垮中國,也就不可能幫助日本贏得這場戰爭。那麼,日本海軍爲什麼還要發動偷襲呢??

馮承乾有點想不明白,他只能相信,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嗜賭成性的國家。?

別忘了,日本能有今日,關鍵是賭贏了兩場戰爭,而且兩次都是以小搏打,最終取得了勝利。?

也許,正是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讓日本當局認爲,再賭一把,依然能夠取勝。?

當然,馮承乾並不擔心能否擊敗日本,甚至可以說,只要中國海軍沒有一敗塗地,就肯定能擊敗日本。原因很簡單,中國除了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還有一支整個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空軍。也就是說,只要海軍能夠掌握局部戰場的制海權,比如控制對馬海峽,中國空軍就能打敗日本。?

真正讓馮承乾擔心的,還是太平洋對岸的美國。?

就算美國沒有立即參戰,其影響也非常巨大。比如,美國會用商船的自由航行權,阻止中國海軍封鎖日本。如果中國當局對美國的要求置若罔聞,並且在封鎖日本的時候擊沉了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那麼美國就有理由以維護美國船隻的自由航行權而參戰。此外,美國還可以以保護在日僑民與遊客爲由,給中國製造麻煩,讓中國當局投鼠忌器,而不敢貿然襲擊日本本土。?

當然,美國的價值,體現在其全球第一的工業實力上。?

雖然根據中國政府在一九四零年初統計出的工業生產數據、以及美國聯邦政府在一九三九年底公佈的統計報告,中美的工業生產力差距並沒有外界認識的那麼大。比如,美國在一九三九年的發電量爲七點二億千瓦時,而中國爲五點八億。又比如,美國在一九三九年的鋼鐵產量爲八千七百萬噸、其中鋼爲一千四百萬噸,而中國分別爲七千二百萬噸與一千一百萬噸。再比如,美國在一九三九年的石油產量爲一點四億噸,而中國爲九千四百萬噸。在汽車產量、造船噸位、飛機制造量等方面,中國差不多都在美國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也就是說,中國已經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爲當時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國,工業生產力是日本的四。但是有一點無法否認,即中國的工業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與美國依然有着較大的差距。比如,中國生產的一千一百萬噸鋼中,只有不到兩成是高質量合金鋼,而美國卻佔到了四成以上。又比如,中國建造的船舶大多是五千噸以下的中小型船隻,而美國則以建造萬噸級以上的大型船舶爲主。再比如,中國航空工業所需的發動機,依然得從德意志第二帝國進口、或者是按照授權進行生產,而美國具有完備的航空工業,包括髮動機在內的零備件都能自產。?

可以說,中美的工業力量依然有着較爲明顯的差距。?

當然,中國也有優勢,比如在新型的電子工業領域,中國不但不比美國差,反而在某些軍用領域有着較爲明顯的優勢。別的不說,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的所有戰艦上都安裝了對空警戒雷達,而美國的雷達還沒製造出來呢。?

只是,美國在這些領域落後,只能說美國沒有迫切的戰爭需求。?

在戰爭的刺激下,美國憑藉強大的工業基礎與技術基礎,很快就能追上來。?

如果美國的工業力量爲日本所用,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50章 拷問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8章 主力決戰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12章 強攻第244章 發現第372章 誘餌第160章 餘熱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61章 下馬威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30章 嘗試第43章 拖累第70章 圈套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43章 拖累第34章 戰爭之門第444章 減負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35章 逼談第37章 看熱鬧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5章 再接再厲第4章 風起雲涌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7章 矛盾根源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84章 高標準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58章 時機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66章 煙霧彈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7章 戰略大師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02章 覆滅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585章 威脅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37章 快節奏第489章 截擊機第159章 復仇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7章 底牌第601章 威脅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章 帝國之路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相互算計第34章 戰爭之門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5章 熱身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拖累
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50章 拷問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8章 主力決戰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12章 強攻第244章 發現第372章 誘餌第160章 餘熱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61章 下馬威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30章 嘗試第43章 拖累第70章 圈套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43章 拖累第34章 戰爭之門第444章 減負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35章 逼談第37章 看熱鬧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5章 再接再厲第4章 風起雲涌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7章 矛盾根源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84章 高標準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58章 時機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66章 煙霧彈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7章 戰略大師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02章 覆滅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585章 威脅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37章 快節奏第489章 截擊機第159章 復仇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7章 底牌第601章 威脅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章 帝國之路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相互算計第34章 戰爭之門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5章 熱身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