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終章

一九九二年底,烏克蘭正式與中國締結了具有準同盟性質的《經濟與技術交流、合作與互補條約》。在同一個月裡,白俄與俄國的和平進程也取得了實質進展,即白俄與俄國的國會通過了與合併有關的議案。

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放棄東面的兩個盟國。

進入一九九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最大威脅來自法意聯盟。

這就是,在法國主導、意大利推動下,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同意對“歐洲聯盟”進行全面改革。

顯然,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法國與意大利在歐洲聯盟中的地位。

說白了,法國與意大利希望獲得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同等的地位,建立一個以三個歐洲強國爲核心的同盟體系。

問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卻不願意讓出老大的位置,甚至不願意分享權利。

在很多帝國公民眼裡,法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而且早在一百二十年前的普法戰爭中就是帝國的手下敗將。這樣的國家,根本就沒有資格跟帝國討價還價,更沒有資格跟帝國分享權利。

至於意大利,已經獲得了足夠高的地位,還有什麼好奢求的呢?

只是,今非昔比,而且主導世界秩序的不再是歐洲列強,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讓帝國當局不得不認真考慮法國與意大利的利益訴求,也就不得不在權利分配上。給予這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足夠多的好處。

說白了,如果法國與意大利結成穩固聯盟,其實力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在經濟規模上,法意聯盟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一點二倍,僅法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相當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七成。在軍事上,意大利也是得到了承認的核大國,擁有數百枚核彈頭與可靠的投擲手段。在政治上。法意聯盟對歐洲的其他國家,比如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均有足夠強大的影響力,而且這些國家同樣希望能夠在歐洲聯盟、以及歐洲統一進程中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在外交上。意大利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法國則是安理會輪值國中的常客,此外這兩個國家與前殖民地保持着良好關係。在世界範圍內有數十個交往密切的友好國家。

可以說,只要法意聯盟牢不可破,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得做出讓步。

當時的局面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烏克蘭脫盟,白俄與俄國合併時表現出的軟弱,讓法意兩國的領導人認識到,只要他們團結一致就肯定能夠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做出讓步,從而獲得歐洲聯盟的主導權,至少能夠在聯盟內部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分庭抗禮,從而提升本國的國際地位。

此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影響。

雖然在之前的四十年內,法國與意大利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堅定盟友,但是中國的主要對手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而不是法國與意大利。也就是說,當法國與意大利挑戰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也就成爲了中國的拉攏對象。

一九九三年,中國外長對法國與意大利訪問了五次

如此密集的高層外交,表明了中國的企圖。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認識到,如果不想失去法國與意大利,就必須在同盟集團的主導權上做出讓步。讓這兩個發展壯大的歐洲國家獲得更多的發言權,以維持以帝國爲核心的同盟體系。

與法國、意大利的談判持續到一九九三年底。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即承認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對歐洲聯盟的表決權進行重新劃分。按照當時達成的協議,德意志第二帝國將獲得百分之四十的表決權,法國與意大利各獲得百分之二十的表決權,西班牙、荷蘭、瑞典獲得百分之四的表決權,比利時、葡萄牙、希臘、挪威、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波羅的海三國各獲得百分之一的表決權。

可以說,這是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做爲歐洲頭號強國的地位得到了確認,而法國與意大利的要求也得到了滿足。

至於其他國家,則基本上沒有發言權。

問題是,這個談判結果必須獲得各國國會的支持才能正式生效,而赫岑道夫顯然沒有想到將在帝國聯邦國會遇到麻煩。

關鍵就是,如果法國與意大利聯合了西班牙之後,再設法獲得其他七個國家的支持就能夠在歐洲聯盟中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表決權,也就能夠否決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提出的任何決議。顯然,在八個擁有百之一表決權的國家與國家集團中,比利時、葡萄牙、希臘、挪威與羅馬尼亞肯定會支持法國與意大利,而芬蘭、保加利亞與波羅的海三國則會在關係到本國利益的時候支持法國與意大利。更加要命的是,如果荷蘭或者瑞典倒戈,法國與意大利就將獲得歐洲聯盟的主導權。

這樣的結果,顯然讓帝國聯邦國會無法接受。

一九九四年初,在頂着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赫岑道夫把這份關係到帝國核心利益的議案提交到了聯邦國會。

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這將成爲德意志第二帝國瓦解的導火索。

在聯邦國會辯論期間,就有很多議員指責赫岑道夫出賣了帝國利益,甚至有人把赫岑道夫說成了賣國賊。

在連續三次表決中,該議案都被聯邦國會否決。

赫岑道夫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這份議案,二是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

可悲的是,赫岑道夫選擇了後者。

顯然,赫岑道夫沒有意識到國內反對勢力有多麼強大,更沒有意識到這麼做等於給帝國宣判了死刑。

一九九四年七月,德意志第二帝國提前舉行大選。

按照帝國憲法,除了要重新選舉產生帝國聯邦國會之外,還要重新選舉產生各個聯邦的議會。

在這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選舉中,反對改革的保守派取得了全面勝利。

到這個時候,赫岑道夫才猛然意識到,他打開了禁錮魔鬼的盒子,德意志第二帝國遭遇了生存危機。

當時,赫岑道夫還有一個選擇,即立即啓動緊急法案

按照帝國憲法,只要得到內閣半數以上成員的支持,在德皇授權之後,首相就能讓帝國進入緊急狀態。

在此情況下,大選結果就不會得到承認。

可惜的是,赫岑道夫錯過了這個機會,或者說內閣出賣了他,即在進行內閣表決的時候有七名部長級成員沒有出席,導致最終的表決結果沒有獲得半數以上的內閣成員支持,因此也就不能啓動緊急法案。

一九九四年九月底,奧地利議會通過了脫離聯邦的決議,宣佈奧地利爲獨立國家。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後宣佈脫離聯邦,恢復大戰之前的獨立地位。

災難性的打擊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到來。

在十一月四日舉行的巴伐利亞議會表決中,“巴伐利亞獨立宣言”獲得通過,這個最早併入帝國的王國宣佈獨立。

到此,赫岑道夫已無選擇餘地。

十一月五日,赫岑道夫簽署了首相特別命令,下令讓部署在巴伐利亞的德軍佔領巴伐利亞政府與議會。

隨後,赫岑道夫宣佈巴伐利亞的獨立宣言作廢,巴伐利亞無權選擇獨立。

在最後關頭,赫岑道夫通過犧牲自我的方式,保住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根基,即保住了北德聯邦。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雖然通過軍事鎮壓,像巴伐利亞這樣的前北德聯邦成員沒能獲得獨立,但是像奧地利這類在大戰之後才併入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聯邦成員脫離了帝國的聯邦體制,成爲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在德軍基本上控制了巴伐利亞的局勢之後,德皇威廉三世正式承認奧地利等國獨立,並且宣佈將在北德聯邦的基礎之上重組德國,而且他將在政局穩定下來之後退位。

半個月之後,德國的政治重組工作完成。

十二月二十三日,德皇威廉三世在波茨坦皇宮宣佈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國自此成爲了歷史。

重組後的德國,成爲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實行議會總理制,並且由通過選舉產生的總統擔當國家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此時的德國,其領土面積僅有帝國時期的一半,人口爲帝國時期的四分之三,經濟規模則爲帝國時期的三分之二。德意志第二帝國已不復存在,取代它的是一個弱小得多的德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解體,也標誌着持續了四十五年的冷戰正式結束。

冷戰結束,並不意味着人類文明贏來了長久的和平。

一九九五年的海灣戰爭、一九九九年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二零零二年的伊拉克戰爭等等,預示着在一個超級大國主導下的國際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國也將在後冷戰時期遇到全新的挑戰!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82章 拷問訓練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385章 掉隊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366章 雞肋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19章 賭注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91章 轉攻爲守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47章 備戰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17章 算計第266章 煙霧彈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37章 受夠了第66章 主考官第221章 新賽場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59章 反擊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72章 生死抉擇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71章 恐慌第138章 進攻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章 當務之急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117章 算計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95章 偶然遭遇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63章 參謀長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97章 利器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69章 轉移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67章 血誓第246章 核裁軍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56章 撤退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章 笑談天下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601章 威脅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51章 中立第11章 越境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169章 轉移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98章 伏擊圈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4章 總統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46章 臨危不亂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2章 重新開始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
第82章 拷問訓練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385章 掉隊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366章 雞肋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19章 賭注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91章 轉攻爲守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47章 備戰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17章 算計第266章 煙霧彈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37章 受夠了第66章 主考官第221章 新賽場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59章 反擊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72章 生死抉擇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71章 恐慌第138章 進攻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章 當務之急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117章 算計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95章 偶然遭遇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63章 參謀長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97章 利器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69章 轉移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67章 血誓第246章 核裁軍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56章 撤退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章 笑談天下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601章 威脅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51章 中立第11章 越境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169章 轉移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98章 伏擊圈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4章 總統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46章 臨危不亂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2章 重新開始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