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總統閣下說,我們法國已經成功研製了一種15噸級的坦克,它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自動供彈技術,能夠爲步兵提供持續猛烈的炮火支援,性能非常優秀。在公平條件下打地面裝甲戰,我們這種坦克很可能不是你們同級別坦克的對手,但慶幸的是,我們的潛在對手不是你們。”
舒曼這話的用意比較容易理解,法國花費三年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研製出了AMX13輕型坦克,且不論戰場實效如何,至少它的紙面性能是非常不錯的,這種國產坦克的投產有利於提高法國政府的威望和民衆的自信心,出於這層政治因素,即便德國提供的輕型坦克再好,法國軍隊也會堅持選擇本國產品。
隨着接觸的深入,林恩對法國人的心理有着越來越多的瞭解,他意識到德國的軍工產品不太可能爲法國軍隊大量採購,Me323也許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外。既然通過軍事貿易來換取法國從殖民地獲取的大量資源之設想難以視線,不妨改變切入點。反正法國在印支國家(越南、柬埔寨、老撾)的失敗已是必然,在美國直接介入之前,德國完全可以通過與法國的軍事合作達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目標——隱形的軍隊重建和軍事擴張!
“總理閣下可能誤解在下的意思了,德國的15噸級和法國的15噸級並不存在針鋒相對的競爭關係。它們出現的意義在於我們兩個國家都在追求一種超越傳統的快速機動作戰模式。”林恩淡定地說道。“有理由相信,法國的新式坦克將在特定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亦有理由相信,德國的裝甲空降營理論將再次引領軍事發展潮流。”
舒曼想了想:“我大致跟上您的思路了,您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大型運輸機和15噸級坦克是組建快速機動作戰部隊的技術核心,法國在往這條路上走,德國也是如此,既然有共同的出發點,我們可以在更多方面進行寫作。”
林恩笑着點頭:“我們的研究方向雖然不完全一致,但在實際作戰層面。我們的設計還是能夠形成一定互補的。如您剛剛所言,法國的15噸坦克以猛烈的支援炮火爲特色,而我們的15噸坦克重視性能的全面和均衡,而且裝甲戰鬥力十分優秀。我們合作生產並共用一種大型運輸機。生產有着各自特色的坦克,必要時相互配合,以發揮出新型機動部隊的應有實力。”
舒曼這才微微一笑:“這是個很好的建議,我們應當聯手推動它。”
法國有較爲充足的資源和設備,德國有理想的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兩者緊密合作本是理想的選擇,退而求其次的話,雙方的發展速度必然受到影響。林恩這邊尤其痛苦,一早內閣總理施托克還在談話中特別提到,目前國庫是拿不出錢來支持軍備研發生產的。要想搞就必須自己想辦法籌集資金。好在這依然是一個風起雲涌的年代,在印度支那半島,法國殖民軍與當地反抗軍的仗從1946年底至今已經斷斷續續打了3年多。1947年至1949年期間,法國加入盟軍陣營對蘇作戰,上百萬法國軍隊奔赴東歐戰場,在印支半島的駐軍僅維持在5萬人左右,以北越爲根據地的越南反抗軍則擴增到十數萬人,一度攻佔清化、順化、歸仁、綏和等港口城市,控制了越南近百分之六十的土地,將法國軍隊和南越傀儡政府勢力壓縮到了東南和南部沿海地區。盟國和蘇聯簽署停戰協定後。法國軍隊進行了重新整編,一些在戰場上損失嚴重的部隊遭到裁撤,懾於蘇聯強大的軍力,法國軍隊的總兵力仍保持在百萬以上,本土東部和北部還駐紮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美英軍隊。防禦形勢直至民主德國政府成立、蘇聯全面撤離德國纔得到真正緩解,法國政府方有精力投入印支半島。1949年底。數以萬計的法國軍隊開赴越南、老撾、柬埔寨殖民地,印支半島隨之陰雲密佈。新年伊始,爲了奪回對越南大中城市和交通幹線的控制,法軍聯合越南傀儡政府軍隊發動新一輪攻勢,僅法國軍隊就投入15萬人,包括新近抵達印支前線的法國第11空降旅。
法國空降部隊的初建可以追溯到30年代中期,當時駐前蘇聯法國武官應邀參加了蘇軍在莫斯科附近舉行的大型演習,演習中蘇軍傘兵部隊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其精湛的技戰術水平、強大的遠程突擊能力,給法國武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數月後,一支法國軍事研究代表團前往前蘇聯,學習並考查其傘兵部隊的建制與應用。法國代表團成員除了與蘇軍傘兵指揮機關進行交流以及走訪部隊外,還在莫斯科圖希諾機場實地考察了一次傘兵部隊的課程演練。考查結束後,代表團起草了一份研究報告,並向法國軍事當局提議組建法國專業化的傘兵部隊。1935年11月6日,一所隸屬於法國空軍、採用前蘇聯傘兵部隊訓練模式的專業傘兵學校在法國亞維農組建而成。爲儘快建立傘兵空降部隊,法國空軍先後組建了兩支傘兵羣,分別命名爲601、602傘兵羣,每個傘兵羣由1個傘兵連和1個運輸機中隊組成。1937年1月18日,抽調而來的傘兵骨幹開始正式訓練。法國傘兵羣組建後不久,二戰便爆發了。在德國向西線發起全面進攻後,法空軍第601傘兵羣接到命令,準備在荷蘭瓦爾切倫島發起空降作戰。但是,由於當時運輸機短缺以及法最高軍事當局對空降作戰缺乏信心,在最後時刻,此次空降行動被取消了。1940年5~6月,由於馬奇諾防線在德國的裝甲閃擊前不戰而潰,戰局正向不利於盟國的方向發展,沒人再顧得上關注這兩支新組建的傘兵羣,兩個傘兵連也被當作普通步兵部隊投入戰場。法國戰敗後的1940年7月27日,在北非參戰的兩個傘兵連也停止了戰鬥,隨即便被遣散。至此,法國空軍最初組建空降部隊的努力如曇花一現,很快走到了盡頭。二戰中、後期,法國在美、英盟軍的支持下,再次組建了空降部隊,主要分爲兩支:一支規模較大,在美軍的訓練和裝備支援下組建而成;一支規模較小,主要接受英式的空降突擊訓練。較大的一支部隊被命名爲第1輕傘兵團,組建於北非,主要效仿美國第82空降師的訓練模式。幾個月後,該團轉隸於法國第1軍,並在盟國向西歐大陸反攻時參加了在阿爾薩斯山脈與德軍的血戰。規模較小的空降部隊被稱爲自由法國空降部隊,隨反攻歐陸的盟軍在法國、荷蘭等地遂行過多次空降戰術行動。在這一系列作戰行動中,法國空降部隊擔負着空降敵後協助正面主力部隊攻擊的重任,發揮了作用。戰後,兩支空降部隊合併整編,成爲法國第4共和國武裝力量。
三年戰爭磨礪,法國空降部隊經歷了最殘酷的戰火淬鍊,倖存下來的精英們匯聚第11空降旅,而該旅所轄5個傘兵營也成爲法國軍隊中裝備最精銳的部隊。進攻號角吹響之後,3000空降精兵摩拳擦掌,他們早已熟悉了美英運輸機和滑翔機的作戰性能,有充足的信心用一次令“土著人”目瞪口呆的大規模空降作戰增添勝利砝碼。
展現空降突擊威力的機會很快到來,隨着陸海並進的法國軍隊迅速攻佔峴港、順化、光治,越南反抗武裝遭到分割,在南方作戰的部隊被逐步壓縮到了嘉萊昆嵩省南部地區,北方根據地部隊被驅逐到了順化以北的廣平省一線。法軍一面集結優勢兵力,在南越傀儡軍的策應下圍剿嘉萊昆嵩省的反抗軍,一面在順化調兵遣將,意圖對集結在廣平的反抗武裝實施殲滅作戰。1950年2月26日,廣平戰役打響,晴朗的天空中充斥着機械轟鳴聲,200餘架運輸機和滑翔機載着法國第11空降旅官兵們飛向同海以北的宋河地區,而法國外籍兵團所屬的第3步兵團也在宋河下游港口發起登陸作戰,意圖利用河流天險構築一條阻截線,與北上進攻的法軍部隊一道將數萬北越反抗軍包圍殲滅。
飛行在越南上空,機艙裡的法軍空降兵們全然不必擔心在歐洲戰場上的密集防空炮火,唯一能讓飛機顫抖的便只是空中的氣流。在一架半舊的、留着英文指示牌的C47裡,比耶爾.萊格利斯少尉和手下17名傘兵表情平靜地等待着。對他們而言,使用老式步槍甚至冷兵器的北越游擊隊也只有在叢林裡耍橫的本事,只要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構築防線,這些身材瘦小的傢伙便會成羣結隊地衝上來送死。
時間悄然流逝,耳邊仍只有單調的發動機轟鳴聲,隔窗望去,地面一片青綠,而歐洲的許多地區這個時候還覆蓋着皚皚積雪,截然不同的氣候讓人們感到陌生。當跳傘預備等亮起之時,傘兵們臉上終於閃過些許緊張,他們紛紛起身,將開傘用的環掛打開並掛在機艙靠右手的金屬線上,還有人不太放心地檢查着隨身攜帶的裝備,祈禱它們落地時仍在手邊。片刻之後,跳傘燈亮,靠近艙門的兩名傘兵合力打開機艙門,夾雜着鹹腥氣息的清冷空氣倒灌了進來,人們瞬間無比清醒。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