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軒的房中呆了半個小時,劉雲回去了自己的房中。
劉雲走後,周軒點燃了一支菸。
眼下的情況,逼得自己不得不走,不走就是鬼諜了。
但是,周軒總感到,行動計劃不完美。
什麼地方不完美呢?
當煙抽完後,周軒終於想到了不完美之處。
必須調開日本人對糞坑的注意力。
怎樣才能讓日本人沒精力去注意糞坑呢?
周軒又抽了一支菸,抽了一半,他急忙找到了筆與紙。
想了想,他在一張紙上寫下了自己的話。
寫完後,他便出門,向着右邊走去。
在右邊,是這次被審計的四個人。
剩下來的七個人,除了劉雲與周軒,再除了方科長,就只剩下這四個人了。
他們現在也在油鍋內。
他們分成了兩隊人,正在商量着事情。
一隊人,是由一個特務科的人與一個電訊科的女特務組成。
這個女特務也是這是審查的兩個女人之一。
此刻,她正看着那個特務科的特務。
“譚哥,你是王副處長的小舅子,去找找王副處長吧。”
譚傑搖搖頭:“這個時候,他也不想受我牽連。自從我進來後,我姐給我送來了煙,煙中有夾條,說,讓我自求多福。”
女特務不相信道:“你姐也放棄你了?”
“不放棄又怎麼樣?在日本人的刺刀面前,中國人比狗不如。別說王副處長,就是市長又怎樣?”
“是啊!市長說殺就殺了,何況我們。”
譚傑掏出一支菸:“所以我們必須自救。聽我姐的意思,我們這批人,沒有一個人能活着放出去。”
女特務一下子眼淚掉了下來:“我才二十三歲,我漂亮,只交過三個男朋友,我不想死。”
譚傑嘆息道:“如果有一雙翅膀就好了。”
這時,一件東西向着譚傑飛來。
“誰?”
譚傑利索地用手接住了那東西。
原來是一包煙。
女特務停住了哭聲,看着譚傑手上的煙:“誰丟的?”
譚傑搖頭:“不知道!”
說完,他跑到了門口。
門外沒有人。
回到了房中,譚傑看到女特務在盯着煙。
“拆開看看。”女特務問。
“好!”
兩個人將煙拆了,煙紙被拆了出來。
平鋪之後,發現在煙盒的紙內面,有一段文字。
“日本人計劃在明天上午,屠盡我們剩下的七人。如果想活,就去二樓東邊的那個草布房看看。”
兩人驚奇地相互看了看,又再去看紙上的字。
“這是誰的筆跡?”女特務問。
譚傑仔細鑑定了一下:“象是劉雲的筆跡。肯定不是周軒與方科長的筆跡。”
“劉雲向我們報警了?”
“應該是!我也有這種預感,日本人會在這兩天動手。”
“劉雲怎麼讓我們去東邊的布草房去看看?難道?”
譚傑馬上站起身:“我去看看!你給我掩護。”
說完後,他便走出了房門。
女特務隨同他一起出門,譚傑去東邊,她卻向西邊走。
東邊的幾間房,原來是審訊科的那五個人住的。
他們全死了後,那邊就沒有人住了。
而西邊,正是周軒、劉雲與方科長住的地方。
只要在西邊守住,就可以擋住去東邊的人。
女特務的目的達到了。
劉雲等三人沒有人出來。
而譚傑乘着這時候,進入了布草房中。
進來後,他先檢查了四周,沒有發現陷阱。
再一次確定不是坑後,他纔開始尋找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譚傑看到了一絲馬跡。
讓自己來布草房,肯定是布草房有出口。不然的話,讓自己來布草房洗牀單?
帶着這樣的思路,譚傑仔細地看了牆。
牆沒有問題!也沒有暗道!更沒有天井。
剩下來的,就是那個窗口。
譚傑在窗口找了十分鐘,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開關。
當將那個開關按下,本來封閉死的窗口,出現了一個大口子。
這個大口子,肯定能讓自己鑽出去。
到於鑽出去後的問題?
那些牀單被套,可以槎成繩條子。
從窗口放下去,人可以抓着繩子下到一樓。
作爲一個特工,怎麼不熟悉環境呢?
譚傑對外面的地型很清楚。
外面有一個警衛隊的哨位。
但是,譚傑知道,那哨位的哨兵,經常是睡覺值班。
只要不弄出動靜,就不會驚動日本人,就能逃出去。
逃到外面的大街上,就能插入人羣中。
譚傑重新將布草房的東西還原,然後退出了布草房。
回到了自已的房中,譚傑的雙手緊握拳頭,在空氣中擊了一下。
這時,女特務進來,看到了譚傑的動作。
“看你的樣子,有收穫了?”
譚傑點點頭:“在那布草房的窗口處,有一個活動口,人可以過去。”
女特務高興了:“那就是說,我們能逃出去!”
“只要日本人不知道這個窗口,我們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女特務興奮地上前抱住了譚傑:“我們能活了!”
譚傑問:“你出去後,準備去哪裡?”
女特務:“過去沒想過!因爲不知道能活。現在來想想吧。”
譚傑說:“日控區我們是不能呆了。只能向上遊走。”
譚傑說的上游,女特務知道:“他們會收留我們嗎?”
“我們這次被抓,明珠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我們越獄成功,影響更大,他們爲了鼓舞人心,肯定會收下我們。”
女特務想了想:“那就聽你的,你去哪,我就去哪。”
其實,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談話被監聽了。
井上美子又來到了一樓。
“井上小姐,二樓的布草房的那個窗口暴露了。”大佐說。
井上美子笑了:“大佐閣下,是誰報的信?”
“是周軒,周軒寫了信,放到煙中,丟到了譚傑的房內。”
井上美子明白了:“這周軒是想讓譚傑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好掩護他從西邊離開。”
“嗯,是這樣的。但是,周軒玩了一個花招,他模仿的是劉雲的筆跡,所以,譚傑他倆認爲,是劉雲在向他們示警。”
井上問:“譚傑他們準備出去後,去什麼地方?”
“他們定下來的是,與劉雲是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