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5日,修整一天,赴約訪友之後,邱淑真坐飛機回去了香港,而陳卓則啓程前往內達華州,開始了《星河戰隊》的拍攝。
如果說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是一種以廣闊銀河爲題材的宏觀科幻,那麼《星河戰隊》就是以地球爲基地崛起的戰爭科幻。
在這裡面,沒有千奇百怪的外星人和機器人,沒有原力等超級武力。有的只是人們在拓展宇宙時遭遇到的第一個地外文明----阿拉奇蟲族。
阿拉奇蟲族:生活在克蘭達夫星球,這種類似於蛛形綱的外星種族擁有數百萬年的進化史,擁有智慧且沒有私心、沒有恐懼、繁殖能力超強,擁有着完善的種羣社會制度。
勇士蟲:身高2米,體重550KG,速度:64公里/時,咬合力:4000磅(獅子的6倍)。衝鋒陷陣的炮灰,咄咄逼人,無所畏懼,打斷四肢仍然具有戰鬥力,只是刀狀六肢讓它們失卻攀爬能力,面對斷崖、高牆有些無能爲力。外骨骼可以承受超過500℃的溫度。只是智力低下,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跳躍蟲:身高1.8米,體重400KG,速度:70公里/時,咬合力:3000磅。如同蝗蟲一般的構造,鉤狀四肢,善於跳躍和攀爬,任何地形都行走如飛。背部有鋒利的翅膀,可以短暫進行俯衝飛行,並用翅膀尖端的利刃切割。屬於蟲軍中小隊隊長一般存在,數量較少。
坦克蟲:身高5米,體重80噸,速度10公里/時,速度緩慢,善於打洞與潛伏,利用猛然鑽出的瞬間,進行撕咬。身上揹負巨大的硬殼,如同鑽地坦克般堅不可摧,腹中藏有高濃度可燃性物質,能噴射火焰達到100米左右。屬於蟲軍中大將般的存在,數量稀少,一萬隻蟲族中才會有一隻坦克蟲作爲軍團指揮官。
電漿蟲:身高27米,體重600噸,速度5公里/時,尾部巨大的電漿炮可以噴射進入幾十萬米的天空,從而擊毀戰艦和改變隕石方位。特種兵蟲,戰略存在。
間諜蟲:身高0.2米,體重15公斤,速度100公里/時,善於利用地形隱藏自己,通過頭部觸角將信息傳回總部。
寄生蟲:身高0.01米,體重0.03公斤,速度40公里/時,如同大螞蟻一樣,雖然無法寄生活物,但可以對死者進行寄生,並操縱他們的軀體行動。
炸彈蟲:一個直徑0.15米的圓球,一旦打開,在3秒內會形成劇烈的炸彈衝擊波。這種自殺戰鬥方式,又稱神風敢死蟲。
戰蠍蟲:身高2.5米,體重450公斤,形狀如同蠍子,但是尾部毒鈎可以發射濃烈的電磁脈衝,形成濺射與爆炸傷害。數量非常稀少,只是作爲首領的護衛存在。
大腦蟲:身高25米的大肉球,體重800噸具有強大的無性繁衍能力,一個大腦蟲便可繁衍出一個完整的蟲羣。大腦蟲具有強大的精神感知力,根據實力的不等,擁有100-1000公里的覆蓋範圍。大腦蟲精神覆蓋的範圍,便是該族羣生存的範圍。
蟲後:每一顆星球有無數只腦蟲,腦域可覆蓋全球的大腦蟲被稱爲蟲後。
蟲神:無數星球中的蟲族強者,可脫離星球束縛,跨星域作戰的強大蟲後。
在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原著《星船傘兵》中,對於阿拉奇蟲族有着詳細的描寫,但是在電影《星河戰隊》中,最高級的蟲族只出現到大腦蟲這個級別。
蟲後以及蟲神的設定,被《戰錘40k》和《星際爭霸》所借鑑,擴展出了更廣闊的空間,那就是後話,暫且不提了。
《星河戰隊》電影的開始,就是人類進入星際時代,坐着宇宙飛船探索星空,但是在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資源星球中,與當地土著居民阿拉奇蟲族發生了衝突。
接着,阿拉奇充足利用電漿衝的能力改變了外太空隕石的位置,致使一顆隕石落在地球上,摧毀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憤怒的地球聯盟認爲蟲族在向人類挑釁,於是對蟲族發動了進攻,進攻的地點便是蟲族主星旁邊的小衛星,打算現在小衛星上站穩腳跟,然後以此爲基地,進攻主星。
其實這種以復仇名義出兵的套路,老美玩了不只是一次了。
1898年老美藉口自己的“緬因號”被炸,發動了美西戰爭,搶奪了西班牙的古巴、關島、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羣島。
1941年老美藉口自己的“珍珠港”被炸,發動了美日戰爭,幹爬瞭如日中天的RB帝國,坐在日本頭上當太上皇直到現在。
所以,1959年,作者海因萊因將老美這種老套路又再次用在了外星蟲族身上。
結果沒幾年,老美又用自己的行爲證明了這套“栽贓陷害”戰術是多麼有效。
1964年老美藉口自己的戰艦在“北部灣”被炸,發動了美越戰爭,一直打了11年,最後灰溜溜的失敗了。
因爲作者1925年進入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後作爲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士官在海軍服役五年,1934年因傷退役,錯過了二戰的經歷。所以1959年寫成《星船傘兵》時,戰術思維還是停留在一戰和二戰之間。
在他的書中,沒有上千輛坦克奔襲的鋼鐵洪流、沒有萬炮齊發的重炮洗地、沒有直升機空中支援的六管火神炮。
有的是無垠的星空,龐大的航天母艦,無數飛行的戰艦---------還有一羣如同二戰士兵一般,穿着毫無防護力的黑色塑料軍服,端着一柄一百發子彈的高斯步槍,跑步前行與550磅的外星蟲族英勇奮戰的傻步兵。
天堂在左,戰士向右。
這是一個歷史的侷限性,也許作者也沒有想到科技會發展這麼快,當年他以爲很牛的科幻設定,幾十年後竟然變的落後起來。
都星際時代了,難道步兵們不能像《星際爭霸》一樣,穿着一身高科技裝甲作戰麼?
可以當然可以,但陳卓在《星河戰隊1》裡卻不準備這麼做。原因有三個。
一是,高科技裝甲的模型的打造,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沒有兩年的時間準備,很難形成規模。這是一部近千名羣衆演員參與的戰爭大片,這樣大投入,花費高,耗時長的戰爭片,如果全部用高科技動力裝甲模型,那的準備三年才行。所以,陳卓當時要求公司只准備了十幾套高級動力裝甲備用,作爲一個精銳小隊出現,讓人過一下眼癮而已。
二是,從視覺和心理效果上來說。如果星際戰爭太過超前,反而會讓觀衆不適應。在九十年代,科幻又被稱爲“少年科幻”,也就是把爛大街的冒險故事套到太空背景中去,例如星際牛仔駕駛宇宙飛船手持激光槍單挑太空匪幫,一羣冒險家開着飛船和外星人做生意,一個偏僻星球的幸運小子被大師看中,一躍成爲世界第一人等等。動不動就太空轟炸、鋼鐵洪流、萬炮齊發,那還有主角什麼事?觀衆會沒有代入感的。
爲什麼明明已經到了高科技戰爭時代,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古代戰爭片?不就是因爲古代一刀一槍的戰爭模式更加簡單,容易理解,能夠讓人帶入主角麼。
所以,拍攝這種大規模戰爭,還是用無數步兵排成人牆,端着永遠也打不完子彈的機槍掃射更加帶感,更加熱血。
三是,爲續集的裝備升級做準備。在陳卓的理念中,《星河》系列會是一個重要的系列,承載着陳卓衝出地球,走上宇宙最強者道路的野心。會在後續的劇情中,將《戰錘》、《星際爭霸》等等概念融入其中。動力裝甲、人型機甲、行星軌道炮、蟲族世界、神族世界、外星生命、靈能者、戰錘神衛、帝國騎士.........
每一集續集都會有新的概念出現,整個宇宙的面貌一點點呈現出來,有一種不斷升級的感覺,從而增強觀衆的期待感。
綜上所述,基於此三點意見,陳卓決定還是堅持《星河戰隊1》的基本風貌不變,只在一些細節上做些魔改。爲第二部的續集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