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

赫本開門,另外一隻手直接順來一雙拖鞋,爲眼前的男人換上,“不是說最近很忙?準備什麼會議的資料。”

“再忙也要過來看你。”艾倫威爾遜一改無上之權威的模樣,活脫脫一個大舔狗,在球花面前直接開舔,“那種事,哪有陪你重要。”

“就知道說好聽的。”赫本竭力管理着表情,防止出現笑容給這個男人甜頭,“真不知道你當時給我灌了多少迷魂湯,竟然被你得手了一輩子。”

“其實也不難,如果有一個人像是我這樣對你有哪怕百分之一的重視,胡思亂想的就是我了。”

艾倫威爾遜嘿嘿直笑,“上帝對我是如此的偏愛,如若不是還要造福社會,我都想要申請做核試驗的試驗品。”

“越說越離譜了。”赫本搖頭一臉的責怪,然後輕輕一跳被進門的男人穩穩接在懷中,兩人進入了赫本的閨房。

赫本能看出來男人有煩心事,從艾倫威爾遜進來便極盡溫柔,希望化解掉鬱結,“是不是白廳的工作有困難。”

“有困難不過不在倫敦,而是在華盛頓,其實我一直很不理解美國人對日本那種非常令人無語的寬容,它們又不是一個大陸國家,不能像是海洋國家一樣現實一些麼?”艾倫威爾遜開始比比叨,對這個英國移民組成的國家十分不滿。

一個貿易戰能拖拖拉拉兩年,期間還把汽車行業也豁免了,只對鋼鐵和電器進行遏制,這都是英國竭盡全力勸說美國應該早點動手。

不然的話美國還把日本當成是親爹養,從五十年代日本紡織品輸入美國市場,一直到了一九七二年才逼迫日本妥協。單獨對一個紡織品就拉鋸了十多年,真不知道華盛頓的決策者在想什麼?

早在兩年前的石油危機爆發之時,明明都已經說好了,趁機切斷日本未來的發展,經過兩年過去了,才取得了電器和鋼鐵兩個領域的強勢共識,準備從實力地位出發和日本談談。

不過比起二十年的紡織品拉鋸,似乎艾倫威爾遜也應該對此感覺到滿意。

但他最想幹掉的是日本的芯片和汽車,這都是英國在着重發展的領域,美國放了日本一馬,這就不由得讓他多想,美國還是想利用日本遏制英國。

造船業美國就從來沒有對日本下過手,甚至連提都不提,因爲美國根本沒有造船業,民用造船業下水的噸位,都不如美國下水的軍艦噸位大。

日本造船業只會威脅到同樣以造船業爲傲的英國,所以美國一直默許日本對英國形成競爭,反正美國沒這個行業,就根本不在乎。

尤其是汽車,艾倫威爾遜特別想要幹掉日本的汽車產業,汽車從價值上遠不是其他行業可以比擬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一個移動的房地產行業,車房都是人生的大件,這兩個東西對很多人來說是並列的。

汽車產業能夠養得起德日兩國,就知道這個產業多麼離譜,可惜他一直和華盛頓溝通,美國卻還是把汽車從應該遏制的領域拿掉了。現在他非常不理解,難道美國纔是太平洋戰爭的戰敗國?

赫本泡了一杯紅茶,保持着耐心聽着男人抱怨,雖然有些時候這樣很孩子氣,但做官做到了頂點還能來她這裡生悶氣,已經很讓赫本滿意。

“雖然我覺得,對其他國家進行遏制不太好,但還是希望你能成功。多看看有進展的一面其實也不錯。”赫本輕聲低語,寬慰着白廳的首腦。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很多傳統工業已經不足以在這個時候支撐國家的發展了,新興產業就這麼幾個,競爭者還這麼多,說到新興產業,我最看好的芯片,日本也是一個有力競爭者。”

歸根究底,美國還是認爲自己足以控制日本,這到也不能說是錯的,後世美國還覺得自己有成功對付日本的經驗,一樣能控制另外一個呢。

他只是沒想到,有自己的提醒,華盛頓仍然衝不破自己給廣大世界立下標杆國家的思想鋼印,不願意下狠手廢掉日本。就是在一些已經利潤不高的產業上,讓日本知難而退。

這要是換成英國,而且還沒成功進入歐共體這個保護殼裡面,早就被美國針對晾了。

在赫本這裡得到安慰之後,艾倫威爾遜調整了心情,在第二天前往唐寧街十號進行彙報工作,赫本說得對,英國並不是沒有收穫,雖然美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拖拉,但對日本家電和鋼鐵的調查啓動,已經比歷史上早了好幾年。

最關鍵的戰場,則是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的國際金融會議,這一次馬上就要召開了,這兩年英國一直在拉攏德法兩國站在自己這邊,形成了一個單獨針對日元的同盟,這個同盟談不上牢固,因爲僅僅是針對日元的,彼此互相之間也是競爭對手。

爲此白廳進行了長時間的準備,涉及到了宏觀的微觀的報告不勝枚舉,反正作爲首相的哈羅德威爾遜絕對看不懂。

哈羅德威爾遜接過了白廳的報告,隨即一臉的膩歪,“大批傳統工業部門衰落,生產停滯,大量失業,就是一種由產業結構失衡引起的結構性危機;在各國普遍存在的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也是一種結構性危機,它們分別是由於貨幣供應量與商品流通實際需要量之間的失衡以及信用規模與社會再生產規模比例失調所引起的。”

“所以白廳的建議是什麼?”哈羅德威爾遜放下了報告詢問,看這種如同天書的報告,還不如直接開口詢問。

“煤炭鋼鐵實話實說,已經撐不起當前的附加價值。我們竭盡所能提升效率,但還是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這兩個產業會逐漸成爲負資產,成爲英國經濟的負擔。應該嘗試一下縮小規模。或者進行產業調整,代替使用煤炭的一些產業。”艾倫威爾遜組織着措辭,因爲這些話首相肯定不願意聽。

發展到了這個時候,英國能像是十九世紀搞紡織業麼?顯然是不能的,一件襯衫纔多少錢?又不是法國人。煤炭和鋼鐵也屬於這一類,附加價值對比支出的成本而言,已經是負資產。

也就是這兩年石油危機,英國仗着北海石油和中東的影響力,才讓哈羅德威爾遜再次連任。

這不是英國跑的有多快,英國的發展也不如從前,但其他歐洲國家是在衰退,兩相比較之下,英國的表現就很亮眼了。

“艾倫,這涉及到很多公民的生計。”哈羅德威爾遜爲難道,他明白艾倫威爾遜是什麼意思,可他纔剛剛連任。雖然保守黨的新黨魁撒切爾夫人,確實表示要提高競爭性,但他是工黨的首相,說到這個問題,“白廳可一直是中立的。”

“當然,首相,白廳一定會嚴守中立。”艾倫威爾遜心中嘆了一口氣,做出了莊嚴的保證,看來煤炭鋼鐵只能期待後人的智慧了。

既然國有化的煤炭鋼鐵不能談,那就剩下另外一個問題了,如果說之前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不爲此努力,現在則必須要達成英國的目的。就是馬上要召開的牙買加會議,經過了石油危機,各國纔剛剛復甦,已經有了基本的穩定增長,這個時候最爲合適,尤其是英國一定程度上躲過了石油危機,這個會議召開的正是時候。

哈羅德威爾遜知道,這個公務員首腦不會白白說這些的,也就不再捉迷藏,“直說吧,是不是想要參加這一次會議。”

艾倫威爾遜點頭,首相沉吟了一下點頭道,“但到時候希望你能答應我一件事。”

“什麼事?”艾倫威爾遜眉頭微皺,覺得事情不這麼簡單,不然有什麼事情不能直接說出來?

“現在不能說。但你應該先答應下來。”哈羅德威爾遜故作神秘,然後眼看着對方點頭才道,“作爲公務員首腦,你理應有參加這一次會議的資格,卡拉漢作爲財政大臣也要一起去。”

“我們一定能夠得到英國應得的利益。”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未來的國際金融秩序能不能有英國一席之地,就看這一次會議了。

滯脹分別是由於貨幣供應量與商品流通實際需要量之間的失衡以及信用規模與社會再生產規模比例失調所引起的。世界經濟領域由於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導致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瓦解。

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已經不能繼續對付着用舊體系了,佈雷頓森林體系也該有一個正式的國際會議,畫上圓滿的句號。

會議地點選擇在了牙買加,就是那個幾十年後孩子從來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國家,牙買加同樣也是英聯邦成員國,倫敦也認可這個地點。

倫敦還在冷空氣的籠罩當中,一行人已經登上了專機,前往牙買加溫暖的海灘,參加的各國政要也幾乎紛紛啓程,爲自己的國家爭取未來幾十年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角色。

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
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