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

長沙府人口的充實,新遷而來的蜀人和江西人,更是進行了大規模的編戶齊民。

長沙府人口總數才四十來萬,一次性遷徙了三十萬,尤其是長沙城所在的潭州十縣,更是補充了二十萬,這不亞於重塑了個潭州。

退役兵卒擔任甲長、里長,既能保證這些兵卒的生存,還能安撫軍心,更是讓李嘉加強了對長沙府的控制力。

衆所周知,李嘉之所以坐上皇位,並不是靠文人的依靠,也不是大義的倡導,而是依靠着軍隊支持,直接偷襲廣州,以點帶面,從而坐上了皇位。

所以,雖然他不斷地削弱軍權,擴大朝廷的權力,但對於底層的兵卒,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

普通的禁軍,月俸五百錢,包吃住,鎧甲兵器也不須自備,衣物也是分發,這已經超過了前唐,以及宋國了。

再加上,人死後還有撫卹,逢年過節還有東西發放,可以說,仁至義盡了。

所以,兵卒們對於皇帝也是非常擁戴的,尤其是,隨軍學堂不斷地幫他們識文學字,灌輸忠誠,大談關公,郭子儀的故事,從而建立起了榮辱觀。

在足夠的肉食,衣物的保證下,以及經年累月的教導下,禁軍們完全認可了忠君的理念。

基層的退伍兵,就像是一隻只觸手,讓官府可以直通鄉村。

“陛下,半個月來,在禁軍的幫助下,這三十萬人已經安置完畢,已然建立了兩百多個甲,新設兩縣,糧草的保障下,移民們已經完全安居樂業了!”

秋收已經按照既定規矩在進行了,趙誠這個首相自然急皇帝所急,立馬親自安排,督促地方,一定要將這三十萬人妥善安置。

如今未過一個月就妥當了,對於他這個首相而言,可不就是大功一件?

“那就好!”李嘉點點頭,瞟了一眼越發恭敬的首相,心中頗爲得意,查缺補漏,執行給力,在政事堂也無一言堂,這纔是一個好的工具人。

“這是強幹弱枝之策,可不能馬虎!”

“對了,相公對於保甲制,怎麼看?”李嘉有意無意地問道。

唐朝時期,開始實行鄉里制。

四家爲鄰,五鄰爲保,每百戶爲一里,設里正,五里設一鄉(後廢除),設耆老。

後來漸漸成了村、裡二級。

村長自然是百姓自選,但裡卻是官府進行任命,規定需由“勳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強幹者充。”

相當於衙門和農村的中介,位地而權重。

如今皇帝又在裡上設甲,這是加上朝廷的控制,他自然認同,但將那些丘八們任命爲里正、甲長,他心中頗爲不願。

在前唐,這得是身世清白,官宦之後才當的,只會打仗的丘八算個甚?

“自然是應當的,好極了!”趙誠立馬應下,面露敬佩,一本正經地誇讚道:

“自前唐安史之後,地方廢馳,豪族奸人盤踞地方,魚肉鄉里,如今陛下上承先人之法,設保甲之制,自是極爲妥當的,朝廷上下皆以爲可!”

“法制廢馳,以至於讓人有機可乘,朝廷賦稅,就這樣被偷走了,所以,保甲制,完全可以替代前唐時的鄰保制了!”

得到認可,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李嘉還是有些欣喜。

“可是,陛下,用兵卒充任保甲,怕是會禍害地方。”

趙誠謹慎地說道。

“保甲之上,不是有縣衙嗎?可以進行任免嘛!”

李嘉略有深意地說道:

“況且,保甲也不一定是治民,還能練兵,充斥禁軍!”

“這些從禁軍中退下的兵卒,對於軍隊操練自然熟悉,可讓其在農閒時,進行練兵,待戰事一起,就可得精兵數十萬了!”

“若是有心懷不軌之徒如何?”趙誠實在還是有些懷疑這樣的方略。

“平日裡把控甲冑、弩箭就是,再說,地方不還是有巡檢和縣衙嗎?再不濟還有衛兵,怕個甚!”

細細思之,的確有道理,趙誠也沒崔泉的膽子,所以只能默認。

“保甲制的優劣,你也是清楚的,半個長沙府已經快弄好了,其餘的州縣也不能馬虎,作爲天下首善之地,須得好好操作一番!”

既然被認可,李嘉就直接吩咐道:“自今日起,到春耕之前,長沙府,必須將保甲之貫徹下去,由你們政事堂親自盯着,我會讓禁軍密切配合的,這可是國策,不能馬虎!!”

“微臣謹喏!”

趙誠點頭應下,這對於朝廷而言,是極爲有利的,自然不無不可。

待其離去後,李嘉搖了搖頭,想道:保甲從王安石到民國,一千來年,一直是中國農村的根本治法,優越性自然無疑,但最後難免會被地方豪族鄉紳給把持。

他又不是神仙,又沒有當員,怎麼可能超越,學習?

所以,用兵卒,作爲觸角,任免與地方,這是目前來說,兩全其美的法子。

“對於軍隊的教導,須得更加認真了!”李嘉呢喃道,他們就是檔員的替代品,希望不會讓人失望。

這次又是閩南,又是江南,死傷數萬人,人手是不缺的。

所以,長沙府後,就是湘西,嶺東,嶺西,以及荊南和閩南。

至於西川和巴東兩府,以及江寧和江西,由於新得之地,不急,慢慢來,最起碼,也得將那些官吏換一批再說。

“希望王先生不會令我失望!”

…………

卻說蕭儼、韓熙載二人,在江州分別後,韓熙載只能繼續前行,與王寧同行而不同船,直趨金陵。

金陵城日趨繁榮,絲毫沒有因國破而減損分毫,只是前一陣子轉運使司衙門的設立,讓商賈們頗有些不習慣,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賈,背靠官僚衙門,什麼時候納稅過?

只是亡國之人,不得不低頭,而生意也照做,吳越國的通商,更是給予他們意外之喜。

“果然勝於長沙、廣州!”王寧入了碼頭,看着船行如織的場面,也是極爲驚訝的,瞧這陣勢,金陵城怕不是有數十萬人,快抵得上長沙府了。

“相公,請——”李信擠出一絲笑,迎接道。

“還是稱呼我爲巡查使吧!”王寧笑了笑,說道。

李信身後的官吏,瞬間脖子一涼。

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323章胡昌翼第六百九十章第1149章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九百三十一章第1356章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260章離譜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1221章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五百章無言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七百零二章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1409章崩第1261章涼意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1278章拉薩第1386章就藩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1284章誘惑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45章無題第1115行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
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323章胡昌翼第六百九十章第1149章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九百三十一章第1356章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260章離譜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1221章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五百章無言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七百零二章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1409章崩第1261章涼意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1278章拉薩第1386章就藩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1284章誘惑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45章無題第1115行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