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繼承?”

李淮眉頭一皺,思慮了許久後,這才說道:“陛下若是想要繼承這尊號,自然是不成問題的,畢竟只是一個尊號而已。”

“而,如果您想要這個尊號,有實質性的威勢,恐怕目前效果並不大!”

“畢竟,太宗皇帝的‘天可汗’尊號,是生擒頡利可汗,由此震懾整個草原,西突厥,以及西域各國惶恐不安,瑟瑟發抖,才共推舉太宗皇帝爲‘天可汗’,那個時候,契丹人甚至都奴婢都算不得!”

說道這裡,李淮不由得挺起胸膛,頗爲驕傲,這可是他的祖宗。

李嘉也莫名的受到感觸,這也是他的祖宗啊!

貞觀年間,唐朝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甚至可能還包括印度用兵的勝利。

頡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中國軍隊活捉的草原帝國最高統治者。

打遍東亞無敵手啊!

所以,隋文帝的“聖人可汗”,雖然也有點威勢,但只是東突厥擁護的,比之天可汗,可以說差距甚大。

不過,隨即,他又醒悟過來。

自己雖然打敗了契丹人,這個草原霸主,但要它俯首稱臣,還遠着呢,“天可汗”這個稱號,繼承後,頗有些不相匹配。

李淮也是這個意思,名望達不到,天可汗的含金量還是不足啊!

“如果豐州被拿下,漠南諸部就算是咱們治下,威逼河西,那麼多的部落,光是憑藉着安北都護府的名頭,可是不管用!”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李嘉搖搖頭,輕聲述說着原因:“天可汗的名頭很好用,漢人用州縣,突厥人,回鶻人,則用天可汗的名頭。”

“換句話來說,得用胡人的體制,來治理胡人,生硬的讓安北都護府統治,這是不長久的。”

唐人的羈糜政策,某種意義來說,幾乎是名頭罷了,實際上的約束力並不強,一旦稍有疏忽,就會被其推翻。

遊牧外加奴隸制,纔是目前來說,最適合草原的統治方式,除非是工業革命,不然改變不了。

“您的意思?”李淮差異道。

“既然我是可汗了,那麼,草原上的可汗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李嘉笑着說道:“可汗不是有王庭嗎?那我也得有王庭,劃分肥沃的草場與我名下,那些部落也是我的屬民,其他的地方,則全部劃分出去,設百戶、千戶。”

皇帝闡述着自己的政治理念,他終於認清了現實,準備參考一下成吉思汗的法子,經過一些改變,治理草原。

如,針對草原上部落較多的特點,建立起一套“千戶”制度,分爲千戶、百戶、十戶,把所有部落進行混編,戰爭時統一指揮,放牧時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產單位,使得所有人都享有私有牲畜和田地。

這就讓草原某種意義上整體化,打破部落化特徵。

另外,還有貴族子嗣組成的怯薛軍,也是值得借鑑的好法子。

近距離的接觸培養,還可以作爲要挾,可謂是妙招。

李嘉準備在自己的王庭,建立一座草原上的王城,輻射整個草原,有事沒事去住一住,也是挺好的。

除了軍民一體,怯薛軍制外,還有斷事官制,也是蒙古帝國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謂的斷事官,說白了就是司法官員,剝奪部落酋長司法權,某種意義上的集權。

李嘉不準備如前唐那般冠個官位,就不再理會了,他要對草原部落進行編戶,設置斷事官,以胡制胡。

“您這般的想法倒是極好!”

雖然只是聽了編戶,但李淮卻極爲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在重組草原的秩序,增強朝廷的影響。

百戶,千戶,是世襲的,也只有世襲,才能讓他們去對抗部落首領。

如,一個上千戶的部落,其長子被封爲千戶,而其餘的子嗣本來沒有繼承權,但卻封爲百戶,多餘的戶口,自然被他們瓜分,若是不被允許,自然有大唐撐腰。

這是漢朝的推恩令。

而且,還可以將幾個不同的部落,組合到一個千戶手下,千戶是其中一個,如此激起矛盾。

等等,李淮腦海裡止不住的想法,讓他越發的興奮。

百戶,千戶,還是原來的首領,這樣一來,雖然只是換了名頭,但阻力大減,可玩的花樣,卻是數不勝數。

“您,您想要天可汗,就是爲了施行這招?”李淮激動地說道。

“沒錯!”李嘉微微一笑點頭道:“豐州遠在天邊,而幽雲,就近在眼前,契丹人統治數十年,數以百計的部落遷入,總不可能都殺了吧!”

“所以,今個我就用天可汗這個名號,來試試能否胡汗別治。”

“就從,編戶開始吧——”

李嘉望着藍天,舒了口氣。

……

“拔裡,唐人那裡是什麼意思?”

仰望着天空,奚人棄裡斤部,頭人拔裡坐在馬紮上,滿臉的愁苦之色。

本來他們部落在北方,然後跟着契丹人來到了武定軍,不對,現在叫武州,在這裡放牧,土地肥沃,糧食不缺,比草原上好太多。

可以,纔不過幾十年,契丹人就敗了,他們這些部落遺留在這裡,到反倒是成了難題。

那麼肥沃的土地,上好的草場,期裡斤部不想捨棄,也不想再次背井離鄉,回去的話,都沒牧場,只有打仗。

與其拼殺,不如在唐人口下討活,好歹也能活着不是。

“烏爾乞,你們烏滿部如何了?”

拔裡四十來歲,一臉苦色地問道。

“不清楚!”烏爾乞身邊壯碩,他黑着臉,從馬上下來,一臉凝重地說道:“那些搶戰漢人土地的,被殺了好多,但咱們這種,卻沒有什麼話。”

“若是唐人也是不管不顧,直接殺來,咱們可打不過,要不,還是回北方吧!”

“北方?”拔裡搖搖頭,說道:“咱們的牧場早就被佔了,拼殺的話,咱們部落反而會被人家吞掉,這可不行。”

“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就與唐人說說,我們願意對契丹人那樣,多交一些年貢,只要讓咱們繼續放牧!”

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1374章大喜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284章誘惑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147章兩人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308章諸王第1346章教子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1268章總兵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127章八議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20章哭泣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180章豐州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150章安北第1126章刑統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55章山民第1353章民艱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1336章鼓動第1104章幽州營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1141章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1260章離譜第1381章紕漏第1150章安北第1269章漠北第1249章想法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11章三門峽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376章無名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233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361章東去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一千零八章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141章手段
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1374章大喜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284章誘惑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147章兩人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308章諸王第1346章教子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1268章總兵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127章八議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20章哭泣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180章豐州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150章安北第1126章刑統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55章山民第1353章民艱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1336章鼓動第1104章幽州營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1141章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1260章離譜第1381章紕漏第1150章安北第1269章漠北第1249章想法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11章三門峽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376章無名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233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361章東去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一千零八章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141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