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幽州留後(二十六)

????ps:??感謝奕風、sailorren,eagleduke等兄弟的月票。話說老飯正積極投身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新無法讓大家滿意,還望諸位諒解,等學有所成,再將所學內容慢慢融入書中,哈哈。

在這項計劃中,首先一條就是要實現各部的定居,讓草原部族不再四處遷移。當然,讓牧民們徹底放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還需要一步一步來,不可能立刻克盡全功,這需要改變其放牧方式,由粗放而轉變爲精放,難度很大,真要說起來,也許百年都不一定能做好。但至少目前可以做到的是,讓貴族們定居下來。

品部已經徹底定居於柳城和燕郡,烏隗部也初步開始定居於懷遠軍城,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是不可逆的,一旦嚐到了定居的好處,想要讓他們再放棄安逸和穩定,幾乎不可能。

被分割後的迭剌部也可以算是定居下來了,這一點毫無問題,營州方面需要做的是繼續擴大扶余城的規模,讓依附滑哥兄弟的楮特部和涅剌部也加入其中。現在還需要考慮的是在饒樂山王庭築城,將乙室部、突呂不部、突舉部徹底粘在這片土地上。同時李誠中還打算將新的耶律部和述律部安置在烏隗部放棄的新城,將他們夾在營州和渤海之間,實現生活方式的蛻變。

然後是修路,將這幾座城池用官道和營州聯繫起來,一旦有變,大軍可以很快捷的迅速抵達。

要想改變契丹人的生活方式,通商是利器,除此之外,還必須加強教育。讓契丹人的底層部民們也學會唐言。識得唐文。懂得唐禮,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所謂“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李誠中打算從契丹的花朵們開始邁出這一步。

以上是一個龐大的計劃,李誠中的規劃是“十年”見效。但最後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他自己也不清楚。

雪夜入敵營之後的連續三天裡,西遼澤各方展開了密集談判,營州高層內部如何統一思想、僕從軍之間如何協調利益、戰敗者應當付出怎樣的代價。其中涉及到重要人事任免、各部落屬地重新劃分、修改、完善和簽訂《懷遠條約》、戰俘的分配、戰敗者貴族們的賠償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在這三天內逐一敲定。

之所以能夠那麼快完成各方談判,除了此刻各部頭領都在西遼澤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李誠中的存在。所謂“一言九鼎”,指的就是這種狀態。

十一月二十日,李誠中督帥大軍返回饒樂山,痕德堇可汗攜同契丹王庭隨同返回。

契丹乙室部、迭剌部、耶律部、述律部、突呂不部、突舉部、楮特部、烏隗部、涅剌部和品部等部落俟斤和長老雲集饒樂山下,其中包括從柳城、燕郡急招而至的新任品部俟斤李怠墨、大長老完失明,以及在懷遠軍城忙着做生意的烏隗部諸長老。

跟隨李怠墨和完失明北上饒樂山的除了品部諸長老外,還有一大幫中上層貴族。他們中有很多人是“營州社會民生髮展福利基金”的理事,這些人自發前來。用意不言而喻。

至於烏隗部俟斤乞活買,他就一直跟隨在李誠中身邊,經過白狼山軍校三個月的培訓之後,如今的乞活買已經卸下了懷約虞侯聯席本部的職位,正式就任新設立的中南海警衛局首任局長,目前直轄一個隊五十名衛士。這是什麼職責?這是大軍主帥貼身侍衛的統領!乞活買軍官培訓畢業的時候,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戰勝了那麼多競爭者——其中包括李誠中的愛將周小郎。

夜入西遼澤契丹大營回來的當天晚上,乞活買接到了李誠中的授權,讓他在都教化使姜苗的幫助下,對中南海警衛局進行擴充,從整個營州軍、懷約聯軍,乃至契丹各部、庫莫奚甚至室韋人中抽調精銳,組建一支員額爲五百人的警衛營!

除了契丹各部外,渤海國監國王太弟大封裔、新羅國鴻臚寺卿王太叔金成烈、熊津州都督甄萱、庫莫奚各長老、室韋山北部等投入懷約聯軍的部族首領等也陸續趕赴饒樂山。

十二月初一,李誠中於饒樂山會盟關外各部,重籤《懷遠條約》及多項後續條款,並依據條約擴充懷約虞侯聯席本部及懷約聯軍。

新的懷約虞侯聯席本部由十五人構成,繼續由鍾韶擔任都虞候兼懷約聯軍都指揮使,營州方面佔據五席、契丹各部佔據三席、渤海國佔據三席、新羅一席、熊津州一席、庫莫奚一席、室韋一席。

擴充後的懷約聯軍共計萬人,騎兵、步卒各半,分爲十營。耶律部、烏隗部、迭剌部、渤海國高氏及庫莫奚人各出一千騎兵,渤海國楊氏、烏氏、熊津州、契丹述律部、室韋等各出一千步卒。同時,除品部外,契丹各部還要抽調兵力,仿營州例,在饒樂山、扶余城、新城組建二百五十名常備兵額的預備營,統歸夷裡堇指揮,平時維持三城治安,戰時補充懷約聯軍損失。

在各部首領、長老們的共同推舉下,李誠中加“威信可汗”稱號,成爲“草原上最尊貴、最有威權的人”。其貴在各國國王、各部俟斤、首領乃至契丹可汗之上!“威信可汗”是草原上的一種尊稱,並無實際權力,但卻尊榮無比,能夠獲得這一稱號者,是真正獲得草原各族敬服之人。如果沒有李誠中的話,李存勖十多年後將憑藉武力得到這一尊號,但,沒有如果了……

對於李誠中來說,雖然他只是一個武將而非帝王,加了這一尊號後確實屬於僭越,但誰讓這是一個武人地位最爲巔峰的時代呢?何況李誠中本人並不清楚這一點,其部下大多是底層發跡的大頭兵,對於其中的門道更是摸不着頭腦。而少數知情者如聞訊而來的韓延徽,卻毫不在乎甚至有些暗自竊喜。

只有渤海國來人才似乎隱隱間覺得並不妥當,但在萬衆一致的歡呼聲中。誰也不敢擅自出言提醒。

這次會盟在其後的歷史中被稱爲“天覆會盟”。李誠中與各部、各國首領們以三牲敬天。誓言“共尊大唐”,並勒石以記之。這一誓約也被稱爲“天覆盟約”,是此後數百年裡關外各部、各國以大唐爲宗主的法理基礎。

會盟後的第三天,十二月初四。契丹十部聯盟大會舉行。契丹十部俟斤、長老和貴族在饒樂山下、饒樂水畔共襄盛會,李誠中以大唐營州都督、威信可汗的身份監督並主持了這一盛會,營州衆高層、渤海國、新羅國、熊津州、庫莫奚、室韋等部首領觀禮。

柴冊儀是契丹各部最爲重大的儀典,由遙輦式部落聯盟締造者阻午可汗所創。是部落聯盟推舉可汗的禮儀。但痕德堇一直是各部公認的可汗,號“鮮質可汗”,他早年登可汗位的時候就已經經歷過柴冊儀了,所以這次柴冊儀並非爲他而舉辦。

自從大於越釋魯掌握契丹聯盟軍國大權後,便自設了“大於越”這一官職,號“總知軍國事”。但這一官職並沒有得到大唐的承認——事實上長安根本沒有工夫理會草原上的這些事情,爲了加強這一官職的威權,釋魯在就任大於越的時候,就強行要求舉辦了一次柴冊儀。

李誠中舉辦這次柴冊儀的目的就是延續釋魯的做法,將大於越的就職儀典也用柴冊儀來施行。不僅大於越,夷裡堇的就職同樣如此。同時。他還要代表大唐,在柴冊儀上正式承認大於越和夷裡堇這兩個過去朝廷不予承認的職位。通過這種做法,可以加大大於越和夷裡堇這兩個官職的威權,真正在契丹人心中豎立起三權分立的概念。

痕德堇可汗自王帳中捧出“契丹軍國印”,兩位來自乙室部遙輦氏的長老分別捧“雲麾將軍”印、舉可汗大纛緊隨其後。“契丹軍國印”和“雲麾將軍”印是大唐天子於六十多年前頒賜給當時的契丹可汗屈戍的,和大纛一樣一直是契丹王庭可汗權力的象徵,尊貴無比。

三人在莊嚴的鼓聲中來到柴冊殿上。柴冊殿就是用木柴堆積而成的祭壇,所謂柴冊儀,就是在柴冊殿上接受各部玉冊的意思。

三人將手中的物件恭恭敬敬的擺放在祭壇之上,然後痕德堇可汗率各部貴族行叩拜禮。之後,痕德堇坐於祭壇之上的寶座,兩名長老下壇。

接着,契丹各部俟斤簇擁着新任大於越和夷裡堇,來到祭壇東北方拜日。新任大於越是滑哥,他終於如願坐上了大於越的寶座,雖說軍權沒了,但仍是異常興奮。而夷裡堇則仍然是迭剌部廢柴轄底——這是一個各方都能夠勉強接受的結果。

禮畢,由剛纔下壇的兩位遙輦式長老分別親自爲滑哥和轄底駕車,繞柴冊殿疾馳一週。兩車至登壇口而止,滑哥和轄底下車,李誠中上前,親自爲兩人披上毛氈——這是李誠中所定,目的是要加強大唐在柴冊儀中的威權。滑哥和轄底批上毛氈後向李誠中叩首三拜,拜的當然是遠在長安的大唐天子。

李誠中扶起兩人,親自將他們引上柴冊殿,分別坐在可汗痕德堇的左右,李誠中則站立於高臺一側。

各部俟斤陸續登壇,將自己部落內的兩份玉冊交給滑哥和轄底,交給滑哥的一份是部落中貴族的名錄,交給轄底的一份是部落中獲得撻馬身份的勇士名錄。

至此,原本的柴冊儀就要中斷,剩下的儀式將於第二天繼續進行,以示莊重。但,李誠中沒有時間,所以剩下的還得接着來。

與後世相同,痕德堇、滑哥、轄底三人在柴冊殿上分別做出重要講話,各部俟斤、長老們則表示堅決擁護,然後由李誠中代表大唐總結致辭,致辭的意思就是“你們三個好好幹,別辜負大唐的厚望”——總結致辭這個程序當然也出自李誠中之手。

講話結束後,四個人在柴冊殿高臺上沿着四周轉一圈,接受各部落貴人們的歡呼,然後下臺。早有專人做好了準備,等他們下了柴冊殿後,就用土石將這座柴冊殿封爲土臺——這座土臺就是以後契丹聯盟再行集會時用的觀禮臺了。

至此,柴冊儀結束,契丹十部聯盟的三權並立體系在形式上得以完成。

而李城中,則於十二月初五一早,帥中軍指揮部及諸將急速向南,營州軍則以營爲單位,在各營指揮官統帶下陸續返回柳城。懷約聯軍由解裡任副都指揮,分批由饒樂山向西,秘密行軍,至嬀州廣邊軍集結。(未完待續。)

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10章 西京變(十)第2章 幽州留後(二)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46章 春夏(十二)第42章 白狼山水間(九)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52章 盧龍節度(二十一)第30章 幽州留後(三十)第1章 羣衆演員李某第134章 中樞之要(四)第69章 轉折(一)第38章 白狼山水間(五)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18章 幽州留後(十八)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79章 釘子(十二)第83章 釘子(十六)第63章 饒樂山巔(十七)第37章 盧龍節度(六)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63章 燕郡問題(八)第7章 西京變(七)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26章 幽州留後(二十六)第137章 中樞之要(七)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5章 諸侯之定(四)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46章 雙極(十八)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110章 南北戰策(四)第59章 兩河輪戰(五)第4章 幽州留後(四)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83章 東都會盟(三)第58章 己未之冬(九)第20章 幽州留後(二十)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38章 盧龍節度(七)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117章 南北戰策(十一)第29章 雙極(一)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4章 饒樂山巔(十八)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84章 東都會盟(四)第47章 盧龍節度(十六)第20章 整軍(三)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2章 西京變(二)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22章 大河之東(七)第39章 春夏(五)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27章 插曲(四)第77章 轉折(九)第93章 決戰上黨(八)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10章 幽州留後(十)第15節 幽州留後(十五)第72章 懷遠新思維(四)第43章 君之野望(一)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70章 仁恕之道(三)第1章 羣衆演員李某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5章 榆關風雲(四)第28章 榆關風雲(七)第37章 雙極(九)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31章 諸侯之定(十)第140章 國器(二)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124章 河南(二)第11章 北迴歸線(一)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96章 決戰上黨(十一)第37章 春夏(三)第31章 榆關風雲(十)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35章 中樞之要(五)
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10章 西京變(十)第2章 幽州留後(二)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46章 春夏(十二)第42章 白狼山水間(九)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52章 盧龍節度(二十一)第30章 幽州留後(三十)第1章 羣衆演員李某第134章 中樞之要(四)第69章 轉折(一)第38章 白狼山水間(五)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18章 幽州留後(十八)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79章 釘子(十二)第83章 釘子(十六)第63章 饒樂山巔(十七)第37章 盧龍節度(六)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63章 燕郡問題(八)第7章 西京變(七)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26章 幽州留後(二十六)第137章 中樞之要(七)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5章 諸侯之定(四)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46章 雙極(十八)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110章 南北戰策(四)第59章 兩河輪戰(五)第4章 幽州留後(四)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83章 東都會盟(三)第58章 己未之冬(九)第20章 幽州留後(二十)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38章 盧龍節度(七)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117章 南北戰策(十一)第29章 雙極(一)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4章 饒樂山巔(十八)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84章 東都會盟(四)第47章 盧龍節度(十六)第20章 整軍(三)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2章 西京變(二)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22章 大河之東(七)第39章 春夏(五)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27章 插曲(四)第77章 轉折(九)第93章 決戰上黨(八)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10章 幽州留後(十)第15節 幽州留後(十五)第72章 懷遠新思維(四)第43章 君之野望(一)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70章 仁恕之道(三)第1章 羣衆演員李某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5章 榆關風雲(四)第28章 榆關風雲(七)第37章 雙極(九)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31章 諸侯之定(十)第140章 國器(二)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124章 河南(二)第11章 北迴歸線(一)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96章 決戰上黨(十一)第37章 春夏(三)第31章 榆關風雲(十)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35章 中樞之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