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罪己詔

楊氏得寵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很多年。而且,他們的得寵一日勝過一日,很得李隆基的歡心。爲了討得李隆基的歡心,楊氏總是費盡心思大拍馬屁,把楊氏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這在李隆基心目中得分極高。

李林甫所言,正楊氏在李隆基心目中的“高大全”形象截然相反。按照李林甫所言,楊氏是惡魔,來自地獄的惡魔,無處不在惡魔,他們吃人不吐骨頭,惡事作絕,而且還是讓人『毛』骨悚然的惡事。

說的全是事實,然而,李隆基難以接受,這與楊氏在心目中的形象背道而馳。

李隆基這一聲吼如同雷霆,震人耳膜,羣臣耳鼓嗡嗡直響,彷彿驚雷鳴響於耳際似的。

要是在以往,李隆基如此大怒,羣臣個個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今天,他們是個個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凝視着李隆基,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

“李林甫,你好大的膽子,你竟敢中傷楊氏。”李隆基指着李林甫,大聲咆哮。

“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沒有一字虛言。若是一字不屬,陛下可誅臣滿門。”李林甫鬚髮皆張,沒有絲毫退讓,昂頭挺胸,盯着李隆基,大聲抗辯。

李林甫這番舉動,反倒讓李隆基很是意外,有些愣愣的,想了想這才道:“你沒騙朕?”

如此說話,他的信心有些動搖了。

“陛下,丞相所言句句屬實。”羣臣齊聲附和。

“太子,你以爲呢?”李隆基把羣臣的話聽在耳裡,仍是難以置信,衝李亨問道。

李林甫多次對太子李亨下死手,欲置李亨於死地,雖然沒有得成。卻與太子李亨成了死敵。在這真假難辨時節,李隆基不得不問太子李亨。

這絕對是報復李林甫的良機,李亨眼中光芒閃爍,精光暴『射』。

只需要太子李亨一句話,李林甫就會身家『性』命不保,李林甫大是驚懼,很是後悔。怎麼就把話說得如此之滿呢?

羣臣也是緊張,把太子李亨看看。再把李林甫瞧瞧,不知道幫誰的好。

在李林甫迫害太子的事情中,最讓太子李亨憤怒的是,兩次『逼』得他把心愛的妃子休掉,方纔自保。爲此,他日思夜想,就是爲心妃的妃子報仇。今天,這良機終於來了,他猶豫難決,沉『吟』不語。

只需要一句話就報了仇,雪了恥,還能置李林甫於萬劫不復之境。

然而,楊氏作惡多端,讓他氣憤,若不爲百姓討回公道的話,他於心難安。

“若不討回公道。我能心安嗎?”太子李亨捫心自問。

“即使當上皇帝,也會愧疚一輩子吧。雖然皇帝的愧疚可以掩飾,可以粉飾,不讓別人知道,可是,能騙過自己麼?”李亨不斷轉念頭,卻是過不了良心這道坎。

“稟父皇,丞相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太子李亨大聲回答。

“呼!”李林甫長吁一口氣,提着的心終於落地了。

生死懸於一線,李林甫驚出了一身冷汗。

羣臣打量着太子李亨。眼裡多是讚許之『色』。可以想象得到,若是太子李亨借這機會公報私仇的話。一定會讓羣臣反感,很多人不會再認他爲太子。雖然失去了報仇的良機,卻是獲得羣臣的認可,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太子,你好大的狗膽,竟敢騙朕?”李隆基早在太子李亨猶豫之際,就看出了苗頭,他相信李林甫所言是真的。要不然的話,以太子對李林甫的痛恨,決不會猶豫,會脫口而出。

儘管他已經知道了答案,仍是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平日在自己面前表現得如同聖人一般的楊氏,怎麼就能做下如此惡事壞事呢?

做惡事就惡事吧,卻還是人神共憤的極惡之事。

這一腔怒火,無處發泄,全衝太子發作了。誰叫你是太子,李隆基的兒子,老子有火不衝兒子發,還衝誰發?

太子李亨這是遭了無妄之災,嚇得不輕,心驚肉跳,忙大聲回答:“父皇,兒臣不敢有絲毫虛言。”

“你你你……”李隆基指着太子李亨,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是怒火暴發的前兆,要是在以往,羣臣會個個低垂着頭顱,大氣也不敢出。今天卻是個個高昂着頭顱,與李隆基對視,沒有絲毫猶豫。

“呼呼!”李隆基大口大口喘氣,胸膛急劇起伏,如同波浪一般。

“呼!”過了老半天,李隆基吐出一口濁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還有什麼惡事壞事,你們都說出來。”

這讓羣臣很是意外,又是大喜,如此看來,李隆基已經信了,還百姓公道一事,大有可爲啊。

“李林甫,你說。”李隆基點名了。

李林甫應一聲,接着。楊氏所作的壞事惡事太多,一時之間哪裡說得完,李林甫只難撿具有代表『性』的來說。李林甫能說會道之人,在他說來,條分縷析。

更讓人驚訝的是,李林甫竟然字字屬實,沒有加入絲毫誇大成份。興許,這是李林甫這輩子第一次全部講真話了。

李林甫以“口有蜜,腹有劍”著稱,當着人說人話,當着鬼說鬼話,這輩子就很少說實話,今天說的全是實話。而且,他這輩子就沒有說過如此多的實話,堪稱一奇了。

每說一件,李隆基的臉『色』就難看一份,直到李林甫說完,李隆基的臉孔扭曲了,極爲難看,臉『色』鐵青,胸膛急劇起伏,似欲即將噴發的火山。

“還有誰說?”李隆基緊咬牙關,一字一頓的問道。

要是在平時,誰敢再接着說話?今天卻是撞鬼了,邪門了,羣臣爭着說。

李隆基一個一個的點名,羣臣一一道來,他們說的全是實話。然而,實話最傷人。李隆基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朕不信,朕不信!”李隆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額頭上的汗水如同泉水般直冒:“如此禽獸不如的事,怎麼是人做得出來的?是個人都不會如此做。是你們,是你們。是你們在中傷楊氏,是不是?是不是?”

指點着羣臣。吼得山響,口水橫飛。

羣臣都知道,李隆基已經信了,只是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需要給他點時間。

猛然間,李隆基停了下來,大吼道:“楊釗呢?快傳楊釗。朕不能偏聽偏信。朕要與楊釗前來對質。還有,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楊氏都來。”

如此惡毒之事,即使要編也編不出來,一聽就知道是真的。可是,李隆基對楊氏太過寵信,仍是不願接受,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內接受。

“陛下,楊釗已死,楊氏已滅。”李林甫猶豫了一下。大聲稟報。

“什麼?”李隆基一聲咆哮,如同千個萬個炸雷轟鳴,指點着李林甫的鼻子:“是你,一定是你殺了楊釗,滅了楊氏。楊釗盯着你的相位,你爲了保住相位,你才殺了楊釗,滅了楊氏滿門。是不是?你莫以爲朕不知你與楊釗的過節?”

李隆基本是一代聖明天子,雖然不如以前精明瞭,仍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有好多事他是看在眼裡,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今天大怒之下,竟然把等秘事說出來了。

李林甫是恨不得楊釗死,可是,他卻絲毫不讓,道:“陛下,臣是與楊釗有過節,是恨他。可是,楊釗之死,並非出於臣之手。楊釗是死於憤怒的百姓之手,被百姓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光了,只餘一具骨架。”

“這怎麼可能?”李隆基一萬個不信,卻是不得信,這是真的。

因爲,如此之事,他要查出真假,太簡單了,誰也知道如此作假。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詢問。這些百姓就在宮外。”李林甫絲毫不讓。

“陛下,臣等今日把百姓帶來。陛下若有疑問,自可親自詢問。”羣臣轟然道。

李隆基愣了愣,指點着羣臣,大吼道:“若有一字虛言,朕誅你們滿門,滅你們九族。”快步而去,如同風一般快。

羣臣忙從後跟了上去。

李隆基如同一頭受傷的兇獸,怒氣衝衝的登上皇城城牆,放眼一望,只見黑壓壓一片人羣,一眼望不到頭,全是百姓。

“陛下,爲要草民作主呀!”

“楊氏爲禍之烈,千古罕見,壞事做絕,惡事做盡,還請陛下還草民公道。”

李隆基還沒有說話,百姓的喊冤聲就響成一片。

百姓的憤怒、委屈、不甘、希冀,真真切切,不需多高明的才智,只要兩個肩膀扛顆腦袋都能聽出來。

李隆基質問還沒到嘴邊就不得不嚥了回去。長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你們有什麼委屈,你們盡說來,朕爲你們作主。”

此言一出,一片哭聲響起,百生不住抹眼淚,怨氣沖天,七嘴八舌的道來,說的盡是楊氏做的惡事。

他們是親身經歷者,所說觸目驚心,讓李隆基目眥欲裂,一雙眼睛瞪得滾圓。

百姓的講述沒有李林甫那般條分縷析,沒有絲毫加工修飾,卻是原汁原味,更能震憾人心。雖然李隆基已經聽羣臣講過一遍,此時再度聽來,一顆卻是怦怦直跳。

聽了十幾件,李隆基最後一絲毫疑慮也不復存在了,他終於理解爲何李林甫和太子李亨這樣的死敵也能聯手了,若不如此,若不能爲百姓討回公道,於心難安。

“卟嗵!”李隆基跪在城牆上,仰首向天,大呼一聲:“楊氏爲惡如此,朕之罪矣!”(未完待續)

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0章 楊氏失勢第8章 哥哥我要!第65章 搶!(上)第32章 消息走漏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4章 重返前線第27章 再戰再勝第13章 石國叛變第42章 忠厚人吶!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17章 一字千金第1章 吐蕃入侵第58章 和談第2章 猛將如雲第2章 英風烈烈!第9章 看你的!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30章 血戰龜茲第42章 除惡務盡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43章 報應來了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15章 蠢蠢欲動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43章 報應來了第31章 大軍壓境第29章 冰川天險第16章 疏勒解圍第1章 春光乍泄第51章 楊貴妃(上)第55章 監軍第28章 奪得首功第5章 挺進波斯第35章 李白建功第23章 欽命將軍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22章 衝突第37章 構陷太子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11章 于闐解圍第6章 李白榮升第19章 特勒滿川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35章 李白建功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2章 范陽精銳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5章 吐蕃中計第1章 史思明第55章 監軍第16章 盛大慶典第83章 落井下石第27章 郭子儀第38章 封常清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67章 不信!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4章 千載良機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51章 楊貴妃(下)第81章 碎葉城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7章 天竺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2章 最後一關第29章 龍爭虎鬥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8章 滅天竺?第23章 欽命將軍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6章 李光弼第31章 後宮風波第46章 有辦法了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9章 看你的!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25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25章 中亞泣血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奪得首功
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0章 楊氏失勢第8章 哥哥我要!第65章 搶!(上)第32章 消息走漏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4章 重返前線第27章 再戰再勝第13章 石國叛變第42章 忠厚人吶!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17章 一字千金第1章 吐蕃入侵第58章 和談第2章 猛將如雲第2章 英風烈烈!第9章 看你的!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30章 血戰龜茲第42章 除惡務盡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43章 報應來了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15章 蠢蠢欲動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43章 報應來了第31章 大軍壓境第29章 冰川天險第16章 疏勒解圍第1章 春光乍泄第51章 楊貴妃(上)第55章 監軍第28章 奪得首功第5章 挺進波斯第35章 李白建功第23章 欽命將軍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22章 衝突第37章 構陷太子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11章 于闐解圍第6章 李白榮升第19章 特勒滿川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35章 李白建功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2章 范陽精銳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5章 吐蕃中計第1章 史思明第55章 監軍第16章 盛大慶典第83章 落井下石第27章 郭子儀第38章 封常清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67章 不信!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4章 千載良機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51章 楊貴妃(下)第81章 碎葉城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7章 天竺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2章 最後一關第29章 龍爭虎鬥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8章 滅天竺?第23章 欽命將軍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6章 李光弼第31章 後宮風波第46章 有辦法了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9章 看你的!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25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25章 中亞泣血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奪得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