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

時間回到天寶六載三月中旬。

李瑄沿着大非川古道,前往赤嶺。

路過公主佛堂的時候,李瑄帶人停下,對公主佛堂進行祭拜。

由於吐蕃不信佛教,佛堂已經破敗,不僅周圍雜草叢生,連牆體都已脫落,以後李瑄會讓人重新修葺公主佛堂。

使佛堂成爲唐、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要景觀和座標。

石堡城。

一千唐軍士卒,就將他們堵在山上。

這些士卒都是赤嶺紅巖堡、鷹山堡等十幾個戍堡的士卒。

唐軍以後不需要在赤嶺上駐守戍堡,一個石堡城足矣!

因準備大戰,吐蕃儲存的糧食、柴火不少,收集雨水、雪水,在吃喝方面,吐蕃士兵倒也不愁。

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焦慮充斥在每一個吐蕃士兵的心中。

守將悉諾羅時時眺望,再也看不到吐蕃的煙塵。

狼煙已經燒完,吐蕃似乎已經遺忘自己在赤嶺還有一座堅城——鐵刃城。

悉諾羅站在城上,還能望至大唐境內,許多百姓在河湟開墾土地……

那些荒廢已久的土地,大唐已經開始耕種了。

這意味着什麼,悉諾羅心裡明白。

唐人的春天來了……

石堡城守軍還陷入寒冬之中……

一千多人,半年時間都在光禿禿的山堡中,先不說生病,就是孤寂,也會讓一些士兵悶出病來。

之前石堡城的吐蕃士兵,經常下山騎馬去唐境打秋風。

現在只能面對堅城和赤色的岩石。

這一日,石堡城下的唐軍肅穆,全部出營寨。

一直在城牆上“望穿秋水”的悉諾羅還以爲唐軍要攻城,立刻呼喊士兵各就各位,準備將儲備已久的雷石滾木從坡上扔下去。

“拜見李帥!”

將士們見李瑄後,齊聲一喝。

驚空遏雲的聲音讓石堡城上的吐蕃士兵身體一震!

悉諾羅知漢語,面色更驚。

他果然看到大纛和衆多旌旗。

雖然看起來只有一千餘騎,但盡爲鐵甲。

李瑄讓將士們免禮後,詢問郎將:“石堡城守軍有無異常舉動?”

“啓稟李帥,吐蕃在石堡城上,並無異常。他們的狼煙似乎已經燒完,已經有一個多月,不見狼煙。”

唐軍郎將向李瑄回答道。

李瑄微微點頭,向廖崢嶸吩咐:“將尺帶珠丹帶下馬車……”

“遵命!”

廖崢嶸立刻將馬車上的尺帶珠丹拉下來。

尺帶珠丹的馬車是專門定製,不僅能躺下,還能避風雨。 wWW ✿ttκá n ✿¢ ○

每天得給尺帶珠丹好吃好喝哄着,生怕這傢伙沒到長安就一命嗚呼。

那樣就不好向李隆基交待了。

尺帶珠丹滿臉傷感地下車,他熟悉這個地方。

開元二十九年,他站在石堡城上,觀看河湟,指點江山。

世事無常,再次到石堡城竟是以如此屈辱的身份。

他之前想過絕食而死,但忍了兩天後,李瑄將香噴噴的烤羊腿放在他的面前,他還是不爭氣地啃了起來。

死是很可怕的事情,他終於明白自己沒有勇氣去死。

“贊普,你是想看着這一城人死去呢?還是想他們活着呢?”

李瑄走到尺帶珠丹面前說道。

“哼!石堡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攻擊此城,你們最少死一萬人。用一千換一萬,天下能有比這更值得的事情嗎?”

尺帶珠丹脖子一別,他很嘴硬。

“我半年未攻石堡城,難道我沒有再堅持半年的時間嗎?半年不夠,一年上面的人還不會被餓死嗎?”

李瑄反問一句,指着聳立的石堡城說道:“成與不成,不是你能做主的。將尺帶珠丹押送到石堡城下的小道旁。”

廖崢嶸聽後,立刻壓着尺帶珠丹到上山的小道。

城上的悉諾羅,突然看到這個身影有些熟悉。

但距離太遠,他又無法確定。

這時,一名唐軍隨軍,孤身登上山道,向石堡城而去。

之所以沒直接將尺帶珠丹押上去,是怕吐蕃守軍狗急跳牆,或者直接扔雷石滾木,把尺帶珠丹砸死。

悉諾羅見一人上來,沒有下令攻擊,而是要看看此人有什麼好說的。

“下方之人,爲爾等贊普。還不開城投降,更待何時?”

隨軍穿着鐵甲,用吐蕃語大聲向石堡城上喊道。

“敢在這裡妄言,你想死嗎?”

悉諾羅拿起一柄強弩對準隨軍。

他以爲唐軍想靠這種下三濫的伎倆,令他們投降。

“我是否妄言,將領心裡清楚。我軍肆意圍困石堡城,你們的援軍在哪裡?我爲你們帶來一條生路,而我只是一個隨軍,你射死我,全城都要陪葬。”

隨軍根本不怕他的,還拍着胸口,底氣十足的模樣,他們這種文官立功的機會不多,一定要抓住。

石堡城守將悉諾羅被鎮住,一時間不敢開強弩。

吐蕃守軍也有些心慌,他們聽到贊普被唐軍擒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贊普可是天神下凡啊!

頓時,士兵們面面相覷,竊竊私語。

隨軍見此,取出一柄七寸金箭,對城上喊道:“這是贊普金箭,爾等是否見過?”

隨軍距離城牆很近,距離悉諾羅城上城下只有三丈遠。

看到贊普金箭後,悉諾羅大驚失色:“好像真是贊普金箭!”

贊普金箭是吐蕃的兵符,一直由贊普隨身攜帶。

贊普金箭落到唐軍手中,說明小道口的人,很可能是尺帶珠丹。

悉諾羅有些頹廢,彷彿一直守護的信仰塌陷一樣。

其他士卒也六神無主,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

悉諾羅想了想,下令用吊籃將一名見過尺帶珠丹的百夫長放下去。

隨軍很有風度地帶着這百夫長下山。

隨着越來越近,百夫長看得清晰。

長鬍須是尺帶珠丹的標誌,因此尺帶珠丹又被稱爲梅阿迥。

雖精氣神不如往常,但他能確定這就是贊普。

他見過兩次贊普,皆是在盟會之時。

“贊普!”

百夫長跑到尺帶珠丹旁邊,納頭就拜。

尺帶珠丹又感受到久違的尊嚴。

他想說什麼的時候,見李瑄突然將手摸在劍柄上,頓時心驚肉跳,連忙道:“你回去吧!我這裡很好!”

尺帶珠丹知道李瑄猶如狼一樣有耐心。石堡城耗不過李瑄。

與其孤城防守,倒不如直接投降。也以免李瑄看他不順眼折磨他。

百夫長不是傻子,再次向尺帶珠丹磕了一個頭後,轉身到石堡城下,將事情告訴悉諾羅。

見士兵全無士氣,悉諾羅猶豫後一咬牙,下令開啓石堡城門。

一隊隊吐蕃士兵,卸掉盔甲,丟下兵器,來到山下。

李瑄揮手將尺帶珠丹帶上馬車。

吐蕃守將的投降,在李瑄意料之中。歷史上石堡城之戰,哥舒翰猛攻石堡城十幾日,在雷石滾木消耗殆盡,唐軍攻上城牆後,悉諾羅率領四百多名吐蕃士兵投降,並未戰至一兵一卒。

李瑄派三百跳蕩騎將除悉諾羅外的吐蕃士兵,押送至伏俟城一帶。

羅興帶着神策衛到石堡城探查一遍,確認沒問題後,李瑄登上石堡城。

站在城牆上,果然能眺望到河湟,那東北山口和東山口一覽無遺。

赤色的山峰巖石,連山突兀,在落日的餘暉下如同血染一樣。

“此關隘,將成歷史,今後永不用!”

李瑄又望向青海方向,雖然看不清,但說出的話如同誓言一樣。

今後石堡城的駐軍更多是作爲赤嶺東山口的巡查。

他要將疆域往雪域高原推進。

“赤嶺以土地皆赤,赤地無毛而得名,這個名字寓意不大好啊!”

高適突然來這麼一句。

“我聽百姓講過一個故事。文成公主遠嫁松贊干布,從赤嶺東山口路過。歇息的時候,公主登上一座山峰,向西眺望,涌出思鄉之情,她不禁取出長孫皇后賜予的日月寶鏡觀看,鏡子裡面竟然倒映長安一百零八坊和長安周邊的景色……”

“見此情景,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日月寶鏡摔成兩半。東邊的半塊朝西,映着落日的餘暉;西邊的半塊朝東,照着初升的月光….”

“有此故事點綴,以後就將赤嶺改名日月山吧!”

李瑄向高適等僚屬說道。

這肯定不是真實的事情,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卻有美好的寓意。

“日月山爲上佳之名,借大夫之口流傳開,必會使人津津樂道。”

高適等僚屬都覺得改爲“日月山”更好。

青海、日月山,連起來有不凡的韻味。

唐軍剛納日月山爲版圖,改名也爲新的開始。

就這樣,改名之事被記錄下來,屆時呈給朝廷。

關於石堡城的佈局,李瑄觀看一遍,心裡有大致的瞭解。

石堡城的劣勢也挺明顯的,它沒有直接遏制住山口,導致下山的路被堵住,就會變成一座孤城。

優勢方能憑藉石堡城如虎添翼。

大劣勢卻無法藉助石堡城翻盤。

李瑄吩咐士兵將城中好好收拾一番,當天晚上他住在石堡城。

翌日,李瑄離開回湟水。

石堡城先由諸戍堡士兵鎮守,等綏和守捉到來後接替。

青海他肯定還要去,但在此之前,需回湟水一趟,處理一些事情。

一路上,能看到衆多忙碌的身影。

“拜見元帥……”

這些百姓見李瑄路過,紛紛拜見。

此時,李瑄封王的消息,還未傳至河湟。

但在百姓心中,李瑄就是神一樣的人物。

吐蕃被打跑,荒廢的土地,又可以重新啓用。

“諸位鄉親種得是什麼糧食?”

李瑄下馬向這些百姓詢問。

“回元帥,我們種得是棉花。”

一名老者向李瑄回答道。

“漢地還未大規模種棉花,伱們敢用一年的汗水去拼搏一下嗎?”

李瑄鄭重地說道。

不久前劉晏已經向他彙報過,他之前大戰的時候,又有一些西域商隊,帶着棉花種子前來。

劉晏遵從李瑄的吩咐,將這些棉花種子全部高價買下。

由於戰鬥原因,軍屯無法耕種,只能將一部分棉花種子分給百姓。

讓百姓到日月山附近,翻新荒地,種植棉花。

“都說這是元帥從西域得到種子,能讓我們冬天不被凍着。我們相信元帥!”

老者如是說道。

其他百姓雖未說話,眼中也是這個意思。

他們相信元帥!

李瑄剷除豪強,分豪強土地,馬肉給百姓。

西平郡的百姓,皆視李瑄爲父母官。

種植棉花的注意事項,也已告訴他們。

“我是西平郡都督,不會害鄉親們。大家儘管按照吩咐種植。它一開出花,人間就有溫暖。”

李瑄上前握住老者粗糙的手,讓他們放心。

只要棉花種出,就能換得糧食。

他會製造彈棉花弓,教導士兵,讓士兵爲百姓彈棉花。

百姓們被李瑄的話感動,也被李瑄的平易近人動容。

誰能想到高高在上,戰無不勝的李瑄,能心平氣和地對待百姓。

“您是父母官,老朽一生未聞如元帥一樣的官吏。”

老人越說越激動,僅僅地握着李瑄。

“鄉親們纔是我衣食父母。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我雖是邊帥,但我從未忘記我是隴右採訪使,是西平郡都督,這是我的使命,大家也不必感激我。我等着看日月山下,遍地白花。我也祝賀鄉親們豐收。”

李瑄由衷地說道。

百姓們泣不成聲。

而李瑄關愛百姓的風格,影響着高適、岑參等僚屬。

他們也立志想成爲李瑄一樣,爲民做事的父母官。

鄉親們知道李瑄軍政繁忙,不多挽留。

他們對傳說中的棉花,更加自信。

李瑄與百姓告別後,回到湟水城,中途又遇到不少百姓,有的是種植棉花,有的種植粟米。

許多已經沒過腿的麥田,綠油油地一眼無盡。

河湟之地,百廢待興之象。

現在九曲、河湟的潛在耕地根本耕種不完,李瑄要規劃遷移百姓。

最好等他成爲宰相時進行遷移,更爲方便妥善。

回到湟水,李瑄令劉單迅速招兵,補足諸軍的空缺。

如果詔書到達,神策、綏戎、定戎三軍,也得儘快募全。

可以派人從蘇毗、党項、吐谷渾、通頰等軍中,選一批英勇者爲班底,再選一大批漢人充入,在高原訓練。

李瑄在節度使的府衙處理一些事宜後,讓人將霍邑令帶上來。

“據說你向聖人送一塊瑄玉,一面爲九,一面爲五。你這是想幹什麼?”

霍邑令被押送到李瑄面前後,李瑄質問道。

李瑄本以爲只會有一些歌謠,不曾想霍邑令直接上瑄玉,還揚言是天兆。

不當人啊!

幸虧他提前和楊玉環說過類似的事情,否則以李隆基的腦回路,難免會多想。

“大夫饒命,這都是誤會,是下官相信那些刁民,才把那玉璧送給聖人……”

霍邑令不是硬骨頭,被帶到湟水城之後,惶惶不可終日,無數次幻想與李瑄相遇後,該如何爲自己脫罪。

“這麼說你還挺冤枉的?”

李瑄笑了一聲:“就算你有眼無珠,不知玉的品質,但你拿到玉璧的時候,難道不知此玉的含義嗎?”

“下官確實不知……”

霍邑令硬着頭皮矢口否認。

“你能成爲縣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瑄看霍邑令嘴硬,不耐煩地下令道:“來人,將霍邑令拖出去砍了。”

皇帝把霍邑令送過來,代表李瑄可以隨意誅殺。

歷史上有人告安祿山謀反的時候,李隆基就是直接將告狀者綁到范陽,任由安祿山處置。

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5章 斬將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106章 積石軍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293章 天將軍第20章 皇帝問策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5章 興慶宮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8章 一石強弓第70章 陷陣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5章 興慶宮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89章 王昌齡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33章 龍駒島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4章 殺人滅口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17章 楊玉環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72章 心在動第17章 楊玉環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293章 天將軍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
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5章 斬將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106章 積石軍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293章 天將軍第20章 皇帝問策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5章 興慶宮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8章 一石強弓第70章 陷陣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5章 興慶宮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89章 王昌齡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33章 龍駒島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4章 殺人滅口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17章 楊玉環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72章 心在動第17章 楊玉環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293章 天將軍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