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秦王書房

麥比烏斯環!

李元興靜靜的看着慈苦大師,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良久!慈苦大師道了一聲佛號後說道:“殿下,正面亦是反面,反面亦是正面。優點和缺點,只是看待的角度方式不同罷了。失主既然知曉這莫比斯環的深意,又何必在意那匹馬的小缺點呢!”

好厲害!李元興真心要說一個服氣了。

可是,李元興卻是來自後世現代的人,在那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人的理念思想更加的寬廣,所以李元興自然也有話說。

“大師,既然正面亦反面,反面亦正面。那麼佛亦魔,魔亦佛,有何區別?”

“殿下,心中有佛既是佛,心中有魔既是魔!”慈苦從容的回答道。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本王送大師一句話,是道家的話。耽靜反爲靜縛!”

慈苦聽完之後,沉思片刻猛的擡起頭來:“殿下,此話應該是佛家的話。此語深含佛理,尋求靜而找靜的環境卻不是真靜,身處鬧市而心靜纔是真靜!”

李元興很嚴肅:“這是道家的話,你們佛門典籍中有嗎?換一句,給你們佛家吧!談空反被空迷,這纔是你們佛家的,色既是空、空既是色。道家將的是靜!”

慈苦想辯,一個念頭從心底冒了出來後,起身向李元興施了一禮:“殿下大智慧!”

李元興擺了擺手,轉身向外走去。

慈苦看着李元興的背影默默的點了點頭,此時他纔是真正的悟了,什麼是佛。佛不是佛經,不是佛號,而是本心。秦王殿下曾經在道家傳承之中多次提到本心亦道心,此時換成佛家,本心亦佛心。

這並不代表着道佛一家。

慈苦認爲這是李元興在給他一個提點,在大唐無論道佛,守住本心纔是修行。

這也是一個警告,在大唐,守着本份纔可長久。

四大皆空慈苦相信就是自己都難以作到,回憶數年前與幾位師兄爭主持之位時,他亦有爭勝之心。

忠君愛唐、勸人向善、先有大唐、再有佛門。大唐的佛門是大唐的佛門,與天竺的佛無關,這纔是佛門在大唐的生存底限。

阿彌陀佛!

慈苦道一聲佛號,心中空明瞭許多,佛度人向善纔是正道。

李元興出了客房,去了新建的議事館,秦王莊的建成率已經達到了四成,以三個多月的時間而言,這已經是神速了,如果李元興不是秦王,光是這個莊子需要修上好幾年。

議事館是一座連片的建築,依然大唐的建築風格,再配合李元興對環境的要求,自然是有花有草,有小橋流水穿插其間。建築以巨木爲柱,磚石爲牆,很快就可以將主體建起來,那些雕樑畫棟被李元興要求延後,所以建築的速度大大的提高。

此時,崔君肅與魏徵正在一起驗收議事館主廳與三個小廳。

兩人很挑剔,那怕雕樑畫棟的部分免除掉,可他們似乎對門窗、臺階,甚至是地板都一塊塊看過了。

李元興站在門外,看着兩位長史批評着有瑕疵之外,工匠管事那一臉緊張的樣子。不由的笑了。

聽到笑聲,廳內的幾人回過頭來。

一看是秦王殿下駕到,立即施禮:“殿下安好!”

“挺好的,這地板還是挺不錯的,以燒瓷器的方法燒出來,果真比青磚好看多了。只是手工繪畫出的花紋實在太費工,倒是工匠們動動腦子,把畫改爲印,不但可以整齊美觀,而且省工,省時!”

“是,下臣一定讓工匠們多多研究!”工匠管事趕緊施禮回話。

李元興揮了揮手,示意閒雜之人離開,廳內只留下了兩位長史。

“佛門主動交糧稅一事,兩位長史如何看待?”李元興開口問道。

崔敦禮與魏徵交換了一個眼色後,顯然兩人已經商量過了。崔敦禮說道:“殿下,以我們的意見是,寺中主動交與不交,都沒有關係,戶部查賬自然是要有一個說法的。寺廟與士族怎麼能相提並論。”

李元興明白崔孰禮的意思,士族今年交多少都是一份誠意,明年自然會按賬目來。

“去本王書房說話!”

李元興的書房,可以說比起大唐皇帝李二的書房還神秘,那絕對是大唐第一禁地。

聽到說去書房,兩位長史都是有身份的人,心中卻也有着一份激動,能夠進入秦王書房的人,不僅僅是信任,更是身份的代表。

李元興的書房院落距離議事廳是相鄰的,但就是這個相鄰也有一里遠,中間相隔的只有一個小花園,這個花園不過幾十步寬。而兩道門,卻有六百多米遠。光是這樣的寬鬆的環境,放在後世的現代,就是作夢了。

書房,說是書房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院落。

正門是兩個會客廳,其中一個就是李元興經常用到的小會客廳。另一個會客廳沒有起用,有小會客廳的三倍大小,現在還空着,作爲護衛們臨時休息的地方,裡面有一些椅子,爐子,還有水桶。

穿過正門,是一條羊腸小道。

兩旁則是花園,一側有假山,另一側是水塘與亭子。

李元興的書房是呈品字形的三間屋,一間是正式的書房,按後世的面積算有大約八十平米的室內面前。另一間是李元興休息的臥房,以及佔了大半面前內間的倉庫,能放在這裡的東西,肯定不會是普通的東西。

最後一間,三分之一是小書房,武曌用的。三分之二是資料庫。

三間屋的中心位置是石板鋪設的地面,有一個石桌以及四個石凳。

周圍一圈則是三步寬的水道,以圓石鋪底。外圍則是各色植物,後牆邊上是竹林。

環境非常好,在這裡卻是很幽靜。

“殿下,那屋後的竹林萬一有賊子潛伏……”崔孰禮話說到這裡便不再說下去了。既然都說秦王書房是大唐第一禁地,那麼安全問題也應該有所注意。

李元興衝着守在小道與書房三屋接合處兩名親衛點了點頭。

其中一名親衛施禮後離開自己的哨位,從身上拿出三根短木棍,向着竹林的方向扔過一根。木棍在空中飛過的時候,一聲尖銳的哨聲從院子四周發出。

瞬間,周圍圍牆上出現了十個手持弓弩的軍士,又有十人從正門衝了進來。

扔木棍的軍士向領班的隊長施了一禮:“隊正,殿下測試防衛!”

那隊正向李元興施了一禮:“殿下!”

那小書房的屋門打開,武曌從裡面跑了出來:“誰,誰敢大膽闖入!”可一看,院內好多人,武曌又抱怨着:“不要隨便觸動警報器呀,怪嚇人的!”說罷,又回屋去了。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那親衛又將另外兩根木棍向着不同的方向扔去,又是兩聲警報聲響起,這親衛身上帶着木棍,其實也爲了示警,一但發現有人,萬一警報沒有響,他就扔木棍,絕對可以觸發警報。

隊正施禮後,帶着護衛出去了,圍牆上的人也撤退了。

武曌原本的計劃全套安防系統,李元興當時就阻止了,先不說加上監控器有多麻煩,有多難解釋,就是費電一項就難解決。這紅色感應能發出一聲警報就足夠了,秦王莊的護衛足夠多,有聲音無論什麼理由,自然就會有人來查看的。

站在書房門前,兩位長史心中都有一些緊張。

李元興站在門內:“兩位長史請!”

“謝殿下!”

李元興的書房,八十平米的實用面積,以後世的書房而言,足夠大了。可放在大唐,李元興卻感覺有些緊張,房間內應該再好好規劃一下,重新制作一些櫃子與架子,空間利用率一定會更大的。

兩位長史打量着書房。

進門後是一處屏風,畫着竹子,似乎是諸遂良的手筆,楠門骨架。

右邊擺着一個花架,人只能從左邊入內。

進入書房,兩位長史眼前都是一亮,他們想像過無數次,會有多少神奇的寶物。可進來之後,裡面可以說除了紙與書桌書架之外,當真沒有多少他們能夠認出的東西來。

李元興的書桌一丈長,三尺寬,右側有一個延伸的半桌,上面擺着幾個古怪的盒子。正面桌上,有一個黑色的板放在正面,似乎秦王殿下坐下之後,這個板會擋住殿下的視線纔對,這真正讓人無法理解。

桌上擺着幾盆蘭花,照顧的極好,然後是桌兩邊都有一尺多高的架子,專門用來放紙張。

書桌的左側,距離書桌一步遠,就是豎列着的三排書架。再往後就是一道隔牆,牆的另一邊是什麼,卻是看不到了。

而右則,一塊巨大的白布平整的吊在那裡。爲了吊的平整,下面有木杆還有鐵塊。

右側除了這白布,就是一張圓桌,上面擺着一個茶盤。

最讓兩位長史感覺到神奇的,就是右側角落那裡有一個木架,木架上擺下都擺着許多黑色象石塊一樣的東西,最上面一層有着許多紅、藍、綠、黃的燈在不斷的閃爍着。(未完待續。,!)

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782節 博弈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57節 鬥!第9節 軍神上門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375節 瓷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52節 星空第808節 地標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815節 酷吏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71節 天策上將第72節 大軍齊出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05節 民族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31節 茶之說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59節 孤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707節 遺囑(下)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59節 孤第488節 軍魂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151節 夜深沉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786節 海熱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每544節受審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06節 火計(四)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
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782節 博弈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57節 鬥!第9節 軍神上門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375節 瓷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52節 星空第808節 地標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815節 酷吏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71節 天策上將第72節 大軍齊出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05節 民族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31節 茶之說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59節 孤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707節 遺囑(下)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59節 孤第488節 軍魂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151節 夜深沉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786節 海熱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每544節受審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06節 火計(四)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