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

李義井不由地緊張起有想到他們一上岸沒有老嘔人發現了。

他看着王朝他們,可是他們臉上一點緊張的表情也沒有。韋員遞了路引交給了那個叛軍的小指揮官。如果李義先看到了更緊張,這是一張宋朝的路引。而不是他們準備的叛黨頒發的路引。

然後韋晨還從懷裡掏出一疊交子來,說道:“各位弟兄們,辛苦了,這點錢拿去喝茶去。”

看到這疊錢,這幾個個巡邏的士兵一個個臉色開始變得柔和起來。

別看李織不讓境內的百姓使用交子。可在邊境地區交子還是十分流行,特別可以通過它向“偷渡”過來的商人。或者“偷渡”到宋朝管轄區的商人購買到現在叛區所緊缺的貨物。

其實交子這時一旦恢復了信用,無論是商人還是百姓都總識到它的好處,就是便於攜帶。比如你帶上一千貫錢,得,也別走路了,此,這個重量也將你壓趴下了。如果兌現黃金攜帶,風險極大。財不露白。這從身邊一掏一鎖黃金,任誰看到都很眼紅,有可能都會對你謀財害命。而且嚴格來說,黃金不是真的貨幣,它只是等價的一種貴重金屬。一般人也沒有辦法找零,要去兌現,那麼有可能被金行狠狠地斬上一刀。交子就不同了,一千貫交子。化成大面額的,也不過幾斤重。拿着一個小布包就帶走了。

這個小武官沒有看路引,反而跑到燈光下去辨別交子的真假。如果石堅說禁軍沒有戰鬥力,實際叛軍才真正沒有戰鬥力,他們都是被李織迅速擴充起來的。有許多人以前根本沒有拿過武器。

因此李織急需要會練兵的武將,展隨風也就是在這情況下被天理教盯上的。但現在官不小,成了一個團練使,這個不知連升多少級了。

其他的士兵一起看着長官的表情。如果這時候不是他們不想驚動其他人,突然襲擊這幾個個人的小隊。估計這九個身手不凡的俠客們,都會一擊礙手。

小武官看了一會,將這幾個張交子一一辨認後,掏出了其中幾張往懷裡一塞,其他的往身邊士兵手上一放。都心領袖會,迅速地瓜分完畢。看來這個小武官還挺講義氣,至少黑下去不多,這一點比宋朝的武將們好。

然後看路引,是江北廬州的茶商。不過沒有用他的真實姓名,而是用了一個任東山的化名。

但無論路引還是身份證都可以當成真正的路引來用,因爲本身就是朝廷辦的。不過就是假的。這個小武官估計也認不出來。這只是在走個過場。

這個小武官還在韋晨肩膀上拍了一下,說:“恭喜任老闆這次發大財。”

然後一揮。這一行人全都笑咪咪地走了。收穫不小。有兩貫多交子。夠他們喝茶的了,連喝酒也喝好幾頓。

李義先摸着頭說:“就這樣走了?”

韋晨望了王朝一眼,心想你這個朋友是從明裡冒出來的,一點也不懂,就敢闖江南?

王朝也是無語,這個李義先也太膽大了,估計要不是遇到自己,他到了這個叛區,沒有三天就會讓人抓起來。他耐心地向李義先解釋。

因爲要躲避朝廷的盤查,越是天黑進入叛區手ち打越不會讓叛黨懷疑。如果在白天,出現在邊境,那麼就不會這樣對待他們,反而盤查得更嚴密。

但與朝廷相反,李織反而歡迎商人來往。畢竟她現在也需要交易。否則到哪裡弄錢來向士兵官員發餉。至少就是透支,也要應付眼下這幾個月。特別是開始,李織根本不是透支。她還想把疆域擴大。

與契丹聯手催垮宋朝。後來契丹與宋朝求和,這纔不得不改變戰略。

而且江南出產豐富,無論魚蝦。還是欽州的茶葉,景德鎮的瓷器。還有絲綢,都可以爲李織帶來收入。按照石堅的一句話,就是輸出型經濟。同時也需要鹽,鐵器。這必須要膽大的商人來到叛區與他們做交易。石堅查得的一批商人中,就有不少商人是因爲與天理教做生意,讓機速房察覺出事的。

因此,在叛區,宋朝商人是最受歡迎的。除非讓他們懷疑,否則一路都不會受到什麼阻攔。

說着話,他們就快到了蕪湖縣城,不過現在已經關上城門,他們必須住在城外的客棧等候明天早上城門開了,纔可以進城。不過王朝怕李義先這個菜鳥會出事,又將他喊到一起來睡覺,惡補了好一會兒現在叛區的情況。

夜無事,只是半夜裡,進來一羣士兵查了一下房,同樣看到韋員的路引,也沒有爲難,大手一揮離開了。

李義先好奇地問道:“那麼他們不怕朝廷的探子,進入叛區打探消息?”

總算有點開竅了,這個問題問的好。如果真這樣鬆馳,不但探子容易混進來,而且混進來大量的士兵,來個裡外一鍋端,就是大問題了。實際上人家本來就不笨,雖然是一個衝動青年。可畢竟管理過一些產業的。

王朝答道:“聳然也不可能讓你這樣大搖大擺地進入。明天還要到縣衙登記註冊,經過叛黨的官差驗查沒有問題時,再頒發新的路引,這樣纔可以正式在叛區行走。”

這樣一說,明白了。如果是士兵,在臉上會有刺字,但是探子,這也沒有辦法,只有看舉止,如果探子高明,只好細查了。其實路引還只是一個形式,連李織也知道朝廷有專門的機構僞各種證件,就是用路引來限制這些人不能到處亂跑,可人家也許藏着更多的路引,可以讓他們將整個叛區跑個遍。這些路引李織還拿過來看過,她自己也辨不清。最少印刷術不如人,特別是石堅最喜歡做這事,連契丹皇帝的玉望也照樣敢僞造。

其實說到這裡,王朝又想起了石堅和蓉郡主聊天時說過的一些話。

那就是對朝廷的品價。石堅說過作爲一個朝代,大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賢明程度都是愛加加(件)。愛加加是什麼?他不知道了,但知道一定是很好的意思。可是宋朝的軍事制度是最大的錯誤。真說起來宋朝對士兵是最好的,用的是募兵制,也就是你終生當兵了,不做其他的事。而不象其他朝代用的徵兵制。打仗時就召集在一起,不打仗了。各自散夥吧。因此這種做法仁道,但開支巨大。這不是一萬兩萬。而是八十萬常規軍,也就是宋朝所說的禁軍,還有也許數量更多的鄉兵廂兵蕃兵。換卜婷他朝代。十萬也養不起六戚繼典二萬新軍最後環不得孫敵,沒有錢來養。(這個石堅沒有說)還有一個原因。朝廷是有心。卻辦了壞事,一是現在宋朝百姓生活富足,不願意拿那麼一點軍餉。同時因爲這種軍費巨大,想像一下,一個有可能人口在兩億(宋朝只計戶數,那個人口數到現在都在爭執,但都一致認爲不準,不然一戶只有一點五個丁),要發一百多人的工資?同時還要養活他們,還有各種裝備這個開支是多大?因此時常拖欠軍餉,士兵有時候吃都吃不飽。於是逃跑,宋朝爲了防止他們逃跑,在他們臉上刺字,有時候拉來囚犯充數。

這樣反而戰鬥力在下降。

還有一個原因,宋朝政治制度一個特點,專權少,麻煩多。一道決議下來,要多少道手續通過,有時候連皇帝說話也不算話。因此北宋時大臣膽特大,議論朝政那個尖銳,如果放在清朝,估計最少有一大半大臣該斬死了。這有那麼一點民主氣息,可在軍事上成了麻煩,大麻煩。前方告急,後方還在爭執是打是和,於是連着士兵,將軍們也在爭執,我們是打是和。這樣仗還能打好嗎?

第三就是文臣管武,乾脆叫愛因斯坦帶着聯軍登陸諾曼底,或者叫李慧帶領大軍戰契丹得了,反正換湯不換藥。這不是在胡鬧?雖然武將專權沒有了,連岳飛都讓秦栓錄皮指後再斬,況且其他武將。可這種仗能打好,唯一有亮點的就是范仲淹,也只是沒有犯下大錯,連韓琰都犯過嚴重性的錯誤,然後看着陝西百姓家家戴孝,這個韓大人眼中含淚,不是他無心,他有心但無,這個力,或者有心辦了壞事,就象呂夷簡一樣。

石堅改革禁軍,也就是借這次禁兵的無能,裁減士兵,然後讓廂兵改土歸流,以鄉兵爲主。這樣下來,軍費將會減少到四分之一。如果將這軍費用在士兵待遇或者練上。可以想像,士兵的積極性將會增加多少?

對於石堅所談論的這些話題。王朝不敢插言,他只負責站在旁邊保護石堅。但聽得覺得很有道理。就象邪教,如果象宋朝這樣玩,估計一個月下來就垮臺了。人家用的就是徵兵制,平時耕種,不斷地抽調,執行任務,還有練。這樣軍事農耕兩不誤,而且負擔也小。這也是爲什麼那一隊士兵看到他們給了錢,一個個眉開眼笑,因爲他們沒有餉。

可是王朝也覺得這樣不好,最少相互呆在一起時間短,缺少配合,練度也不夠,甩此戰鬥力反而更差。可到底選擇什麼制度呢?其實他誤會石堅意思了。石堅是將常規軍裁減成在五十萬人左右,讓他們形成真正的精兵。然後輔以民兵形式。這樣要軍隊的數量有數量,要質量也有質量。

下半夜安靜下來。現在石堅還在朝中忙七忙八,至於周圍的軍隊防守都成問題,如果進攻,將會出現漏洞,天理教就勢打開一個楔子,將局勢糜爛的範圍擴大。

因此,李織也不慌。而且麥子也要成熟了,必須儘量提早收割,至於秋收,李織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隨便農民去玩。或者她希望最好農民不種植纔好,那時候纔會讓宋朝有大麻煩。現在叛區很平靜。

第二天他們起牀,進了城後。領了路引。本來韋葳也是半拉子商人。家中還有一些產業,富人練武嘛,裝起來也像。至於其他人,更好說,帶來的護衛。事實上進入叛區的商人都帶着護衛,不敢不帶,呶果出事,打官司都無處可打。

然後他們在韋昆的帶領下,來到一家茶館,這也是展隨風家族人開的茶館。韋晨對這傢伙計說道:“我是受你們家隨風少爺,帶來了一樣東西給他的。”

說着他掏出一對鐵球。就是練武人常放在手裡滾動,練飛手掌靈活性的那種鐵球,只是這對鐵球上面還畫着豔麗的圖案。這也是正常的禮物。夥計下去了,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小青年過來,他說道:“你們跟我搞得象特務一樣。可不這樣不行。天理教太嚴密了。在路上這個青年才告訴他們,展隨風與他在家裡都旁系子弟,但兩人的血緣關係更親近些。因此兩個人關係很好,這次展隨風就是委託他。接江北過來的客人。當然,這個青年並不知道他們要救一個人,還以爲王朝他們是朝廷派來的。作爲一個大戶人家,而且只隔着一道江,就是朝廷管轄的江北,怎能不知道朝廷最近發生的事情,又怎能不知道天理教在江南的瓦解就在片刻之間。如果展隨風與朝廷搭上線,對展家都有莫大的好處。最少可能降低族長在叛黨進入蕪湖縣城時主動投靠帶來的滅頂之災。但他沒有知趣,沒有問。

行人跟着他一路南下。直到快到了端午節,纔到了績溪,展隨風的任職在欽州,但他沒有敢在欽州與他們會面,怕被天理教的耳目聽到了。王朝他們在欽州等了三天。這個展隨風纔來到。他家的那個青年這才向他們告辭。

以前王朝也展隨風在青年也見過兩面,後來王朝跟了丁謂,展隨風進入了軍隊,兩個人就沒有了來往。但昔日的相貌依稀存在,兩個拱拳施禮。展隨風再次與大家行禮。然後客套地說:“多謝大家前來搭救我的好友。”

韋晨說:“展老弟,你就不客氣了,大家都是擎老弟的好朋友。

現在說說他的形式吧。”

展隨風這才皺起眉頭來。原來這個擎英行刺李織不成,被迅速打成重傷抓了起來,就關在欽州的大牢裡。李織現在叛區也搞了一個秋後問斬,那就是代表看到秋天才能處決死刑犯。這也是騙民心的話。

爲什麼到秋天處斬,一是時季進入殺季,適宜處斬犯人,二也是讓犯人有一個早辨的機會,怕錯判了案件。其實一旦石堅帶着大軍南下,估計這些礙事的犯人,全部讓李織秘密處死了。

擎英也享受這樣的待拜本來展隨風還認爲如果將他救出來,可以立即逃到朝廷管轄區,畢竟從欽州到千島湖不是很遠,而且一路上有許多山林可以掩護,自從上次謝曉晨與尹沫張方平聯手,在兩淅路邊境地方,大敗叛軍。這些叛軍也老實多了,再也不敢向東進軍。那麼他們就可以平安逃出去。

因此他託人將消息帶到韋晨處。想找幾個高手來幫忙,不然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救出來擎英的。而且他還利用職權,叨公了監獄的圖紙。

說到這裡,他掏出一張圖紙。實際上王朝手上也有一張,那是原來宋朝管理時,欽州監獄的圖紙。現在兩下一對比,也沒有什麼兩樣。

跟着明白,天理教根本就沒有想長期經營。臨來的時候石堅雖然幫不了什麼忙,可也對他將現在天理教的形勢分析了一遍,這些資料將有助於他們對事情的判斷。

展隨風隨着面帶憂色地說了下去。可有一天他在欽州看到了上官雲頓。可惜那時王朝已經離開了石堅。否則一定會知道認識這個人。

展隨風看到大家一片茫然之色,他繼續說道。這個上官雲頓小時候家庭情況不好,但有一個姐姐,被當的的一個惡霸地主強佔去。他姐姐不服,自殺死了。於是上官雲頓父母就打官司。但這個惡霸地主很有勢力,買通了官員,這個官司一直打到知州都沒有打贏,最後氣憤之下。父母雙亡。如果石堅在這裡。一定明白爲什麼這斤。上官雲頓這樣痛恨官員。

然後這個上官雲頓就在一怒之下。跑到各地尋師拜藝,這個人悟性好。又很勤奮,終於練了一身好武藝。最後他回來沒有多久,那家惡霸一家幾個口人被殺。這是一件大案,縣令將他抓去,嚴刑拷打,可是沒有證據,最後只好釋放回來。然後過了幾天後,這個縣令與他的小妾睡在牀上,再次被殺。但官府想再次抓捕他時,人都不知道哪裡去了。其實官府就是抓他也沒有證據。

其實這個上官雲頓一怒之下。投奔了天理教。而也成了教中的有數高手。看到了他呆在監獄門口,展隨風因爲與他有過一點交情,就假裝奇怪地上來打招呼,還拉他過來喝酒。

上官雲頓現在派來看監獄大門,心中肯定不舒服,於是多喝了兩杯。被他套出來話。原來擎英刺殺李織背後還有故事。李織一般呆在信州。王朝他們點頭。信州作爲叛黨最早起事的地方,而且身在叛區內腹,也比較安全。李織其實本心想奪下江寧府作爲首府的,可惜功虧一簣,也就沒有立國的打算,只是打出一個唐字的旗幟。現在信州已經成了叛黨的政治中心,這也是石堅個字計劃手ち打中,信州作爲個字的交匯點的原因。

但是李織行蹤隱秘,大多時候並不在信州,而是在各地視察辦事,可因爲大約是做老鼠做慣了,從來不公開行蹤,除了親信外,別人從來不知道她到了哪裡。這一次李織是前往宣州時。在半路遭到擎英行刺的。同行的還有四個人,可全部被擊斃。因此李織懷疑她身邊出了內鬼。

她將擎英關在欽州沒有處死,並不是真正等到秋後處斬,而是用他來釣魚的。現在欽州監獄別看外鬆;可來了幾個個身手好的高手,還有上百名士兵守衛在周圍。上官雲頓只是其中之一。

作爲一個俠客,讓他到京城看宋朝朝廷現在的情況,他都差點兒讓石堅抓起來,況且做這件有他便很不樂意。只是現在李織做的一切讓他感到歡迎,特別是幫助窮人。這是讓他最開心的。因此才忠心地向她效命。如果石堅早知道這些情況。他也許會將他拉進府中,與他好好談一會心,讓他明白,這不是在幫助,反是害了他們。

可是王朝聽了很迷茫,什麼親近了人背叛了李織,難道是那個叫李曉風的?可以他的機智,也不象想靠行刺就解決問題的人。這個辦法也太愚蠢了。可除了這個青年外,還有什麼人,會對李織不對?可如果沒有這個人,李織的行蹤,擎英如何知道?看來這斤小隻有等到將擎英解救出來,才能夠知道了。

展隨風說完露出苦笑說:“各個兄弟,這就是現在的欽州監獄情況。想要救人,很難。”

聽他說完,韋易說道:“就是龍潭虎穴,也要前去闖上一闖。各個兄弟,但這只是我一人的想法,特別是你。”

他指着李義先說道:“你最好不要牽連進來。”

畢竟他們八人都與擎英有着深厚的交情,而李義先只是一個外人。

李義先也是一拱拳,說道:“雖然我們蔣水相逢,可是各位都是義薄雲天之人,我既然有緣參加此卓,豈會臨陣脫逃。但在下也有一個請求。這位展壯士既然方便,可否幫我辦一件事。”

方便就是他也有着叛黨的官職。展隨風就問什麼事,韋員一旁將他的事情經過說出來。展隨風一聽就問在什麼地方出事的,總得要有一個範圍,不然怎麼查找。

李義先說當時他們是在玉山,一聽這個地方,這幾斤小人都明白了,當然這位仲大人逼得百里姓造反。然後眼看不對,逃跑得比兔子還快。於是離信州不遠的地方玉山縣也是第二個失守的州縣。

展隨風一聽,玉山,他哪裡正好有一個冊友。但他說:“可得要等上幾天。”

不是很遠,也不是很近,一來一去,得耍幾百里路,還大多是山路。沒有好幾天,是沒有辦法來回,這還算順利。

王朝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也好。我們再遲上一段時間,一是時間長了,他們看守就鬆懈了。二是馬上就進入梅雨季節,有了雨天的掩護,更加利於我們的行動。”

跟在石堅後面,他也學會了思考,況且他本來心思就很縝密。但說這話時,他牙齒咬了一下,天理教的刑罰是怎麼樣子的?他很清楚,擎英在牢房裡多呆一天,將會是在第十八層地獄裡生活一天。

可也只有這個辦法,畢竟現在的到的情報,也不是原來的情況了。

一起同意。然後開始喝酒,不敢喝多,因爲現在身處的環境不一樣了。但他們都在猜測擎英是如何知道李織的下落?而且都知道王朝的身份,這一次他前來,幾乎所哼哼用的消息,石堅都告訴了他,王朝不知道,那麼石堅也不知道了。

這個問題的最大焦點就是既然他對李織不利,爲何不投奔朝廷?

猜了半天也沒有猜出來,最後展隨風離開,不能久呆,怕別人懷疑。離開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滿天彩霞,如同鮮血一般。

他們都懵懂地猜測,懵懂的救人。卻不知道將會因爲他們這次救人。拉開石堅一生中最大的一次鐵血。或者如同這似是鮮血的霞光一樣。顯示着一個凶兆?

第182章 教主(下)第602章 妥協第494章 生母第166章 給名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172章 黎明(上)第465章 羞人第651章 赤條美人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264章 老驥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274章 長征之始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647章 比試第365章 大婚(下)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231章 用是不用第485章 火馬第74章 項莊第538章 釘第554章 封禪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48章 比智第117章 雙花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512章 大手術第642章 逍遙第128章 大案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15章 少林寺第157章 李慧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19章 身價第170章 淡菊(下)第554章 封禪第680章 聖人(續)第326章 三億貫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107章 暗眼第392章 分屍第668章 陰影第361章 杖打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17章 一拒第128章 大案第340章 跪第140章 折柳第643章 真理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606章 殤第665章 在南方第50章 香爐第283章 生天(下)第107章 暗眼第212章 紅雪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377章 默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40章 跪第177章 野狼(上)第62章 街頭第329章 立威第508章 留缺第454章 還政第689章 失蹤第263章 人飛了第379章 裂第173章 黎明(中)第464章 你講理麼第104章 爭婿第437章 音訊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180章 強姦第512章 大手術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292章 送你一個女兒(下)第100章 鬥聯第74章 項莊第126章 大仗第327章 出征第369章 大場面第286章 送禮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181章 教主(上)第183章 孤城(上)第446章 青雲路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271章 留馬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225章 冰第22章 綠萼第507章 流水第359章 受害者第218章 不是神(下)第93章 小茹第63章 揮帕
第182章 教主(下)第602章 妥協第494章 生母第166章 給名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172章 黎明(上)第465章 羞人第651章 赤條美人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264章 老驥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274章 長征之始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647章 比試第365章 大婚(下)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231章 用是不用第485章 火馬第74章 項莊第538章 釘第554章 封禪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48章 比智第117章 雙花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512章 大手術第642章 逍遙第128章 大案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15章 少林寺第157章 李慧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19章 身價第170章 淡菊(下)第554章 封禪第680章 聖人(續)第326章 三億貫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107章 暗眼第392章 分屍第668章 陰影第361章 杖打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17章 一拒第128章 大案第340章 跪第140章 折柳第643章 真理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606章 殤第665章 在南方第50章 香爐第283章 生天(下)第107章 暗眼第212章 紅雪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377章 默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40章 跪第177章 野狼(上)第62章 街頭第329章 立威第508章 留缺第454章 還政第689章 失蹤第263章 人飛了第379章 裂第173章 黎明(中)第464章 你講理麼第104章 爭婿第437章 音訊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180章 強姦第512章 大手術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292章 送你一個女兒(下)第100章 鬥聯第74章 項莊第126章 大仗第327章 出征第369章 大場面第286章 送禮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181章 教主(上)第183章 孤城(上)第446章 青雲路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271章 留馬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225章 冰第22章 綠萼第507章 流水第359章 受害者第218章 不是神(下)第93章 小茹第63章 揮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