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再見知軍

安豐縣,客棧內,湯鷽、楊叢義共處一室。

兩人身上已經沒有多少錢財,當掉的金簪頭飾,一路快花完了。安豐軍距離臨安,有千里之遙,如何回去又成了問題。

“楊兄,我們怎麼回去?”

“離開臨安將近兩個月,再一路走回去,少不得又是一個月,等回去學籍都沒了,要想個辦法,走路回去肯定不行。”

“我們就幾百文錢,也買不起馬,一路回去吃飯都是問題。要不我把這把劍當掉,也能換幾貫錢。”湯鷽指指桌上的佩劍。

楊叢義看了一眼,笑道:“算了吧,這把劍跟你的年頭不短了,你捨得當掉?我再想其他辦法。”

湯鷽道:“也沒什麼,等回到臨安,我取了錢再來贖回就是。”

楊叢義道:“也行。我們先到廬州,再去懷寧,到了懷寧就好辦,借點錢買馬代步,很快就能回去。”

湯鷽點頭:“那明天我一早就先把劍當了,我們僱車南下。”

“好。休息吧,這兩個月都沒好好睡過覺。”

“天這麼熱,就一張牀怎麼睡?”

“你睡牀,我睡地上好了。”

“楊兄,這多不好意思。”

“那你睡地上,我睡牀上。”楊叢義話沒說完,就見湯鷽臥倒在牀上,先把牀給佔了。

“淮西是你老家,我就不跟你客氣了。”湯鷽翻身就睡。

楊叢義無奈的笑笑,出來兩個月,湯兄個性開朗了許多,不似在武學時那麼拘謹,當是成長。

第二天一早,他們找到當鋪,把劍當掉。

邊境最不缺的就是兵器,一把劍也沒當多少錢,不過也足夠他們到懷寧。

兩人僱車一路南下廬州,只用了兩天時間。到了廬州又僱車,西下懷寧。

一路趕時間,馬車顛簸的讓人難受,骨頭都要散架,真不如走路來的暢快。但爲了早日回到臨安,兩人也只能忍受。

五月十五日,楊叢義、湯鷽到達懷寧。

到懷寧已經是下午了,兩人找了家客棧住下,稍微梳洗一番,去了風塵,這才前往懷寧府衙。

來到府衙外,湯鷽看看自己和楊叢義的裝扮,十分懷疑的問道:“楊兄,我們這個樣子能進得去嗎?”

楊叢義笑道:“放心,我們衣裳是破點,可我們的臉面還是挺乾淨,我跟他們熟,怎麼可能進不去。”

湯鷽不置可否,擡手請楊叢義先過去探路。

楊叢義輕笑一聲:“你這是不相信楊捕頭啊。”說完就大步朝衙門口走去。

剛到衙門口,還在兩丈之外,就聽衙役嚷道:“閒雜人等不要在衙門口逗留,趕緊走開。”

知道衙役都是什麼秉性,楊叢義沒理會,上前一看,見這兩個衙役面生,便笑道:“兄弟,麻煩進去通報,楊叢義有事求見陳大人。”

衙役呵斥道:“你是啥身份?陳大人是你想見就見的!要飯到一邊要去,要到衙門來了,膽子不小!”

另一衙役見楊叢義絲毫沒有後退的意思,嚇唬道:“走走走,再不走給你抓起來打板子。”

楊叢義也不生氣,他們也不認識,犯不着。繼續笑道:“你們進去叫個老捕快出來,就說楊捕頭回來了。”

衙役道:“哪兒來的楊捕頭?趕緊走!”

另一衙役揮手驅趕道:“我們這兒就沒這號人,哪來的趕緊回哪兒去!再糾纏,我們就不客氣了!”

“楊兄,你這個捕頭不管用啊。”湯鷽從後面上來笑言道。

楊叢義笑道:“湯兄等着瞧吧。”說着從懷裡出一把銅錢道:“兩位,你們進去找個老捕快出來,這些錢就是你們的。”

兩衙役看着楊叢義手裡的一把銅錢,面面相覷,他們還真看走眼了?不是要飯的?有人道:“你先等着,我去叫人。”說完快步進了衙門大門。

湯鷽笑道:“楊兄,你沒這孔方兄好用啊。”

楊叢義哈哈笑道:“孔方兄天人下都認識,楊某自愧不如。”

兩人在衙門外沒等多一會兒,就一捕快跟衙役出來。那捕快看得有些眼熟,卻叫不出名來。

只見那捕快出門就看到楊叢義一身破亂裝,這不是他們在天柱山的模樣嗎?再仔細一看臉面,當即驚呼出聲:“楊哥?你怎麼回來了?”當即快步走下臺階來到楊叢義身前。

楊叢義這才記起,這個捕快好像是在盤龍山摔壞腿腳那個,於是便笑道:“路過懷寧,就來看看。”

那捕快道:“楊哥,聽說你是去臨安了,這次回來還走嗎?”

楊叢義笑道:“臨安還有事,找陳大人說點事就走了。”

那捕快恍然道:“對哦,你是來找陳大人。楊哥稍等,我進去找人通報。”說着轉身就走,跑進衙門。

“楊兄,你在懷寧還有些面子嘛。”湯鷽戲謔道。

楊叢義哈哈一笑:“豪門大戶的不認識,認識的都是一些出生入死的人。”

湯鷽笑道:“我跟楊兄也算出生入死了吧。”

楊叢義笑道:“當然,同窗之誼,共度生死。我們也算緣分不淺了。”

湯鷽笑道:“確是緣分。”

兩人又在門前小聊一會兒,衙役再也沒說什麼,看着他們忽然覺得很羨慕,因爲他們很開心。

不過多時,那捕快又快步出來,一到門口就高聲道:“楊哥,陳大人讓你直接去書房見他。”

楊叢義道一聲幸苦了,對湯鷽笑道:“湯兄走吧,一起去見見陳大人。”

湯鷽道:“不好吧,我與陳大人又不認識。”

楊叢義道:“無妨,陳大人也是愛才之人,不會介意。”

二人當即進了衙門,繞幾道門,進入一個院落,隨後直接進入陳如是的書房。

一進書房就見陳大人在伏案寫些什麼,聽到有人進來,便擡起頭來。

“陳大人。”楊叢義與湯鷽當即行禮。

“叢義,坐下說話。”陳如是見到楊叢義十分高興,當即放下手裡的筆,起身過來。

“大人,這是我在武學的同窗,湯鷽。”楊叢義見陳大人過來,趕緊介紹。

湯鷽再次單獨行禮,口中躬身道:“學生湯鷽,見過陳大人。”

陳如是點頭笑道:“好好好,都是青年才俊,不必多禮。坐。”

楊叢義與湯鷽等陳大人坐下之後,方纔一起落座。

一坐下,陳如是便問道:“叢義,臨安一行,可還順利?你也一直沒來消息。”

楊叢義道:“得大人推薦,我很順利就進了武學,大人主掌安慶事務繁忙,武學學業也比較繁重,就沒來信打擾,大人不要怪罪。”

陳如是道:“沒事,你在武學順利就好。”忽而問道:“聽說臨安最近發生了大事,邊防震動,你可清楚?”

楊叢義與湯鷽對望一眼,然後回道:“不知道大人問的是何事?”

陳如是急道:“金國使節之事,你們在臨安消息應當靈通。”

楊叢義笑道:“大人問對人了,我們此來正是要告訴大人金國使節之事。”

陳如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急道:“趕緊跟我說說。”

楊叢義道:“三月下旬金國使節團離開臨安,不想在臨安城外五十里遭遇埋伏,死傷慘重。不過金國副使已經回去了。”

陳如是道:“是嗎?我怎麼聽說金國使節團全都被殺了,邊境上箭拔弩張,馬上又要打仗。”

楊叢義道:“都是謠言,金國使節團遇襲,我跟湯鷽親眼所見,並已將副使完顏亮安全送回金國,現在想必已經到達汴京。”

陳如是大驚:“此話當真?”

楊叢義點頭道:“千真萬確。當日我們救了副使,便一路護送至安豐軍,五天之前就已過淮河。”

看陳大人還是不太相信的神情,楊叢義便將經過原原本本講於陳大人聽。陳大人送他去武學,幫了他大忙,立場不戰也不和,把信息透露出去應當沒有關係。

聽完楊叢義的講述,陳如是道:“總有些人狼子野心,不惜挑起戰亂,就爲一己私慾。你們做的很好,年輕有爲,深明大義,當得朝廷嘉獎。你們稍等,我要把這消息急遞廬州,以免誤判,輕啓戰端。”

楊叢義想了想,說道:“大人,如果可以,希望不要透露我們的身份。”

陳如是回到桌前提筆,擡頭問道:“爲何?這是大功,理當朝廷嘉獎。”

楊叢義道:“我們在武學時就曾遭遇不明殺手,一旦身份暴露,他們找來泄憤,我們怕是小命不保。”

陳如是略一考慮便道:“好,我給你們保密。”

說完提筆就寫,不多時一封文書寫就。高喊一聲“來人”,等人進來,他把文書封好,交代道:“加急文書,急送廬州安撫司,必須交給安撫使大人。”

等人拿着文書離去,陳如是還有些不相信楊叢義方纔說的是真的。一再追問細節確認,最後才放下心來。

“叢義,你們這一番送金使回國的經歷,頗具兵略要義,看來讓你去武學真是對了。”陳如是十分欣慰。

楊叢義笑道:“談不上並略,就我們三人,不想點辦法,早晚被追上丟了性命。”

陳如是道:“不要過謙了,你們這一番作爲,也許就能使宋金重歸和平,不起戰端。如果能不起干戈,你們功勳非小。一路幸苦,你們在懷寧多住幾日,稍作歇息。”

楊叢義道:“不瞞大人,我們離開臨安已有兩月,許久沒上課,再不回去,就得開除學籍了。”

陳如是道:“沒那麼嚴重,你們這是爲了大宋,事出有因。”

楊叢義道:“我們想在武學安穩的學習,不想再招惹麻煩。明天必須要走了,不然落下的學業的太多。”

陳如是見勸不住,便道:“那好吧,晚上爲你們接風洗塵,明天爲你們送行。”

楊叢義謝道:“不用這麼麻煩,大人公務繁忙,我們下次來懷寧,再來拜見大人。”

陳如是見他們衣衫破損,來去匆匆,心中一動,便問道:“你們來去匆忙,當是還有他事吧?”

楊叢義直接回道:“不瞞大人,我與湯鷽離開臨安太急,如今盤纏用盡,回臨安又路途遙遠,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就想向大人借些銀錢買馬代步。”

一匹馬應當不便宜,也不知家裡有多少積蓄,於是便回道:“好,你們稍候,我去去就來。”

陳如是起身離去,回房取錢。

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87章 投降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31章 鳳凰村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39章 虎頭巖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82章 推想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86章 夜半鬼叫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43章 埋伏第52章 自尋死路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215章 討個說法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95章 慘敗而歸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655章 取臨沂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23章 兇犯越獄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6章 血案兇徒第84章 又起爭鬥第503章 分工協作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53章 議事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83章 難題第485章 問話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432章 召集令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323章 謀劃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188章 登陸泉州
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87章 投降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31章 鳳凰村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39章 虎頭巖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82章 推想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86章 夜半鬼叫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43章 埋伏第52章 自尋死路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215章 討個說法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95章 慘敗而歸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655章 取臨沂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23章 兇犯越獄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6章 血案兇徒第84章 又起爭鬥第503章 分工協作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53章 議事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83章 難題第485章 問話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432章 召集令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323章 謀劃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188章 登陸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