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洛陽之會(下)

PS:求收藏!求推薦!謝謝各位的支持。

*

宋遼聯手?

這樣的話題扯得有些遠了,楊、範二人很快打住。

範純仁對楊逸提到遼國已有亡國之象卻很在意,一再的追問其中細節。

對此楊逸並沒有隱瞞,將自己在遼國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

“範相公,自耶律洪基繼位以來,遼國內政不修,奸臣當道,先是皇叔耶律重元起兵謀逆,再到耶律乙辛誣告懿德皇后蕭觀音和伶人趙惟一私通,引發十香詞案,逼殺遼後蕭觀音,兩年後連遼太子耶律俊都不能倖免於難,最後雖然耶律乙辛伏誅,但這每一件事情,誅連都十分廣,使得遼國元氣大傷,賢者盡去;

如今隨着耶律洪基逐漸老邁,更加昏庸,任用的文武重臣多是碌碌之輩,內部爭權奪利,傾軋不斷,雖有皇弟耶律和魯斡較爲賢能,但經歷耶律重元謀逆案後,遼主對耶律和魯斡並不十分信任,只給了一個上京留守的職位,並不足以支撐遼國整體的敗落。

晚輩這次使遼,對遼國方方面面都作了一次瞭解,遼國各道連年災荒,致使物價騰貴,民不聊生,作爲主要產糧區的南京幽州,鬥米竟比我大宋東京貴三十文,市井之間流民涌動,賣兒賣女;

從晚輩與蕭達林一戰便可看出,如今的遼國軍備不修,戰力低下,早已不復當年之悍勇,西北路招討使耶律撻不也率領數萬大軍前去平叛,竟被阻卜部兩三千人馬擊潰,耶律撻不也戰歿於亂軍之中,西部、北部羣牧司、與各個駐守漠北的軍司紛紛陷落;

現在的漠北草原,用烽煙四起來形容再恰當不過,阻卜、排雅、僕裡、同葛、虎骨、撲果等部紛紛起兵反遼,這些部族雖然還都很弱小,但鑑於遼軍低下的戰力,一但不能及時撲滅,很快將呈星火燎原之勢;

而這種情況下,契丹上層還過着醉生夢死的糜爛生活,沒有一人想要變法自強,目光還一味盯着我大宋,只望從我大宋多訛些好處;

這次遼國戰敗,加上內部局勢不穩,被迫向我大宋低頭,充分顯露了遼國的虛弱,造成的後果將是難以預知的,遼國部族衆多,這次南京道戰敗看似無關大局,但必定使得遼國各個部族更加離心離德,叛亂的勢頭必定會加劇;

歸於以上種種原因,所以晚輩認爲遼國已現亡國之象;

範相公,事實上留給大宋的時間並不多了,一但遼國倒下,我大宋面對的必將是一個更加興盛的強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大宋再一味的守舊自滿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啊!”

楊逸對契丹軍政的這翻長篇大論,確實讓範純仁異常震驚。

大宋君臣對遼國其實非常缺乏瞭解,無論是軍政民生,都侷限在迷迷糊糊的認知之中,對漠北各個部族的叛亂,更是聞所未聞。

遼國這次爲何輕易向大宋低頭?範仁純心中的這個疑惑終於解開了。

但對楊逸最後的論斷,他依舊有些不以爲然,即便遼國真的亡國了,但何至於大宋也會跟着遭殃?

楊逸也知道,想通過這樣一翻話,就說服範純仁是不可能的,因此也沒多費口舌,範純仁消化完有關遼國的消息後,反而語重心長地說道:“任之啊!我大宋確實有許多弊政需要解決,但治大國如烹小鮮,急於求成往往反會壞事,如同久病之人,忽然施以猛病只會便得病情加劇;

老夫以爲,現在對外應以和爲貴,內政更應徐徐圖之,任之的西北蠶食之策,內政的新稅法,都不免操之過急啊!

你可知道,現在因丈量土地,各地士紳怨聲載道,各級官員離心離德,流血衝突不斷!一但被心懷不軌之人加以利用,我大宋恐怕也將內亂叢生,烽煙遍地啊!”

楊逸既然把這次會面看作新舊兩黨溝通的開始,於是耐心地說道:“範相公,對遼國,咱們目前確實應以和爲貴,但對西夏則不然,西夏純粹是一個無賴國家,你對它妥協,它就會更加囂張,不斷進犯;

元祐九年間,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西夏的無賴本性,因此,對西夏絕對不能採取綏靖政策,必須打,打到他疲弱不堪爲止,最好是能滅其國,否則我大宋就別想安寧。

至於內政方面,‘治大國如烹小鮮,應徐徐圖之’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然則晚輩認爲,用在革新上,卻有些不妥,縱觀千年歷史,要想中興圖強,用徐徐圖之的辦法從未有哪朝成功過;

商鞅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無不是頂着強大的壓力,一舉力推,持之以恆方能成功,若是一遇到阻力,便想以折中之法應付,所謂的徐徐圖之,不過是等着慢慢消亡而已!”

就楊逸所知,除了他提到的這兩個變法之外,更典型的還有後世的清雍正施行的官紳一體納糧,這些成功的變革,哪一次不是論定之後,強力推行才能達到目的,在反對勢力極其強大的情形下,徐徐圖之只會等着被對方扼殺;

重症不能下猛藥,這個道理用在革新上,未必正確。

聽了楊逸的話,範純仁撫須深思了一下,才接着說道:“然我大宋當前首要之務,還是應以肅清吏治,消除黨爭爲主,吏治不清,再好的法令也難以施行,任之所提出的新稅法,不但使得舉國動盪,且於吏治及方面並無補益,老夫擔心強硬施行下去,此法終會走樣;

任之復又提出以增加職田安撫官員,我大宋官員薪俸本就不低,各種冗費繁多,全國官員何止千萬,一下子增加這麼多職田,此舉雖然無須直接自國庫開支,卻是將負擔轉嫁到百姓頭上,因此,老夫認爲同樣不足取;

任之啊!增之容易裁減難啊!此舉一但成爲常例,今後想再減下來怕是不可能了。”

楊逸不得不佩服範純仁,看問題十分精準,他說增加官員職田,是朝廷將負擔轉嫁到百姓身上,這一點楊逸也不得不承認。

朝廷並沒有多餘的田地劃給官員作爲職田,那這次增加的職田從哪裡來?

只能通過官方兼併的形式得來,這樣一來,必定迫使更多的人失去土地,範純仁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這個問題楊逸也想過,對此他答道:“範相公,首先,用職田增加官員的收入,這不會直接增加朝廷的負擔,再則職田的數目皆有明確定限,官員從中非法魚利的可能相對少一些;

爲了應對朝廷這次增加職田給百姓帶來的影響,晚輩同時建議朝廷,把新墾土地免稅三年的期限增加到五年,而差役法的施行,也將極大提高百姓墾荒的熱情;另外新稅法的施行,也必定能抑制民間富戶兼併土地的規模;

這幾種舉措同時實施,相信增加官員職田,並不會對普通百姓造成太大的影響,總而言之是利大於弊。

至於範相公提到新稅法至使士紳強烈牴觸、地方不穩,下官認爲,每一樣新法的施行,必定不可避免地傷及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若是不改革,朝廷又將無以爲繼,同時失地百姓不但生活無着,還要揹負沉重的苛捐雜稅,同樣會迫使他們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正所謂兩害取其輕,士紳即便交納賦稅,也不會傷及根本,這種情形下,真願鋌而走險的人不會很多;但貧苦百姓則不然,他們無田無地、無衣無食,朝廷的賦稅還全部壓在他們身上,爲了活下去,他們除了造反,別無他途。

因此下官認爲,新稅法確實讓士紳不滿,讓地方有所動盪,但和原來比起來,朝廷承受地方叛亂的風險反而小了很多。

新稅法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統一稅賦,廢除原來衆多的雜稅,這一點對一直困擾朝廷的冗員、冗費問題的解決,也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稅賦一但統一,不但極大地減輕百姓的負擔,同時也減輕了官府的負擔;原來雜稅衆多,一縣需要上百、甚至數百吏役幫閒才能完成繳稅工作,而這些吏役幫閒的佣金,也是從各種雜稅、例錢中支付,這使得百姓承受了更多的盤剝;

而統一稅賦,所須人手將大大減少,甚至只需原來的一成人力,就能完成任務,那麼官府就能解僱衆多的役吏幫閒。

因此,範相公說新稅法於吏治並無補益,晚輩實在不敢苟同,範相公,自古治官容易治吏難,若能成功罷去大部分吏役幫閒,那朝廷要釐清吏治就容易十倍,晚輩所說,不知範相公以爲然否?”

“任之所言,雖不無道理,但卻有本末倒置之嫌!”

楊逸說了那麼多,範純仁突然來這麼一句,讓他不禁愣了一下,確實,範純仁稱得上是正人君子,行事自然傾向於按部就班,這完全是一種性格取向、行事觀念的問題。

大宋面臨的主要問題,確實是整治問題,而無論是王安石的新法,還是楊逸提出的新稅法,在肅清吏治方面,都沒有提出明確的綱領,都有劍走偏鋒之嫌,也難怪被範純仁這類君子視爲歪門邪道,得不到他們積極的支持。

楊逸苦笑道:“範相公,有句俗話說得好,無論是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或許在範相公看來,目前的新法確實有些本末倒置,但只要對大宋有益,又何必糾纏於先後順序呢?”

範純仁立即反擊道:“任之此言差矣!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凡事不以正途行之,即便暫時取得一些成果,也必處處受人垢病,終難持久。”

我這怎麼就不是正途了?

楊逸聽了鬱悶之極,就算不是正途,但至少不是歪門邪道吧?

用兵作戰,還講究個正兵、奇兵呢!對,我這最多隻能算是‘奇途’!

範、楊二人又足足辯論了兩個時辰,直到天近三更才罷休。

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但辯論的氣氛很好,雙方雖然意見不同,但並沒有翻臉成仇,反而都從對方的身上得到了許多新的啓發。

對此,楊逸已經很滿足了,範純仁在舊黨中聲望極高,能與之開啓一個溝通渠道,這對大宋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最後範純仁說道:“任之今日所言,其中確有許多獨到之處,老夫會仔細加以考慮,老夫也希望任之能認真看待老夫所言,大宋經不起折騰了啊!”

“今日有幸與範相公一會,聆聽到範相公許多真知灼見,晚輩萬分慶幸,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聆聽範相公教誨,範相公,之前言語上晚輩若有冒犯之處,還望範相公大人不計小人過,請範相公受晚輩一拜!”

第694章 拐騙公主第507章 踏雪尋梅第668章 蓬門今始爲君開第696章 重心南移第716章 徵地的差使我不幹第573章 真理的扞衛者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604章 黃四孃家花滿溪第208章 暴雨.暴亂第619章 漢化第616章 攔腰一斬第679章 周瑜打黃蓋第711章 吹往印度洋的風第52章 榜下捉婿?第655章 星星峽之夜第267章 暗箭第212章 十萬遼軍滾滾來第29章 青樓豪賭第89章 簡單的幸福第475章 漁陽鼓起第725章 攜美出城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76章 量身打造第408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01章 瑤華宮的秋天第373章 奢侈品消費稅(下)第517章 禮尚往來第522章 正旦大禮(上)第555章 大聖皇帝馬踏上京第791章 注書立說第19章 神醫之名第113章 神奇的小白第397章 出大事了第649章 一簾風月閒第699章 文昌會議(中)第685章 桑田裡的小姑新娘第664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18章 穆桂英.花木蘭第167章 三生樓第75章 響亮的耳光第359章 煙雨江南第374章 翰林畫院(上)第598章 斡難河畔第518章 繁華與寂寞第381章 拐騙仙女第56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06章 白狼王第362章 影響大宋經濟的因素第772章 改名星加坡第333章 揚帆遠航第85章 過牆梯第350章 猙獰畢露第132章 紅契白契第355章 令子女皇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第447章 躁動第397章 出大事了第285章 紅顏如醉第188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75章 響亮的耳光第201章 瑤華宮的秋天第345章 清孃的貢獻第4章 七姨娘第612章 于闐突圍戰第297章 華山崩第709章 家有兒女第116章 十月的童話第69章 奸臣大會第774章 水戰(上)第430章 船堅炮利第638章 願者上鉤第270章 讓叛逆少年更叛逆第99章 除惡務盡第263章 立儲風波第624章 邊塞詩第152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376章 翰林畫院(下)第286章 一城煙花一城玫瑰第479章 儒家叛徒第710章 心靈相通第311章 宋朝的第一臺水泵第38章 花魁大賽(三)第521章 枝上柳綿吹又少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第725章 攜美出城第675章 狐狸滿天飛第317章 餘家娘子的一天第528章 分歧第197章 一池春水第216章 送上門來第584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盟友第675章 狐狸滿天飛第520章 除夕驅儺第91章 生死一線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143章 東京晨曲第71章 幕後黑手是誰?第382章 亡國之象第697章 吐蕃威脅論第45章 雨中上清宮
第694章 拐騙公主第507章 踏雪尋梅第668章 蓬門今始爲君開第696章 重心南移第716章 徵地的差使我不幹第573章 真理的扞衛者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604章 黃四孃家花滿溪第208章 暴雨.暴亂第619章 漢化第616章 攔腰一斬第679章 周瑜打黃蓋第711章 吹往印度洋的風第52章 榜下捉婿?第655章 星星峽之夜第267章 暗箭第212章 十萬遼軍滾滾來第29章 青樓豪賭第89章 簡單的幸福第475章 漁陽鼓起第725章 攜美出城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76章 量身打造第408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01章 瑤華宮的秋天第373章 奢侈品消費稅(下)第517章 禮尚往來第522章 正旦大禮(上)第555章 大聖皇帝馬踏上京第791章 注書立說第19章 神醫之名第113章 神奇的小白第397章 出大事了第649章 一簾風月閒第699章 文昌會議(中)第685章 桑田裡的小姑新娘第664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18章 穆桂英.花木蘭第167章 三生樓第75章 響亮的耳光第359章 煙雨江南第374章 翰林畫院(上)第598章 斡難河畔第518章 繁華與寂寞第381章 拐騙仙女第56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06章 白狼王第362章 影響大宋經濟的因素第772章 改名星加坡第333章 揚帆遠航第85章 過牆梯第350章 猙獰畢露第132章 紅契白契第355章 令子女皇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第447章 躁動第397章 出大事了第285章 紅顏如醉第188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75章 響亮的耳光第201章 瑤華宮的秋天第345章 清孃的貢獻第4章 七姨娘第612章 于闐突圍戰第297章 華山崩第709章 家有兒女第116章 十月的童話第69章 奸臣大會第774章 水戰(上)第430章 船堅炮利第638章 願者上鉤第270章 讓叛逆少年更叛逆第99章 除惡務盡第263章 立儲風波第624章 邊塞詩第152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376章 翰林畫院(下)第286章 一城煙花一城玫瑰第479章 儒家叛徒第710章 心靈相通第311章 宋朝的第一臺水泵第38章 花魁大賽(三)第521章 枝上柳綿吹又少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第725章 攜美出城第675章 狐狸滿天飛第317章 餘家娘子的一天第528章 分歧第197章 一池春水第216章 送上門來第584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盟友第675章 狐狸滿天飛第520章 除夕驅儺第91章 生死一線第729章 大公雞的兩條腿在哪?第143章 東京晨曲第71章 幕後黑手是誰?第382章 亡國之象第697章 吐蕃威脅論第45章 雨中上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