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明修棧道

bookmark

歷朝歷代官員們都不喜歡修官衙,唯獨大宋朝例外,大宋官員無論是俸祿還是福利,都是比較高的,這也養成了官員們講究奢華的習慣,連帶着衙門通常也修得比較好,象錢塘縣這種地處魚米之鄉的富庶上縣,更不待言。

苗安來到錢塘出任知縣後,就先讓人把後衙翻修了一遍,使之看上去明潔而雅緻;

正午時分,辦完了一些日常事務,苗安就讓人搬出張矮榻,置於書房前的葡萄架下,這五月的天氣,高枝上的知了有一聲沒一聲地鼓譟着,苗安躺上矮榻上,那臃腫的身軀看上去就象一隻肥豬,一個小丫頭站在後面幫他打着扇兒,另一個端着一碗冰鎮酸梅湯,細細地喂着苗安。

這時一個五十來歲的乾瘦男子走進院來,手上一把摺扇不時輕搖兩下,此人頷下留着一把山羊鬍,樣子看上去很是精明,他正是苗安的幕僚習仲秋。

幕僚這種職業古而有之,一些高級官員甚至有幾個或更多,這些人除了給官員出謀劃策外,同時負責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習仲秋跟了苗安六年,一向被苗安引爲心腹,一見他走進來,苗安輕輕擺手示意,兩個小丫頭便遠遠的退去。

“仲秋見過縣尊大人!”習仲秋走到榻前躬身一揖!

苗安微微挪動一下身子,示意習仲秋坐下,輕聲問道:“習先生不必多禮,事情可曾辦妥?”

“縣尊大人放心,曾家的七成產業已轉到您表親的名下,這是曾家長子曾以軒畫押的契約!請縣尊大人過目!”

習仲秋說着從袖子裡掏出幾張契書來,苗安接過粗略看了一眼說道:“很好,此事多虧習先生多方料理,習先生辛苦了,本官書房之中那塊歙硯留着不用可惜,就由習先生就拿去用吧!”

歙縣出產的歙硯是四大名硯之一,苗安書房中的那塊是其中上品,價值不下千貫,習仲秋也沒推辭,起身一揖道:“謝過縣尊大人厚愛,縣尊大人放心,此事手尾乾淨,雙方買賣時另有人證在場,價格公道,將來曾家就算另有想法,也奈何不了咱們!”

曾家的七成家產此次契約書上寫的轉讓費是三萬多貫,但實際上曾家只收到了一個零頭,前面那個‘三’字就成了停留在紙面上的數字。

“曾家的事已了,過幾天就把曾任行放出去吧!倒是那個李逸,先生以爲如何辦好?”

習仲秋有些遲疑地說道:“那李逸不過一介書生,應該礙不了縣尊大人之事,縣尊大人何必費此心思?”

苗安伸出肥大的右手,摸了摸自己那打成幾折的下巴說道:“不瞞習先生,那韓氏本官是誓在必得,此女柔媚嬌美,着實讓人一見難忘,前日她來縣衙給曾任行求情,她若是不清楚本官對她有意思,她憑什麼來求本官?然而本官試探了一下,韓氏卻有意推託!”

“縣尊大人是懷疑她真與李逸戀姦情熱?”

“不錯,此女如今被逐出曾家,孤身無依,本官何等身份,能垂青於她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她竟不爲所動,若不是心有所屬,何至於此?所以,李逸必須處理掉,以斷了她的念想!”

“好吧,既然縣尊大人吩咐下來,卑下照辦就是,只是李逸雖然沒什麼根基,但畢竟是十四歲通過州試的舉子,爲防節外生枝,須得找個合適的理由才行。”

“那習先生就去找吧,本官相信習先生會辦妥的,哈哈哈!習先生不知想過沒有,辦此李逸還有一個好處!”

習仲秋輕撫着山羊鬍,沉思一下說道:“縣尊大人指的是州學之事?”

苗安又嘿嘿笑兩聲,說道:“沒錯,本官聽說楊逸當日在州學將右諫議大夫朱光庭氣暈過去,還口出狂言辱及司馬文正公,當日朱光庭就有意讓學政錢淡取消楊逸舉子的身份,卻被陸惜禹擋了回去,常言道朝中有人好當官,咱們辦了李逸,到時習先生再進京到朱大夫府上走動走動,嘿嘿!”

“還是縣尊大人想得周全,不才慚愧!不才會盡快謀劃此事,請縣尊大人放心,對了,那韓氏時下住址不才已讓人打聽清楚了,就在湖清坊!”

苗安聽了心中一動,眼前頓時又浮現出韓氏那令人消魂的媚態來,不禁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覺。

楊逸第二天便城裡悠轉起來,找到了一家比較偏僻的小院,這裡離韓碧住的湖清坊不遠,正合適,和主人談好價錢後,楊逸立即回自家的漆器鋪子拿錢。

楊家漆器鋪位置接近運河邊,地段比較繁華,鋪子不算大,但生意還過得去,楊逸進門時就有七八個顧客在選購漆器。

他家這個鋪子沒有漆器加工這道程序,而是從各地進貨銷售,貨源主要來自揚州、宜春等地,有描金、填漆、螺鈿、斑漆、雕漆等不同漆器種類;大都是些日常用品,如碗、奩、幾、案、枕、箱、尺、梳、篦、魁、笥、盒、屏風等等。

因爲李貴去魏縣還沒有回來,如今鋪裡就由李嬸看着,還有兩個十五六歲的夥記,一個叫宋小安,一個叫唐貴子。

楊逸一進門,三人就分別上來打招呼,他回了兩句,從櫃檯裡過筆,開了一張雜貨單,象鹼、明礬、薑黃、黃裱紙、山茄花、鬧羊花等等,共有二十多種。

寫完後把那個機靈點的宋小安叫到一邊,讓他照着單子去採辦,但每樣東西要分在不同的店鋪購買,那宋小安經楊逸一再叮囑,雖然不知道爲何如此,還是按照他說的去辦了。

楊逸從櫃檯上支了些錢,自個回到那小院,向主人付過租金後,粗略打掃一下,才滿意的回漆器鋪取宋小安買回的東西。

他回到家時,楊氏還在檐下做着針線活,那神情閒雅得就象荷花缸裡的睡蓮,楊氏見他手上提着一大包東西,停下針線好奇地問道:“我兒不是去墨韻齋拿書嗎?這是做甚?”

楊逸準備來點親情攻勢,上前蹲下身子,牽着楊氏的手說道:“孃親!有件事孩兒一直想跟您說!其實孩兒覺得,總是一個人在家溫習功課也不是辦法,缺少名師教導,又沒有名士可交流,對學業甚爲不利,孩兒昨日遇到一個散居杭州的老先生,此人原是朝中大學士,與孩兒相談甚歡,孩子想去洞霄宮向他請益幾日!”

楊氏慈愛的輕撫着他的額角,含笑道:“我兒是顧慮孃親一個人在家,放心不下嗎?”

楊逸點點頭:“子曰,父母在,不遠遊,孃親,孩兒既放心不下您一個人在家,又怕辜負孃親對孩兒殷切的期望,心裡很是矛盾,所以一直不敢提外出求學之事!”

楊逸這時不禁在心裡暗罵自己一聲,因爲此時楊氏眼中已有淚光在閃動,他真有些不忍心去騙這個慈母。

“我兒長大了,既然那老先生看得起你,又曾是朝中學士,我兒放心去求學吧,孃親還能照顧自己,再說家裡還有你李嬸她們,倒是我兒一個人去了洞霄宮,要知道尊重長者,莫要象家中一樣魯莽,再則要照顧好自己,莫要餓着累着……”

楊氏撫着他的額角,細細地叮囑着;這讓楊逸想起小時候,自己的母親也常這樣叮嚀自己,而自己總會覺得很煩,很反感!

但現在楊逸沒有了這種感覺,心裡雖然急着出門,但他還是耐心地聽着楊氏每一句叮嚀,以免楊氏發現什麼異狀。

習仲秋帶着幾個隨從自鹽橋坊走出來,臉上帶着一絲淡淡的笑意。經過一翻打聽,李逸這個人除了風.流成性之外,還真找不到其它毛病,習仲秋也只好從這方面想辦法。

曾家雖然富有,但沒什麼背景,加上有誣告的把柄落下,習仲秋他們愛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這沒什麼大問題;但李逸畢竟是舉子,總有些同窗與座師,這些人背後又有什麼背景在,誰也不知道,若毫無根據亂加其罪,恐怕不經意間便會得罪人,習仲秋跟隨苗安在官場混了六年,這些枝枝節節自然清楚。

今天他終於找到鹽橋坊一林姓人家,林家兩子兩女,長女林寒與李逸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習仲平對林家次子林譽威逼利誘,終於讓其答應出面告李逸勾引良家婦女,壞人清白。

這樣的罪名沒什麼新意,但卻足夠了,只要能以此爲藉口,將李逸收監,其它的罪名到時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習仲秋悠然自得的回到縣衙,向苗安並報了此事,依舊是書房前的葡萄架下,苗安一身寬大的常服靠在矮榻上,習仲秋躬身一揖道:“縣尊大人,事情已有眉目!只等明日林譽告上縣衙,便可上門拿人了。”

“怎麼還要等到明天?讓那林譽今日直接來遞狀紙不就得了?”想起韓氏,苗安真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覺。

“這……是不才疏忽了,不才馬上派人去讓他林譽前來遞狀紙!”習仲秋沒想到苗安這麼心急,竟是一天也等不得,這眼看天色不早了,衙門也快到了散班之時,他才讓林譽明天再來的。

“算了,算了,明天就明天吧!”苗安也覺得自己的口氣有些過了,接着擺手說道,其實楊逸之事他這麼急着辦,是猜測韓氏與楊逸戀姦情熱,將楊逸收監後,也好以此爲由讓韓氏心甘情願侍候自己。

明晚,至多明晚!苗安彷彿已經聽到了韓氏在自己身下婉轉承歡的嬌吟,心裡不禁又是一熱,他很快打發了習仲秋,回到房裡,招來自己的兩個小妾先泄泄火!

楊逸揹着一個書箱,拜別楊氏,楊氏淚溼了衣袖,但依舊極力地使自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在她千叮萬囑中,楊逸獨自入城而去。

大街上,楊逸很‘湊巧’的與巡街的張龍幾個衙役遇着了,張龍有些詫異地問道:“李舉人,這似乎是要出遠門啊?”

楊逸笑得一臉和氣道:“張大哥,沒想到又在此相遇了,您說的沒錯,我正是打算出門遊學!”

和張龍羅嗦了幾句,完成了這次‘偶遇’,楊逸才轉身向鹽橋河的碼頭走去,他是真個在衆目睽睽之下坐船沿運河出了杭州。

第41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35章 作梗第109章 宮宴文鬥第695章 遲到的時光第11章 盪漾的心第121章 同文館之獄第500章 誰纏住誰第408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13章 旋轉門第162章 橫山烽煙(六)第104章 北國風光第570章 白石嶺之戰第707章 潘金蓮在牀第325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373章 奢侈品消費稅(下)第786章 七重城第573章 真理的扞衛者第202章 名琴.佳人第587章 十面埋伏第377章 閒雲野鶴第470章 西域起陰雲第291章 醉裡看花第666章 劍履上殿第220章 一段羅曼史引發的戰爭第506章 軟玉溫香抱滿懷第698章 文昌會議(上)第186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第133章 沒有最卑鄙,只有更卑鄙第282章 冗兵(下)第105章 草原之夜第513章 拿清娘沖喜第462章 五方會談第177章 挖地三尺第296章 抓週禮第73章 欺上門來第499章 捉賊拿贓第445章 不再猶豫第623章 喪家之犬第698章 文昌會議(上)第647章 蒙古西征第137章 爭分奪秒第710章 心靈相通第686章 民生無小事第241章 讓人無語的戰果第601章 我爲誘餌第248章 制服誘惑第229章 蘇東坡請客第751章 天涯節序匆匆第257章 俘獲公主第460章 朝戲田間第732章 送你一頂大帽第630章 天山雪蓮第680章 你劫財,我劫色第623章 喪家之犬第463章 做事要抓重點第649章 一簾風月閒第453章 做個快樂的壞人第247章 汴都賦第301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32章 震撼天下的考題第567章 勝敗的藝術第632章 遠見卓識的赤貼兒第175章 慈幼局第474章 眼兒媚第754章 路中遇伏第380章 仙人指路第36章 花魁大賽(一)第674章 悲摧的黃侍郎第276章 糧店藥店棺材店第793章 反應第113章 神奇的小白第492章 大王回山了第213章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第388章 食魚帖第437章 惆悵的楊大學士第794章 安享榮華第555章 大聖皇帝馬踏上京第624章 邊塞詩第455章 田園之樂第635章 化敵爲友第216章 送上門來第349章 牡丹含露身含棘第482章 清娘要寫紅樓夢第177章 挖地三尺第119章 狼羣戰術第186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第624章 邊塞詩第311章 宋朝的第一臺水泵第550章 長轄底心起殺機第74章 宣德門之變第702章 大朝會第24章 勇敢的心第521章 枝上柳綿吹又少第387章 謀劃“聖戰”第352章 又見要離第259章 圍魏救趙第143章 東京晨曲第550章 長轄底心起殺機第259章 圍魏救趙第794章 安享榮華
第41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35章 作梗第109章 宮宴文鬥第695章 遲到的時光第11章 盪漾的心第121章 同文館之獄第500章 誰纏住誰第408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13章 旋轉門第162章 橫山烽煙(六)第104章 北國風光第570章 白石嶺之戰第707章 潘金蓮在牀第325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373章 奢侈品消費稅(下)第786章 七重城第573章 真理的扞衛者第202章 名琴.佳人第587章 十面埋伏第377章 閒雲野鶴第470章 西域起陰雲第291章 醉裡看花第666章 劍履上殿第220章 一段羅曼史引發的戰爭第506章 軟玉溫香抱滿懷第698章 文昌會議(上)第186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第133章 沒有最卑鄙,只有更卑鄙第282章 冗兵(下)第105章 草原之夜第513章 拿清娘沖喜第462章 五方會談第177章 挖地三尺第296章 抓週禮第73章 欺上門來第499章 捉賊拿贓第445章 不再猶豫第623章 喪家之犬第698章 文昌會議(上)第647章 蒙古西征第137章 爭分奪秒第710章 心靈相通第686章 民生無小事第241章 讓人無語的戰果第601章 我爲誘餌第248章 制服誘惑第229章 蘇東坡請客第751章 天涯節序匆匆第257章 俘獲公主第460章 朝戲田間第732章 送你一頂大帽第630章 天山雪蓮第680章 你劫財,我劫色第623章 喪家之犬第463章 做事要抓重點第649章 一簾風月閒第453章 做個快樂的壞人第247章 汴都賦第301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32章 震撼天下的考題第567章 勝敗的藝術第632章 遠見卓識的赤貼兒第175章 慈幼局第474章 眼兒媚第754章 路中遇伏第380章 仙人指路第36章 花魁大賽(一)第674章 悲摧的黃侍郎第276章 糧店藥店棺材店第793章 反應第113章 神奇的小白第492章 大王回山了第213章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第388章 食魚帖第437章 惆悵的楊大學士第794章 安享榮華第555章 大聖皇帝馬踏上京第624章 邊塞詩第455章 田園之樂第635章 化敵爲友第216章 送上門來第349章 牡丹含露身含棘第482章 清娘要寫紅樓夢第177章 挖地三尺第119章 狼羣戰術第186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第624章 邊塞詩第311章 宋朝的第一臺水泵第550章 長轄底心起殺機第74章 宣德門之變第702章 大朝會第24章 勇敢的心第521章 枝上柳綿吹又少第387章 謀劃“聖戰”第352章 又見要離第259章 圍魏救趙第143章 東京晨曲第550章 長轄底心起殺機第259章 圍魏救趙第794章 安享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