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締造江陵(9)

陸心源是陸家的後人,陸賀先生有六子:九思、九敘、九皋、九韶、九齡和九淵,均學識淵博,號稱“陸氏六傑”。九思,字子疆,中舉後封從政郎,著有《家問》,爲陸氏治家準則,也就是家規。

九敘,字子儀,善於持家,以經營藥鋪爲業,供全家各項費用,公正通敏,時人稱爲五九居士。九皋,字子昭,舉進士,授修職郎,文行俱優,率諸弟講學,學者稱庸齋先生。九韶、九齡、九淵並稱“三陸之學”,皆導源於九皋。

而陸心源正是陸九皋的後人,陸九皋是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三陸”的啓蒙老師,可見陸九皋亦非平常人等。甚至可以說陸九淵日後的心學,也是起源於陸九皋。

陸心源原是朝廷戶部尚書,爲人忠直見不慣不平之事,後來得罪了丞相賈似道,也只好被迫辭官回鄉。陸心源回到老家後,並不像其他人一般鬱鬱寡歡,他老人家知足常樂,買地買地,倒當起了安樂地主老爺,陸家心學在朝廷受盡排斥,但是在地方卻還是頗有聲勢,特別是在荊湖一帶,甚至還有不少地方官員都是從象山書院出來,只是這些年象山書院墮落得不成樣子,有能耐的弟子更是幾年沒有出來。

對於張貴重修象山書院,陸心源是舉雙手贊成,至於改名象山大學的事,陸心源覺得沒有任何問題,只要有象山兩個字,管得他是大學還是太學?

陸心源回到鄉下,爲了不牽連陸家,也不願意回到江陵,就在附近買地做起了地主老爺,只是這人雖已經回到了鄉下,卻還是性格不改,見到不平之事還是忍不住干涉,久而久之也就得罪了不少人。

可是大夥都害怕他陸家的聲勢,倒讓他一時橫行,這方圓百里,他陸心源可以說是半個霸主,不過這個霸主恐怕也太過於善良了吧?

“張大人,您老說的是什麼話?”陸心源並不畏懼張貴,只是昨天看他及兩個部屬行事果斷、殺戮堅決,倒有幾分佩服。

再說陸心源是早就知道張貴的了,張貴第一次私自前來江陵,陸常平就把消息告訴了他。他雖然不在江陵,但並代表他在陸家的地位不高,反而就算是當家作主的陸常平,對這個百里之外的前戶部尚書也不敢忽略。

“陸老,此乃在下笑語,陸老請勿見怪。”張貴不好意思拱手作揖,陸家家教甚嚴,陸心源若真的有收買人心的心機,也不會當着張貴的面子做。

張貴和樑顧、大旗三人正在荊湖地區閒逛,得到消息後馬上趕了過來,碰到一個正着,張貴震怒之下,帶走了兩個族長,此時也住在陸府,等候所謂的官府處置。

陸心源雖多聽有關張貴之事,只是和張貴接觸並不長,不知道張貴說的是真話還是說假話,不過想到張貴是李庭芝的親信,現在接任的也正是李庭芝曾擔任過的荊湖置大使,而李庭芝卻正是賈似道的親信,心中倒起了不願意得罪張貴的心思。

“張大人,老夫不過是率真而爲,並沒有刻意爲之,更沒有所謂的收買人心之意。”陸心源有點辯解說道。

“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張貴有點感嘆說道:“若天下人都願意如陸老這樣收買人心,那麼天下就沒有這麼多事了。”

“嗯。”陸心源不願意跟張貴談這個問題,轉移話題說道:“大人,昨天帶走的吳族長、馬族長現在還在府上,不知張大人打算怎樣處置。”

“怎樣處置?”張貴這纔想起還有這麼一回事,笑道:“昨天那種情況,把兩位老族長帶走,他們就鬧不起來了,不過張某還真想知道他們手中的武器究竟是怎麼來的,如果陸老不介意,張某現在就想問一下。”

陸心源搖了搖頭,道:“這是一件大事,張大人不必拘謹,老夫並不是不知輕重之人。”

很快,兩位老族長被請了上來,兩人昨天忐忑不安的在陸府待了一個晚上,哪裡敢睡,特別是吳族長,張貴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一定要追究武器的來歷,官字兩個口啊,自己不在馬家寨,連最後的一絲依靠也沒有了,還不是任憑他們處置。

“兩位老族長,辛苦了。”陸心源看着他們憔悴的樣子,倒有幾分不忍心,都是一把年紀的人了,自然知道老人的辛苦。

“吳族長,你說一下昨天是怎麼一回事。”張貴皺了皺眉頭,表情有點不自然,雖然宗族之間的矛盾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化不開的矛盾之一,現在張貴也很不願去趟這潭渾水,但是若真涉及到死人的事,張貴也看不下去。

吳族長把事情仔細說了一遍,然後才說道:“張大人,並非吳某說謊,這天氣越來越壞,人口越來越多,水卻遠遠不足,這也是無奈之舉啊。”

“貧窮,纔是造成愚昧的最大原因。”張貴搖了搖頭,嘆氣說道。

吳族長見張貴也真沒有什麼噁心,遲疑片刻,繼續說道:“其實並不是馬家寨,還有其他地方,這些年的鬥毆也不少,死人的事也常有發生。”

“人,太多了。”張貴點了點頭,南宋人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六千萬,僅是荊湖南北路總計有140—150萬戶,每戶按照五人就算,人口最少已達到了七百萬。

聽說福建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殺嬰之風就已相當嚴重,發展到不分男女,見於記載的就有今湖南與湖北 相鄰一帶、蘇南、皖南、贛東北、浙江和福建各地。福建因山多地少,缺少開發餘地,殺嬰之風最甚,連富人和士大夫家族也都“計產育子”,“富民之家,不過二男一女;中下之家,大率一男而已”。

“要使民活下去,北方,只有北方,纔是我們的生存的地方。”張貴也懶得跟他們說這些大問題,建議道:“江陵正是大規模用工之事,不妨讓他們出來走走。”

“不過有一件事,還請吳族長給張某一個交代。”

吳族長連忙道:“老頭不敢謊言,不過這兵器真的是老頭向幾個逃亡的小兵買下來的。”

“逃亡的士卒?”張貴皺了皺眉頭。

“正是,正是。”吳族長見張貴心動,連忙說道:“那幾個小兵面黃肌瘦,看起來也怪可憐的,這些小兵需要的東西也不多,僅給點吃的和一些盤纏,然後脫下盔甲,放下兵器走人了。”

“要不然老頭那裡買的起。”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張貴看着吳族長,若是發現他有欺騙自己的地方,張貴也不用跟他客氣,要知道宋朝對武器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有些地方一個縣纔有十把弩箭,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

“大人,小的不敢說謊。”吳族長見張貴嚴肅起來,有點慌張:“也就兩天前的事。”

張貴皺了皺眉頭,還是不說話,此時馬族長插話道:“張大人,小的可以證明,吳族長爲人雖然有些壞心眼,可從來也沒說過謊話。”

張貴想了一下,把大旗叫過來,吩咐他跟吳族長回馬寨主,然後順路追查一下,看還能不能找到那幾個小兵。

“你們都回去吧,日後有什麼事都要好好說話,千萬莫要再打鬥了。”

等兩位老族長離開,陸心源試探道:“大人懷疑吳族長?”

“不,張某懷疑這些小兵是韃子的逃兵。”見陸心源疑惑的看着自己,張貴解釋道:“今年北方大旱,若這些小兵真是韃子的逃兵,恐怕今年的戰爭要提前了。”

“那,那怎麼辦?”陸心源畢竟是文官,戰爭對於他來說很遠,卻又很近:“朝廷糾紛不停,韃子若大規模南下,該怎麼辦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能有什麼辦法?”張貴苦笑,道:“張某隻希望戰火遲點再燒,沿江將士各懷鬼胎,張某之所以不整軍,就是怕把這些將士推到韃子那邊。”

“只是,只是這戰火一起,就由不得張貴了。”

“張大人乃國之棟樑……”

“陸老,象山大學開學在即,陸老乃當朝大儒,”張貴連忙轉移話題,道:“張某自領均州節度使以來,常爲銅臭而煩惱,所以不得不重視商人,然而商人重利,張某不欲重利而影響象山大學的發展。”

“張某認爲,商人經商,學子經營學問,若兩者不分,則影響深也。”

陸心源沉思片刻,才道:“竊謂學者於此,當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者必在於義,所習在義,斯喻於義矣。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於利,所習在利,斯喻於利矣。”

陸心源說這段話有點長,張貴仔細想了片刻,才明白他說這段話的意思,儒家以義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問題是辨志。人的認識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習染,而習染的結果卻決定於你的志向如何。志於“利”者,必被“利”所趨,志於“義”者,則以“義”爲行爲的準則。所以爲學之要在於立志。

“張大人有志教化百姓,那是天大的一件好事,然而百姓教化之後,不僅僅欲言其利,更要言其義。”

“老夫聽聞張大人取士不拘一格,凡有所學的人,不管是老農抑或是匠人,皆可自薦,此乃大善也。”陸心源說了半天,其實還是拍了拍張貴的馬屁股。

張貴倒有幾分不好意思,他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因爲在他眼裡這些人還都是人才,標準不一而已:“張某做得遠遠不夠也,四野之內,皆是才人,天下孤僻,皆是能者,張某欲使人盡其才,各盡所能,還遠遠不夠也。”

陸心源點頭,道:“科舉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爲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場屋之得失,顧其技與有司好惡如何耳,非所以爲君子小人之辨也。”

“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沒於此而不能自拔,則終日從事者,雖曰聖賢之書,而要其志之所鄉,則有與聖賢背而馳者矣。推而上之,則又惟官資崇卑、祿廩厚薄是計,豈能悉心力於國事民隱,以無負於任使之者哉?從事其間,更歷之多,講習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顧恐不在於義耳。”

這人怎麼都喜歡賣弄文采,張貴心中暗罵了一聲,科舉制沿襲已久,科舉取士的標準,是看其做文章的技藝如何,及是否投有司之所好。這樣,它引導人們習尚的只是對技藝的追求和唯利是圖的風氣。

怎麼能不使人“喻於利”,又怎麼能不與聖賢的教導背道而馳呢?陸心源的建議是爲克服這些蔽害,必須提出“立志”。立志,就是不以科場得失爲目標,而以“義利之辨”來決定做人的標準,這就是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聖賢爲志,以治平自任。

陸心源認爲以這種態度來問學,才得“正學”。否則,“更歷之多”、“講習之熟”,也只能適得其反。

張貴覺得自己有點雞同鴨講的意思,陸心源也提不出什麼具體意見,說白了就是抓思想教育,抓政治教育,這些方法張貴比他懂得更多。

“先生所言大善,”張貴撫掌笑道:“今,張貴初到江陵,萬事待之,張某欲請先生任荊湖政協使,荊湖之政凡不合民意之事,荊湖之策凡是有利而無義之策,先生皆可到衙門,直陳利弊。”

“荊湖政協使?”陸心源戶部尚書都做過,但卻沒聽說有這樣的官:“這是朝廷的新官職嗎?”

“某所創也?”張貴尷尬的點頭,道:“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政協使之意,選地方有名望、品行兼備之人,參與官府決策,對官府決策提出建議和意見,並具有監察職責。”

“官府對政協提出的疑問和問題要有一個說話,不能糊弄過去。”張貴琢磨說道:“而且政協使代表百姓提出問題、提出政策,官府收集這些問題和意見,便可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這恐怕有違朝廷用人之意?”陸心源也看到這政協使的巨大作用,不過怕分散朝廷對地方和百姓的控制,若是回到唐朝末年重枝弱幹,那就大大不妙了。

“陸老,這與朝廷無關。”張貴笑了笑,道:“政協使僅監督和提出建議,並沒有決策的權力,張某建議政協使由百姓選出。”

“百姓選出?”陸心源更加不明白了,他爲官多年,從來沒有聽說還有官員是由百姓選出,張貴行事向來讓人看不透摸不清,陸心源也不敢猜測。

張貴堅定的點了點頭,道:“正是,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百姓才能選出真正爲他們謀利益的代表,這些政協使乃一方名望之人,如陸老這樣能夠一心爲民才能最終得到民心。”

“這個,地方宗族勢力錯綜複雜,就算是百姓有權選出自己的代表,但他們恐怕也只是想想而已?”陸心源遲疑片刻,說道:“到頭來還不是給這些人多了一個欺壓百姓的藉口罷了。”

“呵呵,張某哪裡想得這麼多,唯有見步行步而已,反正也是一次嘗試,做與不做是一回事,但是去不去做又是一回事,張某隻求把這事做了,後人要如何完善,就不是張某職責了。”

“好一個做與不做,去不去做。”陸心源突然發現,張貴這簡單的一句話,竟然比起他剛纔說的一堆話還要有用得多。

“張大人心懷百姓,老夫不及也。”陸心源真心說道:“老夫可以爲大人做些什麼?還請大人吩咐。”

“不敢,不敢。”張貴連忙擺手,道:“老陸乃前任戶部尚書,張某哪敢驅使。”

陸心源笑了笑,道:“什麼戶部尚書,老夫現在只是一介白丁而已,張大人能看得起陸某人,是老夫的榮幸。”

“這個?”張貴遲疑說道:“張某還真有一個想法,就是有點難爲陸老了。”

“大人儘管說,老夫一把老骨頭還能經得起折騰。”陸心源心中突然涌起幾分豪情壯志,張貴那句做與不做,去不去做讓這個念過六旬的老頭產生了無盡的動力。

張貴低頭在陸心源耳邊說了幾句話,陸心源突然有點難爲情,說道:“這個,這個……”

“莫非陸老要撒賴不成?”張貴看着一臉尷尬的陸心源,打趣說道。

“好吧。”陸心源苦笑,道:“老夫這一輩子的聲譽,算是壞在你小子手中了。”

幾天之後,江陵日報一則新鮮事轟動了整個江陵,甚至影響到日後大宋的命運,這件事是一個專題的開始,題目是張貴親自題寫:請辭老官員,化爲爲民請命官。

報紙用巨大的篇幅介紹了陸心源的身份,又說陸心源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到官府爲民請命之事,最後說道:“陸心源乃反應民意之開創者,民衆覺醒者,大善也。”

若干年之後,陸心源說起這件事,還有幾分不好意思,因爲這是他唯一一次參與作假。但後世都把陸心源當作民意開創者,民衆覺醒者,根據的就是這份報道。

第181章 喋血襄樊(11)第87章 短兵相接(7)第81章 強攻正陽(10)第128章 襄樊風雲(8)第44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10章 經營均房(10)第179章 喋血襄樊(9)第226章 一路向北(26)第92章 短兵相接(12)第59章 以卵擊石(2)第87章 短兵相接(7)第30章 王大超,快跑第69章 揚州慢(15)第48章 傳聞中的勾心術,迷魂術,幻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4章 危在旦夕(4)第24章 步步爲營(14)第114章 危機降臨(4)第107章 長途奔襲(6)第46章 抓小偷啊第216章 一路向北(16)第104章 長途奔襲(3)第43章 生財有道(23)第96章 大戰龍尾洲(22)第98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90章 大戰龍尾洲(16)第27章 生財有道(7)第42章 層層狙擊(12)第133章 襄樊風雲(13)第221章 一路向北(21)第121章 襄樊風雲(1)第26章 以命相博第114章 短兵相接(34)第87章 大戰龍尾洲(13)第162章 兵臨城下(42)第152章 襄樊保衛戰(12)第213章 一路向北(13)第79章 大戰龍尾洲(6)第6章 經營均房(6)第206章 一路向北(6)第14章 臨時抱佛腳第10章 奇蹟發生鳥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32章 虧大了第134章 兵臨城下(14)第244章 一路向北(44)第63章 揚州慢(9)第71章 揚州慢(17)第182章 兵臨城下(62)第159章 襄樊保衛戰(19)第166章 襄樊保衛戰(26)第5章 再見,穿越第250章 一路向北(50)第36章 層層狙擊(6)第67章 賈似道與李庭芝不得不說的故第172章 喋血襄樊(2)第11章 面朝漢水,春暖花開第53章 丁家洲殤(3)第27章 締造江陵(7)第177章 兵臨城下(57)第38章 逃亡第134章 襄樊風雲(14)第28章 締造江陵(8)第9章 奇蹟發生之前第149章 兵臨城下(29)第54章 紀念碑落成儀式暨追悼會第60章 揚州慢(6)第31章 生財有道(11)第146章 襄樊保衛戰(6)第62章 以卵擊石(5)第165章 兵臨城下(45)第130章 兵臨城下(10)第61章 揚州慢(7)第8章 危在旦夕(8)第十二一章 步步爲營2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95章 短兵相接(15)第80章 強攻正陽(9)第153章 襄樊保衛戰(13)第144章 兵臨城下(24)第18章 步步爲營(8)第7章 經營均房(7)第174章 喋血襄樊(4)第119章 危機降臨(九)第140章 襄樊風雲(20)第129章 兵臨城下(9)第126章 襄樊風雲(6)第96章 短兵相接(16)第34章 生財有道(14)第70章 範恩的間諜生涯第224章 一路向北(24)第35章 層層阻擊(5)第217章 一路向北(17)第40章 層層狙擊(10)第141章 襄樊保衛戰(1)第51章 秘密出兵(4)第70章 陽邏城堡(3)第99章 馬(1)第151章 兵臨城下(31)
第181章 喋血襄樊(11)第87章 短兵相接(7)第81章 強攻正陽(10)第128章 襄樊風雲(8)第44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10章 經營均房(10)第179章 喋血襄樊(9)第226章 一路向北(26)第92章 短兵相接(12)第59章 以卵擊石(2)第87章 短兵相接(7)第30章 王大超,快跑第69章 揚州慢(15)第48章 傳聞中的勾心術,迷魂術,幻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4章 危在旦夕(4)第24章 步步爲營(14)第114章 危機降臨(4)第107章 長途奔襲(6)第46章 抓小偷啊第216章 一路向北(16)第104章 長途奔襲(3)第43章 生財有道(23)第96章 大戰龍尾洲(22)第98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90章 大戰龍尾洲(16)第27章 生財有道(7)第42章 層層狙擊(12)第133章 襄樊風雲(13)第221章 一路向北(21)第121章 襄樊風雲(1)第26章 以命相博第114章 短兵相接(34)第87章 大戰龍尾洲(13)第162章 兵臨城下(42)第152章 襄樊保衛戰(12)第213章 一路向北(13)第79章 大戰龍尾洲(6)第6章 經營均房(6)第206章 一路向北(6)第14章 臨時抱佛腳第10章 奇蹟發生鳥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32章 虧大了第134章 兵臨城下(14)第244章 一路向北(44)第63章 揚州慢(9)第71章 揚州慢(17)第182章 兵臨城下(62)第159章 襄樊保衛戰(19)第166章 襄樊保衛戰(26)第5章 再見,穿越第250章 一路向北(50)第36章 層層狙擊(6)第67章 賈似道與李庭芝不得不說的故第172章 喋血襄樊(2)第11章 面朝漢水,春暖花開第53章 丁家洲殤(3)第27章 締造江陵(7)第177章 兵臨城下(57)第38章 逃亡第134章 襄樊風雲(14)第28章 締造江陵(8)第9章 奇蹟發生之前第149章 兵臨城下(29)第54章 紀念碑落成儀式暨追悼會第60章 揚州慢(6)第31章 生財有道(11)第146章 襄樊保衛戰(6)第62章 以卵擊石(5)第165章 兵臨城下(45)第130章 兵臨城下(10)第61章 揚州慢(7)第8章 危在旦夕(8)第十二一章 步步爲營2第256章 一路向北(56)第95章 短兵相接(15)第80章 強攻正陽(9)第153章 襄樊保衛戰(13)第144章 兵臨城下(24)第18章 步步爲營(8)第7章 經營均房(7)第174章 喋血襄樊(4)第119章 危機降臨(九)第140章 襄樊風雲(20)第129章 兵臨城下(9)第126章 襄樊風雲(6)第96章 短兵相接(16)第34章 生財有道(14)第70章 範恩的間諜生涯第224章 一路向北(24)第35章 層層阻擊(5)第217章 一路向北(17)第40章 層層狙擊(10)第141章 襄樊保衛戰(1)第51章 秘密出兵(4)第70章 陽邏城堡(3)第99章 馬(1)第151章 兵臨城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