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

bookmark

當裝藥減少到六兩後,陶罐爆炸的威力,依然強大。校場中心,再次被炸開一個大洞。

數不清的土壤被炸得飛到了牆垣上,落到了屋檐上。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驚懼莫名。

但每一個人,特別是劉永年這樣的大將,心中都已經明白,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降臨。

如此威力的神器,可以用到的途徑,多的讓人無法想象。

旁的不說,只需要復古一下春秋戰國的火牛陣,將這種藥包,綁到一羣瘋狂的公牛身上,驅趕它們衝進敵軍的陣列。

瞬間就能清空敵軍前排!

趙昕扭頭看着已經形同癡呆的高若訥,道:“卿且看,有此神器,是否足以令卿爲國家立下大功?”

高若訥傻傻的點頭,然後迅速反應過來,跪下來拜道:“臣乞國公示下、教訓!”

“此物,何用最佳?”

他確實不懂軍事,也沒有帶兵的經驗。

但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有了這樣的利器,別說是他一個進士出身的兩制大臣了。

就算向秦鳳路派一頭豬去坐鎮,有了如此利器,西賊也是來多少死多少!

旁的不說,守城的時候,西賊膽敢功臣,便讓人拿着這些藥包點燃後專門往城下密集的人羣裡丟就可以了。

保準一包死一片。

哪怕是元昊最精銳的鐵鷂子,頭上捱上這樣一包,照樣得死!

趙昕呵呵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明的神色。

前世的他,在憋後期失敗後,統治生涯已經來到了晚期。

身體機能全面衰退、老化。

然而,現實卻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在他無奈的解禁了黑火藥,並將之下發到各級禁軍中後,這種全新的武器,立刻就被底層勞動人民的智慧開發了起來。

尤其是銀夏、河湟的屯田弓箭手們。

他們創造性的因地制宜,開發出了一種全新戰術。

於是,大宋弓箭手,搖身一變,成爲了讓所有敵人聞風喪膽的大宋擲彈兵!

絕對的精銳,絕對的強大!

一出現,這種全新的兵種,就碾壓了所有對手和敵人。

近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曾經在白溝河戰役中,創造了五百擲彈兵,大破一萬遼主皮室軍的光輝記錄。

打的遼人聞風喪膽,連歲賜都不敢要了。

然後,就是青銅火炮的出現了。

兩根鑄造的大銅管,上下一套,前面裝彈,後面裝藥,屁股拿木頭塞住,點火後就可以將一枚數十斤重的石彈,射出上千步,直接砸爛敵人的城牆、護欄。

只是太笨重了,難以運輸,只能用於守城。

可惜,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趙昕已經纏綿病榻,無力迴天,只好徒呼奈何。

回憶着往事,趙昕笑了:“卿屆時自知!”

現在,最適合黑火藥的用法,當然是擲彈兵了!

這可是哪怕排隊槍斃時代,也威風凜凜的主力兵種!

而這也是最適合大宋的兵種。

任你騎術精湛,射術超絕,一彈擲出,管他阿骨打還是成吉思汗,都得灰灰。

何況區區皮室軍、鐵鷂子?

只是,這種事情就不必和高若納講了。

他只是一個工具人罷了。

“準備一下……”趙昕將甘昭吉和劉永年都叫過來:“父皇與兩府宰臣們,應該已經要到了,隨孤去迎接吧!”

“諾!”

於是,衆人這才紛紛醒悟過來。

此地,距離政事堂不過數百步,距離延和殿恐怕也就千步左右。

所以,官家與兩府宰執,必定已到了附近。

便匆匆忙忙的將校場收拾一下,跟着趙昕一起,向前殿而去。

一路上,數不清的宮人、內臣與衛兵,紛紛側目。

而右殿中的孩子們,更是早就都已經來到了迴廊外,遠遠的觀察着。

見到趙昕一行人,所有人都低下頭去,深深俯首:“國公千秋!”

此時此刻,除了這四個字外,他們再找不出其他形容詞,來形容此刻自己的心境。

因爲,他們不僅僅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更見到了爆炸的情況。

所以,他們都知道,這又是那位‘天降聖王’的手筆。

於是,只能虔誠膜拜,獻上膝蓋。

…………………………

趙禎來的非常快。

他甚至是和宰臣們一起抵達的。

“二郎……二郎……”一見面,他就立刻抱起趙禎,緊張不已的問道:“朕的二郎,可有被嚇到?”

“阿耶放心……”趙昕在趙禎懷中擡起頭來,說道:“二郎沒有任何事……”

“倒是驚擾到阿耶,這是二郎的不是……”

一聽此言,趙禎立刻驚訝了起來:“二郎是說……春坊今日的動靜是……”

“嗯!”趙昕點點頭,大大方方的承認下來:“確實是二郎頑劣所爲……”

於是,所有的宰臣們都擡起頭來,看着這位皇嗣。

呂夷簡的心臟,更是幾乎跳到了嗓子眼。

因爲,他害怕從這位國公里再蹦出什麼‘感生爺爺’‘宣祖皇帝’一類的詞語。

若是那樣的話,這將立刻重挫大宋文臣士大夫們,耗費了百年的努力。

更嚴重一點,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將撕裂自董江都以來,儒家仁人志士千年的努力。

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冥冥中的上蒼,會審視君王的得失,通過天象和種種其他自然事件表達自己的喜怒,從而警醒人間帝王,令其不敢胡作非爲。

而若一位皇嗣頻繁的證實了自己得到了先祖、鬼神的啓示。

那就將打破這個限制和樊籬。

如此一來,君權將不受控制的膨脹!

而這,對士大夫們來說,不啻是天崩一樣的災難!

尤其是儒臣們,將面臨一個可怕的事實——自春秋以來,儒家的道統就一直是不絕如縷(只有繩子那麼細)。

現在,天降一個聖主,這根繩子還能繼續延續嗎?

要是斷了的話,誰負責?

必定是他這個作爲首相的呂夷簡以及他的正府執政啊!

真宗時,王欽若、丁謂等人陪着真宗胡鬧。

於是,等真宗駕崩,他們就在民間和士林甚至是史書上,都成爲了五鬼,變成了奸佞。

呂夷簡可不敢冒着自己也被人批判爲‘五鬼’,列入奸佞邪黨的風險。

但……

他又沒有別的辦法,能夠阻止這一切。

於是,他只好在心裡哀嘆:“若是如此……”

“爲人臣子,吾也只能盡力勸諫官家與國公了……”

若是勸諫不聽,那他也就只能按照夫子的教訓: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斷斷不會和王欽若一樣背黑鍋。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四章 祖宗(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九章 立威(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章 立威(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十一章 南廳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二十章 參政(5)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四章 祖宗(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九章 立威(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章 立威(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十一章 南廳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二十章 參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