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34章 中外商戰(1)

bookmark

在上海灘的錢莊業進行大規模貸款之後,蕭震雷又立即馬不停蹄地向上海灘的外國銀行業進行大規模貸款,除去德華銀行之外,他又與之接觸的外國銀行就有東方銀行、有利銀行、麥加利銀行、匯豐銀行、法蘭西銀行、華俄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

在向每一家外國銀行貸款時,他都要求對方對此事進行保密,實際上他不提這個要求,外國銀行方面也會自動保密,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商業機密泄露出去。

加上德華銀行,蕭震雷一共從上海灘這九家外國銀行貸款了兩千兩百萬兩銀子,而他從上海灘的錢莊業貸款達到一千三百萬兩,他派去拿着橡膠股票去各大銀行、錢莊貸款有一千萬兩,這三項加起來,他手上一共有四千五百萬兩!

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天文數字,就連清朝最有錢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在最鼎盛時期的財富都只掌控了兩千萬兩左右。在此之前,沒有誰能夠從上海灘的錢莊、銀行業中貸款達到如此之多,蕭震雷的振華公司和其他一些產業現在的市值滿打滿算最多也只值一千三百萬兩左右,他就是利用錢莊與錢莊之間、外國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的暗地裡互相競爭,在業務上上彼此互相防備、保密這一點成功將整個上海灘的財富抽取一空。

然而上海灘的人們對此毫不知情,蕭震雷將這四千五百萬兩全部注入自己開設的振華商業銀行,接下來他準備大幹一場了。

上海灘的金融業被蕭震雷抽乾了血液之後。錢莊業爲了保證自己錢莊出現意外被擠兌,不得不向其他錢莊或銀行調集頭寸。但是這些錢莊和銀行都沒有多餘的錢借出去了,自己都要向其他的錢莊和銀行借錢。因此錢莊業不得不向其他城市的分號調集資金入滬,而外國銀行也不得不從自己國內調集資金過來,但是這需要時間,而且能夠調集資金也有限,因爲此時的上海灘纔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市場,其他城市如何能與上海灘相比?

華德路別墅。

蕭震雷坐在書房書桌後面,書桌上放着厚厚的兩疊報紙,一疊爲外國報紙,有英語報紙、法語報紙、德語報紙、俄語報紙。另外一疊爲華語報紙。這些報紙朝上的一頁上有一塊用紅筆圈起來的報道,不論是外文報紙,還是華語報紙都是一樣,不同的是,外文報紙報道的內容關鍵詞與華語報紙報道的內容關鍵完全相反。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本土、印度等地由於病蟲害的原因,棉花大幅度減產!”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由於降雨量的關係,今天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等歐洲大部分國家秋季棉花產量相比往年大幅度下降!”

除了這幾份報紙之外,其他如德國報紙、俄國報紙都報道了與棉花減產有關的報道,儘管這些報道所用的篇幅很小很小。平常人看報紙根本不會注意這樣一個消息,但是蕭震雷在看報紙的過程中注意到了這些報道。

與這些外文報紙相反的是,華語報紙都有文章報道華北、華中、華東大部分地區今年棉花的收成獲得大豐收,但棉農們卻高興不起來。

這意味着什麼?第一。歐洲各地普遍棉花減產,缺棉花,需要從產棉大國中國進口。第二。中國棉花大豐收,棉農們卻高興不起來是因爲棉花賣不起價錢。如果中國的棉花不出口,而棉花又大豐收。棉花價格肯定會下降,但是現在歐美地區因爲缺棉花而需要從中國進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棉花還是還賣不起價錢來,這就有問題了。

實際上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存在幾十年了,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呢?由於國內從事絲、棉貿易的商人們各自爲戰,讓洋商們控制了價格權。

當年紅頂商人胡雪巖在上海灘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據他觀察,主要原因是華商各自爲戰,被洋人控制了價格權,胡雪巖高調坐莊。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加上中法戰爭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事已至此,胡雪巖已無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羣起敲詐****。十一月,各地商號倒閉,家產變賣,胡慶餘堂易主,宣告關門倒閉。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

胡雪巖之所以失敗,其原因並非全部是因爲意大利生絲豐收以及中法戰爭爆發引發市面劇變,造成金融危機爆發,也不是全部因爲他囤積生絲而激怒了洋商,論資金之雄厚,相信在上海灘的任何一家洋商都沒有他有錢,洋人們如果聯合在一起確實比他有錢,但是洋人們也並非都是鐵板一塊,他失敗最大的原因是政治敵人的打擊。

誰都知道胡雪巖是左宗棠的人,左宗棠之所以能夠爬到那麼高的位置與胡雪巖的資金是分不開的,而李鴻章與左宗棠向來不睦,他不幸成爲了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成爲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

實際上執行對付胡雪巖的是盛軒淮,胡雪巖事先籌集資金囤積生絲,與洋商們展開一場中外商戰之前,先找匯豐銀行的買辦席正甫幫忙從匯豐銀行貸了一筆款子,又找當時的上海道臺從道臺藩庫裡借了一筆銀子,而這兩件事情恰好被盛軒淮得知,盛軒淮在胡雪巖正與洋商們鬥得旗鼓相當之時找到席正甫,讓他出面找匯豐銀行經理找胡雪巖追還貸款,又出面給上海道臺打招呼,上海道臺接到盛軒淮的授意之後立即找胡雪巖,讓其歸還道臺藩庫的銀子,要知道道臺藩庫的錢可是朝廷的錢,這是不能輕易挪用的,一旦被查出來掉腦袋都是輕的,胡雪巖不敢怠慢,立即想辦法從自家的錢莊挪用了最後一筆流動資金,盛軒淮得知消息之後立即派人散播謠言,說胡氏深陷於洋商商戰,老百姓存在他錢莊的錢全被挪用去買了生絲,而生絲又積壓賣不出去,百姓們聽了這個消息擔心自己的存款打了水漂,立即涌到胡氏錢莊擠兌,事情到了這一步,胡雪巖的資金鍊出現了斷裂,加上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羣起敲詐****。他再也撐不下去了,一代金融霸主就這樣一敗塗地。

蕭震雷自從發現報紙上玄機之後就決定要與洋商們再來一場中外商場大戰,現在他手握四千五百萬兩,資金雄厚,在上海灘無人能及,而且他有半年的時間不用擔心被銀行和錢莊追貸款,因爲在簽訂貸款協議之時,協議中就規定了不到還款期限,銀行不得追款,否則他有權拖欠不還。

書桌前站着兩個人,一個是紡織廠總經理程裕盛,另一個是電燈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書林,他們都在等待蕭震雷的指示。

蕭震雷一邊抽着煙,一邊看着一封封電報,這些電報都是從各省省會城市拍來的,電報上寫都是各地棉花收成情況,而拍電報的人都是鐵血救國社分佈在各省社員。

看完所有電報,蕭震雷起身走到窗戶前沉思良久,就在程裕盛和李書林感覺雙腿都站麻了實話,他終於開口了:“錢都給各省負責人匯過去了嗎?”

“匯過去了,現在各地都有票號,還有銀行,那邊很快就可以收到,如果資金不足,我們這邊隨時可以再匯,不會耽誤多長時間!”

“很好,這次咱們決不能讓洋人們把持棉花價格,如果買不到棉花做成棉衣,我看歐洲這個冬天會凍死多少人?通知下去,從明天開始,各地立即大量收購棉花,價格只要不超過每擔二十兩,有多少要多少,給我把市面上能夠收來的棉花全部收上來,如果每擔價格超過二十兩立即發電報報告情況!”

“是!”

蕭震雷開始了高調坐莊,他的指令下達之後,國內市場的棉花價格是一天一個價,有的時候是一天幾個價,棉農們見價格蹭蹭蹭一直往上漲,也都不忙着出手了,這可讓那些從事棉花生意的洋商們着急起來,棉農們囤積棉花的時間越長,價格自然也越高,洋商們如果要收購必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成本和資金,可是洋商們的國內又一直催着他們儘快買到棉花運回國內,現在已經進入十二月份了,農曆十月了,冬季已經來臨,氣溫越發下降得厲害。市面上沒有棉衣出手,讓棉衣的價格刷刷刷上漲不停,要知道此時歐洲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沒有厚實的棉衣可不行。(……)R1292

,請

第123章 懷疑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第541章 揮兵基輔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97章 護短(1)第527章 完虐第95章 食人花第249章 抵達倫敦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120章 招兵買馬(一)第22章 第二個小弟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107章 出獄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361章 登陸第680章 竭力遊說第555章 換防第647章 對被服廠的建議第647章 對被服廠的建議第719章 總統新聞發佈會(1)第479章 痛宰英國佬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402章 故意泄密第405章 推行第701章 大意第110章 忍第662章 朱爾典與天皇密談第418章 大煙氾濫第47章 突變第403章 成立國家銀行第743章 拒絕第691章 三十萬德軍投降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472章 做戲第566章 登陸日本本土第322章 處置第288章 道臺借錢第744章 北海之戰第156章 三井第116章 李鬼遇李逵第548章 小鎮設伏第103章 巡捕上門第135章 劫法場(一)第397章 禁令第269章 參加德軍演習(2)第186章 血洗衙門(2)第125章 打探第85章 色膽包天第90章 二手貨第168章 私家偵探第42章 英國大力士第783章 直升機第137章 劫法場(三)第563章 國葬之禮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667章 日本黃金第745章 小小慶祝第498章 藉口第377章 雪狼部隊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741章 醜惡嘴臉第491章 內閣工作報告第247章 臨行前的部署第136章 劫法場(二)第360章 虛晃一槍第87章 幕後交易第189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發行國債第430章 待宰羔羊第658章 輕鬆拿下四國島第683章 指使者第340章 無聲的硝煙第699章 第九軍團第78章 準備第243章 拖字訣第217章 鳩佔鵲巢第659章 日本投降第428章 對日宣戰第550章 絞肉磨盤第433章 圍第661章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第401章 大發戰爭橫財第3章 大佬雲集第436章 舉國沸騰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223章 下馬威(一)第636章 鬧大了第97章 被勒索第782章 噴氣式戰機第629章 偵查第629章 偵查第278章 升任協統第540章 空襲奧匈艦隊第613章 沙皇被迫退位第154章 偷證據第42章 英國大力士
第123章 懷疑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第541章 揮兵基輔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97章 護短(1)第527章 完虐第95章 食人花第249章 抵達倫敦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120章 招兵買馬(一)第22章 第二個小弟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107章 出獄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361章 登陸第680章 竭力遊說第555章 換防第647章 對被服廠的建議第647章 對被服廠的建議第719章 總統新聞發佈會(1)第479章 痛宰英國佬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402章 故意泄密第405章 推行第701章 大意第110章 忍第662章 朱爾典與天皇密談第418章 大煙氾濫第47章 突變第403章 成立國家銀行第743章 拒絕第691章 三十萬德軍投降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472章 做戲第566章 登陸日本本土第322章 處置第288章 道臺借錢第744章 北海之戰第156章 三井第116章 李鬼遇李逵第548章 小鎮設伏第103章 巡捕上門第135章 劫法場(一)第397章 禁令第269章 參加德軍演習(2)第186章 血洗衙門(2)第125章 打探第85章 色膽包天第90章 二手貨第168章 私家偵探第42章 英國大力士第783章 直升機第137章 劫法場(三)第563章 國葬之禮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667章 日本黃金第745章 小小慶祝第498章 藉口第377章 雪狼部隊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741章 醜惡嘴臉第491章 內閣工作報告第247章 臨行前的部署第136章 劫法場(二)第360章 虛晃一槍第87章 幕後交易第189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發行國債第430章 待宰羔羊第658章 輕鬆拿下四國島第683章 指使者第340章 無聲的硝煙第699章 第九軍團第78章 準備第243章 拖字訣第217章 鳩佔鵲巢第659章 日本投降第428章 對日宣戰第550章 絞肉磨盤第433章 圍第661章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第401章 大發戰爭橫財第3章 大佬雲集第436章 舉國沸騰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223章 下馬威(一)第636章 鬧大了第97章 被勒索第782章 噴氣式戰機第629章 偵查第629章 偵查第278章 升任協統第540章 空襲奧匈艦隊第613章 沙皇被迫退位第154章 偷證據第42章 英國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