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51章 招撫

bookmark

出乎鄧老大意料的是,王福率領着永德軍並沒在城外埋伏,而是大搖大擺的回到永春城,就連所有的稍探也全部收回。

鄧老大看的滿頭霧水,忍不住找了個機會問道:“王頭,咱們怎麼不在城外埋伏?這可是伏擊對方的大好機會。”

伏擊?王福不由苦笑道,“藍理、許鳳都是老將,一向穩妥,大軍一動,探報便如流水一般,源源回報,哪有這麼容易伏擊?就憑我們這些兵能夠跟綠營的兵野戰?再說,安溪、仙遊兩地距離永春路程差不多,兩支人馬都在一萬左右,一旦被纏住,我們反有被包餃子的可能。”

鄧老大聞言不由默然,想想也確實是這個理,這些泥腿子兵放放火,以多打少,打打順風仗還行,真要真刀真槍,確實不是綠營兵的對手,上萬人的大軍他們確實吃不下,一旦被前後夾擊,全軍覆滅那是指定的。

他的目標是十四皇子胤禎,打不打藍理、許鳳,對他來說都沒意義,不過,永德軍這一縮回永春城,便再無與胤禎交戰的機會,他的計劃也就完全泡湯了,想想他就覺的窩囊,在福建轉了兩個月,竟然連胤禎的影子都沒見到,好不容易要碰上了,卻根本就沒出手的機會。

南安,聞報永德軍出城不過三、四十里便返回永春縣城,胤禎不由眉頭一蹙,永德軍這一佯動,必然要引得藍理、許鳳二路兵馬直插永春,他如此做的動機何在?伏擊不可能,大隊人馬出城逃不過哨探耳目。暗渡陳倉?山高林密,不利於大隊人馬行動,而且速度也慢,也難逃哨探耳目。奇襲糧草?可能也不大,藍理、許鳳都是老將,糧道肯定守護周全。

沉思片刻,胤禎不由眉頭一展,看來,永德軍陳兵永春,其用意是想談條件接受招撫,不知道他們會開出什麼條件?不過,這個王福倒是個人才,這一招引蛇出洞,以逸待勞用的恰到好處。

想到藍理的右營四千兵馬就是折損在王福永德軍手裡,胤禎不由有點擔心藍理假意招撫,而後殺俘泄憤,想到這裡,他不再猶豫,率軍出城直奔永春,並一路加大哨探的偵察範圍。

次日午時,胤禎便率兵趕到永春,見藍理許鳳皆在城外紮營,永春城上亦是旗幟招展,不由放下心來,藍理、許鳳二人見胤禎趕來,急忙上來拜見。

待二人見禮之後,胤禎便直接問道,“對方是什麼條件?”

“稟王爺,對方昨日就譴來信使,說願意接受招撫,但有條件。”說到這裡,藍理有些尷尬,頓了一下,才接着道:“他們說只跟王爺談。”

果然是不出所料,胤禎點了點頭才又問道:“你二人的糧草後營可護的周全?”

二人聞言齊齊躬身回道,“王爺放心,這山間密林有小道,未將都清楚,糧草皆有重兵把守。”

永春城頭,見胤禎如此快便趕來,王福大爲欣喜,轉身瞅了一眼張震,才沉聲說道:“咱們糧食不多,耗不起,你守好城,我去會會這位皇子欽差。”

張震一聽,忙急道:“大哥,你是一軍之主,打仗我也不在行,還是我去,你守城。”

“兩位頭領都是軍中主心骨,不容有失。”鄧老大神情肅然的說道,“還是讓我去會會那個欽差。”

這麼大的事,王福豈肯讓鄧老大這等不明底細的人去,還未及開口,張震已是搶先道:“這話就見外了,怎能讓鄧兄弟去冒這個風險。”

王福緊接着便道:“就張震去,這事也沒什麼風險,兩軍交戰還不斬來使,何況他們是有心招撫,張兄弟,我已經派出一千人走山嶺小路去仙遊抄藍理的糧草,你把底氣放足點,咱們不是沒本錢談。”

中軍大營,張震被仔細搜查後,很快就被帶入大帳,胤禎細細瞅了他一眼便直接問道:“既然願意接受招撫,爲什麼還要據城頑抗?你軍中已無糧草,頑抗又能堅守幾日?”

張震是第一次見到怎麼大的官,不免有些緊張,望了胤禎一眼,才朗聲說道:“誰說我們沒有糧草?沒糧草的怕是你們。”

藍理、許鳳二人聞言皆是會心一笑,這王福果然是派人翻山越嶺去抄他們後方的糧草,不過,只怕難以如願了。

胤禎哂笑道:“雕蟲小技,本王早有成算,豈容你們得手?就你們這些野雞把式,也算知兵?不是本王唬你,永春小城,本王一聲令下,半個時辰便能拿下。

上天有好生之德,本王亦不想多造殺戮,說說你們條件,若是合情合理,本王自當允之,若有非份之想,本王不介意讓麾下軍將立點戰功。”

聽胤禎說早有安排,張震不覺大感氣餒,但仍然壯着膽子大聲道:“我們的條件很簡單,我們願意接受招撫,但你們不能殺降,而且我們信不過這些官員,要你親自保證。”

一聽竟然只是這個條件,胤禎不由暗自嘆息,這些饑民的要求還真是低的讓人心酸,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僅僅只是爲了活命,不滿的瞥了藍理、許鳳等人一眼,他才肅然說道,“招撫饑民,移民入臺,這是皇上的聖諭,誰膽敢殺降,便是欺君之罪,本王亦不允許出現這等天怒人怨之事,回去告訴王福,本王允了。”

見胤禎滿口答應,張震已是不知不覺的跪了下來,改口說道:“王爺,非是草民不相信您,您在福建還好說,您一旦離開福建,這事可就難說了。”

胤禎也沒料到這個張震想的如此長遠,沉吟了一下,才緩緩說道:“依聖上諭旨,首惡當誅,協從不究,念在王福你二人率民受撫的情份上,本王自會奏請皇上,免你二人死罪,既是擔憂日後的安危,便着你二人,一人跟隨本王,一人隨饑民移臺,二人一年一輪換,如此,可安心?”

一聽這話,許鳳不由暗自羨慕,這兩個傢伙可是因禍得福了,藍理則恨的牙癢癢的,太便宜這幫子亂民了。

張震一聽,大爲放心,胤禎肯如此安排,那便是誠心招撫他們了,忙磕了個頭道:“王爺大恩大德,草民回去立刻帶他們出城受降。”

張震帶回來的消息一傳開,整個永春城登時就歡聲震天,王福也隨之長鬆了口氣,默然半晌,他才道:“走,去跟鄧老大他們說說,願意受撫,我去跟王爺求情,不願意,大家也兄弟一場,咱們好合好散,贈送盤纏送他們離開。”

找了半天,兩人也未見到鄧老大一行人身影,一打聽,才知道張震一出城,鄧老大就帶着他那一幫人離開了。

王福整軍繳械出城受降之後,便到胤禎中軍大營請罪謝恩。

胤禎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見他不過三十出頭,雖然也是黝黑,卻並不枯瘦,相反,還很魁梧,容貌也算周正,便問道:“你是做什麼營生的?”

王福也不懂禮節,磕了個頭回道,“回王爺,小的是水手,家在永春,今年春旱,回家探望,正遇上饑民鬧事,就捲了進去。”

對福建饑民暴動,能夠如此迅速蔓延開來,胤禎也頗爲奇怪,便順着話頭道:“你把饑民鬧事的情況說說。”

“回王爺,小的聽說,去年年尾就有外地人到城裡收糧,今春旱情一出,糧價就一個盡猛漲,粥棚賑濟不上之後,又來了不少外地人到災民中鼓動大家一起去搶大戶的糧食,永春城第一撥衝進大戶家搶糧的都是一些波皮混混,饑民都是隨後才參加進去的,不過,很快就引發了搶大戶的風潮。”

竟然是有人暗中策劃?胤禎眉頭一皺,聯想到山東山西暴發的饑民暴動,他隱隱猜到可能是太子的手尾,要不要奏報上去?轉念又想到康熙對福建暴動饑民的寬容,心裡不由暗驚,福建暴民殺官兵三千,這可震驚全國的大事,康熙卻僅是招撫了事,想來已是洞悉了饑民暴亂的真象。

瞅了一眼王福,胤禎沉吟了半晌才道:“你們這羣饑民移到臺灣後,會散佈在臺灣、鳳山、諸羅三縣,你挑三個得力的人手,好好組織他們安家落戶,至於你和張震二人先補入本王的親衛,皇上赦免的聖旨下來,再賞你們個出身,日後,安心在臺灣發展。”

王福聽到不僅免罪,而且以後還要賞出身,一張臉立時興奮的通紅,忙磕頭謝恩。

王福出去不久,藍理就在外求見,進來見禮之後,就悶聲道:“王爺,所有饑民已經全部繳械,在永春城裡集結完畢。”

胤禎聽他語氣不善,詫異的望了他一眼,沉聲道:“就地休整一晚,明日一早開拔回泉州。”

“王爺……。”藍理叫了一聲便揖手肅立。

“恩?”胤禎眉頭一揚,低聲問道:“怎麼——?你還真想殺俘?”

藍理頭一低,忙分辨道:“屬下豈敢有那個意思,那豈不是陷王爺於不信之地。”

“沒那個意思最好。”胤禎冷冷的說道:“別以爲福建天高皇帝遠,福建饑民暴動的原由,皇上清楚的很,否則怎會下旨招撫?此次饑民暴動死了多少人?你們最好都捫心自問一下。”

(未完待續)

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410章 吃早茶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587章 準備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6 提點老八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84章 回京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130章 刺殺下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21 圈錢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0章 釜底抽薪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16章 兵油子第396章 插手第200章 機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459章 千叟宴第393章 大動干戈後記6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324章 攻心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12章 爭執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717 章 女工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508章 出手第566章 收服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28章 公行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592章 收兵權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394章 黃帶子第19 忽悠康熙第219章 打狗港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560章 考覈第13章 敲打老九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13章 倭奴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45章 內務府第296章 密謀第363章 打秋風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36章 督撫之爭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401章 微服私訪(四)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6章 督撫之爭第713章 倭奴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316章 兵油子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694章 規劃第560章 考覈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590章 徹查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章 都是精英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204章 李衛請客
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410章 吃早茶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587章 準備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6 提點老八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84章 回京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130章 刺殺下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21 圈錢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0章 釜底抽薪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16章 兵油子第396章 插手第200章 機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459章 千叟宴第393章 大動干戈後記6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324章 攻心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12章 爭執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717 章 女工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508章 出手第566章 收服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28章 公行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592章 收兵權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394章 黃帶子第19 忽悠康熙第219章 打狗港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560章 考覈第13章 敲打老九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13章 倭奴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45章 內務府第296章 密謀第363章 打秋風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36章 督撫之爭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401章 微服私訪(四)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6章 督撫之爭第713章 倭奴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316章 兵油子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694章 規劃第560章 考覈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590章 徹查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章 都是精英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204章 李衛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