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

“四十九年初,先太子被廢一事衡臣還未忘記吧?”八阿哥先問了一句,這件事是康熙朝的大事,張廷玉作爲上書房大臣本就是當事人,如何能夠忘記?八阿哥也不等張廷玉回答,繼續說道:“想我二哥年幼時即爲太子,戰戰兢兢當了三十六年的太子,雖說無大功,但卻也無大錯,充其量就是有些怨言和牢騷話而已,說句實話,我雖同二哥一向不合,但他卻清楚他從來沒有反抗皇阿瑪的想法,可以說諸位阿哥之中,心中最敬重也最懼怕皇阿瑪的恐怕也就是我這個二哥了。”

張廷玉並沒說話,只是靜靜聽着。八阿哥繼續說道:“可到頭來又如何呢?只是說錯了話做錯了一件時,他這個太子就如此被廢了,廢了不算還被像豬一樣給圈禁起來,如今想來實在是可憐呀。”

嘆了口氣,八阿哥臉有慼慼之色,似乎在爲前太子而惋惜,可張廷玉心中卻清楚的很,前太子被廢一事同八阿哥脫不了關係,如果不是八阿哥一直暗中挑唆,又故意下了套,如何會有康熙廢太子一事發生?

“之後,皇阿瑪讓朝中重臣在衆皇子之中推薦太子,此事衡臣也是清楚的,我記得當初衡臣是少數幾個未上摺子的人吧?”

說到這,八阿哥深深看了張廷玉一看,笑道:“你張衡臣可是個聰明人,那時候你就應該瞧出了皇阿瑪的真正用意。所謂的推舉是假,藉此事殺雞給猴看是真。最後果然不出所料,朝中衆人十之八九都推舉我爲太子,但最後又如何呢?憑着皇阿瑪輕飄飄的一句話,此事就此作罷,我被訓斥閉門思過,而馬齊、佟國維又落到了如何下場?作爲天子,不僅出爾反爾,暗中算計臣子,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這天下哪裡有這樣的聖君?”

“就因爲這樣,你就一直懷恨在心?”張廷玉終於開口問道。

八阿哥搖搖頭,苦笑道:“君臣父子,無論爲子還是爲臣,按理說不應該有這些想法,但人並非聖賢,別說皇阿瑪都做不到,至於我當然也做不到。”

八阿哥坦率地承認他當年的確有怨恨,不過他繼續又道:“之後誰又想到,陰差陽錯轉了一圈,這太子之位終於還是落入我手,無論經過如何,我還是成了太子。當了太子之後,我並不做他想,只想爲我大清盡力而已。要知那時南明已成氣候,其勢越發龐大,面對如此強敵,我大清必須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方能力挽狂瀾。張衡臣,你是上書房大臣,你應該知道我在太子之位時做的如何,相比之前二哥又是如何。”

這句話讓張廷玉無法回答,他雖然沒開口,但心裡不得不承認八阿哥的確比先太子強得許多。

八阿哥的能力本來就極強,當了太子後,八阿哥首先解決了一直困擾朝廷的戶部借款問題,雖然他的做法比較委婉,也有收買人心的用意,但從結果來講卻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戶部欠款解決,使得清廷財政得到緩和,而且又沒有引起大的動盪。雖然殺了幾個人,也抓了些人,可依舊都在控制之中。可以說,解決戶部一事,朝廷沒有吃虧,大多數人也沒吃虧,吃虧反而的只有八阿哥一個人,爲了此事八阿哥幾乎拿出了所有家當,這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之後,八阿哥又爲國事主動提出練兵之策,這也是對於國家有利的好事。可在這件事上,康熙卻暗暗使了花招,外人不知道,張廷玉是最清楚不過的,作爲皇帝卻如此防備太子,還暗中對其他皇子進行許諾和拉攏,這種手段實在有些不妥。

除此之外,之前鬧的厲害的議政王制度在八阿哥的壓制下漸漸消停了下去。雖然說八阿哥那時已經成了太子,爲了自己的權利或者說皇權的保障,議政王制度一旦執行必然會分薄皇權,可他這樣做同樣也是在維護康熙的利益,或者說是主動向康熙示好。

假如那時候康熙改變觀點,和八阿哥聯起手來好好合作,父子相和之下,這大清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情況,但可惜的是康熙沒有接過八阿哥主動向他伸出的橄欖枝,而且越發對他忌憚。

見張廷玉默然不語,八阿哥又道:“除了這些,還有我母妃,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女人,一個在後宮從來不在意自己身份,卻關心丈夫好心好意爲他送小米粥的女人,她犯了什麼事?又做錯了什麼?居然受到如此屈辱最終又如此死去?但凡有些良心的人哪裡會做出這等事來?”

“此事……皇上也後悔莫及,之後特意下旨追封……。”張廷玉神色黯然,試圖爲康熙解釋兩句。

“呵呵,張衡臣,這些話就不用說了,什麼追封不追封的,人都死了,再搞這些有意義麼?”

八阿哥神情有些激動,他能夠容忍康熙對他的態度,也能夠頂住各處的壓力,但良妃之死卻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可以說就是這根刺使八阿哥看到了他和康熙之間無法調和的結果,這才做出了最後選擇。

此外,八阿哥又問道:“南明坐大,歸根結底是皇阿瑪和朝臣的問題,如當初以全力撲滅,何來後面的事?之後朝廷用兵又一直瞻前顧後,好大喜功,更因爲一些小事開始疏遠漢臣,使得天下離心離德,更使南明和各部反賊越發不可收拾。”

張廷玉自己就是漢臣,如果不是他身份特殊,又常在康熙身邊,恐怕也和其他漢臣一般被打發了。自四十八年來,康熙就開始多疑起來,原本口口聲聲稱滿漢一家的他再也不提這句話了,不僅把許多重要崗位都換上了滿人,而且把原本一些才華出衆的漢臣不是打發到偏僻地方就是奪官罷職。

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導火索的就是總督趙弘燦。正是因爲康熙不顧大局,意圖拿趙弘燦下刀,卻沒想到趙弘燦提前得知消息後棄廣州而走,使得廣東一省落入明軍之手。

廣東丟失後,廣西又成了半獨立狀態,這纔是清廷和大明爭奪天下的分界線開始。此後,大明越來越強大,而清廷卻因爲內憂外患漸漸衰敗下去,更因爲趙弘燦之事,使得朝中漢臣漸漸離心。

“今日私下說話,我不妨告訴你,當年就是我讓人通知的趙弘燦,如果不是這樣,非但廣東守不住,就連廣西恐怕也已落入南明之手。”

張廷玉雖說早就懷疑此事和八阿哥有關,不過只不過是猜測而已,但現在八阿哥說出了當年真相,不由得張廷玉心中暗歎。

如果當初趙弘燦束手就擒,最終的結果的確如八阿哥所講那樣,不僅廣東守不住,恐怕連廣西也一起丟了。八阿哥這樣做,表面上是違抗了康熙的命令,實際上卻是爲大清保留了廣西一地,而且現在八阿哥已是太子,同時又是監國執掌朝政,而廣西趙弘燦的阿靈阿也自然重歸朝廷。

“南明突出奇兵,一日拿下天津衛,十日戰至北京城,我大清各部無一可擋,而各地勤王軍又不知何時能到。眼看着北京城不日就要被攻破,一旦破城就是玉石懼焚的結果。而作爲天子,一國之主,卻依舊瞻前顧後,遲遲不下決定,張衡臣,我且問你,如當日我不動手的話會是如何後果?”

張廷玉痛苦地閉上眼睛,從感情來講,他還是傾向於康熙的,但是從理智來說,八阿哥說的這番話無一不有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問話,作爲當事人的張廷玉哪裡不知道當日北京城已到了危急之極的地步,假如不是八阿哥果斷出手,提前西狩的話,恐怕整個清廷從上到下全被明軍在北京城裡一鍋端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結果,那麼現在已不會再有大清存在,失去了中樞,大清哪裡還有抵抗的能力?各地督撫到時候投降者甚多,就算各自爲戰也無濟於事。

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主動棄北京城走是最好的辦法。雖說誰都不知道未來能不能打回北京去,可至少中樞還在,大清還在,這希望就在。

“江山飄搖,這天下卻依舊還是大清的天下!我所作所爲爲的都是大清,爲的都是祖宗的江山!張衡臣,你是聰明人,我也知道你心中在想什麼。你放心,皇阿瑪那邊我決不會下手,作爲人子這點孝道還是有的,但這天下之事,皇阿瑪已力不從心了,就讓我們來替他力挽狂瀾吧。”

八阿哥正色說道,他的表情中沒有一絲一毫的虛情假意,他今天和張廷玉所說的一切都是出自內心的真話。因爲他知道騙不了張廷玉這樣的人,要想讓張廷玉向自己效忠,真正地爲自己所用,那麼就得用真話來打動他。

張廷玉許久都未開口,他要的答案八阿哥都給他了,而且說的又是如此坦誠,這讓張廷玉心中複雜之極。

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九百六十五章 何顯祖進言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到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開戰帶來的影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七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推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十四章 監國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盛昌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二百六十章 再次遇襲(求票)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
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九百六十五章 何顯祖進言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到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開戰帶來的影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七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推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十四章 監國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盛昌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二百六十章 再次遇襲(求票)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