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佛宗貝葉佛詩

bookmark

道緣儒仙 7、佛宗貝葉,佛詩 武俠仙俠 大衆 網

想到不久就將抵達傳說中的須彌神山,蘭兒就覺得很是興奮。

當瀚海神舟再次起航的時候,她伸手接過黃帝賜予的貝葉,一邊端詳一邊道:“我也算是半個佛宗弟子,師傅浩梵神尼每天誦經禮佛,除了教我武功之外,也給了我幾本佛經。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算略通佛理。每年春秋之際,我都會在九華山住上一兩個月,每天看着無數的善男信女上山禮佛,聽他們口誦佛號,夢想往生極樂世界,我就一直在想:菩薩究竟是什麼樣子?佛祖是不是真的法力無邊?極樂世界是否真的無憂無慮?聽師傅說,上得須彌神山的都是菩薩或者金身羅漢,最少也是大德高僧,普通人是上不去的。如今有了這片貝葉,我也能一睹神山的風采,真的好高興。”說到這裡,她忽然將貝葉伸至葉昊天眼前,驚奇地道:“公子請看,這片貝葉上有一個針孔形成的‘佛’字,正在隱隱放光呢!”

葉昊天凝神看去,果然發現樹葉之上有一個用細針刺出的大大的“佛”字,除此之外還有幾行小字,分明是:“一花一念無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納須彌入芥子,明悟四諦證涅磐。”每個字都隱隱放出金光,看來這片貝葉竟然是件十分珍貴的佛寶。

蘭兒看得似懂非懂,眉峰微蹙說道:“這首詩包含了很多佛理。第三句還好理解,講的是將須彌神山納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另外幾句說的是什麼呢?”

葉昊天想了想自己以前讀過的經文,同時回味在九華山跟幾位肉身菩薩之間的交流,試着解釋道:“第一句的意思似乎可以這樣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將一花一念的短暫與無量劫的久遠等同起來,體現的是時空圓融的概念。佛家的劫分爲小劫、中劫和大劫三種,分別代表不同的時間段。具體有多長,我也算不清楚。”

蘭兒忽然笑道:“關於劫的計算倒知道一些。據說修佛修到第二十八層境界,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可以是普通人的八萬四千倍。假如普通人可以活一百年,那種佛界的人就能活八百四十萬年。從八萬四千歲的長壽開始,每一百年減短一歲,減至壽命僅有十歲,稱爲一個減劫;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直至八萬四千歲,稱爲一個增劫。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總稱爲一小劫。就是說差不多一千六百萬年纔算一個小劫。一箇中劫等於二十個小劫,相當於三億多年。一個大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大約有十多億年。”說到這裡,她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笑着不住搖頭:“十億年太久了?菩薩竟然能活那麼久?”

葉昊天也想不明白佛經裡動不動就提到多少個大劫究竟是什麼意思。假如一個大劫需要十億年,若干個大劫又有什麼意義?

正在這時,他的心底忽然傳來九品蓮臺低低的聲音:“大劫是針對宇宙間星球變遷所說的。你看眼前的星球,哪個不是經歷了好幾劫的時間才從形成到穩定到衰變到消失的?‘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指的就是這個變化的過程。在這四個階段中,唯有星球處於‘住’的階段比較穩定,氣候溫和,可以供人類生存。初‘成’的階段,由氣體而液體,由液體而凝固,溫度極高,人類無法生存。到了‘壞’的階段,正在劇烈的破壞之中,災難一個接着一個,也不適合人類定居;‘壞’劫終了,接着便是‘空’劫開始,在空無一物中再經二十小劫,另一新的星球便又逐漸形成,進入另一期的‘成’的階段。這就是佛宗的時空觀。”

葉昊天聽得恍然大悟;蘭兒接收了他心底傳來的神識,也跟着頻頻點頭,覺得這樣解釋還比較容易理解。

難得九品蓮臺現身說法,葉昊天十分高興,連忙問道:“‘大千俱在一毫端’,這句話是說大千世界等同於秋毫之末,是嗎?”

九品蓮臺的聲音再度傳了過來:“不錯。這句話和‘我納須彌入芥子’合在一起,就是大小相即、事事圓融的意思。佛經中說,一個日月系,爲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爲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爲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爲大千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個主管的佛,稱爲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無量無數,大梵天王也無量無數。整個宇宙包括無數的大千世界,所有的佛區都歸佛祖管理,最後的執行者就是我了!嘿嘿嘿嘿……”說到這裡它竟然也得意地笑了起來。

葉昊天很是好奇地問道:“宇宙那麼大,佛祖只有一個人,能管得過來嗎?”

九品蓮臺收住笑聲答道:“佛祖化身千百億,又有衆位菩薩幫他管理,他自身輕鬆得很呢!每年六月初六,宇宙間所有的大梵天王都要到須彌神山開會,將自己轄區的相關資料分別交給增長天王、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和廣目天王,然後交給菩薩們彙總,完了交到佛祖手裡,最後由佛祖跑到海底交給我處理。佛祖一年只跑一趟,你說他是不是很輕鬆?”

葉昊天覺得很是神奇,笑道:“阿蓮,你說那詩最後一句‘明悟四諦證涅磐’何解?”

停了片刻,九品蓮臺的聲音才一字一頓地傳了過來:“四諦又稱四聖締。聖締即‘真理’之意。四聖締爲苦締、集締、道締和滅締。

苦締說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然煩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人從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集締是因緣論,認爲一切事物並無實體,只不過是因緣的組合而已。一切因緣皆起源於‘無明’,‘無明’是所有惡事的根源。如果通過修行,把‘無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會再生、再死,得以從生死輪迴中超脫。

道締主要講人如何才能脫離因緣的束縛而超脫輪迴之苦,就是佛宗修行的具體方法,主要是戒、定、慧三學,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門,共稱三十七道品。

四聖締的最後一締是滅締,修成後便可進入‘涅磐’的地步。佛祖已經達到‘大般涅磐’的境界。”

聽了這麼複雜的佛理,葉昊天也感到有些吃不消,禁不住閉目沉思起來。

蘭兒也在低頭苦思,覺得明白大半,可是還有一些不太清楚。

這時,九品蓮臺的聲音不斷傳過來:“至於什麼是涅磐,我就不說了,你們見了菩薩或者佛祖再問吧,那是佛宗最大的秘密,也是真神滅了玄都玉京七寶山卻不敢闖上須彌神山的原因之一。”

葉昊天聞言眼前一亮,連忙追問道:“真神也有害怕的東西?什麼是涅磐,阿蓮跟我說說好嗎?”

九品蓮臺斷然拒絕:“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葉昊天追問了好大一會兒,九品蓮臺卻一個勁地道:“不要那麼刨根問底,給佛祖留點隱私不好嘛?要想知道,你可以自己去問他。”

第217章 君臣第253章 貝葉第183章 開店第272章 豔曲第131章 王府5 仙劍初傳第124章 淨土第277章 靈肉第206章 私產第55章 種芝第74章 四珍9 名琴綠綺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127章 內聖13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151章 溝通第35章 海塘11 殺伐之音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200章 魔本5 仙劍初傳第261章 弘法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82章 索驥第253章 貝葉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240章 兵敗7 龜山操第266章 魔煞第106章 圈套14 無常和剎那生滅4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86章 周少第162章 登天第294章 破天第10章 終南13 五氣朝元第159章 坤鼎第2章 大劫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86章 周少2 幽洞明心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1 道藏初覽8 御風行空第135章 神嘯15 儒家的靜坐與神悟修儒核心之一第175章 七寶第46章 中庸15 佛教的無我第156章 藥錄第198章 魔道第233章 神宮第159章 坤鼎第45章 神尼第82章 索驥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14 儒家的天人關係第276章 思辨第57章 被困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2章 大劫第174章 天尊第239章 魔窟第104章 貿易第265章 佛難9 修佛的境界鐵圍山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56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87章 玉璽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 龜山操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105章 拍賣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9章 玉商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266章 魔煞第46章 中庸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第171章 儒將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146章 治世第66章 天條第224章 櫻花第37章 仙機
第217章 君臣第253章 貝葉第183章 開店第272章 豔曲第131章 王府5 仙劍初傳第124章 淨土第277章 靈肉第206章 私產第55章 種芝第74章 四珍9 名琴綠綺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127章 內聖13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151章 溝通第35章 海塘11 殺伐之音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200章 魔本5 仙劍初傳第261章 弘法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82章 索驥第253章 貝葉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240章 兵敗7 龜山操第266章 魔煞第106章 圈套14 無常和剎那生滅4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86章 周少第162章 登天第294章 破天第10章 終南13 五氣朝元第159章 坤鼎第2章 大劫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86章 周少2 幽洞明心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1 道藏初覽8 御風行空第135章 神嘯15 儒家的靜坐與神悟修儒核心之一第175章 七寶第46章 中庸15 佛教的無我第156章 藥錄第198章 魔道第233章 神宮第159章 坤鼎第45章 神尼第82章 索驥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14 儒家的天人關係第276章 思辨第57章 被困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2章 大劫第174章 天尊第239章 魔窟第104章 貿易第265章 佛難9 修佛的境界鐵圍山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56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87章 玉璽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 龜山操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105章 拍賣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9章 玉商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266章 魔煞第46章 中庸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第171章 儒將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146章 治世第66章 天條第224章 櫻花第37章 仙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