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

ps:感謝yangzhigang、吃飽撐着2003、嵐升叢、eagle周的打賞,感謝人心向上、熾熱的吻、蕭西風7030、preacui、zho8888、賞雨的雲、xingyx、武當一劍紫炎、釋然、小金魚3、嵐升叢等道友的月票鼓勵,頭一回收那麼多月票,砸得貧道有些氣喘!

對了,yangzhigang兄榮升長老,貧道必須加更,暫欠一章,這幾天就還上。

五色大師的回答,表明趙然已經具備了“道士”籙職的授籙資格,但他面臨的問題是,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接受籙職。

當然,在授籙之前,他仍舊可以繼續培育功德力進而轉化爲法力。按照五色大師的解釋,雖然趙然的氣海已經初具輪廓,達到了進階的條件,但還是可以繼續有所拓延。就好像五色大師洞府前的那方水塘,想要從框架上予以增建擴充已經不可能了——所在的山頭就那麼大,再擴就要把這座小山頭挖破了,但卻可以對邊邊角角進行修整擴展,儘量增大一些庫容量。

趙然自己是沒有內視能力的,五色大師怎麼說,他都只能姑且聽着,然後自動腦補,儘量理解。其實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名正言順的加入道門的某處館閣之地,堂堂正正修煉道法,可隨着他對《先天功德經》修行的不斷深入,他已經下意識感到,自己的修行道路恐怕相當地別具一格,不是通常道門修士們那條路能夠走得通的。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當趙然長期在隱秘之地修煉的時候,他怎樣才能不脫離俗世,怎樣能夠繼續行善積德?自從插手青苗錢改革之後,小恩小惠的行善方式已經滿足不了趙然對功德力的需求,那種每一股功德力都極其耐用。可以轉化的法力都很多的日子,實在令他甘之如飴。脫離俗世的話,至少很難有時間、甚至有機會做一些更高層次的功德善事,這令趙然非常猶豫。

不過趙然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想多了,館閣之地就那麼好進?自己表現出來的廢根骨在不在人家考慮之內還另說呢,自己就想着是否加入。會不會太扯淡了一些?好吧,在沒有機會授籙的情況下,先想辦法繼續做好奠定氣海基礎的事情纔是正經。

說服五色大師遷居小君山後,趙然現在抓緊時間忙着長蟲山村民搬遷的事務,至於他提出的那個在慈善堂召開“現場辦公會”的建議。因爲監院宋致元非常重視,相關事務已經被宋監院正式接手,他反而落了個清閒。

長蟲山這塊地界雖然在谷陽縣境內,但其實山中的百姓都是這幾年才陸陸續續逃進去的,縣裡一直沒有顧及得上。等這些百姓在山中開荒耕作並且有了收成之後,縣衙戶房才意識到要收取田賦。可縣衙差役幾次進山覈查田畝時,都先後遭遇各種離奇的怪事,故此便有長蟲山妖魔出現的傳聞。直到今日,這裡仍是谷陽縣的三不管地帶。

這裡的百姓幾年來已經聚集了數百戶之多,他們雖然不必納糧。但日子過得並不安穩,整日介提心吊膽,不知自己辛苦開墾的田地何時會被官府查沒。其實百姓們對納糧並不牴觸,他們更希望得到官府的承認,將自己開墾出來的田地作爲家業傳承下去。因此,一聽說可以在君度山以西的土地上授田。心裡都是很樂意的,這對趙然的“承包”計劃來說。是個極大地利好——至少他不用組建拆遷工作大隊了。

搬遷工作非常瑣碎,各種手續相當繁複。好在無極院和谷陽縣衙對趙然的事情一路大開方便之門,所以辦理起來非常快捷,一天工夫便拿到了各種文契。這些文契的到手,表明君度山以西的上萬畝荒地可以正式開發了,他的支配權足足有五十年之久,而在這五十年裡,只要大明朝沒有滅亡,這份土地支配權都會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他早就從縣衙戶房中找了幾個文吏,趕在七月份便已對君度山以西的荒地進行了大致丈量和評估,在接近水源的宜居處劃出了三個聚集點,暫定爲三個村落,這也與長蟲山中村民自發形成的聚落相仿。

整個八月,趙然都在對長蟲山村民的戶數和丁口進行統計,最終的計劃爲,每戶配授上田十畝,或中田十五畝,或下田二十畝。趙然和谷陽縣衙之間籤的是“承包”協議,所以他又和孔縣令商議過後,補簽了一個代爲授田的契約,也就是說,趙然雖然只有五十年承包權,但他可以代替官府授田,谷陽縣對授田的結果予以簽押確認。

趙然通過將近一年的功德修煉,手底下已經聚集了一批能幹活的幫手,最核心的是道院方堂裡的一批人,包括關二、魯進等十多名巡察,以及受牒道士金久;無極院外,則有金記米鋪的金掌櫃、慈善堂的李管事等人幫襯,需要的話,還能調動李家村幾十戶村民。

有這批人當幫手,趙然的開荒計劃進展相當迅速,剛剛進入九月,君度山以西荒地上便建起了三座嶄新的村落。等到五色大師同意遷居後,趙然便立刻行動起來,一天時間便將各家各戶的土地契約簽訂完畢,然後立即組織人手開始搬遷。

趙然爲此支出的遷居費用總計兩千三百餘兩,花費如此之大,他的要求只有一條,要讓村民們在新家度過中秋佳節。

九月初四,趙然不得不放下手上的開荒事務,回到無極院,與宋致元和三都一起,協商接待龍安府各方來客的相關事宜。

在慈善堂召開的現場辦公會定於九月初六舉行,西真武宮、府衙、其餘三縣道院和縣衙的來客都將於九月初五抵達。有張監院領銜,各縣道院來的都是負總責的監院,官府一方,雖說主官輕易不得擅離轄地,但也有佐貳官領着戶房及相關文吏前來商議,同時,各地主要豪紳大戶也被官府點名,家主親自趕到谷陽縣,準備隨時候見。

這樣一場盛會,對谷陽縣來說是百年難遇的,無極院和縣衙都做足了充分準備,縣城中的客棧和館驛都被提前清空,專門用於接待來賓,而鄰近縣城的幾家大戶也被徵用了宅邸和別墅,用於主要貴客入住。

九月初五這天一大早,宋致元和孔縣令便帶領谷陽縣方方面面人衆,在縣城西北二里外官道旁的接官亭相侯,迎接各方貴客。接待和禮儀等相關瑣事自有旁人打點,趙然樂得清閒,只穿了正式的道袍,排在無極院八大執事的隊列中等候。

各地豪紳大戶不走接官亭,他們也沒資格讓谷陽縣官紳迎接,此番迎接的主要還是各縣道院、縣衙來人,當然最重要的是西真武宮和府衙的貴客。

先到的是離得最近的江油縣官吏,由縣丞帶隊,一行十餘人,和孔縣令見了禮後,便有縣衙董主簿引入城中客棧。之後不久,江油縣金光院的何監院到了,宋致元和他寒暄幾句後,便由袁都廚引入縣城。

再等半個多時辰,石泉縣縣衙和寧德院的來客也都到了,相繼被引入城中安歇,之後是平武縣縣衙和中陽院。

晌午之後,府衙陳同知的依仗隊伍抵近,宋致元和孔縣令都趕上前去拜會,鼓樂齊鳴之後,奉上酒水。陳同知出轎與衆人相敘,其間還專門將趙然喚了過去,當着宋致元和孔縣令的面好意誇讚一番。

孔縣令親自將陳同知迎入縣衙後堂安頓好之後,趕緊催促車轎返回了接官亭,張監院這尊大神還沒抵達,他可不敢稍有怠慢。

未時三刻,在日頭下烤了大半天的無極院衆人終於看見了西真武宮的車駕。衆人連忙重整衣冠,肅穆而立。待車駕到得近前,下來的卻是都講白騰鳴,不待宋致元和孔縣令問詢,白騰鳴便攤了攤手,說監院張雲兆有事耽擱了,車駕還在後面,需要耐心等候。

第四十八章 議決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五十五章 信力排名第十一章 別人的發家史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斷交(祝特別白生日快樂哈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三章 後山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九十章 和大妖談壽元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一百零五章 約鬥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八十三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六十章 脊樑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四十四章 東方師兄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第六十六章 信力簿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七十九章 血書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
第四十八章 議決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五十五章 信力排名第十一章 別人的發家史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斷交(祝特別白生日快樂哈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三章 後山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九十章 和大妖談壽元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一百零五章 約鬥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八十三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六十章 脊樑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四十四章 東方師兄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第六十六章 信力簿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七十九章 血書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