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節 不得硬拼!

bookmark

徐勇扭頭一看,卻是主將顏樂親自趕到,他後面跟隨着一大票膀大腰圓,身高明顯勝過其他人一頭的大個子,如鶴立雞羣,全是裝甲擲彈兵,顏樂帶着預備隊上來了。

東南軍很注重預備隊,戰鬥之前,長官往往會問一線軍官道:“你的預備隊在哪裡?”

預備隊的作用是用在不時之需,因爲戰爭中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突發事故發生!

所謂家有餘糧,心中不慌,你是指揮官,手裡抓着預備隊,就能夠應付自如。

如果說三軍中海軍是一等人,陸軍是二等人,海軍陸戰隊是三等人,則在陸軍中也分階級,一等人是騎兵,二等人就是裝甲擲彈兵,三等人是炮兵,四等人就是普通步兵!

新兵入伍,步兵中的第一優先選秀權是裝甲擲彈兵,由軍官挑出身體素質最棒、體力最好、臂力過人的士兵,成爲裝甲擲彈兵。

裝甲擲彈兵聽其名字就是身披裝甲,負責投擲炸彈的兵種,他們投擲的炸彈且兩種,一種是五公斤重的大炸彈,另一種是一斤重的小炸彈,倆炸彈內裝黑火藥和鐵釘、鋼珠,點燃炸彈上的導火索後丟到敵人當中爆炸開來,就是爆炸彈,所以那個年代炸彈的威力一定程度上還勝過了發射實心彈的火炮。

裝甲擲彈兵的待遇非常好,收放高,僅次於騎兵,如兩中華軍隊的伙食分爲三等竈,一等竈是戰士、與戰士同餐的軍官、國防施工分隊和駐生活條件艱苦的邊防、島嶼部隊,他們的伙食

標準,劃分爲一類竈。騎兵、裝甲擲彈兵、炮兵以及駐高原地區部隊,被劃爲二類竈。三類竈則是水面艦艇人員。

且說顏樂問徐勇道:“敵人不肯投降?”

“是的!”徐勇回答道。

“他們無路可逃,有必死之心,現在局勢在我們手裡,我們不能浪費士兵的生命,用火力開路!不得硬拼!”顏樂一言而決,他是老軍頭,軍中威望高,徐勇雙腿一併,響亮地道:“是!”

“至於你!”顏樂還沒說下去,徐勇哀求道:“長官……”

顏樂根本不爲所動地道:“火力開路,士兵衝第一波,你衝第二波!”

徐勇是勇將一枚,聞言後大感無奈,顏樂拍拍他的肩頭道:“你信我不,敵人正等着你來,想把你活活咬死!”

徐勇根本不怕,獰笑一聲道:“來得正好,看我把他們的頭給敲爆了。”

軍隊的狂人多,敵人越是強大,他們越是興奮,殺進敵羣中殺個血肉橫飛,以滿足他們變-態的慾望。

“他們要是敲爆你的頭,那倒是好事,我就不用這麼費心!”顏樂吩咐身邊的一名副官道:“小張,你看好徐勇,要是他不按令執行,你就下了他的兵器!”

“是!”小張連忙應道。

他一個小小的副官有此底氣是他還帶着憲兵,直管軍紀的部隊,見官大一級,有最高指揮官的命令,任由哪一個軍官都不敢違令。

然後顏樂又恐嚇徐勇道:“你要是不聽話,我就把你趕回大陸,讓你去西伯利亞吹風!”

“相信我,我說到做到的!”顏樂嘿然道。

徐勇悻悻地道:“得,這裡您說了算!”

“你知道就好!”顏樂也不管這裡了,把預備隊交給徐勇指揮,自己去看其它地方。

東南軍的軍制讓軍人們如魚得水,一線軍官有戰場處置權,因時制宜,有的放矢,

當然,敢這樣放權得看是什麼人,象顏常武、唐太宗、朱重八和朱老四這樣的開國之君、一代雄主就敢,普通的君主哪敢這樣放權。

顏樂邊走邊對他的副將高文貴抱怨道:“搞定徐勇比搞定敵人更難!”

擁有驕兵悍將固然可喜,讓軍隊勝利更有把握,但要駕馭這些刺頭,哪怕你是老軍頭,也得打醒十二分精神來,提防他們什麼時候弄出一口大鍋(禍)來給你背。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東南軍裡上級要爲下級的行爲着想,要爲下級負責,其責任甚於前朝,核心思想基於今上的愛惜人力資源的策略,在東南亞,四周是滔滔海水,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每一個人都彌足珍貴,所以下級出事,上級被嚴厲追責,有時上級比闖禍的下級更緊張,顏樂爲徐勇操碎了心,怕他傷了或者是死了,難以向顏常武交代。海軍上將顏東來爲黑武士西雷斯馬頭痛,對於西雷斯馬這樣級別的高官,顏東來用請求、商量的口吻都不是直接下令的硬來……

但,正是東南國人情所在,也讓東南國的軍民們異常團結!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

開始進攻了!

火炮踹門,鋪天蓋地的手雷戰!

開炮!

火炮轟隆聲中,府門處瞬間崩掉了幾個大洞,石屑紛揚到處飛濺。

並沒有急進,而是繼續開炮,大門告破。

同時,裝甲擲彈兵輕舒猿臂,把小炸彈遠遠地投進城主府內,把大炸彈扔過牆。

包頭佬也有炸彈,但他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見人才扔。

而東南軍是想炸就炸,如讓歪國仁、敵人詬病的是有時中國人丟炸彈,不在乎炸中人,似乎只想聽到炸彈的響,攏人清夢,夠無聊的。

真是吃飽了撐着,錢多到沒處花。

誰叫中國人有錢哪,在古代,唐朝佔了世界GDP的60%,北宋佔了世界GDP的80%,明朝又佔了世界GDP的60%,現在是兩中華的時代,已經向着北宋時期的世界地位發展,有錢就是任性。

炸彈轟擊掩護,炸得城主府內硝煙瀰漫,炸彈更是砸向了正嚴陣以待的包頭佬,然後東南軍開槍射擊。

包頭佬同樣以大量的炸彈反擊,他們的炸彈扔過牆頭,紛紛爆炸開來,驚人的衝擊波讓東南軍也不得不後退。

聽到那劇烈的爆炸聲,以徐勇之勇,也不由得爲之色變。

他頭一回產生了對顏樂的巨大感謝,要是他第一個衝上前去,吃中那麼多的炸彈的話……

而包頭佬的主將迪亞艾丁相當遺憾,他準備了大量炸彈,想讓外面那位砸中他肩骨的傢伙飛上天,沒想到那傢伙居然不來(迪亞艾丁不清楚是對方主將嚴令他不得出戰的結果),光顧着開槍扔炸彈,光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中國人大大嘀狡猾!

等槍彈一輪之後,東南軍的步兵方陣向着府內進攻,徐勇老老實實地在後面押陣!

軍隊吶喊着衝進了城主府!

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861節 大改造2072節 開國大典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62節 由來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760節 洪爵爺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431節 謠言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0節揚旗稱霸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699節 先說服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266節 降與戰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760節 洪爵爺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
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861節 大改造2072節 開國大典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62節 由來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760節 洪爵爺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431節 謠言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0節揚旗稱霸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699節 先說服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266節 降與戰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760節 洪爵爺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