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殿上歡唔

bookmark

五百陸戰隊員非常響亮而且整齊的“啪”的一聲立正。旗手將東南府的旗幟放平向最高領導者致敬,指揮官們開始行舉手禮、而普通士兵則把上了刺刀的步槍舉起來。是持槍禮。

他們的目光隨着顏常武的腳步移動,動作整齊劃一!

“官兵們好!”顏常武舉起了手中一根黃金權杖說道。

立即被陸戰隊員們回敬他道:“督軍好!”

“大家辛苦了!”顏常武又說道。

“爲東南府效勞!”

一說一和,氣氛強烈。

充分地感受到大家對他們首領的敬畏之色,尚志臉上浮出了喜色。

有這樣的首領,而他對大明琉球王國抱有善意,真是一個好機會!

至於顏常武手下的高級軍官們,眼神有時瞟向顏常武手裡的權杖,按透露的風聲,這很可能是元帥節杖!

東南府軍階中有“元帥”級別,代表了武將的最高軍銜。

目前的攤子還小,戰鬥也少,將軍級別的軍官寥寥無幾,離元帥還遠。

顏常武着人打造了一根權杖,自己拿在手裡,它高有半米,截面圓有3.5釐米,通體白銀打造,兩頭皆爲黃金,頂蓋上是黃金四爪蛟龍(有鱗者),另一頭則是軍種圖案,例如海軍的是有炮的風帆戰列艦,以銀打造。手持段即中間位置,有東南府的“星辰、山峰和海洋”白銀小圖案,而黃金小圖案的蛟龍標誌與它相間。

貴氣無倫,看得大家眼熱無比。

說這是元帥權杖的風聲是顏常武着人放出去的,他當面並不直說,潛臺詞明顯:“元帥權杖準備好了,有本事就來拿吧!”以此激勵高級軍官們努力立功,爭搶元帥權杖!

“我們去王宮拜會貴國國王!”陳衷紀提議道,尚志欣然道:“好極了!”

他們是騎馬進城,東南府的運輸艦上帶來了一些高頭大馬,尚志也分到了一匹馬坐上,由東南府軍人們牽着。

三百軍隊緊緊跟隨,而馬匹的速度不快,沿路由尚志向顏常武介紹首裡城。

這城依海而建,有一個海港,旁邊則是農田,但看到農事不旺,莊稼生長得半死不活的樣子,民間普遍有菜色。

首裡城以紅漆爲主,南北走向,正殿的穹形設計是典型的唐式大門,雕樑畫棟,金龍盤旋,其佈局是依照同時期大明的紫禁城作藍本而建,當然是個縮水版。

進入王城,再進入宮城,東南府的部隊一路佈防,反正顏常武去到哪就跟到哪,甚至鳩佔鵲巢站了城門和宮門口,而尚志沒說個不字!

直到王宮正殿,東南府的部隊這才止步,給了主人家一個面子。

其正殿是琉球王國最大的建築物,面向西方(這是中原大國的方向!)有三層,寬29米,進深17米,高約16米,十一間七進,前面有五間一進的抱廈,重檐歇山頂中央爲唐朝風格。

……

琉球國王是尚豐王,生得清瘦,留有三縷長鬚,穿着紅色袞服,帽子類唐官官帽。

他坐着的寶座後面,居然還站了兩小鬼,即倭國人三鬼隆、田中煙,顯示了他們對琉球的控制。

國王與督軍相隔幾個臺階,起初並無交談。

誰先說話?

尚豐王離座,降階而下,與施禮道:“大明琉球王國尚豐歡迎大明東南府督軍!”

顏常武與他平禮而行道:“大明東南府督軍顏常武見過大明琉球王國尚豐王殿下!”

有陳衷紀在旁解釋道:“吾主乃是神子,是天妃媽祖座下金童轉世,是以平禮!”

這是顏常武給自己不跪他人找的好藉口,他不會容忍自己對他人下跪,因此給自己安上“神子”的名份很重要。

如此禮節,琉球王國是滿意的,對方夾大兵鉅艦而至,已有滅國之力,還對國王保持了應有的敬意。

但是倭人田中煙口出漢話大叫道:“大膽!國王乃是一國之主,當以大禮相拜,你並無大明官職,亦無大明天子詔書,敢不下跪參拜!”

他打得好主意咧,要是顏常武向琉球國王下跪了,而他們倭人還在國王之上,豈不是高了明

大家爲之側目,陳衷紀不悅地道:“哪裡來的野狗,主人還沒說話,就在那裡亂吠!”

“八嘎,敢說我是野狗,看你活得不耐煩了!”田中煙刷地抽出了倭刀,衝前一步,他停住了腳步。

刷,十幾把火槍對準了他!

近距離都是手槍和霰彈槍,槍口黑洞洞,關鍵是持槍人面無表情,眼神冷酷,他們都是殺手!

持槍人除了顏常武的親衛隊,連高級武官也弄了一把甚至是兩把手槍對準田中煙。

田中煙毫不懷疑只要他再上前一步,那他將會渾身槍眼兒了!

他臉色鐵青,退回了原位!

心中的憋屈和憤怒難以盡言,而殿上的琉球人則深感痛快!

……

尚豐王與顏常武平階而坐,舉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一個說督軍遠來辛苦了,另一個說國王殿下治國有方,反正大家都是官樣文章。

顏常武着人給尚豐王送上禮物!

乃大米一萬斤,幹鹿肉一千斤,原來東南府地界合適養鹿,所有的野鹿都是顏常武的,誰打就捉誰(海洋的東西任打,他不當漁霸,大家也就認了他是山霸,很老實很自覺地遵守,中國人只要有一線生機,都不會造反的),因此他源源不斷有野鹿進賬,他又開了養鹿場,每年殺鹿不少,製成肉乾,主要供給軍隊的軍官食用,再有充當禮物。

還有奶糖一擔(一百斤),朗姆酒十桶,以及絲綢百匹。

當然不會把東西搬上來,由人念禮單,並當殿派牛奶糖!

都是好東西啊,聽得琉球人心花怒放。

如今的琉球被倭人盤剝過盛,加上本身生產力不強,連大臣都以食番薯爲主,雖有魚類吃,但大米和鹿肉想想就流口水了。

上國,果然是上國啊!

尤其是大家吃起了牛奶糖來,那份味覺上的衝擊,簡直是無比倫比!

東南府的人臉上都浮出得意的笑容,對於自家老大發明的牛奶糖欽佩不已,老大說這牛奶糖是天界食物,還真的是哦!

用作禮物,真是無往而不利。

那些英國鬼子特別識貨,拼命糾纏陳衷紀要他放寬貿易封鎖,最終以三萬金鎊入股東南府糖廠,不涉經營,讓糖廠擴大產能,主要得到一千擔牛奶糖以成本價賣給他們。

在殿上的倭人也分得牛奶糖品嚐,他們眼中放光,顯然打着什麼鬼主意。

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30節是戰是降?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8節落子(三)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49節 史鄉長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977節 打過去!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4節得位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784節 集郵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19節碼頭上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686節 過大洋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70節落子(五)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68節落子(三)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828節 荷蘭艦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2199章 西洋人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93節喜與悲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263節衆香之城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
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30節是戰是降?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8節落子(三)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49節 史鄉長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977節 打過去!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4節得位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784節 集郵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19節碼頭上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686節 過大洋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70節落子(五)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68節落子(三)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828節 荷蘭艦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2199章 西洋人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93節喜與悲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263節衆香之城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