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

京城皇宮東華門這裡,幾百個學子浩浩蕩蕩的來到皇城門口,將守衛這裡的士兵們給的嚇的半死,趕緊在門口這裡架起了拒馬,同時一隊隊的衛兵迅速的調集過來,明晃晃的刺刀,黑黝黝槍口齊刷刷的對準了朝着宮門走來的這些讀書人。

同時一個緊急電話也是直接打到了尚書房這裡,驚動了正在召集大臣開小會的正德皇帝以及劉晉、王守仁、楊雲他們。

“什麼?”

“有書生到東華門鬧事?”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火冒三丈了。

這些讀書人是真心不給自己面子啊,竟然到東華門來鬧事,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嘛。

“陛下,或許是有讀書人對於科舉改革之事不滿,所以前來上書請願的。”

劉晉想了想也是猜測道。

這種事情可大可小,這往大了說一羣人朝着皇宮而來,這是要幹嘛?要造反嗎?

往小了說也不過是一羣什麼都不懂的書生受人蠱惑前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後果可就嚴重了。

所以劉晉也是先給它定個性,別讓朱厚照腦子一熱的直接將這些人都給砍了,那就要寫進史書裡面,狠狠被批評一頓了,連帶自己也肯定是少不了被史官抨擊一番的,到時候就要遺臭萬年了。

“科舉改革是朕和朝中諸公根據當今我大明之形勢和發展要求來進行的,豈是這些無知書生們能夠理解和妄圖干涉、阻擾的。”

“傳朕旨意,所有參與此事的人一律革除功名,取消科考的資格,如果再有鬧事者,直接發配到澳洲去。”

朱厚照可是非常的不爽,這朝廷大事,這些書生們來鬧什麼?

朝廷有什麼規矩,你們照着做就是了,上面既然如此決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哪裡輪得到這些書生們來指手畫腳,還一羣人一起到東華門來,這是要幹嘛?

這是要逼朕嗎?

惹毛了我,全部給發配到澳洲去牧羊。

“陛下,請先容臣等好生去勸說一番,如果他們不聽再來處罰也不遲。”

劉晉和王守仁等人一聽,也是趕緊齊聲的說道。

功名對於讀書人來說太重要了。

這不僅僅是關係着身份地位、利益,更是一種榮譽!

像歷史上的唐伯虎因爲捲入科考鬻題桉,最終被剝奪了功名,且永遠不得爲官,只能爲小吏,這對於唐伯虎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

對於他這樣的大才子來說,功名不僅僅是身份地位同時也是一種榮譽,屬於讀書人的榮譽。

要知道天下的讀書人千千萬萬,能夠考上舉人的鳳毛麟角,這能夠考上進士的那更是難上加難。

考上舉人、進士,這是無數大明讀書人一生的追求。

這直接剝奪了他們的功名,還取消他們參加科考的資格,這比殺了他們還難以接受。

“好吧。”

朱厚照看看大家,勉爲其難的點點頭。

在朱厚照看來,勸說個錘子。

自己新皇帝上任正要燒三把火呢,你們自己撞到了自己的刀上,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不狠狠的懲處這些讀書人一番,他們還不知道這天下到底是姓什麼呢。

自己的父皇弘治皇帝就曾經說過,這些讀書人要說有骨氣吧,有的人還真的非常有骨氣,但要說軟骨頭吧,他們又都是軟骨頭。

你越是對他們重視,對他們關懷,他們越有可能得寸進尺,你越是對他們嚴苛,對他們嚴厲,他們反而更聽話。

像弘治皇帝早期的時候,這些文官誰會怕弘治皇帝啊,個個都恨不得吐弘治皇帝一臉唾沫,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剛正不阿,顯示自己敢於直諫。

但後來伴隨着大明不斷的改革,幾次狠狠的修理了一番那些守舊派的大臣之後,大家都知道弘治皇帝不跟你開玩笑了,這些大臣一個個反倒是變得聽話,老實多了。

讀書人的那點尿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朱厚照時常去看望弘治皇帝,弘治皇帝也是會給朱厚照傳授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這讓朱厚照也是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不像弘治皇帝剛開始當皇帝的時候,人很年輕,什麼都不太懂,被文官們都要給忽悠瘸了,竟然還差點廢了廠衛,讓自己變成的瞎子、聾子,什麼都聽文官們的,都信他們的話。

朱厚照很清楚,對這些文人、文官什麼的不要太客氣了,否則他們只會蹬鼻子上臉。

劉晉、王守仁、鍾番、童瑞、方永良等人急匆匆的趕往東華門。

當來到東華門的時候,只見東華門外黑壓壓的跪着好幾百人,爲首的人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捧着一份請願書。

當見到劉晉、王守仁他們這些身穿緋紅色仙鶴衣袍的人出來時,這些人頓時一個個都激動起來,這出來的可都是朝中的重臣,赫然都是一品大員。

“科考在即,爾等不好好去備考,爲何聚衆在此?”

劉晉看看他們,冷冷的問道。

“我等學子全部都是本次科考的考生,總計823人,在此向天子請願,請求天子廢除新發布的科舉改革方案。”

爲首的學子薛甲連忙恭敬的說道。

“科技改革是天子和朝中諸公根據大明現在的發展形式和變化所做出的重要國策,豈能說改就改,你當這是兒戲嗎?”

劉晉看看這個薛甲說道。

“科舉考試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國本,這國本豈能輕易變動?”

“況且自古以來我等讀書人只讀聖賢書,根本不需要去學那些旁門左道的雜學,現在科考增加新學的考試內容,我等學子又沒有任何的準備。”

“聖人之學乃是真正的大學問,新學是旁門左道的雜學,現在讓我等學子去學新學,這豈不是本末倒置,捨本逐末嘛。”

薛甲也是連忙說道。

“是啊!”

“八股取士這是開國時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豈能說改就改?”

薛甲的旁邊樑懷仁也是跟着說道。

“朝廷爲什麼要科舉考試?”

劉晉看看他們問道。

“當然是爲了選拔才能之士,輔助君王治理萬民。”

薛甲連忙說道。

“那好,你覺得你們這些人當官的話都能夠做的很好嗎?”

“現在大明發展的如此迅勐,各種各樣的新事物不斷的涌現出來,如果只是讀四書五經的話,是不是不夠?”

劉晉點點頭,隨即說道:“爲什麼要加入新學的考試內容?”

“這是因爲在新的時代,對於官員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官員要有更寬廣的知識面,要懂的更多,知道的更多。”

“不僅僅只是限於四書五經上面的內容,還要知道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知識,唯有擁有更寬廣的知識面,才能夠說更好的輔助好天子治理百姓。”

“不然你以爲只是喝喝茶看看報紙,念念詩就可以治理好一方的?”

“都回去吧,好好的準備考試,這一次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新學大家都沒學,現在好好學,多少還是能夠學到一些東西。”

“要知道當你們在這裡鬧事的時候,其他人卻是一邊在看你們的笑話,一邊在用功的備考,到時候他們考上了,你們落榜了,你們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國家大事,由天子和朝中諸公在決定,爾等只需要聽從就可以,等到將來,你們能夠成爲國家棟梁,朝廷基石,天子肱骨的時候,你們纔可以真正來參與國家大事。”

劉晉算是苦口婆心了,也都是體諒着這些讀書人的不容易。

這寒窗苦讀十多年,好不容易考上舉人前來參加會試,這要是直接被剝奪了功名的話,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眼前的這些人,有些人的年級比自己都大,這是寒窗苦讀幾十年啊,太不容易了。

聽到劉晉的話,不少人也是直點頭。

這次來參加科考的人足足有5萬多人,但來到這裡的只有幾百人,很多人嚷嚷着要來,但真正來的時候又找不到人影了。

劉晉說的不錯,大家在這裡鬧事,那些人可能就在看熱鬧,還在學習新學的內容,就等着科考的時候金榜題名呢。

當場就有不少人紛紛的起身,對着劉晉、王守仁等人行禮散去,有這功夫來鬧事,還不如好好的去學習。

這國家大事那是天子和朝中諸公來決定的,還輪不到他們這些書生來指指點點,劉晉說的不錯,自己當自己走到了那個位置上了,才能夠真正的來左右大明的發展。

眼下聚在一起,那就是鬧事,惹毛了,到時候說不定連自己的功名都給革除了。

“你們,你們!”

看到有人很多人離開,薛甲和樑懷仁等人頓時就生氣的指着他們。

“你們全部都統統散去,好好的去備考。”

“再繼續鬧下去,天子都已經下旨了,如果爾等不識好歹,不知感恩的話,到時候一律革除功名,取消科考資格,全部流放到澳洲去牧羊。”

劉晉冷冷的看着他們說道。

聽到要革除自己的功名、取消科考資格,還要流放到澳洲去牧羊,頓時剩下的這些人一個個也是趕緊紛紛起身,果斷的選擇走人。

再鬧下去,自己這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就白費了。

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75章,張氏兄弟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419章,密謀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2272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2第2048章,大旱2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52章,火爆銷售‘第56章,環境?森林?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704章,西班牙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296章,傻眼了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753章,治權分離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842章,都有用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969章,大招工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867章,黃金灣第54章,蜂窩煤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01章,萌芽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506章,慘敗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958章,進京述職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5章,煮鹽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265章 ,以科技和創新爲導向第2258章 ,讓市場調節一切第536章,西域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
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75章,張氏兄弟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419章,密謀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2272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2第2048章,大旱2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52章,火爆銷售‘第56章,環境?森林?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704章,西班牙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296章,傻眼了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753章,治權分離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842章,都有用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969章,大招工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867章,黃金灣第54章,蜂窩煤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01章,萌芽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506章,慘敗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958章,進京述職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5章,煮鹽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265章 ,以科技和創新爲導向第2258章 ,讓市場調節一切第536章,西域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