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

時間一晃,一下子就馬上要入秋了,整個京城又開始再次變得熱鬧非凡起來,因爲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很快就要開始了。

這是正德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進行科舉考試,天子對此事非常的重視,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通過邸報,報紙通告了天下,今年錄取的名額將會比以往要多近200個,總錄取名額將會超過700個。

這可以算是理念科舉考試以來,錄取名額最多的一次了。

要知道在以前的時候,科舉考試錄取的名額僅僅只有300個左右,後來隨着東榜以及大明海外關外省份的增多,逐漸的將名額數量擴張到了500個左右。

這一次正德皇帝額外的多批准了200個名額,這顯然也算是一種恩典了。

因爲在去年正德元年的時候,按照以往的傳統,這新皇帝登基一般除了大赦天下之外,還會開恩科,以此來顯示自己的仁義道德什麼的。

但去年正德皇帝並沒有開恩科,這裡面有很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爲正德2年就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了,沒必要去開恩科。

科舉考試對於整個大明朝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三年纔有一次,每一次科舉考試的時候整個京城都會變得無比熱鬧。

來自大明海內外各地的才子們匯聚於京城,弄文潑墨,也是在京城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經典數詞對聯墨寶等等。

同時每一次的科舉考試也是給大明的老少爺們增加了很多的新故事。

什麼富家千金小姐愛上了窮書生,窮書生高中之後有情人終成卷屬的故事都已經非常的老套了,然而大家依然還是聽得津津有味,都在幻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成爲那個主人公,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還有什麼才子與青樓佳人的故事,那個怡紅院,瀟湘館的頭牌和某個有才華的書生相戀,奈何惡人老鴇始終不肯放人,看嘲笑書生怎麼怎麼樣。

最後書生高中,鯉魚躍龍門,一飛沖天,最終老鴇不得不選擇放人,爲此又給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還有某個窮書生前來京城趕考,窮的沒錢住客棧,只能睡大街,有好心人幫助了這個書生,不僅僅讓他住自己的家裡面,還給提供了飯食。

結果書生不負衆望,果然高中,當上了大官之後,重重的酬謝了當年的恩人。

諸如此類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一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整個京城各地都在講這些故事。

劇院裡面唱戲唱的是窮書生與富家千金的故事,報紙上面刊登的也是書生奮發讀書的故事,街坊鄰居之間聊的最多的也是書生的故事了。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裡面,讀書人的故事纔是這個時代的主流,也是最讓大家喜歡的故事。

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多增加了200個名額,也是讓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人數突破了史無前例的5萬人,很多已經五六十歲的老爺爺都顫顫巍巍的在自己家人的陪同下前來參加考試。

很多原本都已經熄了科舉考試之心的人也是想着這一次名額多,再過來試試的想法。

再加上現在大明的交通變得更加的便捷,有汽車,火車,輪船等等,讓進京趕考也是變得更加輕鬆起來。

還有就是大明人的生活水平變得更高,讀新學的人多,讀舊學的人比起以前來同樣更多。

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史無前例的有5萬人前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再加上還有一些吃飽了撐着沒事做的秀才也到京城這邊來湊熱鬧,看熱鬧什麼的,預計科舉考試期間京城這邊可能會有超過十萬讀書人。

沒辦法,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大明的火車幾乎是已經覆蓋絕大多數的省了,連西南的雲貴川地區都已經通火車了,有火車這進京就非常的輕鬆了。

再加上還有汽車,輪船,摩托車等等的交通工具,水泥道路更是到處都有,這閒着沒事,去京城這邊看看科舉考試,感受下氣氛也是很不錯的,反正現在大明也已經沒有了這方面的限制,想去就去。

即便是很多普通人,沒事做的也可以來京城這邊湊熱鬧,感受下科舉考試的氛圍。

這不還是炎炎夏日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量的學子從大明的各地雲集到京城這裡來,用他們的話來說,提前前來京城,那是爲了熟悉京城的氣候和生活習慣,這樣纔不會水土不服。

在以往的科舉考試當中,總是會出現一些考生因爲水土不服導致發揮失常,最終遺憾終生的事情。

很多考試到了京城之後,因爲是秋冬考試,故而天氣比較冷,有些南方來的學子就感染了風寒,這自然是無法發揮好。

還有就是一些考生趕路趕的太急了,以至於都沒有好好的休息和溫習,導致考試時發揮失常的。

總之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在裡面,這提前來京城的話就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影響,提前來京城這裡熟悉京城的氣候,同時也可以在京城這裡安安心心的好好準備,不必急急忙忙的。

相信這一點的考生很多,故而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提前幾個月來到京城這邊準備科舉考試。

當然了,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社交也是很重要的。

這拜訪下朝中的諸公,有關係沒關係的硬拉生扯也是要扯上關係,什麼同門,同鄉之類的,總之都是要多去走動,走動,臨走的時候再要點墨寶什麼的,這都是規矩了。

這以後如果高中在朝爲官的話,這些可都是路子,也都升遷的重要途徑了。

此外,這同年同鄉同門之類的,一起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的那也是要多走動,走動的,到時候說不定一起高中的話,這以後可就是在朝爲官了,彼此當然是要互相多提攜,幫襯一番的。

反正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讀書很重要,這叫交朋訪友什麼的也同樣非常的重要,提前來京城,這自然是要多走動,走動,多認識一些大明的才子,朝中的諸公等等。

這也是爲什麼讀就學非常要錢的緣故了。

這無論是去拜訪在朝爲官的前輩,還是說和三五好友吃吃飯,逛逛青樓,去瀟湘館聽聽曲什麼的,那都是非常花錢的。

別的不說了,這去拜訪朝中的諸公,根據級別和職務的不同,這隨隨便便一次都是要幾百兩銀子的,甚至於伴隨着大明的發展,現在的行情都已經漲的非常厲害了,幾百兩銀子都已經有些拿不出手了,都要上千了。

這如果是朝中重要的大臣,位高權重的,那花費就更大了,可能隨隨便便大幾千上萬兩銀子就沒了。

這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這根本就玩不起。

還有這讀書人聚會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花錢的地方,比如去瀟湘館聽一次曲,喝茶喝酒什麼的,隨隨便便一次也是幾十上百兩銀子什麼的。

反正都是花錢的地方,沒錢是真心讀不起舊學的,也玩不起來的。

諸多的因素在一起,也是讓京城這邊纔剛剛開始要入秋的時候,整個京城就已經變得無比熱鬧起來。

到處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羣,穿着長衫,拿着扇子在哪裡搖頭晃腦,之乎者也,談天論地,高談闊論的讀書人。

同時經常的商家們也是開始紛紛你的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出來,什麼對對子免費吃飯喝酒,什麼詩會,酒會之類的多如牛毛。

不過對於普通家庭出身的胡希文來說,他之所以提前來京城趕考,那都是爲了能夠好好的準備考試,爭取一舉高中。

胡希文是四川成都人,祖上還並不是成都人,而是來自四川的大山裡面的農村人,成都自從通了火車之後就迅速的發展起來,也是成爲了西南地區的發展引擎,吸引了大量的人前往成都工作定居。

胡希文的父母也是在那個時候遷移到了成都,並且在成都這邊靠着打工賺錢爲生,因爲家族世代都是農民,故而胡希文的父母也是拼盡全力的送胡希文去讀書私塾,希望他能考上當官,光耀門楣。

胡希文也是不負衆望,自幼聰慧,讀舊學頗有天賦,現在僅僅才十八歲,去年第一次參加鄉試就高中舉人,這次秋闈,他的老師以及四川的學政都認爲他必定可以高中。

別看他人年紀輕輕,但是才華橫溢,文采飛揚,很有才華,關鍵是他讀書還很刻苦,現在一同來京城的書生都去到處走親訪友了,唯獨他胡希文依然還在自己租的房子裡面認認真真的讀書備考。

當然了,這也是因爲他囊中羞澀,根本就跟不上那些人的消費。

爲了這一次進京趕考,他父母足足將攢了幾年的銀子100多兩銀子交到了他的手中,這點銀子在這寸土寸金的京城,根本就不經花,但如果只是吃住的話肯定是足夠的,所以必須要省着點。

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429章,朝野震盪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440章,偷襲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0章,分銀子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242章,啓航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264章,鯨魚進京第469章,新軍制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304章,剖腹產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69章,新軍制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256章,捕鯨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362章,鹽商聚會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31章,小公舉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
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429章,朝野震盪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440章,偷襲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0章,分銀子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242章,啓航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264章,鯨魚進京第469章,新軍制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304章,剖腹產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69章,新軍制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256章,捕鯨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362章,鹽商聚會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31章,小公舉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