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

陳大虎率五千海東大軍抵達淮安府城山陽,在潘和五、張洋配合下在淮安府城內外上演一出激烈攻城炮戰,最後以張洋、潘和五率漢奸僕從軍主動開城請降,陳大虎率海東大軍進入淮安府城山陽。

宋應昌正率三萬大明南征大軍趕到淮安府黃河北岸清河縣,斬殺數百逃過黃河的西班牙兵,聽着淮安府城傳來一陣激烈炮聲,宋應昌正準備率大軍渡河趁機收復淮安府城,卻見黃河南岸出現海東大軍‘陳’字旗號,數十艘海東水師編隊戰船將整個黃河南岸控制住。

一襲緋色官袍的宋應昌站在黃河北岸看着黃河南岸密密麻麻的海東水師戰船當即下令道:“傳令下去,停止渡河進攻。”

“是”旗牌官忙領命趕去傳令

一衆南征總兵李如鬆、童一奎、右僉都御史監軍邢玠、徐州兵備官徐光復、淮安知府李元齡等忙趕來面見經略宋應昌,年過半百身形高瘦一襲緋色官袍的邢階在後趕來朝着剛從黃河河堤上走來的宋應昌質問道:“宋經略爲何突然下令停止進攻?”

宋應昌看了一眼邢階道:“海東軍已攻下淮安府城,是已不必出兵進攻,以免造成誤會,只需派人渡河面見海東軍將領要求海東軍退兵南下即可。”

邢階當即道:“即如此,當立即派使者渡河前往淮安城。”

淮安知府李元齡搶先出聲道:“下官淮安知府李元齡願渡河面見海東將領,命其退兵南下。”

宋應昌見李元齡想趁機立功將功贖罪,當下叮囑道:“須得與海東將領好生商議退兵之事,不得生出事端來,海東大軍已收復江南,若能就此順利接管收復江南,也少了將士死傷,方能出兵儘快平定白蓮魔教反賊作亂。”

“下官遵命”李元齡欣然領命,朝着宋應昌躬身一禮告退離去。

邢階也對宋應昌的謀劃欣然贊同道:“宋經略老成謀國,希望海東軍能儘快退兵。”

一衆文武也紛紛跟着附和大拍馬屁道:“是極是極,經略大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此番大軍南征定能輕而易舉收復江南失地。”

李元齡乘坐一艘大沙船剛到黃河中間,卻見河南岸大運河口也駛出來一艘高大的戰船正划槳北上趕來,與李元齡在河中詢問一番後兩艘船朝着黃河北岸駛來。

李元齡在前引領着海東國使者前來沿河堤紮營的大明南征大軍大營帥帳,帥帳中,一襲青衣官袍身形高瘦的海東官員朝着端坐上位的大明南征大軍經略宋應昌躬身見禮道:“海東先鋒大軍監官孟術奉我海東軍先鋒營陳營帥軍令渡河前來拜揭大明宋經略。”

宋應昌頗感滿意道:“海東王親率大軍爲吾大明天朝攻滅大弗朗機夷寇,海東王有大功與天朝,本官定會向天子如實稟明,天子必有重賞。”

“如此就多謝宋經略了”孟術隨即道:“我此番前來是有要事與宋經略商議”

宋應昌見孟術很配合老懷甚慰忙吩咐道:“孟監官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孟術道:“我海東先鋒大軍收復淮安府城,收編近萬漢奸僕從軍,我奉命監管大軍,剛收編大軍將士擔心會遭到大明朝廷秋後算賬,因此提出要求不得讓大明軍隊入城,淮安府官員可以入城。”

宋應昌聞言頗感意外,隨即吩咐道:“海東軍撤出淮安城豈不更好”

“我海東大軍撤出淮安城亦無不可,只是還有些要事須得向宋經略通報再稟明大明天子。”孟術看向宋應昌道:“我海東國王希望大明朝廷向我海東國加大開海,不得再阻攔百姓自由遷徙出海,以及加強雙方商貿往來,允許我海東國商人在大明境內經商往來,還有關於兩國大小事務也需要大明朝廷准許。”

邢階當即不滿道:“開海之事可以商議,但海東國偷我逃民也不下數百萬,豈能再讓逃民遷徙出海,此事斷無可能,海東商人也只能在沿海與吾大明商人經商往來即可,不得進入內地。”

“我海東國王親率大軍出兵爲大明收復江南沿海淪陷之地,沒想到大明官員盡會拒絕此等有利兩國大好之事,大江南北爲何會有如此衆多反賊,皆因土地兼併越演越烈,饑民、流民、貧民遍地所致,我海東國好心爲大明天子分憂,不想竟有人從中作梗。”孟術一臉不滿當下放下狠話道:“如若不答應,我海東大軍也斷然不會撤出淮安城乃至江南。”

邢階拍案而起怒喝道:“反了你們”

“都給本官住口”宋應昌眼看着雙方就要談崩了,忙出聲喝止道:“此事須得上奏朝廷廷議處置,爾等再此爭執於事無宜。”隨即看向孟術道:“海東王所提條件本官會如實上奏稟明天子,不過吾大明南征大軍須得儘快接管收復江南各地,此事還需海東王多多予以配合。”

邢階當即不滿宋應昌如此作態嘲諷道:“宋經略如此媚外,豈不有損我大明天威。”

宋應昌一聽監軍邢階罵自己媚外,老臉氣得不輕沉聲怒喝道:“汝雖爲監軍,難道想要霍亂天下嗎?”

李如鬆一幫武將見監軍與經略兩位文官當場鬧出矛盾了,只好選擇視若無睹,一幫南直隸官員面對上面兩位大佬神仙打架,哪敢相勸。

邢階一臉嘲諷反駁道:“霍亂天下,下官可沒有此能耐。”

孟術見明軍兩位大官居然爭執起來,還越吵越厲害,自己的任務是與大明南征大軍主帥達成臨時協定,好爲後面雙方朝廷談判奠定基礎,當即出聲道:“我海東國是與大明朝廷商議,諸位又豈能爲大明朝廷做主,何必爭執不下。”

宋應昌對看了一眼邢階訓斥道:“若真鬧出大事來,看汝何以收場。”

邢階悻悻然坐下,沒好臉色看宋應昌。

宋應昌看向孟術道:“海東王提議本官會代爲上奏朝廷,不過海東軍須得配合吾大明文武接管江南各地。”

孟術忙道:“我海東大軍願配合大明官員接管江南江北各地,不過大明軍隊暫時就不必接管了,省得兩國軍隊起衝突,若是有心人意圖破壞我海東與大明友好關係,恐會造成兵戎相見。”隨即又提醒道:“更何況大明大江南北反賊四起,大明軍隊怕是需要儘快出兵平叛纔是,有我海東大軍暫時爲大明鎮守江南各地豈不更好,我海東國會派使臣北上進京與大明朝廷商議好兩國事務後自會撤兵,屆時大明軍隊再接收將江南各地也不遲。”

“孟監官所言甚是”宋應昌欣然贊同道:“就此說定了”隨即看向淮安知府李元齡吩咐道:“李知府準備隨孟監官渡河接管淮安府城”

李元齡欣然領命道:“下官遵命”

宋應昌忙着寫奏書向大明朝廷報捷,同時將海東使者孟術奉命帶來的要求詳細奏明,派人快馬夤夜兼程送往北京。

第二九八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四零一章 諜網行動(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
第二九八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四零一章 諜網行動(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