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

年節將近,大明的京城越發熱鬧了,置辦年貨的百姓幾乎擠滿了所有的街道,各種店鋪的生意都好到不行。

要說光是京城本地的百姓倒不至於把街道都擠滿,他們也不可能一起跑出來買年貨,街道上擠着的大多還是外地來的百姓。

擁擠的人羣裡面,有從東大營就近過來的,也有山東、河南等附近行省的,甚至還有遼東、西北和江南過來的,大街上南腔北調,好不熱鬧。

人多,車自然也多,馬路中間的車道上同樣也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車,有馬車、驢車、牛車、手推車,還有大明皇家機械集團最新推出的人力車。

在擁擠的車流中,有三人三騎特別顯眼,這會兒京城雖然沒有嚴令禁止騎馬,但是,一般人還真不敢騎馬出來,你要坐馬車,馬跑快點還沒多大關係,你要沒事敢打馬在街上奔馳,絕對會被拉去打板子!

這騎馬不能跑,還不如走路或者坐車呢,所以京城騎馬的慢慢少了,車倒是越來越多了。

這三人滿臉風塵僕僕的樣子,一看就不是京城本地人,他們倒也沒有打馬狂奔,只是催馬在車流中慢慢前行。

雖說他們沒有在街上奔馳,但這種特立獨行的行爲還是引起了路人的關注,後面兩人倒沒什麼,虎背熊腰的,一看就是護衛或者隨從,前面那一位就不得了了。

看他的年紀貌似只有三十來歲,但卻滿身的書卷氣,宛如飽學碩儒,再加上他那修長的身形和豐神俊朗的外貌,簡直就如同磁石般的吸引着來往的女性。

不管是走在街上的平民女子還是坐在馬車裡的富家小姐,都忍不住偷瞄着他,心如鹿撞。

此人是誰呢,竟然如此的出衆?

要說出他的名頭來,估計偷瞄他的女子都能暈過去,這位就是崇禎七年甲戌科狀元,剛卸任的西北三省總督,陳子龍!

騎在馬上的陳子龍感慨不已,七年前他高中狀元的時候也曾在京城遊了一大圈,那個時候的京城雖然也算繁華,卻遠不如現在這麼誇張。

不說別的,光是這店鋪,那時候一條街能有十家店鋪就算了不得了,現在,整條街都找不出幾家不是店鋪的!

大明的發展速度還真是驚人啊,就比如他主政的西北三省,八年前還是荒野千里,了無人煙,現在,那是碧波萬里,商販雲集!

能生在這種太平盛世,簡直是幾世修來的福氣,像他這種書生,如果生在亂世,哪裡會有今日的成就。

前面的人流逐漸稀疏起來,倒不是說這裡已經快接近城外了,而是因爲這裡已經接近皇城了,陳子龍越想越興奮,待到前面再無車馬時,他竟然真的打馬狂奔起來!

看着逐漸遠去的三人三騎,有些百姓不由搖頭嘆息起來,這麼文質彬彬一個俊俏後生,怎麼就不知收斂呢,敢在西長安街靠近皇城的地方打馬狂奔,這得挨多少板子啊!

詭異的是,他這一路狂奔而去,竟然沒一個人上來阻難,不管是順天府的衙役,還是錦衣衛的密探,甚至禁衛軍的將士,沒見一個!

平民百姓不知道他是誰,錦衣衛能不知道他是誰嗎?

他剛一進城便被錦衣衛密探發現了,這位可是首輔徐光啓大人的得意門生,皇上跟前的大紅人,派人跟着保護還來不及呢,抓他,別開玩笑了!

倒不是他年少輕狂,實在是皇上急招他進京面聖,這馬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在城西下了火車之後錦衣衛給他送來的,京城裡面可沒有車站,他這走過去或者坐車過去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朱慈炅又急於見他,所以,乾脆讓錦衣衛帶了幾匹馬在車站等着。

進了皇城自然是不能再騎馬了,他撇下兩個親衛,在一個太監的引領下急急的向皇宮中趕去。

很奇怪,太監帶着他走到乾清宮的時候竟然沒進去,而是直接領着他往坤寧宮趕去!

這是怎麼回事?皇上招他覲見倒也沒說在哪裡見,他只能跟在引路太監的後面,矇頭向前趕去。

關於在坤寧宮接見他的問題,也不是朱慈炅想標新立異,主要還是兩宮皇太后的意思。

這陳子龍可是皇上給太子找的老師,還要負責所有皇子的教導,不親眼看看,她們怎麼能放心呢。

這麼一路疾趕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終於到地方了,就算陳子龍正值壯年,也有點氣息紊亂了,這可是好幾裡地,要上了年紀的老臣這麼疾趕,非得累趴下不可。

到了書房門口,引路的太監停下來,躬身引手,做了個請的姿勢,這意思就是皇上在裡面,您自個兒進去吧。

陳子龍整了整衣衫,又平復了一下氣息,這才躬身走了進去。

走了幾步,眼前一黑,他連忙停下來,擡頭一看,竟然是個屏風,還好自己小心,差點就撞上去了!

屏風後面隱隱傳來歡笑聲,竟然都是女聲,這又是怎麼回事?

陳子龍硬着頭皮,低頭躬身,繞過屏風,前面的歡笑聲跟清晰了,真的是女聲,他都有點不敢擡頭了。

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前面的歡笑聲突然消失了,就剩下小孩子咿咿呀呀的聲音了。

還有小孩,陳子龍感覺自己要暈倒了,皇上這是招他來幹嘛啊!

朱慈炅剛正趴在書桌後面的暖炕上逗自己的大兒子呢,要不是皇后秦明月拍他,他還不知道陳子龍來了。

他擡頭一看陳子龍低頭躬身的樣子,不由笑道:”懋中你這是幹嘛,快來看看朕的堭兒,以後你可就是他的老師了。“

皇上口中的堭兒是誰陳子龍自然知道,那是大皇子殿下,妥妥的皇太子,給太子當老師!

他吃驚的擡起頭來一看,這下他真感覺有點站不住了,兩宮皇太后,皇后,皇貴妃竟然都在!

正好還沒見禮了,他順勢朝着皇上的方向跪下來,朗聲道:”微臣陳子龍,叩見皇上,兩位太后,皇后,貴妃娘娘。“

朱慈炅連忙上前將他扶起,親切的道:”懋中不必如此多禮,你可是朕的師兄,也算是一家人了,以後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不要這麼客氣,來來,看看你的兩個小弟子吧。“

兩個,什麼意思?

這時候皇后已經抱起了大皇子,安娜公主也抱起了二皇子,兩人走過來將兒子面向陳子龍,異口同聲道:”快,快叫老師。“

不到一歲的小孩那裡會說話,朱慈炅看着目瞪口呆的陳子龍,搖頭笑道:”懋中,朕這次招你回來,主要是負責詹事府的事情,另外恩師也老了,你有空就去幫幫他,朕暫時給你掛個禮部侍郎,詹事府詹事,太子少師,以後你再接恩師的位子吧。“

太子少師可是正二品,還暫時掛個!

陳子龍連忙跪下來磕頭道:”微臣多謝皇上恩典!“

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序章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
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序章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