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

正當衆人冥思苦想,想着去炒個什麼貨物能大賺一筆時,朱慈炅突然打斷道:”這只是微末小道,你們不用這麼上心,真正賺大錢的法子朕還沒說呢。“

衆人聞言,都震驚的差點跌桌子底下去了,隨隨便便就能賺幾百萬兩還只是微末小道,那真正賺錢的法子能賺多少?幾千萬兩?幾億兩!

見衆人震驚的表情,朱慈炅頗爲自得的道:”朕剛不是說了,還可以給大明皇家日興銀行定個最終目標嗎?這個最終目標就是最賺錢的法子!“

駱養性聞言,不由渴望道:”皇上,是什麼法子啊?“

朱慈炅睿智的道:”發行紙幣,用紙幣取代金幣、銀幣和銅幣,紙幣幾乎是沒有什麼成本的,只要大明的紙幣能在所有國家流通,賺的錢何止億萬。“

衆人聞言,臉色皆是一暗,駱養性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請恕微臣斗膽,這個是不大可能的,大明立朝之初就想推行紙幣,結果沒過幾年就不了了之了。在大明推行紙幣都不能成,怎麼可能讓其他所有國家都用大明的紙幣呢?“

朱慈炅點頭道:”這個朕知道,那個時候不能成是因爲沒有基礎,沒有基礎而空中搭建樓閣自然是不能成的,但是,現在這個基礎已經有了雛形,只要繼續努力下去,這個基礎就會慢慢成型。“

衆人又聽不明白了,駱養性忍不住開口問道:”基礎?什麼基礎?皇上,請恕微臣愚鈍。“

朱慈炅想了想,解釋道:”這個基礎其實不是實物,而是一種感覺,說白了就是讓所有人都感覺大明帝國發行的紙幣能當錢用。“

人的思維是最難改變的,特別是延續了千百年的慣性思維,千百年來,大家都認定黃金、白銀和銅幣纔可以當錢用,你現在要給人家一張紙,說這也可以當錢用,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見衆人都是一臉不解的表情,朱慈炅繼續解釋道:”怎麼讓所有人都有這種感覺呢?要靠信譽,說直接一點就是要靠大明皇家日興銀行的信譽,而現在大明皇家日興銀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譽,所以這個基礎已經有了雛形。“

見衆人貌似已經有點理解了,朱慈炅繼續引導道:”比如說銀票,其實就是一種紙幣,大明皇家日興銀行不是已經累積發行了價值三億九千萬兩的銀票了嗎,爲什麼有這麼多人用大明皇家日興銀行的銀票呢?“

說到這裡,朱慈炅將鼓勵的眼神投向駱養性,駱養性立馬會意道:”因爲他們知道,大明日興銀行發行的銀票在大明任何一個州府都可以兌換成真金白銀,而且還可以用銀票在大明皇家興隆商號所有分號購買東西。“

朱慈炅點頭道:”這就是信譽,證明大明皇家日興銀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譽,現在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擴大這個信譽,讓更多的人來用大明皇家日興銀行發行的銀票。“

說到這裡,他感覺嗓子有點幹了,所以停下來喝了口茶。

在座的衆人都以爲皇上讓他們想辦法呢,一個個抓耳撓腮,好不難受啊,要有辦法,大明不早把紙幣推廣開了,他們把腮幫子撓爛也想不出辦法啊!

朱慈炅見衆人這副表情,不由啞然失笑道:”你們都怎麼了,有蚊蟲嗎?“

衆人哪裡有臉答話,一個個面紅耳赤的坐在那裡,倒好像真的把臉抓破了。

朱慈炅灑笑着搖了搖頭,繼續道:”推廣的方法有很多,朕先拋磚引玉提一個吧,朕決定,從下個月開始,所有朝廷官員俸祿再漲五成,不過這個新增的五成俸祿用銀票發放。“

衆人聞言,無不面露欣喜,對啊,可以先從自己的手下開始推廣啊,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就慢慢推廣開了,正當衆人準備踊躍發言的時候,朱慈炅直接擡手道:”好了,這個推廣的問題你們回去再慢慢考慮,在這裡就先不討論了。朕再說說這個新銀票的問題吧,誰身上有銀票?“

他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朱由檢都往懷裡掏去,這些人可都是超有錢的主,讓他們帶金幣銀幣都嫌麻煩,所以他們帶的都是銀票。

朱慈炅也不客氣,直接伸手道:”大家都記住自己帶了多少錢啊,現在所有銀票都交上來,朕給你們分析一下。“

皇上要分析什麼,在場的人還真不清楚,不過皇上是金口玉言他們都清楚,所有人都自覺得而把銀票往前面人一遞,一沓銀票很快就交到了朱慈炅手上。

在場除朱慈炅之外總共六個人,每個人都帶了差不多十張銀票,總計差不多六十張左右,不出朱慈炅所料,大多都是面額五十兩和一百兩的,五百兩的很少五百兩以上的基本沒有,朱慈炅大致翻看了一遍,然後甩了甩手中的銀票,評價道:”這種銀票有很多問題!“

衆人聞言,又是一臉茫然,銀票不都是這樣的嗎?能有什麼問題!

朱慈炅並沒有馬上解釋,而是起身從旁邊的書桌上取來筆墨紙硯,然後在紙上畫了個後世紙幣的草圖,然後舉起來解釋道:”作爲流通貨幣,要具有耐用、方便攜帶、美觀、不易仿製等特性。“

他說到這裡,旁邊的駱養性突然小心翼翼的問道:”皇上,請恕微臣冒犯了,能不能借文房四寶一用?“

朱慈炅聞言,直接將毛筆和剩下的白紙往他跟前一推,繼續道:”說到耐用,以前的銀票倒還罷了,用的基本上是最好的紙張,但是,還不夠,必須研製一種耐磨、耐揉、耐水的紙張。因爲貨幣就是用來交易的,帶來帶去,遞來遞去,不耐磨、耐揉怎麼行,還有萬一下雨打溼了怎麼辦?帶到身上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壞了,怎麼讓人放心使用?“

這點衆人都深有體會,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而駱養性則是刷刷的記起來,生怕自己記不住。

朱慈炅歇了口氣繼續道:”說到這個方便攜帶,以前的銀票就做的很不好了,這麼大一張,老是折又怕折壞了,不折放身上都不好放,所以,要做成這種,比手掌還要窄的長條型,這樣攜帶起來就方便了。“

說到這裡,他又拿起那疊銀票揚了揚,繼續道:”爲什麼要美觀呢?你們看看這種老銀票,看着像錢嗎?就是幾個數字和幾個大印,倒有點像是借據!要讓所有人願意用,首先在外觀上就必須夠吸引人,你拿張借據怎麼去吸引人?還有防仿製就不用朕多說了吧,如果別人都能仿製出來,那錢不都被別人賺去了,我們還賺什麼!“

他這話好像有點想開開玩笑的意思,皇上想開玩笑,那得笑啊,衆人紛紛很給面子的露出了笑容,會場氣氛頓時一鬆。

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八章 鑽牀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四章 隱忍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章 引導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九章 明爭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
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八章 鑽牀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四章 隱忍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章 引導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九章 明爭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