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困坐愁城

雖然衆臣剛纔都已經預料到了劉工旺的下場可能很不妙,但是當看到於孝天並未惱羞成怒的時候,還是爲劉工旺心存僥倖。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劉工旺居然會如此剛烈,突然間掙脫於孝天親衛,朝着於孝天撲了過去,緊接着發生的這一幕,把所有人都給嚇壞了,衆人只看到了寒光一閃,劉工旺的人頭便飛了起來,腔子裡的鮮血飈出了老高,人頭飛出了很遠摔在了地上,骨碌碌的滾出了一段距離。

而那個動手斬殺劉工旺的黑壯軍將,惡狠狠的掃視着在場的所有人,兇狠冰冷的目光不管落在誰的身上的時候,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再敢多嘴,甚至許多人連劉工旺的屍體都不敢看一眼,更別說站出來呵斥於孝天了。

於孝天瞪着劉旺,但是半晌之後還是嘆息了一聲,因爲劉旺今天沒做錯,劉旺本身就是於孝天最大的貼身護衛,有人要是冒犯於他的話,劉旺抽刀殺人,是不過分的,另外今天劉工旺已經心存死志,如此激烈的表現,更是說明他有尋死之心,撲過來要和於孝天拼命,本身就是找死,已經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於孝天的安全,劉旺殺他沒有做錯。

這會兒其它近衛也撲了上來,搜檢劉工旺的屍體,果不其然在劉工旺的懷中搜出了一把非常尖銳的窄刀,這把刀被他藏得很好,剛纔進門的時候,居然沒有被搜出來,而劉工旺今天趁着接近於孝天的機會,想要最後破釜沉舟行刺於孝天的想法,這時候也昭然若揭,劉旺殺他更沒有做錯。

於是於孝天只得嘆息了一聲,蹲下身伸手將依舊還怒目圓睜的劉工旺的眼睛輕輕的一拂,合上了他的雙眼,站起身大聲說道:“於某敬佩劉大人!於某並無殺他之心,但是劉大人卻有行刺於我之念!麾下侍衛殺他,並沒有做錯,所以於某並無理由處罰於他!

但是像劉大人這樣的人,於某卻還是要說聲敬服!來人!將劉大人的人頭和屍身縫合起來,擦洗乾淨之後送回他的家中,另外待本官給其家人奉上白銀千兩!去尋一口上好的棺槨,收殮他的遺骸!

準其家人將其棺槨送回家鄉厚葬!路途所需資費,本官一力承擔!”

兵部的這一出鬧劇就此宣告落幕,那些朝官們先是被安撫了一下,接着又眼看着於孝天殺人立威,更是對於孝天不敢違逆,各自都趕緊回到了他們的位置上去,開始上班處理積壓下來的公務。

當然現在這幫人不敢再敷衍行事了,也不敢逆着於孝天的意思辦事,當真是做到了各司其職,而於孝天在各大衙門之中,都派駐了他的兵將看守這些傢伙們辦事,整個大明的首腦機構這個時候再一次恢復了運轉。

只是眼下他們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分內之事,像很多需要宣旨來辦的事情,因爲於孝天沒有拿到玉璽,所以暫時無法頒旨。

不過整體上各個部門暫時算是恢復了運作,不至於讓整個大明的這臺機器徹底停轉,至於眼下各地官府是否還承認目前這個大明的機器的合法性,於孝天暫時並不關心,拳頭大才是關鍵,眼下他需要的是儘快先解決崇禎的問題。

崇禎在宮中這段時間日子過的可以說是度日如年,現在他基本上可以確定,於孝天不會攻入宮中,將他拿下宣佈改朝換代了,目前起碼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是基本上有了保障,不會出什麼危險。

於孝天這幾天連連上疏,陳明他絕無篡位之心,更沒有弒君的想法,請崇禎放心,先在宮中休養一段時間,好好的休息休息散散心。

這恐怕是崇禎自登基之後,最清閒的一段時間了,他每天看着案頭,再沒有成堆的奏摺可供他批閱,這樣的生活讓他非常不習慣。

而且他依舊十分憤怒,每日少不了大發脾氣,怒罵於孝天一番,宮中那些太監宮女,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一個不慎,惹惱了他,被拖出去打死。

這樣的事情這些天已經發生了好幾起了,有個別太監宮女不長眼色,無意中觸怒了崇禎,結果當場就被崇禎下旨拖出去活活打死,所以剩下的這些太監宮女們,都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一些,能躲遠一點,就儘量的躲遠一些。

崇禎在經歷最初的幾天惶恐之後,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重新梳理了一遍這一段時間所經歷的事情,他現在可以確定,於孝天這次北上,是確確實實帶着入京的目的來的。

於孝天從在大沽口登陸開始,便已經動用了輿論的力量,開始發動了輿論攻勢,左右了輿論的方向。

他先是通過盧象升的死,在民間發動了對楊嗣昌等人的聲討,使得楊嗣昌等人變成了過街老鼠,更使得楊嗣昌等人對他產生了深深的忌憚,故此使得楊嗣昌他們開始出昏招,向他進言,要滅殺於孝天絕以後患。

結果這也應該正是於孝天所想要的,他崇禎聽信楊嗣昌等人所言,本身加上他以前就認爲,於孝天在福建有自立不臣之心,這次北上肯定是要圖謀不軌,所以便輕易上了於孝天的當,聽從了楊嗣昌等人的提議,不撥一點糧餉給於孝天,並且試圖暗中安排,讓官軍在於孝天和建奴交戰之際,側擊於孝天,將其覆滅。

現在想來,他當時這麼做,實在是一個昏的不能再昏的招,超級大昏招,消息走露之後,使得天下輿論立即倒向了於孝天那邊,天下人對朝廷的不滿情緒,更是在盧象升死的事情上升級,朝廷完全站在了輿論的對立面上。

這還不算,於孝天很顯然此次北上,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雖然兵力不算太多,但是戰力之強,已經超乎了現在所有人的想象,建奴大軍雖然厲害,但是卻並不是他們的對手,於孝天孤注一擲,和建奴決一死戰,更是將其行爲正義化,將其塑造成爲了一個民族英雄,而朝廷在建奴入關之後的小半年時間裡,卻基本上無所作爲,官軍屢戰屢敗,使得天下人對朝廷很多都徹底失望。

於孝天這個時候將建奴大軍徹底擊垮,正是順應了民心,爭取到了民心的支持,特別是其經過此戰之後,劫獲了數十萬被建奴擄去的民衆,使得他成爲了這些民衆心中的英雄,將朝廷置於了一個極爲尷尬的地位,讓很多人認爲,朝廷並不願意救這些大明子民,徹底將朝廷塑造成了一個羸弱昏庸的形象,遭到了天下人的唾棄。

但是他崇禎接下來便又出了一個比之以前更大的昏招,那就是聽信了劉宇亮等人的建議,和天下所有人一樣,都認爲於家軍在和建奴決一死戰之後,已經失去了戰力,趁此機會想要將其討滅,以絕後患。

可是他們這次又錯了,所有人都錯算了於家軍的可怕戰力,沒有預料到於家軍在擊敗了建奴大軍之後,居然還有如此強的戰鬥力,連銼兩路官軍。

結果是朝廷這麼做成了標準的偷雞不成蝕把米,非但沒有把於孝天討滅,反倒是被置於了一個更加被動的境地,成爲了天下公敵。

於孝天最可怕的就是他知道利用輿論這個工具,來對付朝廷和他朱由檢,處心積慮的想好了所有的事情,一步步的引着朝廷入甕,最終非但是大敗虧輸,而且還失了民心。

於家軍的厲害已經到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步,區區三萬餘人的兵力,居然連破建奴大軍和大明無數官軍,就連被視作固若金湯的京師,也在其兵鋒之下,連幾天時間都沒有堅持到,便被其攻破。

雖然這次於家軍破城,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勾結了高明虎開城獻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於家軍兵將相當善戰,火器極爲犀利,就算是沒有高明虎暗中投獻,恐怕京師也架不住他們的猛攻。

大明真可謂是該亡了,想他在位這麼多年,日夜殫精竭慮的整治天下,但是卻沒想到會走到如此地步,中原各省流民軍四起,現在又出了這麼一個巨叛,連京師都丟了,他堂堂一個大明皇帝,居然困坐愁城,被困在了小小的皇城之中,成爲了於孝天手頭的禁臠,崇禎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之後,有一種想要立即拔劍自刎的衝動。

但是作爲一個人,崇禎也不是沒有一點求生的慾望,特別是這一次因爲他措手不及,幾個皇子沒有一個被及時送出宮去,便被堵在了這皇宮之中,他不死的話,對於於孝天來說,還有利用價值,但是假如他死的話,那麼他這些皇子,恐怕就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

另外崇禎思前想後了很多,認爲他現在還不能死,他完全可以效仿當初那些忍辱負重的皇帝那樣,韜光養晦一番,尋找機會重振河山,假以時日重獲大權,將於孝天這個叛逆誅除。

但是假如他一死的話,於孝天完全可以將他的幾個皇子之中任何一個立爲新皇,徹底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那麼大明恐怕就真的完了。

所以崇禎思前想後了很長時候,還是放棄了自盡的念頭,決定先韜光養晦,另謀實際重振大明河山,想到了這裡,崇禎反倒是放鬆了下來。

他知道接下來,很快於孝天恐怕就會要奪權了,除非他死,否則的話恐怕是沒法再阻止於孝天這麼做,但是他即便是死,難道就能阻止於孝天奪取大權嗎?

現在於孝天麾下的兵將已經控制了整個京師,他不聽於孝天的話,又能如何?指望那些勤王的軍隊,來把於孝天所部叛軍誅滅嗎?

崇禎苦笑着搖了搖頭,現在他已經知道,於孝天打造出了一支什麼樣的軍隊,連建奴和關寧軍都不是於家軍的對手,那麼就算是洪承疇奉旨率領陝軍入衛勤王,恐怕也未必就真的能將於家軍這夥叛軍擊敗。

這夥於家軍實在是太厲害了,現在天底下能對付他們的兵馬,恐怕起碼在大明是找不到了,目前的情況是,恐怕沒有人能救得了他,除了虛以委蛇,韜光養晦之外,他崇禎已經是沒有任何可指望的了。

崇禎是越想越悲哀,越想越絕望,這日子幾天下來,就又瘦了很多,精神也逐漸的垮了下來。

(感謝大漠笑春風、xellos、wdj1972、可道吾、顧小俠、wdj1972等幾位弟兄的打賞,另外今天心情好了一些,女兒的病情再次緩解了下來,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97章 甕中捉鱉第117章 軟硬兼施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99章 老相識第21章 攤牌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70章 第一條膛線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65章 窮書生2第112章 踐諾第50章 迎頭一棒第84章 築路工程開始第27章 奔赴決戰之地第70章 險勝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37章 起帆返航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76章 殉爆第200章 挖坑第77章 困坐愁城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章 兔死狗烹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203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96章 制服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76章 預言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111章 狙擊手第68章 人頭買賣第173章 陰謀第55章 力克通州第51章 機械筆記第99章 惡鄰登門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109章 建寨第140章 冤大頭第25章 試炮第89章 生擒活捉第1章 凌亂第106章 事敗第161章 特戰隊第192章 直逼淡水第132章 險象環生第150章 兄弟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68章 皇城被圍第108章 挺進平度州第20章 這樣都行第92章 選材第143章 餘波未平第206章 鬼臉的獨舞2第242章 下馬威第194章 圖謀遏制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99章 以夷制夷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71章 無力感第96章 制服第3章 盧象升之死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21章 利器第220章 威脅第67章 全滅第194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98章 悍賊授首第94章 出征準備第174章 震怒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14章 示弱第91章 老子是賊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47章 巡視生意第60章 禍福雙至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203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45章 茂盛源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104章 梟雄隕落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44章 混亂
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97章 甕中捉鱉第117章 軟硬兼施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99章 老相識第21章 攤牌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70章 第一條膛線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65章 窮書生2第112章 踐諾第50章 迎頭一棒第84章 築路工程開始第27章 奔赴決戰之地第70章 險勝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37章 起帆返航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76章 殉爆第200章 挖坑第77章 困坐愁城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章 兔死狗烹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203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96章 制服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76章 預言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111章 狙擊手第68章 人頭買賣第173章 陰謀第55章 力克通州第51章 機械筆記第99章 惡鄰登門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109章 建寨第140章 冤大頭第25章 試炮第89章 生擒活捉第1章 凌亂第106章 事敗第161章 特戰隊第192章 直逼淡水第132章 險象環生第150章 兄弟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68章 皇城被圍第108章 挺進平度州第20章 這樣都行第92章 選材第143章 餘波未平第206章 鬼臉的獨舞2第242章 下馬威第194章 圖謀遏制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99章 以夷制夷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71章 無力感第96章 制服第3章 盧象升之死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21章 利器第220章 威脅第67章 全滅第194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98章 悍賊授首第94章 出征準備第174章 震怒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14章 示弱第91章 老子是賊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47章 巡視生意第60章 禍福雙至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203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45章 茂盛源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104章 梟雄隕落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44章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