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謠言的力量

對於大明末年,於孝天掰着指頭算一下大明的那些官吏以及大將,能讓他敬服的人真是不多,但是有兩個人他卻相當敬佩,一個是孫承宗,另外一個就是盧象升了。

這二人結算的上是大明忠烈,但是卻一同亡於此次建奴大軍入關的行動之中,孫承宗這個時候退休回鄉榮養,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了,但是聞之建奴大軍入關一路南下,他還是親自帶着子孫招募鄉勇登城禦敵。

但是高陽城城小兵寡,根本擋不住建奴大軍的猛攻,短時間便被建奴軍攻破,孫承宗被建奴所俘,但是寧死不屈,最終自縊而死,爲大明盡了忠。

而盧象升可謂是個奇人,雖然身爲讀書人,但是卻勇冠三軍,上馬提刀能戰,下馬能治理天下。

其實上天待大明已經着實不薄了,在大明末年,老天爺着實給了崇禎好幾個治世能臣,但是很可惜崇禎卻沒有用好這些人,他的性格多疑,始終沒有重用這幾個能臣,卻偏偏重用了袁崇煥、溫體仁、楊嗣昌這個人。

袁崇煥雖然有能力,但是目空一切,心胸狹隘,剛愎自用,信口開河,最終不但沒有履當初他給崇禎承諾的什麼五年平遼,反倒是一上任就把毛文龍殺了,自斷了大明一臂,導致了建奴第一次破關而入大掠京畿一帶,最終他自己也落得了一個被千刀萬剮的下場。

溫體仁不用說了,這廝除了會弄權之外,最善於乾的是排除異己,但是卻在治國方面,毫無建樹,倒是着實扳倒了不少真心並且也有能力爲大明力挽狂瀾的大臣,所以這廝纔算是大明的掘墓人之一,千刀萬剮不爲過之,可惜的是這傢伙被罷官趕回家之後,現如今已經病死在了家中,居然得了個善終。

至於楊嗣昌,這個人有點能力,被崇禎重用倒是也有點道理,他好歹提出過四正六隅的剿賊之策,確確實實在他提出的這個策略之下,大明近年來進剿流民軍,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形勢,如果不是這次建奴入關的話,還真保不定就讓他得手了,弄不好還真能把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給徹底絞殺。

但是楊嗣昌此人心胸狹隘,善於觀望崇禎的想法,投其所好,欺上瞞下,另外這廝權力慾極強,喜歡弄權,盧象升此次如果能當真奉旨,總督天下兵馬來抵禦建奴的此次入寇的話,那麼還真就保不準這一次建奴可能會鎩羽而歸,最最起碼建奴也不至於如此順利,起碼損兵折將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可惜呀!盧象升和楊嗣昌本身有矛盾,在這次對待建奴入寇的事情上,兩人的意見又相左,導致了楊嗣昌要把盧象升給徹底坑死。

盧象升現在已經兵抵順德府,而建奴的兵馬已經進入到了廣平府,接下來盧象升便要義無反顧的帶着幾千部下,衝入到他命運的終點。

說實在的,於孝天爲了這件事,着實思考了幾天時間,他不是沒有能力救盧象升,雖然從這裡到廣平府有很遠的距離,但是他卻還是有機會伸出手,像當初幫孫元化那樣,幫一把盧象升,起碼有機會把盧象升給救出來。

但是思考了幾天之後,於孝天還是下了一個讓他感到痛苦的決定,就是不干涉這段歷史進程。

盧象升這樣的人,有他自己的堅持,這樣的人,永遠不可能爲他於孝天所用,盧象升不同於孫元化,盧象升性情剛直,寧折不彎,而且對大明的忠貞,是絕對揉不得一點沙子的,不管他於孝天使出什麼手段,都無法讓這樣的人背叛大明,救下他容易,收服他卻很難。

所以盧象升這樣的人,有他自己的命運,他於孝天現在出手去救盧象升,反倒是給了楊嗣昌一個朝盧象升潑髒水的機會,一旦盧象升失蹤的話,楊嗣昌定會把所有罪責,都一股腦的推到盧象升身上。

想必盧象升歷史上在明知這麼衝下去,會遲早死於建奴之手,但是他還是義無返顧的最終帶着幾千弱兵,義無返顧的衝向了建奴大軍,直至戰至力竭重傷也不肯突圍逃走,就是爲了他自己的榮譽吧。

所以於孝天在很久之前,思量了幾天時間,最終還是決定,不去想辦法救助盧象升脫困。

當他看到這份有關盧象升兵至順德府的情報之後,緩緩的嘆息了一聲,對身邊的人說道:“盧軍門此行危矣!恐怕他這一次馬上就要死於建奴之手了!”

果不其然,十二月底就在於孝天準備整備兵馬,重新登船出發的時候,有人送來消息,告知於孝天盧象升兵敗鉅鹿,在兩軍陣前奮戰至死。

於孝天聽罷之後沉默了很長時候,突然間招來情報部門的人員,對他們吩咐道:“現在你等馬上就寫一篇文章,把此次盧象升兵敗身亡的消息廣散出去,盧象升乃是大明忠烈,不能如此蒙冤而死!

你們必須要在最短時間之內,讓天下人盡知盧象升爲何而死,並且必須要廣告天下,大明皇帝不思抗敵,卻暗中想要勾連建奴,和建奴議和!

要讓天下人盡知,楊嗣昌、高起潛這等小人的嘴臉!還盧大人一個清白,告慰盧大人在天之靈!

另外傳令廣平府那邊咱們的人,想辦法找到盧大人的遺體,暫時妥善安置,不得任何人有辱盧大人的遺體,有朝一日我於某必要親自到盧大人墓前祭拜!”

其實通過海狼的情報系統,這一次整個京師之中各種事情海狼的情報系統都知道的差不多,加之事後於孝天梳理分析,現在海狼的軍將們,人盡皆知此次盧象升爲何會兵敗身死。

雖然現在於家軍上下人等,都很清楚於孝天要帶着他們謀叛,盧象升其實應該算是他們的敵人,可是對於這樣一個忠烈之臣,任何人都興不起一點看不起盧象升的念頭,倒是對背後害死盧象升的楊嗣昌、高起潛甚至是當今的大明皇帝,都產生出了濃濃的恨意。

如此忠烈,居然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致使被奸人所害,這大明不亡,實在是說不過去!所以盧象升的死,反倒是激起了於家軍上下對大明的仇視,使得他們原本還對此次於孝天造大明的反,有些感到牴觸的兵將,現在大部分都堅定了他們滅掉大明的決心。

像盧象升這樣的忠臣,在大明都被生生的逼死,那麼給大明幹還有什麼好處?這樣的朝廷,不要也罷!還是換做讓他們的主公於孝天來登臨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吧!

海狼的情報系統辦事的效率之高,遠超過目前大明的官方系統n倍,在於孝天的指令之下,很快盧象升爲何敗亡的原因,便迅速的開始從向着山東各地蔓延而去。

但凡聽聞了盧象升敗亡的消息之人,無不爲此感到扼腕嘆息,但是又聽聞了盧象升爲何會兵敗身死的原因之後,民間立即掀起了一片怒罵之聲。

特別是一些人當聽聞說當今聖上,居然產生了想要和建奴議和,效仿當年北宋年年向遼金送歲貢輸銀給建奴,以求建奴以後莫要入關行掠之事以後,這百姓和民間的士子更是罵聲一片,他們不敢罵當今皇帝,卻敢罵楊嗣昌,不少人私下認爲,這種事肯定是楊嗣昌等人提出來的。

所以這屎盆子算是扣的結實,楊嗣昌這一下算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俗話說的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流言的傳播速度之快,可以說是讓人想都想不到的。

再加之海狼有自己的信鴿通訊途徑,這樣的消息在海狼的推波助瀾之下,傳播速度之快,更是讓人無法想象。

幾天之後,北直隸南部等地,便也開始盛傳起了盧象升被坑致死的事情,甚至於在濟南府還沒有被建奴攻破的時候,京師之中,便也開始暗地裡傳開了盧象升被楊嗣昌和高起潛合夥坑害,以至於兵敗身死的消息。

而這個時候,盧象升陣亡的消息,還沒有從官面上正式傳入京師,京師之中很多人還根本不知道盧象升已經在鉅鹿壯烈戰死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一經傳入京師,便立即在京師城中引起了一片譁然。

而京師之中,總是有那麼一批吃飽了沒事幹的所謂言官或者是清流,楊嗣昌年紀輕輕便坐到首輔的位置,早有人就看不爽了,現如今突然有人爆出這樣的猛料,這幫人豈能不抓住機會猛拍楊嗣昌一頓?

許多言官、清流聞之消息,立即便像是打了雞血一般興奮了起來,一邊連連爲盧象升之死感到惋惜,一邊立即寫彈章,猛烈彈劾楊嗣昌、高起潛等人。

雖然楊嗣昌現在想盡辦法在阻攔盧象升陣亡的消息傳到崇禎耳中,但是他怎麼也攔不住天下的悠悠衆口,這個消息如同瘟疫飛一般的開始在大明北方傳播開來,不到半個月時間,連江南許多地方,也開始傳出了這個消息,一時間這楊嗣昌高起潛之輩,頓時都成了天下人口伐筆誅的對象,各地的清流或者是跟楊嗣昌不對付的官員,乾脆聞風而奏,寫了彈章,送往了京師。

(月票月票!)

第74章 紅夷大炮第5章 暗中調動第49章 卡隆炮2第58章 知州求援第101章 應戰第75章 對炮第10章 開埠南日島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22章 獸血沸騰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134章 攀交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154章 進擊鄭一官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84章 決戰南門第55章 我們叫海狼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82章 厲兵秣馬第51章 吳橋兵變第121章 試航第135章 劃界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301章 風聲第128章 一盤散沙第2章 錢鬆的不甘第190章 謎團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23章 轉舵向北第167章 誤會第6章 錢鬆故去第16章 授旗第28章 肅清戰場第74章 招買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280章 軍火生意的暴利第53章 打賭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73章 硝石之困第129章 殺雞儆猴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強勢通過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258章 幾省會剿第309章 新丁第63章 強攻3第202章 攻寨第134章 內閣第21章 攤牌第91章 祖大壽的反應第32章 決戰3第164章 大賺一筆第191章 錢鬆第11章 對陣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8章 交手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51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56章 地條鋼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49章 施粥第57章 援軍到來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85章 攻寨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98章 姍姍來遲第170章 出糗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07章 新秩序第191章 錢鬆第13章 絕境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15章 殺雞儆猴第187章 強攻第190章 謎團第107章 新秩序第202章 小試牛刀第162章 笑話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310章 校閱1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46章 兵圍登州第81章 倒逼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83章 輕鬆擊穿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41章 天下公敵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246章 分兵第161章 李家有託第26章 失禮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16章 授旗
第74章 紅夷大炮第5章 暗中調動第49章 卡隆炮2第58章 知州求援第101章 應戰第75章 對炮第10章 開埠南日島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22章 獸血沸騰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134章 攀交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154章 進擊鄭一官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84章 決戰南門第55章 我們叫海狼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82章 厲兵秣馬第51章 吳橋兵變第121章 試航第135章 劃界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301章 風聲第128章 一盤散沙第2章 錢鬆的不甘第190章 謎團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23章 轉舵向北第167章 誤會第6章 錢鬆故去第16章 授旗第28章 肅清戰場第74章 招買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280章 軍火生意的暴利第53章 打賭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73章 硝石之困第129章 殺雞儆猴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強勢通過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258章 幾省會剿第309章 新丁第63章 強攻3第202章 攻寨第134章 內閣第21章 攤牌第91章 祖大壽的反應第32章 決戰3第164章 大賺一筆第191章 錢鬆第11章 對陣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8章 交手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51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56章 地條鋼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49章 施粥第57章 援軍到來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85章 攻寨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98章 姍姍來遲第170章 出糗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07章 新秩序第191章 錢鬆第13章 絕境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15章 殺雞儆猴第187章 強攻第190章 謎團第107章 新秩序第202章 小試牛刀第162章 笑話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310章 校閱1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46章 兵圍登州第81章 倒逼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83章 輕鬆擊穿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41章 天下公敵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246章 分兵第161章 李家有託第26章 失禮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16章 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