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

說到這裡,徐積薪突然嘆了一口氣:“可惜沒能研究出跳汰機,不然就能對煤炭進行脫硫了,把煙煤改造成無煙煤。”

朱舜瞧着七弟子徐積薪的這副樣子,差點沒忍住要敲一下他的腦袋,明擺着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站在浮選池附近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全都憋着笑意,想笑又不敢笑,憋的相當難受。

朱舜爲了獎賞七弟子徐積薪發明了浮選法洗煤,順着話茬寬慰他幾句,好讓他心裡得意一陣:“當前做的已經很不錯了,爲師很滿意。”

“聽說你們師兄弟幾個正準備自己招納學子,想要允許各縣的工業中學除了報考京師大學堂以外,還能報考你們的學院。”

“這件事爲師已經在考慮了,應星兄也已經着手在敲定規章了,等到完善了規章,就允許你們自己去招納學子。”

徐積薪和其他幾位師兄擔心這件事會惹的恩師不高興,一直都在私底下商量,畢竟有自立門戶的嫌疑。

徐積薪怎麼也想不到的是,恩師真的會同意,驚喜道:“真的。”

朱舜沒有回答徐積薪,畢竟思想觀念不一樣,後世學子想考哪個學堂由自己選擇,除了因爲分數的高低以外,還有對專業的喜好。

放在大明,這種情況就是欺師滅祖的自立門戶了,這種固步自封的思想,怎麼可能推動學術思想的進步。

徐積薪樂呵完,拿出了一份報表,上面介紹洗煤對於大明的重大意義。

朱舜拿在手裡仔細看了起來。

原煤經過浮選法洗煤分成了兩種煤炭,煤矸石,中煤。

由於缺少跳汰機完成進一步的洗煤,暫時無法分級出更細緻的乙級精煤,甲級精煤。

煤矸石體積大,熱效率低。

中煤體積小,熱效率高。

徐積薪對於自己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研究成果太看重了,關心則亂的擔心恩師不清楚中煤的重大意義,讓人拿來了兩塊煤炭。

一塊是有西瓜大小的煤矸石,一塊是隻有冬棗大小的中煤。

徐積薪指着這兩塊煤炭說道:“恩師,同樣是煤炭,浮選出來的這兩種煤炭,西瓜大小的煤矸石熱效率勉強等於冬棗大小的中煤。”

“也就是說,以後馱販煤炭只需要裝上體積很小的中煤就可以了,大大節省了煤炭的運輸成本。”

馱販本銀就是讓煤炭成本大大提高的根本原因。

大明市面上的煤炭勉強算得上中煤,因爲只是通過人手挑選出來的,挑選煤炭的速度慢的可憐不說,還含有大量的灰土和雜質,同樣加重了中煤的質量,提高了馱販本銀,還會降低熱效率。

工業化的洗煤可就不同了,浮選罰一次洗出來的中煤足夠幾百個苦力挑選一天了,這還只是一個洗煤池。

有了這個浮選法洗煤,初步實現了煤炭的量產化,廉價化。

從此煤炭就可以走進老百姓家裡了,解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裡排在首位的柴的問題。

造福萬民。

朱舜看着站在那樂呵的七弟子徐積薪,這小子從小錦衣玉食的不知道柴對於老百姓的意義,要是知道自己發明的浮選法洗煤會對大明老百姓有那麼重大的意義。

這個時候早就跑到爺爺的墳前痛哭,一是完成了爺爺的心願,二是這段時間以來因爲沒有守孝三年那件事徐積薪遭受了很多的咒罵和非議,心裡憋屈。

朱舜在崇禎三年以前也不知道柴的重要性,這些年通過對大明風土人情的瞭解,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知。

二弟朱四海在松江府,就專門去了解了松江府的風土人情,瞭解的比一般松江府官僚鄉紳還要透徹。

松江府沒有山陵林麓,只能用水濱的蘆葦和田地裡種植的落實當做柴薪。

但蘆葦和禾杆哪有木材耐燒,也沒有木材數量多,這也就導致了松江府柴薪價銀遠遠高於周圍的府縣。

一擔柴的價銀高達一斗米,還不是陳米,而是新米。

京城一擔柴的價銀也不過是三升米左右,只是松江府的三分之一,可見松江府柴薪的價銀高昂。

在人煙密集的河南這種情況更嚴重,河南汝寧的人煙十分稠密,人多了用的柴薪就多,以至於很缺乏柴薪。

每年到了連綿的雨季,就算是富貴人家也會發生一件很難堪的事情,裂門以炊。

富貴人家都這樣,何況是吃飯都吃不上的老百姓。

這還是在夏秋季節,一旦到了春冬,尤其是冬天老百姓就更悽慘了。

大明正處於小冰河時期,還只是立冬時節就到了零下十幾溫氏度,這要是到了寒冬季節,沒有柴薪用來取暖的老百姓很難熬過漫長的冬天。

煤炭經過工業化以後,實現了量產化和廉價化,讓煤炭可以用一個極低的價錢進入老百姓家裡。

就是活人無數的功績,積了天大的陰德。

徐積薪的這份功業已經不亞於大弟子宋士慧了,就目前的作用而言,還比大弟子宋士慧的高產雜交水稻更有意義。

推廣高產雜交水稻需要土地,土地掌握在了官僚鄉紳手裡,遭到了各種阻撓。

直到崇禎八年快過去了,有利於萬民的高產雜交水稻還沒走出密雲縣,甚至還沒走出官田。

煤炭就不一樣了,工業派想賣到哪裡就賣到哪裡。

朱舜忽然又問了一句:“這種熱效率很低,質量又很重的煤矸石,你這麼看。”

七弟子徐積薪到底是明末井噴的科技人才,明白恩師說這句話的意思,繃着笑意說道:“這種煤矸石的作用雖然很差,但對於工業來說卻有重大意義。”

“煤矸石熱效率低,卻也足夠價格低廉,火勢也好控制,完全可以用來替代軟材成爲燒製水泥和陶器的柴薪。”

朱舜終於是忍不住笑了,沒想到老七還能想到這一層。

軟材就是稻稈麥稈這些落實,比起木頭要少的多,偏偏燒製水泥還需要大量的軟材。

有了熱效率很低的煤矸石,價銀還低廉,終於可以大規模擴張水泥廠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