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

孫傳庭離開這裡沒多久,秦兵手裡的火銃和弓箭噴射出了火光和寒光,一顆顆鉛彈,一支支利箭洞穿了這些逃兵的身體。

不論是身具高位的千總把總,還是平日裡欺壓百姓的小卒子,全都成了一堆屍體。

孫傳庭操練出來的這支秦兵,展現了一種大明前所未有的戰鬥意識,完全把個人的情感摒棄在外,絕對服從孫傳庭的命令。

面對朝夕相處的大明軍隊,平時還和這些官兵裡的一些人喝過酒有着不錯的交情,依舊是毫不猶豫的服從了孫傳庭的命令。

這份對於軍令的絕對服從,即便是在遼東邊軍裡也是很罕見的,戰鬥意志甚至都勝過了曹家軍。

經過這一次的清洗,西北進入中原的唯一通道,殽函之險的西大門徹底掌握在了孫傳庭手裡。

後果也是很大,潼關衛的守軍銳減,更加防不住闖賊二十萬大軍的進攻了。

秦兵的很多遊擊千總都在擔心這件事,唯有孫傳庭一點也不擔心。

倒不是孫傳庭有後手,也不是孫傳庭能夠聚集更多的大明軍隊。

因爲他。

從始至終,就沒打算防守潼關衛。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距離雙方的決戰日也越來越近了。

心情一直很焦躁的秦兵將領們,眼看就要到決戰日了,反倒是平靜了下來。

大不了一死。

總兵衙門後院裡。

靜靜看書的孫傳庭,這些天反而是有些心神不寧了,放下手裡的書卷,看向了遠處冒着一層霧氣的小湖。

沒過多久,成爲孫傳庭親衛的虎大威,身上那套破爛鴛鴦戰襖換成了六瓣明盔,皁色罩甲,硬底軍靴,還有一口嶄新的腰刀。

帶着一隊看起來更像讀書人的軍士,走進了庭院,雖然這些讀書人穿戴着太子親衛軍的服飾。

這一隊軍士不是別人,正是急行軍趕到潼關衛的陸軍講武堂學子,領頭的三個班長只有曹變蛟一人在這裡,特戰科班長和情報科班長帶着兩班學子不知去了哪裡。

曹變蛟當年在遼東的時候,曾經和這位孫總兵一起並肩殺過建奴,孫傳庭又是曹文詔的幕僚,算是自家人。

曹變蛟很清楚軍中的規矩,沒像二世祖那般仗着家世和情分在這種場合沒大沒小,鄭重抱拳道:“陸軍講武堂一期學子,步兵科班長曹變蛟見過孫總兵。”

孫傳庭看到這些風塵僕僕的陸軍講武堂學子們,心神安定了很多,詢問道:“鼎蛟帶來了多少人馬。”

看似是在詢問援軍的人數,曹變蛟很清楚孫傳庭這是在詢問一共帶來了多少門火炮:“曹指揮使一共帶來了二百一十七門05型野戰炮。”

孫傳庭作爲工業派的自己人,清楚的知道大明軍火公司各種火炮的型號,標準化的火炮依舊是秉承通俗易懂的命名方式。

05是火炮的射程,數字是多少,射程就是多遠,05型的射程是五里。

孫出庭聽到曹鼎蛟這一次帶來的火炮,全都是05型野戰炮,罕見的露出了一絲笑意。

不過,曹變蛟給他帶來的好消息還有更多:“另外,工業派的實業家們找到工人票號以拆借的方式,捐了一萬支鬥米式步槍,還有兩百萬顆鉛彈和火藥。”

孫傳庭聽到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突然不說話了。

他爲了大明軍士們的糧食在這裡與官僚鄉紳交涉了很多天,見慣了各種推脫,好像國難當頭和官僚鄉紳沒有任何的關係。

以孫傳庭的心胸都差點要殺光那些官僚鄉紳,可想而知那些官僚鄉紳在國難當頭四字面前的冷漠,給孫傳庭帶來了多大的怒氣。

實業家們前段時間捐獻的土豆麪粉解決了糧草問題,已經夠讓孫傳庭心生感慨了,感慨這個世道還是有一羣爲國爲民的良善之輩。

沒想到這些實業家爲了支持一場從大明朝廷到闖賊都認爲必敗的大戰,不惜去拆借,又給前線將士們送來了一批火器。

孫傳庭更沒想到的是,作爲大明軍火公司最高禁品的鬥米式步槍,朱舜居然放心交給他一批。

胸中有很多感慨的孫傳庭,沒有多說半句話,只是邁步走出了總兵衙門。

這一戰不只是爲了匡扶大明。

還爲了不讓那羣默默支持他孫傳庭的人失望。

來到潼關衛城內西北角的軍營。

曹鼎蛟正在指揮炮兵們把05型野戰炮送進軍營,蓋上一層油布,防止下雨淋溼了這些珍貴的火炮。

轅門口,曹鼎蛟挎着腰刀剛要走進去,聽見身後有馬蹄聲,轉身看見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騎在戰馬上放緩了馬蹄。

膽敢留在潼關衛內的儒生只有一人,曹鼎蛟不用去看那人的長相,也知道是誰過來了,拱手道:“見過孫總兵。”

孫傳庭胯下遼東大馬,沒去看那些泛着黑色光澤的05型野戰炮,也沒去看實業家們捐獻的一萬支鬥米式步槍。

只是看着曹鼎蛟,這個年紀不大,氣度卻很是沉穩的年輕人。

露出了笑容。

孫傳庭胸中再有韜略,第一次獨立領兵作戰面對闖賊的二十萬大軍,還是經常擊敗官兵甚至擊敗了洪承疇的闖賊大軍。

說不緊張,絕對是假的。

洪承疇做到三邊總督並且還加了兵部尚書銜,依靠的可不是祖上蔭庇,是他憑藉軍功一點一點打出來的。

就是這麼一位能征善戰尤其是擅長對於流寇的三邊總督,還是敗給了闖賊,到現在還龜縮在長安城內不敢出來。

面對這麼一支驍勇善戰已經不能用賊來形容,用勁旅還差不多的二十萬大軍,誰會不緊張。

就算是孫承宗在這裡也會緊張,並且束手無策了。

在看見了曹鼎蛟的那一刻,孫傳庭沒了半點的緊張。

孫傳庭這一次主動算計朝堂上的那幫東林黨,讓他們幫忙把曹鼎蛟送來,爲的不是標準化的05型野戰炮,也不是那羣擅長使用火炮的炮手。

只是爲了曹鼎蛟一個人。

因爲有了曹鼎蛟就足以扭轉整個西北戰局。

研究新式戰法的孫傳庭,很清楚曹鼎蛟掌握的那種新式戰法,有多大威力。

大到足夠抹平雙方之間的兵力差距。

這種新式戰法,叫做。

步炮協同。

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
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