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漢四郡

第241章 漢四郡

大明伐遼東納哈出,可以說舉世矚目,各大勢力都在等待着最終結果。

有人希望大明大獲全勝,也有人希望大明碰一頭包。

更多人希望雙方僵持不下,這樣他們就更安全了。

但最終的結果卻完全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大明頭頂‘天朝上國’的金字招牌更加閃耀,朱元璋的個人威望也攀上新高。

還是那句話,拿下遼東,代表着大明重新完成了漢家一統。

更何況又順帶拿下了高麗。

這一番功績,完全可以說是數百年來第一人了。

各藩屬國瑟瑟發抖,紛紛遣使朝覲。

那種成就感,和搬運前世已知信息震撼古人,是完全不同的。

這樣的人,必須要交好。

朱雄英愣住了,這還是朱元璋第一次對他說這麼重的話。

讓新政的進度條直接前進了幾十個百分點。

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朱元璋卻臉色嚴肅的道:

“你覺得打遼東和高麗容易?無知。”

陳景恪自然也非常高興。

可陳景恪只用了一席話,就讓朱元璋同意了他的策略。

於是,陳家突然多了許多送禮的人,而且全都是頂級勳貴家送來的。

不過在高興之餘,他又開始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而他對皇帝的影響力之大,更是讓人無法忽視。

“高麗和遼東不同,遼東苦寒打是最難的,但此地爲中原故土,只要打下來治理非常簡單。”

前面已經說過,摟草打兔子把高麗一併解決,沒有前世經驗可以借鑑。

這種眼光和佈局能力,着實驚人。

更何況大明面對的不只是高麗,還有北元的遼東軍團二十萬大軍。

陳景恪侃侃而談,闡釋着自己的看法。

一個有能力,又深得君王信任的人,用一句‘未來可期’恰如其分。

治理。

陳景恪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老朱的用意,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本來對於新政還有些陽奉陰違的官吏,也突然變得特別積極,開始主動落實。

聽到最後一句話,朱雄英忍不住樂了:“難嗎?我覺得挺容易的啊。”

一時間朝局變得特別的和順。

而且太孫和他的關係有多好,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

勸說皇帝暫緩對遼東用兵,用一年時間佈局,一舉幫大明解決了遼東和高麗兩個隱患。

畢竟風險實在太大了。

有些甚至是從遼東前線送過來的。

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他根據已知信息,推斷出來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種信任纔是最重要的。

正常情況下,想勸說皇帝應該很難。

對於知道內幕的人來說,陳景恪這個名字變得更加有分量了。

反倒是福清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緣由,心中別提多自豪了。

別的事情都可以慣着,慢慢教育,甚至可以給他試錯的機會。

送禮的人姿態很低,似乎他們纔是位卑的那一方。

就算理由再充足,不經過幾番遊說,也很難改變皇帝的主意。

縱使陳遠夫妻倆已經見多識廣,也有些手足無措。

大明內部也差不多,所有人都再次感受到了洪武大帝的威嚴。

就算對高麗有意思,也可以等到打下遼東之後再想辦法。

“打不容易,治理更難。”

“高麗雖然深受華夏文化薰陶,可千年來一直以單獨的國家存在。”

要知道,有了隋煬帝的先例在,打朝鮮半島向來被視爲兇險之事。

一個人對皇帝的影響如此之大,身份已經無關緊要了。

各種歌功頌德的奏疏,猶如雪花一般飛向皇宮。

唯有軍事不行。

更何況還是打遼東和高麗,說是國戰都不爲過。

要是他真認爲很簡單,那纔是大明的災難。

朱元璋繼續說道:“翻翻史書,中原王朝在這兩處地方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隋朝更是因此耗盡國力,二世而亡。”

“也只有漢唐時期才短暫統治過這裡。”

“你還覺得簡單嗎?”

“若非景恪計劃得當,讓我們佔據了絕對的戰略優勢。”

“若非使節團一年的努力……若非將士們敢於用命……”

“你覺得簡單,就是對他們的羞辱……”

一席話說的朱雄英羞愧不已:“皇爺爺我錯了,以後再也不開這樣的玩笑了。”

陳景恪也適時遞了個梯子:“太孫的性格陛下也知道,在親近的人面前總是喜歡說笑。”

“其實他內心對戰爭的殘酷,認識是非常深刻的。”

朱元璋冷哼道:“哼,就怕你是藉着玩笑的口吻,說出了心裡話。”

朱雄英連忙道:“皇爺爺請相信我,我是真的隨口開了個玩笑。”

“大明是如何謀劃遼東和高麗的,我全都看在眼裡,又豈會不知大家付出了多少心血。”

朱元璋這才放過他:“但願你真的只是說笑,而不是真的認爲很簡單。”

又說了一通戰爭的殘酷性,這一茬纔算是揭過。

朱雄英擦了把汗,這老頭罵起人來是真兇啊,以後絕不能再拿此事開玩笑了。

陳景恪心下暗笑,讓你小子沒正行,這下被批了吧。

Wωω ▪ⓣⓣⓚⓐⓝ ▪C〇

之後話題回到最初,陳景恪接着方纔的話說到:

“拿下高麗不是結束,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如何治理這裡,就成了大明當前面臨的第一難題。”

“如果治理不好,很可能會重蹈唐朝覆轍。”

朱雄英不解的問道:“你不是說經過千年薰陶,高麗人對中原非常向往嗎?爲何還會難以治理?”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正如葉公好龍的故事,大明就是那條龍,高麗就是葉公。”

“他們確實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而且因爲離的遠,他們只看到了中原的好。”

“所以對大明非常尊崇,視爲宗主之國。”

“可是千年的發展,他們擁有獨立的統治體系。”

“說的直白點,他們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利益羣體。”

“兩個國家融合,必然有一方的利益羣體要失勢。”

“而大明和高麗融合,必然是高麗舊貴族利益受損。”

“當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損的時候,之前想象出來的種種美好就一文不值了。”

“如果大明處理不好這一點,那些利益受損的權貴官僚,定然會起反心。”

朱雄英恍然大悟,說道:

“高麗是貴族政治,更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官吏世世代代都是官吏……”

“大明行科舉,唯賢才是舉,剝奪了貴族對權力的世襲。”

“高麗的官僚權貴們,定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局面。”

“這確實是個麻煩事情……”

朱元璋考問道:“你可有辦法解決?”朱雄英下意識的想說一句,不是有景恪嗎。

還好,他及時反應過來,這是給他的問題。

如是他想都不想就來這麼一句,皇爺爺不但會對自己失望,還會對陳景恪生出不必要的擔憂。

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他陷入了思考。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歷史上已經有人給出了答案,所以很快他就有了想法:

“仿照漢初,在高麗施行郡國並行制度……”

“在郡國內依然施行高麗之法,但慢慢的普及學問開啓民智。”

“如此三五十年後,削藩施行郡縣制。”

“還可以將敵視大明的官僚權貴,全部遷徙到大明進行安置……”

“將心向大明的權貴官僚留下,讓他們繼續治理高麗……”

一次性將權貴官僚全部遷走,這是不現實的。

要是真這麼做,高麗分分鐘就烽煙四起。

但將其中一派遷走,另一派定然是很樂於見成的。

將反對派遷到大明內部安置,就相當於是打斷了他們的爪牙。

就算他們有多少想法,也只能裝做歸順,用不了多少年就習慣了。

留下的都是心向大明之人,藉助他們的手穩定高麗。

聽過他的全盤計劃,朱元璋非常欣慰:“不錯……景恪伱怎麼看?”

陳景恪也稱讚道:“太孫之法確實高明……”

“不瞞陛下,郡國並行我想到了,但後面將反對者遷到大明,我着實沒有想到。”

朱元璋的嘴角瘋狂上翹:“哈哈,景恪你就別貶低自己擡舉他了,不過是一點小聰明罷了。”

之後三人圍繞朱雄英的策略,進行了細節完善。

陳景恪提議,恢復漢四郡。

“大明乃華夏正統,恢復漢唐河山,復漢家制度乃天經地義之事。”

“重設漢四郡,行郡國並行之制,高麗人也比較容易接受。”

漢四郡就是漢朝在遼東、朝鮮半島中部和北部設立的四個郡。

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這四個郡存在數百年,在遼東和朝鮮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恢復漢四郡,比重新劃分郡縣,更容易爲當地人所接受。

而且還能增加當地人的自豪感和對大明的歸屬感。

很簡單的道理,出身。

出身漢四郡和出身高麗舊貴族,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前五年不要有太大的動作,以穩定爲主。”

“除了推廣《華夏簡史》之外,最好不要有太大動作,以免引起高麗舊貴族抵抗情緒。”

“我們要讓心向大明的人,感受到歸順大明的好處。”

“五年後大局已定,再根據情況教化百姓開啓民智,小範圍推行大明法制。”

“二十年內能徹底同化此地,就是重大勝利。”

對於這個規劃,朱元璋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真能將半島納入中原王朝領土,那將是超越前人的功績。

關鍵是帶來的實打實的利益,纔是他最眼饞的。

所以,別說是二十年,就算是三十年五十年,都沒有問題。

朱雄英就更沒有意見了,二十年後差不多就是他坐天下了。

他巴不得這種事情多一點。

到時候他閉着眼睛摘果子就行了。

當然,這是玩笑話。

跟隨陳景恪學習那麼久,他很清楚同化是急不得的,需要時間。

大方向確定,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

陳景恪制定了一個大華北戰略:“華北平原是大明最大的平原之一……”

“將這裡開發好了,可以恢復北方元氣,稍微平衡南北經濟差距……”

“環渤海一帶,擁有數個天然良港,尤爲適合發展水師和海貿……”

“以這裡爲支撐點,輻射整個遼東和半島,進而攻略日本。”

“同樣的,與半島、日本以及更北方地域的交往,也會反過來促進環渤海帶的發展。”

這其實是早就制定好的計劃,只是事情太多,尚未來記得實施。

現在高麗都打下來了,必須要跟進才行。

“遼東那邊的治理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我認爲只要解決了兩個問題,剩下的都好說。”

朱元璋好奇的問道:“哦,不知是哪兩個問題?”

陳景恪說道:“一是禦寒,二是糧食。”

“禦寒可以推廣棉花種植,糧食可以推廣水稻種植……”

至於爲什麼種植水稻……因爲它高產。

且遼東水網密佈,還有肥沃的黑土地,實在太適合生產糧食了。

“等等。”朱雄英驚訝的道:“水稻不是生長在溫暖的南方嗎?遼東苦寒之地,也能長水稻?”

朱元璋也露出了同樣的疑惑,他還真不知道遼東能種水稻。

陳景恪嘆了口氣,何止是他們兩個,即便是前世依然有大把的人不知道,早在三千年前遼東就開始種植水稻了。

很多公知殖人利用信息差,開始炮製各種小作文。

什麼‘你國’東北能吃上大米,還要感謝日本人云雲。

然後就開始擺證據,日佔期間,有日本僑民發現北海道和遼東維度相同。

在北海道能生長的寒稻,在遼東應該也能生長。

於是就引進種植。

從此東北纔有了水稻。

還有小作文,說是北海道的寒稻先進入朝鮮,再由朝鮮人帶到遼東。

總之一句話,東北產水稻要感謝日本。

這種公知自己都說不出個子醜寅卯的小作文,曾經到處都是。

蠱惑了不知道多少人。

後來各種知識普及,這個謊言維持不下去了。

公知和殖人又開始寫新的小作文。

什麼東北原產水稻產量低,全靠日本專家幫忙育種才畝產五六百斤。

現在東北水稻的基因,百分之六十以上來自於日本。

陳景恪不知道東北水稻基因來自於哪,但他很想問那些人一個問題。

雜交水稻這一塊,中國需要外國的技術援助嗎?

“早在幾千年前,遼東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

“武周時期,武則天政策失誤導致了營州大亂,大祚榮在遼東建立了渤海國。”

“當時渤海稻以色香味兒名傳天下,受到權貴爭相追捧。”

“但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和足夠的人口,才能發展。”

“隨着渤海國滅亡,遼東陷入長達數百年的混亂,人口亦是銳減。”

“生產力非但沒有得到發展,反而還倒退了。”

“曾經名揚天下的渤海稻,也就此沒落。”

“但沒落並不代表就消失了,在遼東部分地方,依然有水稻種植。”

“只是不論規模還是產量,都遠不及唐朝時期。”

“大明既然拿回了遼東,自然要好好發展。”

“派遣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去培育渤海稻種使其高產。”

“如此,有了禦寒之物,又有了足夠的糧食,遼東自然也就能安定了。”

 

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16章 偉大思想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292章 河西戰略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70章 新大陸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5章 葬禮?秀場!第454章 華夏在我肩上擔着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4章 力挽狂瀾第407章 蠹蟲傳第236章 我去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54章 目標,倭國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200.第199章 錢錢錢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435章 這是未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493章 有爲無爲請假一天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41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77.第176章 異常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471章 禪讓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19章 再補一塊短板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416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209.第208章 無題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432章 殷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13章 思烹狗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466章 圍殺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298章 無題第80章 發個單章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4章 新篇章209.第208章 無題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466章 圍殺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298章 無題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請假一天第410章 造體系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292章 河西戰略
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16章 偉大思想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292章 河西戰略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70章 新大陸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5章 葬禮?秀場!第454章 華夏在我肩上擔着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4章 力挽狂瀾第407章 蠹蟲傳第236章 我去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54章 目標,倭國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200.第199章 錢錢錢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435章 這是未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493章 有爲無爲請假一天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41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77.第176章 異常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471章 禪讓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19章 再補一塊短板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416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209.第208章 無題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432章 殷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13章 思烹狗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466章 圍殺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298章 無題第80章 發個單章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4章 新篇章209.第208章 無題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466章 圍殺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298章 無題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請假一天第410章 造體系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292章 河西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