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動手

《崇禎邸報》一出,張斌和崇禎之間的爭鬥就等於擺在明面上了。

張斌的意思很明顯,他就是要順應天意,革故鼎新,用太子取代崇禎繼位登基。

崇禎的意思也很明顯,他就是要收拾張斌這個梟雄,以防止張斌謀朝篡位。

這兩人之所以一直沒動手,當然是因爲各自都有所顧忌。

張斌是顧忌手段太激勵使得天下大亂,出現漢末三國般的亂世,使天下蒼生遭受浩劫,同時也給自己惹一身麻煩。

崇禎是顧忌張斌的黨羽遍佈朝堂,如果自己以莫須有的罪名收拾張斌,他手下那些黨羽肯定會拼命反擊,到時候恐怕無法收拾,畢竟他手下很多人都是曾經統帥過數萬甚至十數萬大軍的將領。

崇禎原本是想利用京察大計慢慢把張斌的黨羽都收拾乾淨,然後再收拾張斌,但是,這《崇禎邸報》一出,他就有點坐不住了,讓張斌這樣“詆譭”下去,不說大家會不會逼他退位,這昏君的惡名他可是坐實了。

他不想當昏君,他想當明君,所以,這事必須馬上制止,這張斌必須儘快收拾。

他盯着周延儒看了一陣,這才略帶責備道:“玉繩,朕讓你辦的事準備的怎麼樣了?”

周延儒這會兒滿腦子美人,哪有空去想怎麼收拾張斌,他慌忙辯解道:“這個,皇上,張斌的黨羽遍佈整個朝堂,收拾起來的確有點麻煩,這個,微臣還沒籌備好呢。”

崇禎聞言,心裡這個氣啊,我難道真的瞎了眼,光看上些沒用的東西,收拾張斌的黨羽很難嗎,有內閣和吏部在手,還有朕的支持,你還要準備這麼久,而且準備這麼久還沒準備好,塞屎啦雷!

他沒好氣的道:“有什麼麻煩的,一個個來不就行了。” ωwш¸ тt kǎn¸ C O

周延儒顫聲道:“皇上恕罪,張斌的黨羽太多,微臣不知道先從誰下手啊。”

你個沒用的東西,這都不知道,朕真的是瞎了眼啊!

崇禎翻白眼道:“現在京察大計就要開始了,都察院這個重要的衙門必須掌控在自己人手裡,所以,黃承昊必須拿下,要拿下黃承昊這個左都御史,必須要有罪名,這罪名怎麼來,你知道嗎?你讓人彈劾黃承昊的黨羽,我直接下旨拿人。”

周延儒慌神道:“黃承昊,他好像沒什麼毛病啊,這個,給他安什麼罪名啊!”

你豬啊,崇禎濁氣道:“想要什麼罪名還不容易嗎,把他黨羽抓起來一審,什麼都有了。”

“啊!”,周延儒大驚道:“皇上,您的意思是先收拾李光春和王際逵?”

崇禎一拍額頭,無奈解釋道:“是啊,你安排人彈劾李光春和王際逵,朕就下旨將他們拿下,兩個僉都御史而已,拿下審問也不是什麼大事,到時候如果能牽連到黃承昊或者張斌自然最好,如果不行,就嚴刑逼供,打到行爲止,懂嗎?”

這些周延儒原本是懂的,但是,這段時間他沉迷美色,沒仔細去考慮而已,這會兒他一見崇禎口氣不對,整個人都有點慌神了,他想了想,自以爲聰明的提醒道:“皇上,刑部尚書鄒維璉是張斌的人啊。”

崇禎這個無奈啊,自己真是瞎了眼啊,竟然看上這麼個沒用的東西,還好,他名望倒是樹立起來了,這個首輔的位置他還是給朕坐上去了,罷了,罷了,朕就教教他怎麼做吧,等收拾了張斌,這傢伙......

咦,這傢伙稀裡糊塗的貌似也不錯啊,只要他聽話就行,這樣的人當首輔,朕完全可以放心啊!

一般強勢的人都喜歡用弱勢的手下,如果手下也跟他一樣強勢,那就是針尖對麥芒了,你捅我,我捅你,你扎我,我扎你,兩敗俱傷,怎麼辦的好事,崇禎發現這周延儒沒用貌似也是件好事,所以,他態度大變,剛還口氣不善的他這會兒竟然微笑道:“朕還有錦衣衛,還有詔獄,懂嗎?”

對啊,皇上還有錦衣衛,完全可以用錦衣衛拿人,打下詔獄,到時候想要什麼樣的罪名沒有!

不過,面帶微笑說出詔獄這麼恐怖的所在,這皇上怕是氣極了吧!

周延儒嚇的哆嗦道:“微臣明白,微臣這就安排人去彈劾李光春和王際逵。”

他明顯是誤會崇禎的意思了,但是,崇禎對他這樣子卻相當的滿意,沒用好啊,你沒用朕纔好掌控,崇禎直接揮了揮手,十分滿意的讓周延儒下去了。

去吧,你這沒用的東西。

周延儒之所以表現的如此沒用,多半是被崇禎嚇出來的,他這個時候終於靈醒過來了,自己沉迷美色耽誤事了,要再不把這件事辦好,皇上估計就得發飆了。

他雖然好色,但也不是爲了美人不要命的那種,經崇禎這一嚇,他表現的積極多了,第二天,崇禎的案頭上便堆了十多份奏摺,都是彈劾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李光春和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際逵的。

這李光春和都王際逵,怎麼說呢,一開始,他們的確不是什麼好人,黃承昊還是閹黨的時候,他們夥同黃承昊彈劾這個彈劾那個,滿嘴胡噴,顛倒黑白,搬弄是非,很是掀翻了幾個東林黨人,但是,自從黃承昊跟着張斌“從良”以後,他們也跟着從良了,慢慢的,他們也如同黃承昊般,轉變成了好人。

人之初,性本善,沒誰天生是大壞蛋,要說自私自利的人那絕對不少,但天生就壞的腳底流膿的真的不多見。

就好比魏忠賢,當初他在街上游手好閒當混混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吃喝嫖賭,偷雞摸狗什麼的,也算不得什麼大惡,如果他能遇到個張斌這般的好人,估計也能轉變的跟曹化淳一般,但是,他偏偏遇上了惡毒的鄭貴妃、李選侍和客氏,萬曆朝那二十幾年,他不知道跟這三個惡毒的女人學了多少喪盡天良的招式,最後轉便成惡魔也不奇怪。

這李光春和都王際逵就不一樣了,他們能考上進士就證明他們本身能力還是有那麼一點的,要不然也不能從數十萬學子中脫穎而出,後面他們雖然跟着黃承昊彈劾這個,彈劾那個,但真正殺人放火的事他們可沒幹過,待得跟了張斌之後,耳聞目染之下,也很是做了些爲國爲民的好事,面對這麼兩個好人,你彈劾他們什麼呢?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閹黨荼毒匪淺了,要陷害好人,容易啊,閹黨陷害的好人多了去了,隨便拿他們的奏摺看一看,甚至直接抄就得了,兩袖清風的大清官也能給你污衊成貪腐嚴重的大貪官!

於是乎,李光春和王際逵就這麼被黑了,或許,有些彈劾他們的奏摺直接就是他們以前彈劾東林黨人的翻版,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管是復社還是東林黨人做起來都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崇禎假假意思看了幾眼奏摺,隨即便毫不猶豫的下旨,命駱養性將李光春和王際逵打入詔獄,嚴加拷問!

這崇禎終於動手了,張斌會有什麼反應呢,他會直接反擊嗎?

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
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