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時搭建的京師火車站回來之後,朱由檢依舊難掩興奮之色。
爲此回程的時候朱由檢專門將薛鳳翔一同招呼了回來,隨着他一同進宮。
坐在龍輦上。
朱由檢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另外一個跨時代的黑科技產物,那便是蓬萊造船廠如今正在忙活着的軍艦。
將軍艦與火車進行對比後。
總體來說,火車的內部精細結構..相比於蓬萊造船廠所遇到的問題要小了很多。
比起蒸汽火車,蒸汽動力鐵甲艦的製造難度無疑要翻上幾倍。
龍輦的速度不慢。
不一會便回到了宮內,朱由檢身後緊跟着一行人,邁步進入到東暖閣內。
已值盛夏,宮內的小太監將提前準備好的冰塊放在盆中,放置在東暖閣內以消暑降溫。
朱由檢示意之下。
衆臣落座,自從朱由檢喜好在東暖閣內議事之後,其內部陳設也愈發齊全,內部被改出了一個小型議事廳。
“蒸汽火車的事情,朕有一點想法想要和諸位愛卿商討一番。”
“首先就是規模上的問題,薛愛卿先行講一講這鐵路一旦要進行大範圍的鋪設,成本如何?”
薛鳳翔接着開口介紹起來鐵路建設的具體情況,:“回皇爺...如今鐵路建設造價不低,並且由於鐵料需求巨大,成本居高不下並且還有不少的材料缺口。”
朱由檢點了點頭,鐵路,顧名思義需要使用大量的鐵料經過加工後鋪設在沿途的地基基礎之上,雖然對於鐵料的質量要求算不上特別高。
可數量的要求卻是巨大。
故而朱由檢說道:“此事礦務局那邊怎麼說,能夠給鐵路建設提供多少鐵料呢?”
“皇爺...礦務局那邊說唐山鐵礦儘管已經開始開採,但由於各處需求較多,恐怕能夠給到鐵路建設的鐵料數量不會太大。”薛鳳翔接着說道。
朱由檢沉思後再問。
“有沒有計算過,足夠鋪設多遠的鐵路呢?”
“回稟皇爺...恐怕自京城至天津衛都有一定的缺口..”薛鳳翔面露難色,儘管火車的製造如今已經初具雛形,然而沒有鐵路的支撐,他也明白...火車也是巧婦無爲無米之炊,難以真正運轉起來。
朱由檢面色一滯。
“京城到天津衛都不夠嗎?”
“回陛下...按照現有皇家礦務局提供過來的庫存和之後能夠提供的鐵料數量來看,恐怕的確如此。”
工業革命一定程度上極爲依賴鋼鐵產量和煤炭產量的蓬勃發展,如果沒有這兩種基礎材料作爲支撐,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
於是朱由檢點了點頭後開口說道:“擬旨給皇家礦務局,調集專項生產經費,擴大鋼鐵產量,保證一定比例的生鐵產量,並且...京城至天津衛的鐵路建設馬上就要進行規劃,規劃之後立刻開始建設。”
“臣遵旨。”薛鳳翔大喜於心,這件事只要皇上看重,那麼鐵路的建設就一定不會有任何問題。
可朱由檢接下來的一段話,卻讓薛鳳翔的喜悅停滯了半天。
“薛愛卿,一方面是要着手於京津鐵路的建設,另外一方面還要規劃好全大明的鐵路建設。”
薛鳳翔有些難以置信的開口說道:“皇上...全大明的鐵路建設?”
“對!只有有一天大明的鐵路遍佈全大明,大明的軍隊、糧食、物資和各種商品乃至於信息,才能夠徹底的在大明境內暢通無阻。”
只不過這樣的話,在薛鳳翔看來卻是有些帶有不切實際的看法,畢竟以大明現在的鋼鐵產量,還有蓬萊造船廠這個鋼鐵消耗大戶在。
大明的建設也是無處不需要鋼鐵..
皇上的設想真的可能嗎?薛鳳翔遲疑了一會後開口答道:“皇上..臣擔心,這建設全大明的鐵路難度無疑是巨大的,恐怕難以實現啊,臣懇請皇上三思。”
擺了擺手後,朱由檢看出了薛鳳翔心中所想。
朱由檢其實也知道,如今大範圍建設鐵路無異於天方夜譚一般,就算強行推進也只會白白的消耗大明的鋼鐵產量,畢竟對於大明而言,軍事製造的優先程度是要遠遠高於大明的鐵路建設的。
不過自帶華夏圖書館的朱由檢知道,當科技水平不斷髮展。
規模化、工業化、高集中的鋼鐵冶煉技術將會讓鋼鐵產量不斷攀升,到後世,每年的鋼鐵產量居然出現了大規模的控制和壓縮。
對比後世,現如今的大明儘管在技術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別。
可大量的勞動人口也是朱由檢所十分在意的影響因素,畢竟能夠有足夠的人手來投入到鋼鐵冶煉和生產之中,並且成本還很低,這同樣是後世所不具備的。
“鋼鐵冶煉的問題,礦務局要想盡辦法合理推行,但冶煉工廠和鐵礦石開採的問題都要在大明的發展規劃署的監督下進行。”
薛鳳翔還是不解:“皇上,這麼多的工廠如果一次性建設出來,恐怕朝廷的銀子壓力也不會小..”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愛卿說的在理,但朕告訴你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這鋼鐵的冶煉就是花費的代價再大也是要極力推動的,成本的問題....”
“儘量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其他的問題交給其他方面來解決。”
朱由檢的話讓薛鳳翔還是有些一知半解,但作爲臣子的他不可能對於皇上的判斷表示明確的反對,畢竟自從眼前的皇上登基以來,做的各項新政改革,就沒有失敗過一次。
而朱由檢想到的其他的控制成本的方法,那便是轉移大明未來的收入來源。
至於想到的方式。
那便是對外的戰爭和殖民。
朱由檢從來不是一個溫善的角色,對於能夠讓大明的百姓生活的更好和國家強盛的手段。
都不應該放置在一旁主動忽略,殖民帶來的利潤是巨大的。
用來彌補生產鋼鐵初期帶來的高昂成本綽綽有餘。
“鐵路建設的事情,朕覺得也就說到這裡,但如今首要的問題便是火車製造的繼續查漏補缺,保證運轉安全..另外一方面便是京津鐵路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