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何爲科舉

bookmark

第134章 何爲科舉

生產力!

生產力!

生產力!

朱標聽着蘇璟的話語,心中再也忍不住了,問道:

“蘇師,這生產力,到底該如何才能提高?”

無論是封建王朝的覆滅輪迴,還是封建制度的消亡,又或是現在的糧食問題。

一切的一切,似乎到最後,都只有生產力這一個解決的方法。

生產力的魔力,爲何如此之大?

曾經因爲蘇璟說過,生產力發展之後,會導致封建社會的消失,所以朱標一直都未曾真正往深了想。

但現在,朱標想知道,這生產力,到底該如何提升。

“怎麼提高生產力?”

蘇璟微微一愣,聽着朱標的問題,他也有些被問住了。

要是按自己學過的歷史書上的說法,那就是新的生產力工具的出現。

但這只是解釋了一個因果關係,對於回答朱標的這個問題,並不能算作一個合適的答案。

蘇璟又搜尋了一下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但冒出來的東西都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之類的。

這和沒說,好像也沒什麼區別。

不對啊!

蘇璟腦子突然一轉道:“牛懿,我不是告訴你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纔多久的事情,你難道就忘了?”

如何核心的觀點,蘇璟早就告訴過朱標了。

朱標回答道:“蘇師,學生當然記得,但這科學,究竟謂之何物?”

現在的朱標,迷茫求解。

他沒有去想生產力和王朝之間的關係,只想知道,生產力到底該如何發展。

蘇璟淡淡道:“我不是每天都在教你科學麼。”

每天都在學?

朱標一愣,隨即道:“學生愚鈍,還請蘇師言明。”

“去把望遠鏡取來。”

蘇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朱標囑咐了一句。

朱標當即就回屋把一個單筒望遠鏡拿了出來,並遞到了蘇璟的面前。

蘇璟接過望遠鏡道:“伱還記我當時教你製作望遠鏡之前,都教導過你什麼吧?”

“自然是記得的,光的傳播,看的學生如癡如醉。”

朱標立刻回答道。

蘇璟的科學基礎課,想來都是寓教於樂,非常之有趣。

朱標學的認真,記憶也很深刻。

蘇璟點點頭道:“所以,你認爲我爲什麼不知道告訴你,望遠鏡的鏡片該打磨到什麼程度,鏡筒應該怎麼製作呢?”

朱標稍稍頓了一下,說道:“蘇師常言,知其然很重要,但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不錯,看來你記得很清楚。”

蘇璟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我與你所說的那些光的傳播的知識,是如何來的呢?”

“蘇師不是告訴過學生麼,皆是從書籍得來的。”

朱標有些奇怪道。

他是真不太明白,蘇璟一直都在說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

蘇璟又問道:“那麼這些書籍的作者,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這下朱標就有些愣住了,想了想說道:“他們想出來的。”

但這話剛出口,他便覺得有些不對。

因爲他學過光的傳播的知識,只是光憑腦子想,怕是想不出來的。

“他們看見了,所以知道了。”

朱標改口道。

“僅僅是看見嗎?”

蘇璟笑着追問道:“看見之後需要思考嗎?思考之後要不要驗證?驗證之後要不要總結出規律,尋找其原理?”

一連串的反問,讓朱標愣在原地。

“這就是科學嗎?”

朱標沉默了好一會,這才問道。

蘇璟淡淡道:“嚴格來說,這是科學的一部分。”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系統,是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從現象出發,到探究原因,總結規律,系統整理,形成科學結論。”

聽着蘇璟的話語,朱標只能是努力的理解,這些詞單拿出來他都懂,但組合在一起,卻需要一些理解能力了。

“所以,蘇師的意思是,需要發展科學?”

朱標理解了一會,緩緩開口道。

蘇璟點頭道:“不錯,想要發展生產力,科學便需要走在前面,而科學教育,尤爲重要。”

什麼經濟建設爲中心的這些,實在是太寬泛了。

蘇璟還是覺得發展科學最爲實際。

“如今的大明,學堂遍佈,科舉取仕,難道不是發展科學嗎?”

朱標看向蘇璟道。

倡導學習這件事事,大明一直都在做。

蘇璟搖頭道:“大明的學堂,那是取仕之道,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科學,或者說,只是極小的一部分。”

大明的教育不算科學?

朱標真是相當的意外,他立刻反駁道:“科舉一事,自隋朝起,乃是無數讀書人登科入仕之路,學堂更是因此而普及,知識在百姓中流傳,怎麼能不算是科學呢?”

科舉那是無數讀書人所追逐一生之事,而學堂更是將知識不斷的傳播出去。

在朱標看來,這不正是在發展科學嗎?

蘇璟笑了笑,也沒着急反駁,只是淡淡道:“既然說到了科舉,那我們便來談一談科舉吧。”

“好,蘇師。”

朱標點頭,他也很想知道,在蘇璟的眼裡,科舉算什麼?

蘇璟問道:“科舉之前,一個普通百姓想要當官,一般是通過什麼辦法?”

朱標想了想,回答道:“周代爲舉薦制,漢代爲察舉制和徵辟制,後來又多了舉孝子、廉吏,到了魏文帝時,便是九品中正制了。”

這種歷史方面的知識,尤其是選舉人才的方式相關的,朱標還是很清楚的。

因爲在大本堂的時候,這就是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

身爲太子,知曉這些是必須的。

“不錯,這些你都很清楚。”

蘇璟誇讚了一句,然後說道:“那你以爲,科舉的出現,是爲了什麼?”

科舉的出現,是爲了什麼?

朱標聽到蘇璟的話,也沒有什麼猶豫,直接回答道:“自然是爲了能讓讀書人做官,能讓朝廷之中,多一些有能力的人,讓有才學的人不至於沒落。”

朱標剛說完,便感覺到有些不對了。

蘇璟笑道:“所以,你也知道,科學並不是爲了教育才出現的對吧。”

朱標愣了一下,但立刻又反駁道:“但科舉讓百姓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教育不也因此而普及了下去嗎?”

不以出發點來看,而看實際的效果。

朱標越發的務實了。

蘇璟點頭道:“對,因爲科舉的出現,學堂的數量變多,更多的百姓將自己的兒子送入學堂學習,讀書人的數量也因此變多了許多。”

“更有着很多人的命運,因爲讀書,因爲科舉而改變。”

“不論怎麼說,科舉都是利國利民之好舉措。”

蘇璟順着朱標的話,大肆的誇讚科舉的好處,這也讓朱標疑惑了。

不是應該說科舉的不好嗎?

“但是!”

蘇璟峰迴路轉道:“科舉,阻礙了科學知識的傳播和發展。”

此言一出,朱標雙眼瞪大,一副無可置信的樣子。

科舉明明讓教育盛行,怎麼能是阻礙了科學知識的傳播和發展呢?

“蘇師,學生不懂。”

朱標直接表達出了自身的疑惑,他想不明白了。

蘇璟淡淡道:“不懂沒關係,我說完你就懂了。”

“剛纔科舉大致出現的情況我們也談過了,牛懿,那麼現在你想一想,爲什麼自從科舉出現之後,歷朝歷代都會推行下去呢?”

爲什麼科舉會推行下去?

這算是什麼問題?

朱標的疑惑更甚了,他回答道:“自然是因爲科舉好,所以纔會一直推行下去了。”

“不不不。”

蘇璟直接搖了搖頭手指道:“什麼叫好?好可不是你說好才叫好。”

“賦稅徭役對百姓來說,還不好呢,也沒見消失。”

“管紳一體納糧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爲什麼到現在就沒人提出推行呢?”

蘇璟只是簡單地反問,便讓朱標再度無言。

他意識到,自己剛纔說的着實過於簡單了。

“蘇師,那到底科舉爲什麼能被一直推行呢?”

朱標只能向蘇璟求教。

蘇璟淡淡道:“因爲科舉足夠好!”

好?

剛纔不是才否定科舉的好,現在怎麼又說好了?

朱標都被整懵了。

蘇璟繼續道:“但這個好,是對於封建王朝統治者來說的足夠好。”

“對於統治者有利的事情,自然會被大力的推行下去。”

“這纔是科舉制度能夠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最根本原因。”

“它符合統治者的利益,說的直白點,就是對君王有好處,還是大大的好處。”

儘管科舉是中華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有着諸多的好的意義,但真正讓其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還是源於其符合統治者的統治需求。

朱標眉頭緊鎖,聽着蘇璟的話,他也在思考着。

科舉能夠延續到現在的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蘇師,學生以爲,科舉讓無數讀書人有了入仕的機會,而他們入仕之後,擁護科舉,才能讓科舉延續下去。”

朱標緩緩開口道:“僅僅只是君王,怕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不得不說,朱標還是有思考的。

蘇璟笑道:“哦,你想法倒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了,不錯,善於思考。”

“但很可惜,你的想法,有個根本性的錯誤。”

根本性的錯誤?

朱標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只能說道:“蘇師,學生不理解,錯在何處?”

朱標自認爲自己並沒有反駁蘇璟的觀點,最多隻是補充而已。

他實在是不知道哪裡錯了。

蘇璟淡淡道:“錯在想當然了,我問你,牛懿,你憑什麼覺得讀書人通過科舉入仕當官之後,會擁護科舉制度呢?”

朱標理所當然道:“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麼,一個讀書人,在沒有科舉的時候,不論怎麼讀書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也當不了官。”

“但有了科舉之後,他可以憑藉自身的努力改變自身的命運,難道他不會感謝科舉嗎?”

科舉改變命運,這便是朱標的觀點。

他也不覺得自己想的有什麼問題。

蘇璟笑了笑,也沒有直接回答朱標的問題,而是說道:“牛懿,那我現在問你另一個問題。”

“如果一艘船載着一船人行駛到一條河流的中央翻了,這時候有個船家過來救人,但他的船小,裝不下所有人,若是強行裝,那這小船也要翻。”

“這時候,水下的人肯定想上船,但他上了船之後,你覺得他會幹什麼?”

船和人。

朱標仔細思考着蘇璟所說的這個故事,一開始有些詫異,但沒過多久,他的神色猛地一震。

“蘇師,您是說,這科舉便是小船,上船的便是通過科舉當上官的那些讀書人,他們上船之後,第一時間就是要驅逐那些還在水下的人?”

朱標朝着蘇璟猛地說道,語速很快,也相當的激動。

“不錯,領悟的很快。”

蘇璟點點頭道,這樣的學生,教起來真簡單。

朱標神色震動間,又問道:“但科舉怎麼能是小船呢?後來者繼續科舉,也無法影響到已經考上的讀書人啊?”

“科舉可是天下讀書人的康莊大道,學生以爲蘇師所言,十分不妥。”

在朱標的心裡,這科舉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蘇璟這般描述,雖然他能聽懂,但贊同的不多。

“這和科舉本身沒有關係。”

蘇璟平淡道:“至於你說無法影響已經考上的人,這話錯了,對於已經通過科舉改變自身命運,一躍從平民階級躍遷到官紳階級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想要的是固化自己的階級。”

“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包括他們的子孫後代,全部都要一直維持在官紳階級之中才行。”

“對於他們而言,在通過科舉制度改變自身的命運的那一刻開始,科舉便無用了,便是他們的阻礙了。”

“屠龍者終將變成惡龍,這便是人性。”

蘇璟平淡的話語,帶給朱標的卻是更大的震撼。

此前他並未從這個角度想過,現在隨着蘇璟的提點,他意識到,事情就是這樣的。

就如同他的父親想要大明天下永遠都在朱家手中一樣,那些官員心中肯定也有着世襲罔替的想法。

如此一來,科舉這艘船便立刻變成了小船,無法承載那麼多的“人”了。

(本章完)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115章 何爲徭役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23章 飛花令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4章 再世神農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331章 真正的護身符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31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115章 何爲徭役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23章 飛花令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4章 再世神農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331章 真正的護身符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31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