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黃觀親自隨着象兵來尋朱肅,正是因爲他將天一教的故事編寫完成,急於給朱肅過目。
朱肅看後,不禁感嘆黃觀不愧是天下少有的才學之士,諸多神話故事之間的傳說往往繁複不已,極難貫穿在一起。黃觀竟也能將這一套天一教的傳說故事編的自圓其說,這讓朱肅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幹。
至此,黃觀成功塑造出一個高於諸多教派存在的“天”,將世間的諸多教派全都聚攏在了一起。
而後天一教就開始論證了,在這諸多的天之下的存在中,華夏是最爲特別的一處存在,因爲這裡是“天”親自眷顧的土地,這裡的山川河流壯美異於他處,這裡的人們多存靈根,華夏人的禮義是上天意志的傳承……
什麼?不相信華夏最爲特殊?華夏人有靈根,又有修仙之法,華夏有許多普通人修煉而成的神仙……你們其他宗教怎麼沒有?
華夏人在上古時就抵禦了你們神話裡那些無法抵禦的滅世洪水……不是他們有上天眷顧又如何解釋?
華夏如此特別,自然,華夏的統治者存在也有其特別之處。華夏的統治者稱之爲“天子”,顧名思義,便是“上天之子”之意,乃是在人世間代行上天意志之人。
此前,高高在上的上天只垂目於華夏一地,其他地方皆爲“蠻夷”,不識禮義,不通教化,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苦難痛楚,皆因“天”的教化只在華夏一地傳承,而沒有傳諸四方。
然而如今不一樣了,上天注意到了“蠻夷”已經開始觸犯文明的華夏之地,蒙古入侵華夏便是證明。所幸上天撥亂反正,降下了“天子”朱氏,首先肅清了被蠻夷傾蝕的華夏文明之地,而後讓天子及其後人秉持他的意志,將華夏的文明教化傳諸四方。
因此,“華夏”文化便成了“天”的意志,“天子”更是成爲了凌駕於諸多教派之主、代行最高意志的存在。
連帶着“天子”老朱的兒子朱棣、朱肅,其身份在宗教層面也被無限的拔高……
“稟奏二位殿下,我家蘇丹已於日前皈依了‘天一教’,有感於二位殿下的高貴天家血脈,故而方纔斗膽,想要高攀一番,以改善我蘇丹家族之血脈……”那使者跪在地上,偷眼看着朱棣和朱肅的表情,措辭也是極盡卑微,小心翼翼。
“蘇丹是想,若公主能給燕王殿下誕下一兒半女,則就將蘇丹之位傳予這位外孫……”
衆人已是明白了,這阿里塔茲倒不是在暗地裡有什麼謀算,而是想要用一個陽謀:他意欲與大明天家結親,讓朱氏血脈與阿里塔茲蘇丹國的血脈融作一處。這樣,即便他阿里塔茲蘇丹國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看在朱棣的面子上,馬黑麻和哈利勒也必然不敢太過打壓。
甚至於,連大明朝廷,說不定也會給他們諸多好處……
這算盤確實是打的極響。
“既如此,爲何選的卻是本王,而不是五弟?”朱棣好奇道。
“燕王殿下天資卓絕,我家公主殿下一見鍾情……”阿里塔茲的使者顧左右而言他。
朱肅卻是似笑非笑。相比朱棣,他這個周王無疑對國土的掌控欲更加強烈。朱棣征伐下來的帖木兒帝國,最後還是封給了帖木兒帝國的後人,而他征伐下來的德里蘇丹國,卻是化作了大明自有的國土。
阿里塔茲想必是擔心,若將蘇丹之位給了朱肅的兒子,對國土極爲熱忱且手段百出的朱肅,必會通過這個兒子,將這個國度直接納入大明直轄的範疇。而朱棣就不一樣了……這位燕王雖也喜歡征伐,但對國土的掌控慾望卻並不強烈,打下來的哈密、亦力把裡等地,也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自治,並沒有想方設法的將其納入大明的直轄統治。
朱棣託言還要再考慮考慮,使者於是吶吶而退。衆人眼神微妙的各自思考起來,姚廣孝進言道:“殿下不妨答允阿里塔茲所請。”
“阿里塔茲國力最弱,原先我等便議定,要尋一個理由給予其資助,使得三國保持相對對等之戰力,教其互相拉扯……”
阿里塔茲出身不好,他的父親只是一位平民女子所生下的庶子。不像馬黑麻、哈利勒二人,父親一個是帖木兒寄予厚望的長子,另一個也是威名赫赫的嫡子。
在帖木兒的諸多子孫之中,阿里塔茲素來是最邊緣的存在。若非後來帖木兒無人可用,又不信任外姓人,本來是絕無阿里塔茲的出頭之日的。
並未得到太多貴族的支持,支持他的除了他拉攏的一些平民將領,就是那一日與他一起行事的工匠們。這就註定了他的統治道路必定舉步維艱。
“而今阿里塔茲意欲嫁女,正是我等名正言順相幫的好理由。何不順勢而爲?”姚廣孝擡眼看了一眼朱棣。“反正也不過是一妾侍……”
阿里塔茲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若是求的是燕王妃這個位置,朱棣必定都不會答允。然而只是求個妾侍名分,甚至還答允未來把一國之主的權位交給華夏血脈……這就由不得在場諸人不動心了。
“這勞什子地方,當真願意將家業交給外孫繼承?”費聚卻是不太信任。“別是想着要誆騙咱們吧?”
“此地風俗與我中原迥異,再往西去,便是女性亦可成爲一國之主。”黃觀說道。他在編寫天一教教典之時,就博覽當地羣書,兼又走訪各處。如今在大明軍中除了朱肅以外,便屬他最爲了解此地的各式風土人情。
“傳聞西方之地還有女王將一國作爲陪嫁,嫁與夫家,與夫家併爲一國的……”
“竟有此事?”衆人皆瞠目結舌。
“是以那阿里塔茲所說,想來並非妄言。”黃觀總結道。“畢竟,諒他也不敢以虛言矇騙殿下。”
這倒是確實如此,衆人都點了點頭。
“四哥,既然如此,你便娶了那女子罷?”朱肅慫恿着朱棣。“反正,這外邦女子生下來的孩子,必然也繼承不了伱燕王的爵位。”
“那你還有什麼後顧之憂?”